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

福建省龙海市白水中学陈亚龙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典例1]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①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

(1)比较这首诗中的第一、二句,说说“泉声”和“鸡鸣”表现的内容有何差异?答:

(2)结合本诗的第三、四句内容,简析诗中山农的性格特征。

答:

[典例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

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

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上“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典例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①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

处?请简要分析。(4分)

②“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

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4分)

[典例4]

昭君怨①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末,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横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注]①昭君怨,词牌名。

(1)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上片写了它的那些方面?

(2)这首词下片主要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典例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1)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2)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形象练习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拜新月

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1)这首小诗写的主人公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3分)

答:

(2)第三句中说,别人听不见诗中主人公的“细语”,结合诗中的意境,想一想这些“细语”该是些什么内容?第四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杜甫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充饥。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姓吴的一来就在枣树四周插上篱笆。老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5分)

答:

(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分)

答: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去,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作者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朔方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诗中的“霜”有那些含义?

(2).前人认为“此诗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作简要回答。

5. 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1)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试分析“风”在诗中的作用。

(2)试分析诗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6.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1)本词是以什么人的口气写的?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绪?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比喻手法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