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专题练习题及解答

初中物理专题练习题及解答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还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更高深的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专题练习题及详细解答。
一、力学专题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 一定是平衡力B 可能是平衡力C 一定不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解答: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即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选 C。
2、用 50N 的水平力把重 15N 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
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 15NB 35NC 50ND 65N解答: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因为木块匀速下滑,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重力为 15N,所以摩擦力也为 15N,故选 A。
3、一个重 600N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 02 倍,求水平拉力 F 的大小。
解答: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 = 02G = 02×600N = 120N。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 F 与摩擦力 f 大小相等,即 F = f = 120N。
二、电学专题1、下列材料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塑料B 玻璃C 橡胶D 金属解答: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玻璃、橡胶、陶瓷等。
金属属于导体,故选 D。
2、一个电阻为10Ω 的电阻丝接在 6V 的电源上,在 10 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解答:根据焦耳定律 Q = I²Rt =(U²/R)t,其中 U = 6V,R =10Ω,t = 10×60s = 600s。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2.下列关于惯性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B.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利用的是锤头的惯性C.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且受到重力会竖直落下D.速度大,惯性大,行驶危险性大,所以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3.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B.运动员拉弓使弓变形C.撑竿被跳高运动员压弯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4.小明同学乘坐在甲火车中,他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两辆火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关于三辆火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甲、乙、丙火车都同向行驶B.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C.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行驶5.如图所示,小华斜拉着行李箱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先对行李箱有力的作用,行李箱后对小华有力的作用B.不拉行李箱,行李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小华对行李箱的拉力与地面对行李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华拉着行李箱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太阳能C.石油D.核能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C.实心球投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D.跑步时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9.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一、力学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答案】B【解析】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减小,所以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A不合题意;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是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B符合题意;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不合题意;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D不合题意,故选B.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答案】 C【解析】【解答】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D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含解析一、力学1.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2.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答案】 B【解析】【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G=mg=50kg×10N/kg=500N,A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速度约1.4m/s,B符合题意;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C不符合题意;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约1g/cm3,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先估计人的质量,再根据G=mg求出重力后判断;B、根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分析判断;C、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分析判断;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3.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 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B. 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C. 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1N的地方改写成2ND. 增加刻度,在1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答案】 B【解析】【解答】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2N,应该把两根一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2N了;故选B。
【分析】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C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故选C。
【物理】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左右。
.故 C 符合题意;
D、一个铅球的质量在 3kg 左右,拿起铅球的力在
左
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
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12.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A.无法手握钢笔写字 B.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 C.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 D.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写字时,如果没有摩擦力,笔会从手中滑下导致无法写字,A 可能发生; B、火车在水平方向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B 可能发生;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因此人跳起不能离开地球,与摩擦力无 关,C 不可能发生; D、汽车是靠车轮向后摩擦地面,地面同时也会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力使车子前进,因此如 果没有摩擦力,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D 可能发生; 故选 C.
5.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 0.5m/s 的恒定速度下 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 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经典习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经典习题(附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7.1 力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答案】B。
【解析】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故不合题意。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速度不变,方向为直线,故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速度会越来越快,故不合题意。
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速度会越来越慢,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故不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两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由此可以判定各个说法是否正确,进而判定选项。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故A 正确。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分前后,故C错误。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用相互接触,故D 正确。
故选C。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答案】D。
【解析】A、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A错。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B错。
C、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错。
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 F的方向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
故选A。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3.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答案】B【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 不符合题意;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它的速度为5m/s,它的加速度为多少?答:加速度为0。
2.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上抛出,它的速度在达到最高点时为多少?答:速度为0。
3.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上抛出,它的加速度在达到最高点时为多少?答:加速度为9.8m/s²向下。
4.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上抛出,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答:抛物线。
5.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上抛出,它的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在哪里?答:最高点在抛出点的正上方。
6.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上抛出,它的运动轨迹的最高点高度是多少?答:高度为(h=V²/2g=1.28m)。
7.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上抛出,它的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到抛出点的时间是多少?答:时间为(t=V/g=0.51s)。
8. 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向上抛出,它的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到抛出点的距离是多少?答:距离为(s=Vt-1/2gt²=1.28m)。
9.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答:速度为(v=√2gh=14m/s)。
10.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时间是多少?答:时间为(t=√2h/g=1.43s)。
11.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加速度是多少?答:加速度为(g=9.8m/s²向下)。
12.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动能是多少?答:动能为(KE=mgh=980J)。
13.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势能是多少?答:势能为(PE=mgh=980J)。
14.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多少?答:机械能为(KE+PE=mgh=980J)。
15.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动量是多少?答:动量为(p=mv=98kg·m/s)。
16. 一个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冲量是多少?答:冲量为(J=FΔt=mgΔt=98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直线,它的斜率表示什么?
A. 位移
B. 加速度
C.力量
D. 动量
答案:B. 加速度
2. 下列哪个是一个矢量量?
A. 面积
B. 速度
C. 温度
D. 时间
答案:B. 速度
3. 质点做直线运动,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
A. 速度不变
B. 加速度不变
C. 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变
D. 速度和加速度都变化
答案:B. 加速度不变
二、填空题
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F = m * a
2.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m/s² (米每平方秒)
三、解答题
1.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恒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
公式为:速度 = 位移 / 时间,或者简写为 V = S / T。
2. 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以相同的固定数值进行变化的
直线运动。
其特点是加速度不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
以用公式 v² = u² + 2as 来描述,其中 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位移。
3. 描述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地面运动的过程。
其
特点是加速度恒定,大小为 g,方向向下。
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S = (1/2)gt²来描述,其中 S 表示下落的位移,g 表
示重力加速度,t 表示下落的时间。
四、应用题
1. 一个质点以30 m/s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增加到50
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a = (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 (50 - 30) / 10 = 2 m/s²
2. 一个质点从静止状态开始做匀变速运动,20秒后速度达到10 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a = (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 (10 - 0) / 20 = 0.5 m/s²
3.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20米的地方开始自由落体,求物体下落5秒后的速度。
答案:由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v = gt,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代入数据可得 v = 10 m/s
这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和理解初中物理力学方面的知识。
当然,还有更多的练习题和知识等待你去探索和学习。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