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常见的三种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槐米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槐米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槐米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槐米的简介槐米,又称为刺槐米、刺槐仁,是槐树的种子,是一种中药材。

槐树原产于中国,已被广泛种植和栽培。

槐米性味甘、平,入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滋阴养血的功效。

2. 槐米的作用•清热解毒:槐米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热病,如高热、口舌生疮等症状。

•润肺止咳:槐米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够缓解咳嗽、咯血、咳痰等症状,并起到润肺养阴的作用。

•滋阴养血:槐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以滋养阴血,帮助改善贫血、面色苍白等症状。

3. 槐米的功能主治槐米作为一种中药,常常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3.1 清热解毒•用于高热:槐米能够清热解毒,可以用于治疗高热病症;•用于口舌生疮:槐米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口舌生疮等口腔疾病。

3.2 润肺止咳•用于咳嗽:槐米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缓解咳嗽症状;•用于咯血:槐米具有润肺养阴的作用,对于咯血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用于咳痰:槐米能够润肺化痰,帮助排出痰液,缓解咳痰症状。

3.3 滋阴养血•用于贫血:槐米富含营养物质,能够滋养阴血,改善贫血状况;•用于面色苍白:槐米的滋阴养血作用,可以改善面色苍白等症状。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方法:槐米可制成粥、煮汤等食物摄入,一般每次50-100克;•注意事项:用量不宜过量,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孕妇和儿童慎用。

5. 总结槐米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滋阴养血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用于治疗高热、口舌生疮、咳嗽、咯血、贫血等症状。

在使用槐米时,应遵循使用方法,并注意用量不宜过量,必要时应咨询医师的指导。

【每日一味药】槐米

【每日一味药】槐米

【每日一味药】槐米【每日一味药】槐米【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

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治】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用法用量】9克【配伍】1、治疗颈淋巴结核:取槐米2份,糯米l份,炒黄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约10克)。

服药期间禁止服糖。

临床治疗30多例,均获治愈。

2、治疗暑疗:用干槐花米1~2两,加水1500毫升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

药汁可反复加热,1日洗2~3次。

同时将药渣捣烂如泥敷于患部。

一般用药1~2日后局部即可消肿而愈。

【小故事】“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这是流传在砀山一带的童谣。

槐树为仙树,槐花仙子总是借槐花的袅袅香气走出南天门,洞察人间的凡事。

槐树下搭台唱戏,有迎接仙女下凡之说。

特别是“三月三”这一天,平时很少露面的大闺女小媳妇也都可以从娘家婆家走出来看戏。

庄里有一大户,清早就套车去接闺女,太阳丈高,没见人影,于是又差大领前往看个究竟,大领正猴在树上等着看戏,听到吩咐,急忙下来,赶到地方一瞧,原来姑娘鼻子出血,家人正熬药诊治,啥法都试,就是不止。

郎中见大领满头满身沾的都是槐米,心想:槐为“鬼木”,也许此花可以治这邪症,于是吩咐家人在药中加点槐,可姑娘服后,效果不佳。

一家人叽叽喳喳相互埋怨,大领见状,急忙说:“吵,吵,吵吧!吵到黑,就有好戏看了……”郎中一听:“对呀!”凡血见黑则止,槐米为何不炒焦再用呢?于是又重新制剂,果然见效。

大领一看:呵,我来得还正是时候,赶快套车走人,说不定还能赶上看戏。

所以,童谣后面还有一段词:“……说着说着来到了,穿着布鞋打箍拐……”因为血病初愈,不敢见风,姑娘穿戴整齐不说,走路还蹒蹒跚跚的。

童谣末尾唱到:“……妮,妮,哭啥来?”摊个女婿不成才……”原来,姑娘通过槐米之事相中了大领,至于后来如何?与中药传说无关,不再详叙,但槐米炒焦使用,确实是大领无意中提醒的,直到现在还在延用。

槐米茶家庭制作方法,怎么做会更好喝

槐米茶家庭制作方法,怎么做会更好喝

槐米茶怎么做
1、槐米茶的准备原料
槐米,大枣,枸杞,蜂蜜。
槐米茶的制作步骤
1、 筛选槐米
将槐米进行筛选,去除槐米上的杂质。用簸箕进行筛选,晃动几分钟工这样可以筛选掉颗粒不饱满或者质量不好的槐米,这样选出的槐米就是符合标准的槐米。
2、槐米的消毒
槐米的高温消毒主要是通过蒸煮来实现的,整个杀菌消毒的过程需要20分钟杀完毒后等待槐米煮熟并且等待槐米的水分完全蒸发即可进入下一步骤。
3、炒制槐米炒制
这是槐米茶最核心的一个步骤,炒槐米时要注意保持槐米的干燥,也要注意把握火候,别让槐米烧焦。
4、等待槐米冷却
这里的冷却大概需要1个小时,不需要放进冰箱,可以用室温冷却法,以保持槐米的风味。
5、槐米的检测
槐米的检测主要从槐米茶的外观入手,还有就是槐米的香味、口感,综合考虑,来选出最上等的槐米茶。
槐花简介
性苦,凉。微寒。《日华子本草》:"味苦,平,无毒。"《滇南本草》:"味苦涩,性寒。"《纲目》:"味苦,气凉。"《本草求原》:"苦咸,寒。"
作用功效
清热,凉血,止血。清热降压,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有较强的凉血止血功效,收敛,消炎,镇痛,降血压,强化血管。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
搭配
槐花冲泡时适合搭配黄芩
泡法喝法
一茶匙干燥的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冰糖或蜂蜜饮用。

文章导读
茶大家都喝过,有的喝过普洱茶,有的喝过绿茶红茶,花茶,以及各种各样的茶叶,平时很多的食物也可以泡茶,但是大家却很少喝过槐米茶,这种茶的主要功效是能调节气血的,同时是不错的食疗方法,实用价值也非常广泛,槐米茶制作方法简单,需要先消毒,然后再进行炒制,最后再用来泡茶,功效好味道也不错。

槐花不同做法的养生功效

槐花不同做法的养生功效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花蕾称为“槐米”,二者功用相近,故多不予区分。

夏季花蕾形成或者花开放时采收,晒干备用。

槐花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主治吐血、便血、痔疮出血、尿血崩漏以及高血压病等疾患。

常用量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患处。

生槐花: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枝梗,筛去碎屑即成。

本品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祛痰止咳。

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肺热喘咳、痰热蕴肺病人的治疗。

炒槐花:是取净槐花,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而成。

本品苦寒之性缓和,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故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的治疗。

槐花炭:是取净槐花,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炒干,取出晾凉而成。

本品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收涩之性增强,偏重于收敛止血。

故多用于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的治疗。

研究分析中药槐米的化学成分、炮制研究以及药理作用

研究分析中药槐米的化学成分、炮制研究以及药理作用

研究分析中药槐米的化学成分、炮制研究以及药理作用作者:王昆杨文婧张丽华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水平不断提升,中医研究实力随之增强,在原有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化学分析及炮制研究,中药药理成分及相关分析得到充实,其药用价值得以证实。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药槐米化学成分、炮制研究以及药理作用,为善用中药槐米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作用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为槐米临床应用夯实理论基石。

【关键词】中药槐米;化学成分;炮制所谓“槐米”是指槐花干燥的花蕾,其属于豆科植物,其药用历史较为久远,作为豆科植物,槐花对种植环境无特殊要求,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且主要用于出口。

槐米微寒、微苦,主要在人体大肠经、肝经内发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泻火等药用价值,同时血痢、崩漏、痔疝出血、吐血及头晕等症状均可用槐米入药进行医治。

槐米还主要用于提取芦丁,制作成曲克芦丁片,用以治疗毛细血管出血、静脉血栓炎等疾病,其药用价值可见一斑。

基于此,为使中药槐米得以有效应用,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炮制研究及药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中药槐米化学成分中药槐米内有效化学成分为甾醇、皂苷、黄铜等,槐花与槐米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除含有黄铜化合物外,还有槲皮素、芦丁、槐花米甲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染料木素、异鼠李素、山奈酚-3-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槐花皂苷Ⅰ、大豆皂苷Ⅰ、赤豆皂苷Ⅰ、槐花皂苷Ⅱ、大豆皂苷Ⅱ、赤豆皂苷Ⅱ、槐花皂苷Ⅲ、赤豆皂苷Ⅴ等。

除三萜皂苷外,中药槐米内还含有醇类物质,如槐花米丙素、白桦脂醇、甾醇槐花米乙素及槐花二醇等。

通过对槐米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成分检测,得出该中药内含有6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得出该中药内含有31中化合物。

2 中药槐米炮制研究2.1 炮制工艺在研究中药槐米炮制过程中,为使实验论证更富成效,采用试验全概率公式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定,炮制工艺研究指标以鞣质、芦丁、槲皮素含量为基准,为得到科学有效炮制机制奠定基础。

槐米的使用方法

槐米的使用方法

槐米的使用方法槐米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

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

那么,槐米有哪些用法呢?和一起来了解下吧。

槐米的用法1、槐花酒:槐花100克,白酒750毫升,白糖适量。

摘取即将开放的槐花蕾,装人纱布中,与白酒同装人容器内,加人适量白糖,密封,2个月后即可饮用。

每次饮用30~50毫升,每日1次。

此酒甘醇清香,具有降低血压,预防中风,健胃消食,消除疲劳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心血管疾患及脾虚纳呆,体倦欲寐,形体肥胖等病症。

2、槐花饮:陈槐花10克,粳米30克,红糖适量。

先煮米取米汤,将槐花研面调人米汤中,加红糖适量调服。

此饮清香甘甜适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降火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内扰引起的大便便血,目赤,痔血等病症。

3、菊槐茶: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

菊花、槐花洗净,沥干水,与茶叶同放入杯中,用开水沏泡片刻,然后饮用。

此茶清香芬芳,具有清肝疏风,降火明目,止渴除烦的功效,对于辅助治疗高血压有一定效果,还适用于目赤,眼目昏花,消渴,烦热等病症。

槐米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大鼠ip本品所含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维生素P样作用:芦丁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

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

3、抗病毒作用:200u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最大的抑制作用。

4、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芦丁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为95%。

此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5、祛痰、止咳等作用:本品所含的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槐米的食疗作用1、凉血止血:槐花主要用于出血属于血热的病症,可配合地榆治疗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痔血,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上部出血如咯血、衄血等。

2、降低血压,预防中风:槐花所含的芸香甙(芦丁)是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维生素,可增强血管壁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韧性,对高血压患者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可预防中风;槐花液有显着降血压作用。

槐米的功效与作用:槐米性寒(止血凉血)

槐米的功效与作用:槐米性寒(止血凉血)

槐米的功效与作用:槐米性寒(止血凉血)槐米作为一种较为寒性的中药材,主要的功效和作用是止血凉血的。

从中医学上讲,与槐有关系的中药,都是寒凉的。

当病人出现便血或者是痔疮非常严重而出血,可以利用槐米来止血。

当然有病人吐血淤血等,也可以用槐米来治疗。

除了可以止血,如果出现是肝热影响出来的病症,比如目赤,头晕等也可以通过槐米治疗。

一、槐米的食用方法槐米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

平时食用的时候,可以将槐米和大黄搭配,用开水煮熟,做汤喝。

需要大约槐米三十克,四克的大黄,如果用户喜欢吃点甜的,可以加点蜂蜜调味,大约十五克即可,外加上一点点绿茶。

之后将成片状的大黄放入准备好的锅中煎熬。

大约五分钟即可。

之后过滤掉,加上槐米再加入茶叶和适量的清水,再一起煮开。

蜂蜜可加可不加,看自己的口味。

拌均匀后食用,可以预防很多的疾病。

另一种食用方法便是做成粥。

槐米和一些特殊的药材煮成粥,可以缓解很多女性月经过多的问题。

煮成粥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准备好槐米和大米,再加入特殊的药材,像煮平常的粥一样即可完成。

二、生槐米和熟槐米之间的区别槐米是分生熟的。

而生槐米和熟槐米比较难分,因为区别并不大,生槐米和熟槐米两者仅仅是加工不同,因为生槐米是在收取后,进一步的加工,去除杂质后晒干。

而熟槐米则是将生槐米放入锅中翻炒而成。

在药性上,两者也是有区别的,生槐米的寒性相较于熟槐米大得多。

很多体寒体质的人群适合食用熟槐米,生槐米是不能碰的,一旦碰生槐米可能会加剧自身的寒性。

而当患者必须要使用槐米治疗时,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槐米的种类,比如虚寒体质的人群生病时,选择熟槐米会比生槐米要好的多,但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好,只是需要使用槐米,可以使用生槐米或者熟槐米,没有非常大的妨碍。

槐米芦丁提取分离的原理

槐米芦丁提取分离的原理

槐米芦丁提取分离的原理
槐米芦丁是一种从槐米中提取和分离的活性成分,其原理如下:
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新鲜的槐米作为提取的原料,其中含有丰富的槐米芦丁。

2. 研磨:将槐米进行研磨,将其转变为较为均匀的粉末状态,增加提取效果。

3. 提取溶剂选择: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剂,例如乙醇或乙醚,作为提取溶剂。

该溶剂能够有效溶解槐米芦丁。

4. 提取方法:将研磨后的槐米与提取溶剂混合,放入提取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提取。

提取的过程中,溶剂与槐米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将槐米芦丁逐渐溶解到溶剂中。

5. 分离:待提取完成后,通过特定的操作方法,将溶剂与槐米芦丁分离。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浓缩、萃取等。

6. 纯化:将分离得到的槐米芦丁进行纯化,去除杂质,提高纯度。

纯化方法包括结晶、凝胶层析、薄层色谱等。

7. 干燥:将纯化后的槐米芦丁进行干燥,去除残留溶剂,使其呈粉末状。

常用
的干燥方法包括真空干燥、喷雾干燥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从槐米中提取和分离得到槐米芦丁,用于药物开发、保健品生产等领域。

这种提取和分离的原理是基于物质溶解、萃取、分离等化学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米常见的三种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槐米为传统常用的中药,2015年版药典规定其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后者习称槐米,性寒,味苦,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一味中药良材,由此历代中医家为更好的发挥槐米的功效,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疗效,对其进行不同的炮制研究。

在历代文献中先后出现过的槐米炮制方法有炒焦、炒黄黑色、鼓炒、微炒、地黄汁炒、酒浸微炒、新瓦上炒香熟、米醋煮、焙、蒸、烧等多种方法。

现代主要用生槐米、炒槐米和槐米炭等三种常见的炮制品,三种不同炮制方法在临床应用也各不相同。

那么,槐米的三种常见炮制方法是怎样炮制的呢?又有何不同临床应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槐米常见的三种炮制方法
1、槐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炒槐米:取净槐米,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槐米炭:取净槐米,置炒制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
褐色,内部焦黄时,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炒干,取出凉透。

二、槐米的炮制性状
花蕾为卵圆形或椭圆形皱缩的小花蕾,花萼钟状,黄绿,萼上方为未开放的花瓣,黄白色,体轻。

炒槐米外表深黄色。

槐米炭外表焦褐色。

三、槐米的炮制目的
1、槐米:生品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2、炒槐米:炒制品可缓和槐米苦寒之性,不致伤中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的保存。

其清热凉血作用较生品弱,止血作用较生品强而逊于槐米炭,多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

古方治出血证多用炒槐米。

3、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具涩性,以止血力胜。

多用于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

四、槐米炮制的临床应用
1、生用
(1)血热妄行:常与丹皮、生地黄、地榆等同用,能增强清热凉血作用,可用于邪热壅盛,迫血妄行所致的便血、衄血。

配伍苍术、厚朴等可治胃肠有湿,胀满下血。

(2)肝阳眩晕:常与夏枯草、决明子、菊花等同用,能增强清肝泻火作用,可用于肝阳上亢之目赤、头痛、眩晕。

生品能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壁的脆性,故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2、制用(炭药)
(1)便血、痔血:常与侧柏叶、荆芥穗、麸炒枳壳同用,具有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作用,可用于肠风下血,血色鲜红,或粪中带血。

本品单味装入猪脏内,米醋煮烂,捣和为丸,名猪脏丸,可治痔漏下血。

(2)咯血、衄血:常与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具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咯血、衄血。

将槐米炭为末,加入麝香少许,温糯米汤送下,可治疗吐血不止,如槐香散。

(3)胃溃疡、子宫出血:常与大黄炭、当归炭等同用,具清热
止血、引血归经作用,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及子宫、膀胱等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