王世襄

合集下载

王世襄

王世襄

“天下第一玩主”王世襄先生头衔有“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其实,这些头衔远未穷尽王先生的成就。

他擅长书法,堪称“书法家”,又精通饮食之道,写过谈吃的美文,称之为“美食家”并不夸张……在其丰富的人生面前,这些林林总总的头衔都显得过于单薄了,如果硬要给他送一顶帽子,“情趣大师”大概最为恰当。

是的,追求生活的情趣,在平凡物事中寻找丰富的蕴含,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就这样自然修炼成了“大师”。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王世襄工作所具有的巨大文化意义,但似乎有必要指出,这种意义于王先生本人来说,应属“无心插柳”。

他当初在收藏那些或稀奇古怪或稀松平常的玩艺儿,下工夫探究本末时,其原动力就是单纯的“喜欢”。

不论货币意义上的世俗“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上的精神“价值”,原都在其考虑之外。

也只有这种最纯净的情感,最自由的心灵,才能久远地支撑一个人在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生活中如醉如痴。

“这样的人以后很难出现了!”面对王先生的辞世,类似的感叹让人五味杂陈。

我们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在多方面取得惊人成绩的文化老人,更大的遗憾也许还在于,随着王先生的辞世,“生活情趣化”有成为绝响的危险。

略知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生活情趣化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魏晋名士,“自笑平生为口忙”的苏东坡,都以自己的个性将平淡的生活演绎得趣味盎然。

只是社会几经变迁,生活的情趣化当下才越来越为我们所陌生。

如果没有王世襄,我们或许很难知道,原来生活居然可以这样去过。

追求生活的情趣化,当然也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有心人当能注意,王世襄先生的各项成就虽早有基础,但均大放光彩于其下半生,正是其衣食无忧、生活稳定的黄金时代。

然而,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仅是生活情趣化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其他主、客观条件也不可少。

首先,应该像王世襄先生那样情感纯净、心灵自由,没有这一点,家财万贯也只能催生以吃天价饭为荣等恶趣,而“恶俗化”实为“生活情趣化”的第一个敌人;其次,一个在文明线上的社会,不应以生活一律为特征,崇尚粗鲁、粗陋,限制人们追求高雅和精致。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尺寸:宽103.5厘米、深68厘米、高31厘米此炕桌应系宫作,桌面攒框镶整板,束腰,彭牙。

牙板洼堂肚,浮雕卷草纹与螭龙纹。

三弯腿,顶部转角螭龙头,腿足外翻,雕成龙爪装。

包浆熟老,全品相。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并著录于2011年首都博物馆《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明黄花梨三弯腿炕桌尺寸:宽64厘米、深51厘米、高25厘米此炕桌为明朝之物,抹头可见明榫。

面攒框镶三板,下装穿带出梢支承。

束腰,下装壸门式牙板,浮雕卷草纹。

抱肩榫构造,三弯腿,足部向内弯曲兜转。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

明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卷草纹炕桌尺寸:高29.2厘米、宽92.6厘米、深58.2厘米此炕桌造型及雕饰均为明式,比例优美纤秀。

冰盘沿下接束腰,牙板上雕饰卷草纹,为晚明流行的家具装饰题材。

牙腿相交之处,浮雕对称的如意云纹,三弯腿足部做成如意云纹状,与肩部纹饰遥相呼应。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

明黄花梨有束腰带矮老三弯腿炕桌尺寸:高28厘米、宽99厘米、深64厘米此炕桌桌面攒框镶面芯板,起拦水线,冰盘沿打漥,高束腰加矮老,壸门式牙板与腿足沿边造生动的卷草纹曲线,三弯腿,外翻马蹄足,底端支以方足。

炕桌选料精美,造型古朴,线条有力,实为佳作。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乙第8页。

明黄花梨三弯腿螭龙纹炕几尺寸:73厘米、深40厘米、高23厘米此炕几既可在床榻上使用,又可席地单独使用。

几面攒框镶独板,冰盘沿下起阳线,线下束腰,三弯腿承外翻卷云足,牙板浮雕螭龙纹整器造型简约,曲线婉转,典雅古朴。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

明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炕桌尺寸:高29厘米此炕桌鼓腿牙极尽夸张,束腰外的肩、腿、内翻足几乎鼓成圆形。

牙条用铲地浮雕,草龙及其莲花纹样疏密有致。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5页。

清紫檀翘头供案尺寸:高20厘米、宽265厘米、深24厘米此案造型优美,案面攒边长条独板,冰盘沿,翘首,束腰镂雕条纹,牙板饰波浪构造,轮廊曲线自然与腿相接。

人物传记阅读素材:王世襄:京城大玩家

人物传记阅读素材:王世襄:京城大玩家

人物传记阅读素材:王世襄:京城大玩家王世襄:京城大玩家他是放鸽家、斗虫家、驯鹰家、养狗家、摔跤家、火绘家、烹饪家、美食家、书法家、诗词家、美术史家、民俗学家、漆器家、明式家具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后来成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他就是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

王世襄(1914.5.25-2009.11.28),号畅安,北京人,祖籍福建省福州市。

王世襄涉猎的领域相当广泛,最令人叫绝的是,他精通北京玩家的各种游艺,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京城八旗子弟玩物丧志的游戏,经他妙手回春,成了北京民俗游艺文化;厨房炊事不再枯燥无味,生活被他演绎成了一门艺术。

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

从小玩到大王世襄出生在诗书世家,高祖王庆在清朝做到两广总督,《清史稿》给他立过传,父亲王继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国务院秘书长,他的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

父母对爱子的教育有很好的安排,为他请最好的古汉语老师,教经学、史学、小学、音韵,又教他从小学英语,讲得一口流利英语。

然而少年时的王世襄却偏离了家族的预期,王世襄自小好玩,上小学前后,王世襄玩兴十足。

他先养鸽子、捉蛐蛐;稍大,用葫芦养冬日鸣虫,并学会在葫芦上烫花。

11岁就读于北京乾面胡同的美国侨民学校时,一上手写英文作文,一连几篇都是兴致勃勃地大谈鸽子,闹到英文教员不胜其烦,怒曰:再写此鸟,无论好坏,一律给Poor(差等)!后来他又为鸽铃写出《北京鸽哨》,为鸽子编写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甚至在快走到生命终点时,他念兹在兹的还是北京奥运会能否放飞真正的中国观赏鸽呢……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还有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的惊人之举。

他的玩家派头被同学视为荒诞不经,邓之诚在燕大算是名教授,老先生讲中国历史正兴致勃勃,忽听一阵嘟嘟的蝈蝈声,同学哄堂大笑,敢情王世襄揣着蝈蝈葫芦进了教室,惹得邓先生恼怒起来,把他请出教室。

明式家具研究巨擘王世襄先生辞世

明式家具研究巨擘王世襄先生辞世

《明 式 家 具 研 究 》 是 他 在 中 国 古 典 家 具 研 究 领 域 两 部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著 作 . 国 内 外掀 起 了对 明式 家 具 在
的研 究 热 潮 。 明式 家具 珍 赏 》 书 阐 述 了 明代 家 具 《 ~
的 制 作 工 艺 、榫 卯 结 构 基 本 结 合 的 分 类 、家 具 用 材
古今汇流
明式家具研 究 巨擘王世襄先生辞世
中 国 明式 家 具 研 究 的 巨擘 王 世 襄 先生 因病 医治 先 生 对 于 文 献 古 籍 的 整 理 也 很 重 视 .如 对 《 饰 髹 无 效 ,于 2 0 0 9年 1 1月 2 日 在 北 京 去 世 , 享 年 9 录 》 匠 作 则 例 》及 《 班 经 匠 家 镜 》 中 的 家 具 条 8 5 、《 鲁
中提 到 这 两 本 书 的 内容 是 其 四 十 年 的积 累 。 此 外 .
二 — 耍 具 F NU . 5 0 / 家 》U IRN 1 06 R T Eo 7 2 9
对 明式 家 具 进 行 了深 入 的研 究 , 今 尚无 著 作 能 够 襄 先 生 花 4 年 时 间搜 集 的 7 件 明 式 家 具 于 1 9 年 迄 0 9 7 9 全 部 入 藏 上 海 博 物 馆 . 这 批 珍 贵 家 具 能 够 被 完 整 使
保 存 .并 留给 后 人 观 赏 学 习 。
2 5日 生 于 北 京 。先 生 学 识 渊 博 .爱 好 广 泛 ,著 述 颇 丰 .对 文 物 研 究 与 鉴 定 有 精 深 的 造 诣 .尤 其 是  ̄- - , j 中 国 古 典 家 具 的 研
1 8 年 出 版 的 《明 式 家 具 珍 赏 》 和 1 8 5 9 9年 出 版 的 9

王世襄的一世珍藏——明式家具:当年为何给了上海博物馆?

王世襄的一世珍藏——明式家具:当年为何给了上海博物馆?

王世襄的⼀世珍藏——明式家具:当年为何给了上海博物馆?《明式家具珍赏》王世襄著在王世襄先⽣丰富⼴博的收藏品中,最为重要、数量也最多的品项,是明式家具。

在近半个世纪的收藏⽣涯中,他能凭⼀⼰之⼒收藏到这些精绝之品,简直称得上是旷世奇迹。

这批明式家具,如今已⼊藏上海博物馆,对于为什么不是⽆偿捐献,为何不留在北京,这些年来,曾听有⼈对此颇有微辞,甚⾄还听到业界的名⼈发出的责怪之声,这纯粹是他们不了解情况。

作为亲历者,我对全程⾸尾和来龙去脉记忆得还算清楚。

多年以来,王先⽣⼀直在为这些藏品的最终归宿⽽操⼼。

他说过,这批家具⼀定要完整留下,绝对不能再拆散分卖。

⽆论多么困难的时期,⽆论多少⼈恳求,他从未卖过⼀件。

最终捐向哪⾥,也⼀直在他的考虑之中。

我想:任何⼈⾸先会想到,故宫应是这批家具最好的归宿地。

明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霸王枨⽅凳(王世襄旧藏)可故宫博物院对这批藏品⼀直未表⽰出积极的态度。

另⼀⽅⾯,王先⽣对故宫是否真能保存和善待这批家具⼼有疑虑。

古代家具,尤其是珍贵的硬⽊家具,其实相当娇⽓。

像紫檀料的家具,⽊质表⾯⾮常娇嫩,就如同⼈的⽪肤,最怕太阳晒。

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藏明清家具,其中有把极为明显的紫檀家具标注成黄花梨料制。

我相信,其中⼀个原因是故宫中有的紫檀家具给晒得颜⾊变浅了,所以依据颜⾊才被认成了黄花梨。

清黄花梨上折式交杌(王世襄旧藏)故宫的宫殿都坐北朝南。

古家具摆在窗户根⼉地底下,直受⽇光的照射。

居住在北⽅的⼈都知道,北京坐北朝南的房间,⽇照时间特别长,即使有前廊,但案类、椅类的家具较矮,挨着墙根放仍然晒得着。

这⼀年三百六⼗五天,⽇复⼀⽇年复⼀年地晒,什么东西能经得住!为此事,我曾向故宫⼈员说起,可他们说这是按原来的陈列形式摆放。

您站在王先⽣的⾓度想想看:再好的东西给了他们,他们能认真上⼼对待么?能让他放⼼吗?尽管如此,王世襄先⽣⼀直在想⽅设法尽量地把这批明式家具藏品留在北京。

可没想到,北京却不以为然,愣是不要。

王世襄先生故事

王世襄先生故事

精心整理
王世襄先生故事
王世襄先生喜欢的东西多,涉及的类别广,大小朋友遍及三教九流。

就我的理解,王先生不管玩也好,收藏也好,研究也好,对于器物,对于小生命,背后有一个一致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审美感觉。

他喜欢观赏鸽、鸣虫、大鹰、
:
光膀子好不好”,第一次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只好推说不觉得热,他就也穿着衣服。

下次去他又提议,我遵命了,袒胸挥扇大聊其天。

聊天的话题很广,但每次他都会涉及的话题只有两个,一是观赏鸽,一是“三反”。

他觉得他关心的那些器物和小生命,大多都过了危险期,“大概不会绝了”,惟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有观赏鸽,感到依然很危险。

所以他说,其他不管了,只写些小文章为观赏鸽呼吁,不过所得到的效果并不让他满意。

至于“三反”,则他始终不能释怀。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历次政治运动,王先生全没逃过去,“三反”被关了近一年,右派帽子也是高高戴着,“文革”更是被抄床,“三反”。

中国再无王世襄

中国再无王世襄

中国再无王世襄来自:知丘ID:zhillone1914年5月25日,他出生于北京的名门世家。

祖父是前清官员,官至工部尚书,是收录于《清史稿》的人物;伯祖是光绪三年的状元,徐世昌和梁启超都是其门生;大舅金城是20世纪初北方画坛领袖,四舅金西厓是一代竹刻大师。

婴儿王世襄父亲王继增从事外交工作,担任过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曾留学英国,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

爸爸抱着1岁的王世襄母亲金章曾留学英国,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

母亲金章母亲金章的画作正是这样的家族,带给了他强大的艺术基因。

他还有一个哥哥,名王世容,大他两岁。

从小家中就为兄弟俩聘请私塾老师,教授经史和诗词,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

右王世襄,左哥哥10岁时,哥哥不幸病故,此后,家中就独剩他一个,母亲不免开始对他更加放纵溺爱,但有一个原则:凡对身体有益的都准许玩,如有害身体的,则严加管教,绝对不许可。

为了让他与世界接轨,父亲把他送入美国侨民学校,因此他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可他还是很顽皮,从10岁开始他就开始玩鸽子,每天举大竿子撵鸽子。

然后在自己的英语作文里篇篇言鸽,老师终于忍无可忍,怒斥道:汝今后如再不改换题目,无论写得好坏,一律给不及格!王世襄一家三口父亲希望他学医,可他根本没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医学预科念了两年,功课门门都不及格,本来应是三年后进协和医院,结果被涮了出来,成了全校有名的差生。

后来他转至国文系,幸好小时候打下良好的国文基础,他才轻松胜任,能继续留校。

后来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学习中国古代绘画,他仍是这副做派,在一群长袍的师生中冒出个擎鹰的主儿,即使是放到现在,那也够惊世骇俗的!王世襄少时玩鹰1939年,最疼爱他的母亲去世了,这给了他极大的震撼,直到这时,他才突然醒悟:玩了这么多年,我实在不该再愧对父母了。

这个公子哥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转变,认认真真地坐在书桌前,发奋读书了。

临毕业时,他写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画论研究》,不免有纪念母亲之意,最终成功获得了硕士学位。

王世襄:人到老年讲“六心”

王世襄:人到老年讲“六心”
开心 常言说笑一笑 十年 少 人要乐观物质生活要知足不 去做毫无意义的妄想和给自己增添 烦恼的攀比
童心 老来俏会使老人乐于 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老年人不妨多 一些玩心在童心与玩心中会得到 一份好心情
宽心 善待别人心胸大度以
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 与人相处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 要有高姿态 待对方知道真相后会 更佩服你
爱心 老年夫妇之间要以爱心 相伴 老年人的爱情是一剂长生不 老的补药 精神的补助强于食物的 补助应该引起老年朋友的关注
静心 常言道最好的心情是 宁静 宁静可以节约脑体能量消 除机体疲劳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恒心 古今中外 许多老年人 在晚年圆了年轻时的梦可谓大器 晚成 这种恒心与情趣和志向相 伴 有兴趣使然 无论遇到多少困 难都会锲而不舍苦中作乐 锻炼 身体也是如此 通过运动来达到健 身的目的就需持恒心非一朝一夕 的运动能达到的

!"#$%&'#$(%!)*+,+-!
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生于 年 以 岁 高 龄 辞 世 他 的 长 寿 得 益于他是一个会生活的人 王老爱 好广泛 并从中领略和感受了生活 中的诸多乐趣 也正是由于对这些 爱好的追求他养成了一副好身板
谈到养生秘诀王世襄认为人 到老年性情心理都会随着年龄的 变更而有所变化 要使自己拥有良 好心态性情心理是很重要的大 致可归为六心


! " #
$ % & ' ( ) * +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世襄先生生前有一句名言: 王世襄先生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 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 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其实,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 其实,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 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他自己曾说: 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他自己曾说:人生价 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 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 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这是我多年来孜孜以求的。 这是我多年来孜孜以求的。 画家黄苗子曾评价王世襄是“玩物成 画家黄苗子曾评价王世襄是“ 启功生前则评价他为“研物立志” 家”,启功生前则评价他为“研物立志”。 王世襄更喜欢后者。董桥称王世襄是“ 王世襄更喜欢后者。董桥称王世襄是“中国 第一玩家” 是比故宫还要生动的“ 第一玩家”,是比故宫还要生动的“活故 宫”。
认识王世襄先生的人都知道, 认识王世襄先生的人都知道,2003 年秋天,患难与共、琴瑟相和60 60年的王 年秋天,患难与共、琴瑟相和60年的王 夫人袁荃猷因病故去后, 夫人袁荃猷因病故去后,王世襄的精神 就大不如前, 就大不如前,他曾在一首诗中表达自己 的思念: 君刻大树图,我赋大树歌。 的思念:“君刻大树图,我赋大树歌。 相濡复相助,岁月期尚多。一朝先我去, 相濡复相助,岁月期尚多。一朝先我去, 余生待若何。 余生待若何。”
1946年 1946年,王世襄向结识仅一年的收藏家 张伯驹借陆机的《平复帖》鉴赏研究。 张伯驹借陆机的《平复帖》鉴赏研究。 平复帖》 《平复帖》作为中国存世最早的书法作 价值连城, 品,价值连城,张伯驹几经辗转才从道 光皇帝的曾孙溥儒手中以重金购得。 光皇帝的曾孙溥儒手中以重金购得。王 世襄满以为一窥都要颇费周折, 世襄满以为一窥都要颇费周折,不料张 伯驹却满口应允,还慷慨地说: 伯驹却满口应允,还慷慨地说:“你拿 回家看去。 平复帖》 回家看去。”《平复帖》因此得以在芳 嘉园床头的一只樟木小箱里藏了一个多 月。
“大玩家”王世襄
——鸽哨不再响 ——鸽哨不再响 锦灰难成堆
2009年11月28日 一位穷其一生玩得专心致志、 2009年11月28日, 一位穷其一生玩得专心致志、 玩得痴迷不悟、玩得忘乎所以的老人, 玩得痴迷不悟、玩得忘乎所以的老人,尽兴而 去了。 去了。 在他的名前一定会有无数的定语: 在他的名前一定会有无数的定语:中央文史研 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 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 收藏家、 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 ……但人们也许更愿意这样来描述他 但人们也许更愿意这样来描述他: 员……但人们也许更愿意这样来描述他:“他 是放鸽家、斗虫家、驯鹰家、养狗家、摔跤家、 是放鸽家、斗虫家、驯鹰家、养狗家、摔跤家、 火绘家、烹饪家、美食家、书法家、诗词家、 火绘家、烹饪家、美食家、书法家、诗词家、 美术史家、文物鉴定家、民俗学家、漆器家、 美术史家、文物鉴定家、民俗学家、漆器家、 明式家具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 明式家具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中国第一玩 家。”
王氏家族为官宦世家。高祖王庆云入传《清史 王氏家族为官宦世家。高祖王庆云入传《 为翰林,任陕西、山西巡抚,四川、 稿》,为翰林,任陕西、山西巡抚,四川、两广总 工部尚书;伯祖王仁堪为光绪三年丁丑科状元, 督,工部尚书;伯祖王仁堪为光绪三年丁丑科状元, 任镇江知府, 任镇江知府,在慈禧太后不顾国难斥重金修颐和园 时曾上条陈力阻;祖父王仁东任内阁中书, 时曾上条陈力阻;祖父王仁东任内阁中书,江宁道 台。王世襄的父亲王继曾则是新派人物,精通外语, 王世襄的父亲王继曾则是新派人物,精通外语, 长期担任外交官,一度担任墨西哥公使, 长期担任外交官,一度担任墨西哥公使,并兼理古 巴事务,后来还出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不过, 巴事务,后来还出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不过, 王世襄的人生与母亲的家族却有些许重合, 王世襄的人生与母亲的家族却有些许重合,王世襄 的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 的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大舅金北楼为北方 画坛领袖,二舅金东溪、四舅金西崖则是竹刻家。 画坛领袖,二舅金东溪、四舅金西崖则是竹刻家。
文革风潮仆起, 文革风潮仆起,王世襄开始担心自己的 收藏被糟蹋,居然灵机一动, 收藏被糟蹋,居然灵机一动,主动邀请 文物局的红卫兵来抄家。 文物局的红卫兵来抄家。他知道文物局 的红卫兵有专业知识,识货, 的红卫兵有专业知识,识货,运走文物 时一定会加倍小心。 时一定会加倍小心。一切正在王世襄意 料之中,这些文物不但毫发未损, 料之中,这些文物不但毫发未损,文物 局的红卫兵还主动出面保护文物, 局的红卫兵还主动出面保护文物,阻止 别人靠近破坏。 别人靠近破坏。
已经故去的书法家启功曾这样评价老友: 已经故去的书法家启功曾这样评价老友: 王世襄先生的“玩物”不是“玩物” 王世襄先生的“玩物”不是“玩物”, 而是“研物” 而是“研物”,他不但不曾丧志而是立 他将古今典籍、前辈耆献、 志。他将古今典籍、前辈耆献、民间艺 师取得的和自己几十年辛苦实践相印证, 师取得的和自己几十年辛苦实践相印证, 写出了这些已出版、未出版、 写出了这些已出版、未出版、即将出版 的书。可以断言,这一本本、一页页、 的书。可以断言,这一本本、一页页、 一行行、一字字, 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 化的注脚。 化的注脚。”
王世襄舒了一口气, 王世襄舒了一口气,开始在人们的观望中进 行新一轮跋涉。 行新一轮跋涉。邻居们时常见他蹬着三轮车 走街串巷地搜集旧家具,甚至跑到偏远山区, 走街串巷地搜集旧家具,甚至跑到偏远山区, 连除夕夜都不回家。 连除夕夜都不回家。芳嘉园的房子被分配给 更多人,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 更多人,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 数十件形态、 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 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 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 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 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 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 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 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 “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 ——“斯是漏室” 批——“斯是漏室”。
这套大俗大雅的奇书,出版之后一纸风行, 这套大俗大雅的奇书,出版之后一纸风行,成 为从事收藏和鉴赏者的必读书,半年内重印四次。 为从事收藏和鉴赏者的必读书,半年内重印四次。 这些玩物看似“雕虫小技” 在中国民间, 这些玩物看似“雕虫小技”,在中国民间,喜欢这 些玩艺儿的人不少, 些玩艺儿的人不少,但能把这么些玩耍的事情写成 专业的著作,让它们登上了“大雅之堂” 专业的著作,让它们登上了“大雅之堂”的,除了 王世襄并无第二人。 王世襄并无第二人。 曾经出版过王世襄著作的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 家明说,王世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学者, 家明说,王世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学者,他 的著作专业性都非常强,但是, 的著作专业性都非常强,但是,他研究的基础是兴 他的专业水准是在常年的兴趣中、 趣。他的专业水准是在常年的兴趣中、在不断赏玩 的过程中点滴积累起来的。 在我的印象中, 的过程中点滴积累起来的。“在我的印象中,王世 襄先生整天都笑嘻嘻的,他虽然被称为"中国第一 襄先生整天都笑嘻嘻的,他虽然被称为" 玩家" 但他其实做事非常认真严谨, 玩家",但他其实做事非常认真严谨,这从笔迹就 能看出来,所以我不认为他是一个"老顽童" 能看出来,所以我不认为他是一个"老顽童"。”
几年后,张伯驹将《平复帖》 几年后,张伯驹将《平复帖》连同 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展子虔的《 ——展子虔的 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展子虔的《游春 一同捐给故宫博物院, 图》,一同捐给故宫博物院,当仁不让 地成为镇馆之宝。然而不久, 地成为镇馆之宝。然而不久,张伯驹便 被打成右派, 被打成右派,曾经一掷千金的收藏家此 后穷困潦倒。然而, 后穷困潦倒。然而,张伯驹只是轻描淡 写地说“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 写地说“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 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这首诗中提到的“大树图”是有所指的。 这首诗中提到的“大树图”是有所指的。2000 80岁的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 年,80岁的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 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在这套书中, 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在这套书中, 有多才多艺的袁荃猷女士刻的一帧名曰“大树图” 有多才多艺的袁荃猷女士刻的一帧名曰“大树图” 的剪纸,粗壮的树干,圆形的树冠, 的剪纸,粗壮的树干,圆形的树冠,丈夫王世襄一 生的15种爱好,就像果实般隐藏于树冠中, 15种爱好 生的15种爱好,就像果实般隐藏于树冠中,这其中 有王世襄用得最多的三件明清紫檀家具、 有王世襄用得最多的三件明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檀家具、有代表王 世襄最主要学术成就的漆器, 世襄最主要学术成就的漆器,还有王世襄使之死而 复生的传统工艺竹刻、葫芦器,还有绘画、 复生的传统工艺竹刻、葫芦器,还有绘画、鎏金铜 佛像、蟋蟀(年轻时王世襄常常邀局斗虫)、鸽子、 )、鸽子 佛像、蟋蟀(年轻时王世襄常常邀局斗虫)、鸽子、 鸽哨(王世襄专门为鸽哨写了本专著)、鸟具、 )、鸟具 鸽哨(王世襄专门为鸽哨写了本专著)、鸟具、家 常菜(王世襄精于烹饪, 常菜(王世襄精于烹饪,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干校时 曾买十四条二斤重公鳜鱼,做鳜鱼宴,名噪一时, 曾买十四条二斤重公鳜鱼,做鳜鱼宴,名噪一时, 他曾任全国烹饪鉴定会顾问)、两头牛、大鹰、 )、两头牛 他曾任全国烹饪鉴定会顾问)、两头牛、大鹰、獾 狗。
千金散去只留“筐”
改革开放后,王世襄出版的三十万言专著《 改革开放后,王世襄出版的三十万言专著《明 式家具研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式家具研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时距离他 开始搜集古家具的文献实物资料已经有40年之久。 40年之久 开始搜集古家具的文献实物资料已经有40年之久。 他的友人、音乐家王昆记得,若干年前, 他的友人、音乐家王昆记得,若干年前,因偶 尔谈起古家具, 尔谈起古家具,她才知道王世襄把花费了几十年收 集的79件明式家具, 79件明式家具 集的79件明式家具,只象征性地收了一点钱就捐给 了上海博物馆。 我问了一声:为什么?世襄说, 了上海博物馆。“我问了一声:为什么?世襄说, 因为买主满足了我的条件, 因为买主满足了我的条件,即:不能将其中的任何 一件拆散用于自留;也不做商业用途; 一件拆散用于自留;也不做商业用途;只能完整地 转赠给上海博物馆,供人参观。 转赠给上海博物馆,供人参观。当时世襄谈这件事 情的表情,仿佛是自己嫁出去了一个亲闺女, 情的表情,仿佛是自己嫁出去了一个亲闺女,并且 是 ‘陪嫁’丰盈金贵,从心里非常得意、非常轻 陪嫁’丰盈金贵,从心里非常得意、 非常荣耀。 松、非常荣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