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信息化发展研究——移动化的回响

合集下载

现代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及趋势

现代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及趋势

现代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及趋势
现代移动通信是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通信方式之一,它可以通过无线技术将信息传递到任何地方,让人们更便捷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涉及许多新的技术和变革,下面将对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简要阐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从最初的1G时代到如今的5G时代,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传输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体验更优化。

与此同时,全球内的通讯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无论在城市或农村地区,手机信号都变得非常可靠,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入高速移动数据网络。

未来的趋势充满潜力,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会在整个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也将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其中包括更注重安全性、更节能、更高效,以身处一个“智能”世界。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全球范围内都开始关注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生态平衡,将其与社会,政治,环境等领域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并要求各种技术标准符合公共利益和道德意志的精神。

作为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技术,移动通信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尤其体现了人们在求知和沟通等方面的需求,它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体验和帮助,同时提高了我们的手边便利程度。

中国移动信息化发展研究——移动化的回响

中国移动信息化发展研究——移动化的回响

业务管理领域
57.6%
基础办公领域
53.6%
行业特色作业场景
数据来源: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 2017/11
42.1%
项目管理 管理报表
客户服务
销售管理
沟通协作
日程管理
知识管理
公文管理
信息科技行业
金融行业
制造行业
教育行业
44.4%
项目管理
42.5%
管理报表
41.7%
客户服务
41.1%
任务管理
39.2%
[类别 名称]
70.0%
实践移动化 的具体类型
数据来源: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 2017/11
预算投入计划
预算投入的方向
投入的驱动力
31.5%
加大投入
68.5%
保持当前水平
50.0%
现有部署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容
42.6%
追加安全投入
27.8%
追加服务预算
3.7%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37.0%
扩大现有应用的部署范围
观望用户 10.6%
实践用户 24.2% 尝试用户 31.2%
84.4%
2017年
使用或计划使用
移动化应用
曾使使用过目前已停用 退出用户 4.9%
2016年
83.7%
数据来源: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 2017/11
中国企业的移动化建设正处在从应用向平台的过渡期,三大方向成共识
中国企业的移动化的建设阶段
基 础 办 公 的 未 来 走 向!
25%
长尾应用(高频度&低重要性)
20%
15% 10%
基础人事
知识管理 基础人事

移动通信发展的回顾及展望

移动通信发展的回顾及展望

移动通信发展的回顾及展望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支撑,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1.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应运而生。

1G的代表性技术是模拟蜂窝系统(AMPS),它实现了无线语音通信的突破。

1G技术虽然在通信质量和容量上存在一些限制,但也开启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时代。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

2G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不仅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还支持了短信和点对点数据传输服务。

全球最具代表性的2G技术是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它将移动通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随着人们对数据传输需求的不断增加,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

3G技术在2000年代初开始商用,它通过采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视频通话等新功能。

同时,3G技术还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移动宽带的需求,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应运而生。

4G技术采用了全新的LTE(长期演进)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通信速度和容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速移动宽带。

4G技术也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5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当前,移动通信界最为关注的便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5G技术被寄予厚望,将进一步提升通信速度、降低延迟、增加容量,并能满足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应用的需求。

5G技术的商用化已经逐渐展开,未来将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展望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2.1 5G技术的商业化推广随着5G技术的商业化推广,移动通信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回顾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回顾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回顾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一、概述至今为止,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度过了五个时代。

详细而言,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指的是模拟通信技术,同时1G移动终端设施还被称为“BigBrother”;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从模拟通信技术转变成了数字通信技术,2G时代中的移动终端设施代表是“诺基亚手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这个时代研究出了窄带网络通信技术,然而这项技术在实际运用使得信号传递速度特别差,因此没有得到大范围地应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这是一种在窄带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上,研究成功的宽带通信技术,并且通信网络中融入了3G技术、无限局域网,使得使用者在下载网络资源的速度、上传速度均远超了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继而推动了移动通信领域的长足进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这项移动通信技术与2G技术、3G技术、4G技术的差别是,5G并不是全新的、专用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在已有的无线接入技术、通信技术之上,加入一些新颖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后所得出的一项移动通信技术。

从某个层面上来看,5G是一个能够全面结合网络,以融合统一的标准,向人们供应速度快、安全性高、自由的网络。

二、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电信业务收入逐年攀升,2020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达13564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464亿元,同比增长3.5%。

在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更新迭代过程中,移动通信技术的运用率也随之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成为民众平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项高端技术。

自2019年起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有所下滑,2020年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为8891亿元,较2019年减少了51亿元,同比减少0.6%。

《2021-2027年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例逐年下滑,2020年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65.55%,较2019年减少了0.03%。

中国移动IMS发展现状与演进分析

中国移动IMS发展现状与演进分析

1 引言电信重组后,我国电信业竞争格局呈现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足鼎立之势,三家运营商都成为全业务运营商。

从业务方面来看,出于竞争的需要,运营商需要提供丰富多彩、差异性的、集成的多媒体业务;从网络架构方面来看,已逐步实现接入、传输、承载、控制、业务相分离,电信网络正从各种相互独立、各自分离的业务网逐渐融合为一个基于IP承载的多业务网。

而有望以统一的架构,融合各种接入网的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技术就是IMS。

随着移动与固定网络融合的加速,IMS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运营商核心网演变的趋势,国内外运营商均在进行积极的研究与试点。

尽管基于IMS的全业务终极目标网络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我国运营商现有业务、网络资源长短板不同,决定了各运营商在向目标演进的路线必然有所不同。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移动IMS的发展现状与演进方案。

2 中国移动IMS发展现状与演进分析2.1 中国移动IMS发展现状中国移动固定业务开展受制于固定网络资源缺乏,而IMS在面向固定接入的话音多媒体会话及融合业务方面的技术及产业链相对完善,因此中国移动率先启动了跨省的IMS试商用工程,通过引入IMS实现固定话音接入和业务控制,提供多媒体类和融合类业务能力,为全业务运营尤其是政企客户的争夺奠定基础。

(1)CM-IMS的研究与测试情况中国移动从2005年提出了C M -I M S 技术概念。

CM-IMS基于3GPP IMS标准,可简述为:3GPP R6简化版+企业接入+新增定制功能;其在R6基础上简化了一些功能:包括减少接口数量以及简化网络结构。

该架构能够满足移动和固定的综合接入需求,支持在统一的网络架构下为不同的用户群提供业务。

中国移动针对CM-IMS的规范和测试工作主要侧重【摘 要】文章首先从CM-IMS的研究与测试、IMS综合信息网建设两方面介绍了中国移动IMS的发展现状,接着分三阶段分别探讨中国移动CS域、PS域和IMS域的演进方案,最后指出IMS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2022年移动信息化五大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移动信息化五大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移动信息化五大发展趋势分析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我们现在生活也进入一个移动信息时代。

基于对移动信息化市场的良好预期,不少移动商家均已开头对这一行业的发力深掘。

据业内人士猜测移动将呈现出五大进展趋势:第一、移动设备特别多,使得企业有了巨大的机会来转变价值链,他们可以了解用户在哪,他们需要什么,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更多行业相关资讯可查询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其次、移动数据的洞察通过GPS定位系统,用户可以获得买家定位的信息,可以给他们供应促销信息,告知商店就在他旁边,也可以查看零售店的库存、给买家供应优待券,这样完全转变了企业的价值定位。

另外,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可能购买商品时候都不肯定去商店,只是在移动手机上进行操作就能购买。

由于有些客户直接用信用卡购买,所以商家可以直接给买家供应电子优待券,他们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购买,这就为企业制造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可以使得企业实行新的商业模式。

第三、移动与交易的亲密相关许多交易可以产生更多的商业收入,由于移动和定位,使得企业获得了各种各样信息的反馈,企业知道用户在移动设备做些什么事情,他们可以把移动和交易亲密相关,推动后台处理,可以处理客户的信息。

移动也在使得企业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多,他们也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信息。

第四、移动另外一种渠道是打造持续的品牌体验移动是品牌的一部分,假如要去体验移动,可能是通过智能手机体验。

人们回到家之后会用自己的电脑,应当获得同样的体验,信息应当是无缝的,应当是人们所期盼的。

移动设备和移动的数据,对于客户来说应当是共性化的体验,但是它是一种持续的品牌体验,同时应当是一体化的体验。

第五、移动并不仅仅是智能手机,而且要把全部设备都联系起来。

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现在把汽车也连到网络上造就了物联网,它可以供应一些实时的信息,可以使得在整个产品使用过程中不断给企业和买家供应相关的反馈信息,移动现在已经开头在不断延长,而且供应许多新的转型机会,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机会,由于他们可以获得许多新的创新和价值定位的机会。

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一年,各类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崛起,使得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以下是对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分析。

首先,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不断增加。

在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普及率迅速提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已经超过2000万台,超过了传统手机销售量,成为手机市场的主要消费品。

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功能强大,用户可以方便地随时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操作,比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其次,移动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推动力。

2024年,移动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用户认可和使用。

在中国,各类移动应用迅速涌现,比如社交媒体应用、游戏应用、生活服务应用等。

随着移动应用商店的普及和用户对移动应用的需求增加,移动应用市场迅速扩大,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兴产业。

这主要得益于移动应用的便捷性和多样性,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各类应用,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

这一趋势将促进移动应用开发者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再次,移动购物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2024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移动购物平台逐渐成为用户的主要购物渠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提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从而满足他们的购物需求。

电商平台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快移动购物业务的发展。

同时,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也为移动购物提供了便利。

最后,移动广告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

2024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数百亿元,同比增长约60%。

移动广告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深入使用,广告主纷纷将投放重心转向移动广告。

移动广告的特点在于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精准性,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兴趣、购买习惯等信息进行定向推送。

这对广告主来说是一种更有效的营销方式,对用户来说也是一种更具针对性的广告体验。

让移动的世界更宽广_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让移动的世界更宽广_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15业界聚焦 封面文章Cover Story中 国 电 信 业 · 200711 · 总第83期模拟时期:从无到有的突破当代的蜂窝移动通信起源于模拟系统。

1983年,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的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建成了蜂窝移动通信网。

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

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公用移动通信网。

而在1987年我国开始引入移动通信技术时,我国的电信网基础非常薄弱。

1987年以前,全国电话电路仅为2.2万条,长途传输以明线为主,公众电话网总容量仅为435.5万门,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还不到半部,这种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甚至还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全国电话总数比当时香港地区的数量还要少。

此外,我国通信业的技术应用水平也很低,主要网络通信设备基本上停留在人工技术和模拟技术阶段。

在这种“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当时的邮电部能够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积极跟踪世界通信走向,跨越传统发展阶段,采用移动通信系统这样的先进技术装备,提高通信网的技术层次和含量。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的。

正是这个决定,使得我国的移动通信与发达国家在起步的时间差距相对较小,为中国的移动通信在此后20年的高速成长、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引进到创新 从跟随到引领——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王洪 彭翡20年前,中国开始引入移动通信技术;20年间,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历程。

在经过这飞速发展的20年后,中国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世界上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

而推动这一切的,正是移动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

纵观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模拟时期、数字时期和数据时期。

在20年技术演进过程中,我国制定了移动通信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没有自己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产品以前,先买别人的设备,建设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但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层次;第二步,要组织生产国产的移动通信产品,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以振兴民族通信产业;第三步,要加强科研和自主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哔活多久!
众多创新技术当中,移动化已成全球第一网红,中国企业疯狂打Call
全球企业市场对创新技术的重视度
移动化
中国企业创新技术的实践情况
77.0% 81.0% 61.0%
[值]
云计算
[值]
深化 深化 尝试 尝试
物联网 企业社交
数据分析
85.0%
72.0% 77.0% 65.0% 69.0% 60.0%
浙江
73.3%
15.6%
14.4% 12.2% 11.1%
8.9% 2.2% 2.2% 2.2% 2.2% 2.2% 6.7% 数据来源:XX2017/11
广东 江苏 山东 福建 天津 山西 河南 湖北 上海 北京 其他
企业规模
实践的阶段
[类别 名称]
2001人以上
4.4% 5.6%
5年以上 23.5% 3-5年 23.5% 1-3年 41.2% 1年以下 11.8%
53.6%
沟通协作
日程管理
知识管理
公文管理
信息科技行业 行业特色作业场景
数据来源:XX2017/11
42.1%
金融行业
教育行业
制造行业
44.4% 42.5% 41.7% 41.1% 39.2% 38.1%
项目管理 管理报表 客户服务 任务管理 销售管理 集成应用
36.2% 33.5%
33.0% 18.0% 供应商管理 经销商管理
物联网
深化
企业社交
移动化 中国 全球
云计算
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XX2017/11
移动化的建设不必再问“要不要?”,而是“怎样要!”
企业用户移动信息化建设的计划
正在扩充其他的应用
过去是“开荒”
升级用户
29.1%
24.2%
如今是“广种”
成功使用移动化应用
实践用户 尝试用户
2017年
84.4%
正在测试体验移动化应用
生态发展阶段
7.4%
37.8%
1001人-2000人
应用与平台整合阶段
501-1000人
18.5%
25.6% 34.4%
201-500人
平台建设阶段
46.3%
[类别 名称]
[类别 名称]
51-200人
24.4%
应用建设阶段
74.4%
27.8%
70.0%
50人以下
5.6%
每一个移动化从业者都有一个逆袭的梦,每一个梦想都是一段苦逼的路
但这条路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中国移动化的回响
有人说移动化的红利时代结束,移动风口已成过去
但真相果真如此?
CONTENTS
01 02
03
中国移动化怎么了?
场景在哪里?
行业往何方?
中国移动化
怎么了?
自古红(cháo)颜(líu)多薄命, 因为没人在意
制造
19.1%
制造 教育 教育
16.7%
零售
16.7%
金融
14.2%
交通运输
10.8%
信息科技
10%
金融
10.8%
9.3%
9.2%
8.3%
信息科技 医疗
交通运输 制造 教育 金融 农牧渔副 文化传媒 住宿餐饮
能源 建筑地产 中介服务
数据来源:XX2017/11
零售 其他
政府
采矿
电子商务
并且,不同行业聚焦的高颜值潜力客户特点,已经出现
沟通 协作 42.6%
工作 微博 22.2%
知识 管理
35.3%
公文 管理
日程
管理
55.7%
基础 人事 42.9%
流程 审批
42.0%
39.7%
会议 管理
35.6%
新闻 公告
31.5%
数据来源:XX2017/11
基 础 办 公 的 未 来 走 向!
25%
长尾应用(高频度&低重要性)
生态应用(高频度&高重要性)
企业数量 中小企业长尾
Min SMB
交通运输业 制造业
Med SMB Min SMB
信息科技 教育
行业生态
Entry/Min/Med SMB
Entry、Med SMB Med SMB
建筑与房地产 政府 零售业 金融业 能源
Large SMB
医院
Med SMB/Large Enterprise
电子商务
31.2%
使用或计划使用 移动化应用
1年内无规划
观望用户
退出用户 4.9%
10.6%
曾使使用过目前已停用
2016年
83.7%
数据来源:XX2017/11
中国企业的移动化建设正处在从应用向平台的过渡期,三大方向成共识
中国企业的移动化的建设阶段
[值]
企业导入移动化的三个方向
中国企业的移动化正处于从应用建设到平台建设的过渡阶段
工程管理这只 来自 当 下 !数据来源:XX2017/11
巡场/店管理
这 里 是 未 来!
18%
长尾应用(高频度&低重要性)
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
集成应用
生态应用(高频度&高重要性)
项目管理 集成应用
任务管理 工程管理
任务管理
12%
销售管理
工程管理 管理报表 经销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
管理报表 项目管理
销售管理
业务管理领域
57.6%
基础办公领域
53.6%
行业特色作业场景
42.1%
应用建设阶段 数据来源:XX2017/11 平台建设阶段 应用整合阶段 生态发展阶段
场景
在哪里?
自从出现了场景这个匪夷所思的名词,
多少专家就再也不担心节操了!
业务管理领域
57.6%
项目管理
管理报表 客户服务
销售管理
基础办公领域
6% 供应商管理
使 用 频 度
移动化成功应用型企业 移动化潜力应用型企业
巡场/店管理
沉默应用(低频度&低重要性)
0% 0%
重要性
巡场/店管理
经销商管理
场景变化路径
关键应用(低频度&高重要性)
10% 15% 20% 数据来源:XX2017/11 25%
5%
基础办公领域
通讯 录
36.2%
费控
管理
47.5%
场景变化路径
新闻公告
0% 0%
关键应用(低频度&高重要性)
10% 15% 20% 数据来源:XX2017/11 25%
5%
行业
往何方?
在预测行业走向这件事情上, 一些砖家都在假装正经, 那我就只有假装不正经啦!
当前,前五大行业聚拢了行业中70.1%的成功型企业
信息科技
未来,将有55%的潜力型企业来自以下行业
沟通协作
20% 沟通协作 15% 基础人事 知识管理 基础人事 10% 日程管理 知识管理 会议管理
使 用 频 度
日程管理
公文管理 流程审批
费控管理
流程审批
费控管理
移动化成功应用型企业
5%
通讯录
公文管理 通讯录
新闻公告 工作微博 会议管理 &低重要性) 沉默应用(低频度 工作微博
重要性
移动化潜力应用型企业
文化传媒
50人以下
51-200人
201-500人
501-1000人
采矿业
1001-2000人
2000人以上
企业规模
农林牧副渔
住宿与餐饮 咨询与策划服务业
待培育
头部大企业
数据来源:XX2017/11
行业干货 制造业
制造型企业“移动化”热点区域
TOP5占据了
制造型企业“移动化”区域分布状况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