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力学基础--作业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直线,它的斜率表示什么?A. 位移B. 加速度C.力量D. 动量答案:B. 加速度2. 下列哪个是一个矢量量?A. 面积B. 速度C. 温度D. 时间答案:B. 速度3. 质点做直线运动,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A. 速度不变B. 加速度不变C. 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变D. 速度和加速度都变化答案:B. 加速度不变二、填空题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F = m * a2.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m/s² (米每平方秒)三、解答题1.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恒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公式为:速度 = 位移 / 时间,或者简写为 V = S / T。

2. 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以相同的固定数值进行变化的直线运动。

其特点是加速度不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v² = u² + 2as 来描述,其中 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位移。

3. 描述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地面运动的过程。

其特点是加速度恒定,大小为 g,方向向下。

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S = (1/2)gt²来描述,其中 S 表示下落的位移,g 表示重力加速度,t 表示下落的时间。

四、应用题1. 一个质点以30 m/s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增加到50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a = (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 (50 - 30) / 10 = 2 m/s²2. 一个质点从静止状态开始做匀变速运动,20秒后速度达到10 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一、力学1.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D.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答案】B【解析】【详解】A.手和脚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将铅球从手里抛出去,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C.人跳高时,要向下方蹬地,同时地面也会给人向上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D.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升空,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实验不能在太空舱中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A. 测量平均速度B. 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C.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D.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 B【解析】【解答】A.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所以只要测量出距离和时间,是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A不符合题意;B. 液体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在太空中液体不会产生压强,不能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B符合题意;C.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是否重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C不符合题意;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力的基本特征,与是否受到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进行探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由于重力,对液体内部有压强,在失去重力的作用时不能再进行实验.3.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精选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精选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精选当然,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初中物理力学方面的练习题。

这些题目旨在帮助你巩固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包括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等。

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间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B. 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D. 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答案:D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 物体只有在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 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D. 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答案:C3.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 鞋底和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 给轴承加润滑油C.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刹车片D. 在气垫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答案:A, C填空题4.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____。

5.答案:牛顿;牛;N6.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工具,它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7.答案:力;伸长量8.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上运动,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上升的过程中,篮球的能转化为能。

9.答案:动;重力势计算题1.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2.解:3.已知同学的质量m=50kg,重力加速度g=10N/kg。

4.根据重力公式G=mg,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5.G=50×10=500N6.所以,他受到的重力是500N。

7.一辆汽车以72km/ℎ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消耗的汽油为1.2kg。

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1.2×103N(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求:8.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9.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10.解:1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12.首先,将速度单位从km/ℎ转换为m/s:13.v=72km/ℎ=72×10003600=20m/s14.然后,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15.s=vt=20×10×60=12000m16.最后,根据功的公式W=Fs计算汽车所做的功:17.W=Fs=1.2×103×12000=1.44×107J18.汽车发动机的效率:19.首先,计算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0.Q放=mq=1.2×4.6×107=5.52×107J21.然后,根据效率公式η=WQ放计算发动机的效率:22.η=1.44×1075.52×107×100%≈26.1%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力学的相关知识。

初中物理专题练习题及解答

初中物理专题练习题及解答

初中物理专题练习题及解答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还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更高深的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专题练习题及详细解答。

一、力学专题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 一定是平衡力B 可能是平衡力C 一定不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解答: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即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选 C。

2、用 50N 的水平力把重 15N 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

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 15NB 35NC 50ND 65N解答: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因为木块匀速下滑,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重力为 15N,所以摩擦力也为 15N,故选 A。

3、一个重 600N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 02 倍,求水平拉力 F 的大小。

解答: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 = 02G = 02×600N = 120N。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 F 与摩擦力 f 大小相等,即 F = f = 120N。

二、电学专题1、下列材料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塑料B 玻璃C 橡胶D 金属解答: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玻璃、橡胶、陶瓷等。

金属属于导体,故选 D。

2、一个电阻为10Ω 的电阻丝接在 6V 的电源上,在 10 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解答:根据焦耳定律 Q = I²Rt =(U²/R)t,其中 U = 6V,R =10Ω,t = 10×60s = 600s。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1. 自由落体。

一颗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已知它下落的时间为2秒,求小球下落的高度。

2. 速度计算。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问它在1小时内能行驶多远。

3. 加速度。

一辆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20 m/s,经过5秒,求这辆车的加速度。

4. 力的计算。

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一个50 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5. 重力计算。

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受重力作用,求它所受的重力大小。

6. 功的计算。

一辆车以2000 N的力推动一个物体10米,求做的功。

7. 能量转换。

一颗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2米高处自由下落,求下落前的重力势能和下落后的动能。

8. 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 N的水平力推动,但物体不动。

求摩擦力的大小。

9. 牛顿第二定律。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4 kg,受10 N的净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10. 重力与质量。

在地球上,一个物体的质量是8 kg,求它的重力。

11. 运动学公式。

一物体以初速度为5 m/s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 ²,求经过3秒后的速度。

12. 能量守恒。

一个弹簧压缩后释放,弹簧的势能为100 J,假设没有能量损失,求释放后小球的动能。

13. 功率计算。

一台电机在10秒内做了500 J的功,求电机的功率。

14. 平衡力。

一个物体受到的向右的力为30 N,向左的力为20 N,求物体的合力。

15. 竖直上抛。

一颗小球以15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求它上升的最大高度。

16. 简单机械。

使用一个滑轮提升重物,重物的重量为200 N,如果用力100 N提升,求效率。

17. 冲量。

一物体的质量为3 kg,以5 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量。

18. 重力势能。

如果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提升至5米高度,求其重力势能。

19. 匀速直线运动。

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2 km的速度匀速行驶,问它经过15分钟行驶多远。

20. 小车实验。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库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库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库及答案第一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10N的力作用,求它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为5m/s²。

第二题: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8秒后,突然踩下刹车停下来,求汽车的减速度。

解答:汽车的减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来计算。

因为汽车速度从10m/s变为0m/s,所以速度变化为10m/s。

时间为8秒。

将速度变化与时间带入计算,得到汽车的减速度为1.25m/s²。

第三题: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向右受到一个10N的力,向左受到一个5N 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合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来计算。

合力等于向右的力减去向左的力,即10N-5N=5N。

将合力和物体质量带入计算,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为1m/s²。

第四题: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30N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将力和物体质量带入计算,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为60m/s²。

第五题: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向右受到一个20N的力,向左受到一个15N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将向右的力减去向左的力得到合力,即20N-15N=5N。

将合力和物体质量带入计算,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为0.5m/s²。

第六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3m/s的速度向右运动,突然受到一个10N 的向左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

解答:首先,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合力为10N-0N=10N,物体的质量为2kg。

将已知数据带入计算,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为5m/s²。

其次,计算速度变化。

根据速度变化的定义,速度变化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时间为1秒。

将加速度和时间带入计算,得到速度变化为5m/s。

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可以加深对力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a = F/m = 10N / 2kg = 5m/s^2。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5N的竖直向下的重力,求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解答: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时垂直于地面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所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 = F/m = 5N / 0.5kg = 10m/s^2。

3. 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向右运动时受到一个10N的水平拉力和一个8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合外力等于水平拉力减去水平推力,即F = 10N - 8N = 2N。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a = F/m = 2N / 4kg = 0.5m/s^2。

4.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斜面上受到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力为10N的重力和一个沿斜面方向的力为4N,斜面的倾角为30度,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首先将斜面上的力分解为与斜面垂直方向的力和沿斜面方向的力,即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F1 = mg * sinθ,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F2 = mg * cosθ。

其中,m = 2kg,g = 9.8m/s^2,θ = 30°。

所以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F2 = 2kg * 9.8m/s^2 * cos(30°) ≈ 16.96N。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沿斜面方向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即a = F2/m = 16.96N / 2kg ≈ 8.48m/s^2。

5. 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向左运动时受到一个3N的水平拉力和一个5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合外力等于水平推力减去水平拉力,即F = 5N - 3N = 2N。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力的三要素?A. 大小、方向、作用点B. 质量、速度、时间C. 长度、宽度、高度D. 温度、压力、湿度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如何改变?A. 静止B. 向左运动C. 向右运动D. 无法确定答案:C3.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什么状态?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静止或变速直线运动C. 匀速曲线运动D. 变速曲线运动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惯性的?A.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B. 物体抵抗外力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质C. 物体抵抗外力改变其形状的性质D. 物体抵抗外力改变其温度的性质答案:A5. 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原则?A. 叠加原则B. 抵消原则C. 独立原则D. 随机原则答案:A6.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A. 力等于加速度B.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C. 力等于加速度乘以质量D. 力和加速度无关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重力的?A.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 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C. 物体对月球的吸引力D.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答案:A8.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的重力是多少?A. 19.6NB. 9.8NC. 39.2ND. 无法确定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摩擦力的?A.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B. 促进物体运动的力C. 使物体悬浮的力D. 使物体加速的力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流体压强的?A. 流体单位体积的重量B. 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C. 流体单位时间的流量D. 流体单位长度的重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牛顿2.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3. 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________。

答案:质量4. 力的合成遵循________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基础-作业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刘菲芳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到滑冰场滑冰.她站在滑冰场内的扶栏边上用力推一下扶栏,扶栏未动,她却远离扶栏而去.她离开扶栏后,并没有用力蹬冰面,仍能滑很远.这一过程不能说明的物理现象是()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 F 的方向是()
A.B.C.D.
3.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车C.绳D.沙子
4.如图所示,滑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B.滑块所受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
C.滑块受到重力、弹力的作用
D.滑块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5.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
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D.力气大的同学
6.在第31 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战,最终站到最高领奖台上,
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C.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的力
D.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7.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8.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B.C.D.
9.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一册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
B.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泰安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
D.中学生100m 短跑成绩约为7s
10.如图所示,小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开家里的门时,发现推A 点比
推C点要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D.物体的运动状态
1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12.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正确B.只有④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C.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不再具有惯性
1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15.如图所示,F1 等于F2 时,下列各对力中不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B.C.D.
1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桌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7.上体育课时,涵涵同学看到操场上的物理现象,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是利用运动鞋底部凹凸不平的花纹来增大摩擦
18.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
定增大
19.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20.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21.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22.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
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发生改变
24.如图所示,一个重10N的物体在10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
动.
小红说: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小明说:因为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两人的说法()
A.都正确B.只有小明正确C.只有小红正确D.都不正确
25.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傾,说明车有惯性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D.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26.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27.狗拉着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后以速度2v 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2,则()A.F2<F1 B.F2=F1 C.F2=2F1 D.F2>2F1
28.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
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
2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分界线MN 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右侧区域粗糙,且粗糙程度相同.一小球先从A点以3m/s 的初速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B点以3m/s 的初速度运动到 A 点.若小球从 A 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 B 点运动到 A 点少0.8s,则A 点到分界线MN 的距离为()
A.3.0m B.3.6m C.4.2m D.4.8m
30.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后停下,是因为它失去惯性
B.击打排球时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行驶的汽车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其所受牵引力大于阻力
31.下列事例中,需要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