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晚期产后出血的血管性介入治疗进展

永久栓塞。 ②髂 内动脉不像肝肾动脉仅为单一器官供血 , 其
在分 出子宫 动 脉 为 子宫 供 血 的 同 时 , 有 膀 胱 上下 动 脉 、 亦 直 肠 下 动 脉 等分 别 为 膀胱 直 肠 供 血 。若 栓 塞 剂 选择 不 当会 引 起 盆 腔 内其 他 器 官 的坏 死 , 据我 们 的经验 , 鲜 明胶 海绵 根 新
[ 编号】 1 7 - 2 (0 8 1 ( ) 1 1 0 文章 6 3 7 1 2 0 )1 b - 4 - 2 1
3晚 期 产 后 出 血 血 管 性 介 入 治 疗 栓 塞 剂 的 选 择
晚 期产 后 出血 不 同于其 他 疾 病 ,在栓 塞 剂 的选 择 上 要
考虑 : 产 后 出血 的患者 大 部 分 为生 育 年 龄 妇 女 , ① 动脉 不 能
产 出血的新技 术 , 为晚期产 后 出血 的治疗 提供 一个 简单 方便 、 有效 、 损伤 小 的方法 , 随着介 入 技术 的 日臻 完 善 , 该技 术 治 疗
成 功 率 达 9 %~ 0 % 。 0 10
是 比较恰 当的 栓 塞剂 。 具 有 以下 优 点 : 明胶 海 绵 栓塞 剂 其 ① 是 无 毒 、 抗 原性 的蛋 白质类 物 质 . 海绵 框 架 不 被 红细 胞 无 其
1晚期 产后 出血 血管 性 介入 治疗 的意 义
传 统 上 对 于晚 期 产 后 出血 的治 疗 在 经按 压 子 宫 、加 强
子 宫 收 缩 、 防 感染 、 预 纠正 贫血 等 保 守 治 疗 无 效 时 , 挽 救 为
产 妇 生 命 , 往 采取 双侧 髂 内动 脉 结 扎 或 次 全 或 全 子 宫 切 往
28 1 第 卷 3 0年1 5第2 0 月 期
浅议血管介入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栓 塞后综 合症 是极 为常见 的并 发症 ,在所 有 患者 中, 统 的方法就 是髂 内动脉 结扎术 或者 是直接 的切 除子 宫,这 有2 0 %的患者 出现臀部及会 阴部疼痛 ,一周之 内得 以缓解 , 些做 法往往 孕产 妇无法 接受 ,也给他 们 日后 的生 活带来 了 这些 疼痛 患者可 以忍 受,不 需要做 出特 别 的治疗和 处理 。
3 讨
论
3 . 1血 管介入治疗难 治性
对于 产 妇来 说 ,在 胎儿 分 娩 出 l H之 内 的 出血量 超 过
l 5 0 0 mL 的话 ,如果再 采取传 统 的保 守治疗 方法 ,是 很难 选 择我院2 0 1 2 年1 O 月 ̄2 0 1 6 年8 月收治 的难 治性产后 出 控 制 的,处理 不 当就 会对 产妇 带来极 为恶 劣的影 响 ,较 为
2 0 1 6年 第 3卷第 5 l 期
2 Ol 6 V_ 0 1 . 3 No. 5l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na r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l 0 l 2 1
介入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探讨

)0 0 0 mL 平 均 m 血 量 2( 炳{ m l 患者 l 叶 I 现 颜 师苍 , 反 Z 淡
术时间短 , 这对于争分夺秒 的抢 救至关重要 ; 创伤小 , 尤 明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并发症 , 并可重复使用 , 对 哺乳期 和月经来潮无影 响, 是值得蘑
视的治疗方法 , 在有条件的医院应推广运用。但产后出血患者 多为年轻妇女 , 因卵巢对 x线高度敏感 , 因此介入治疗 中 x线
介入 治 疗在 难 治 性产 后 出血 中 的临床 探讨
赵 卉
( 1 I 【 J 两 医科 大 学 , 山 西 原 0 3 0 0 0 1 )
2 太原 市妇幼保健院 , 山西 太原 0 3  ̄ 0 0 1 )
【 摘要 l 目的
价值 、 方法
探引介入 台 疗在 难活性 一后 出血 中的应 两
者2 0倒 , 观察其临床 效果
成 功 保 留 了子 宫 。 结论 伞入 治 疗 难 治性 产后 出血 效 果好 . 创 伤 小, 无 明 显 井发 症 , 可 喜 溲 蚪 j , 是 值得 重视 的 治 疗 方 法 。
好, 月经如期恢 复 , 监测排 卵正 常。 2 . 2 介入治疗 的并 发症 2 0例患者共动脉栓塞 4 0次 , 主 要并发症为 子宫部位 的疼痛及术后低 热 。疼痛 = r 大 多数 患 者, 经按摩 、 热敷等简单处理后很快 消失 , 基本 无影响 。7例患 者 出现 3 7 . 5 ~ 3 8℃的发热 , 一般 持续 7 d左 右 , 经过 对症 处理
介入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附7例报告)

介入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附7例报告)唐迅;白淑芬;和沁园;王涌臻【摘要】目的分析7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基本信息、分娩前后情况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分娩的7例难治性产后出血孕妇的基本信息、孕期合并症及B超、MRI检查结果.分析两组进行介入治疗的时机及具体手段,分析所有病例妊娠结局,包括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7例孕妇妊娠结局中,难治性产后出血均治愈,其中1例术中施行子宫切除.无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于存在胎盘因素及重症肝病等有难治性产后出血风险的患者,剖宫产术前给予放置球囊,术中根据情况,开放球囊止血.此举既可保障剖宫产手术顺利进行,又可以帮助保留患者子宫,是有效的救治方法.同时也体现了我科与介入科等多科室协作处理临床疑难病例的重要性.【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20【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妊娠结局;前置胎盘【作者】唐迅;白淑芬;和沁园;王涌臻【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 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 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 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 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经积极保守治疗可治愈。
但少数难治性产后出血积极保守治疗无效,需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7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以收治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妊娠合并肝病患者为主。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2 988例产妇于我院住院分娩。
介入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术或子 宫动脉栓塞 术 , 以新 鲜明胶海绵 颗粒 与抗生 素混合 物来 栓塞 , 出血 动脉 的末 端 栓 塞至 主 干。最 后 经 D A造影 证 实 从 S 出血 停止 , 同法 栓塞另 一侧髂 内动脉前 干或 子宫动 脉后退 出导
管 , 迫止 血。 压
3 栓 塞 效 果
生失血性 休克 , 病情较 重 、 续 时间较 长 易造 成严 重 的继 发性 持 垂体前 叶功能减退 后遗 症 。产后 出 血传 统 的治疗 方 法是 快 速
U E 效 果 最 好 。 经 造 影 证 实 出 血 的 动 脉 支 后 行 髂 内 动 脉 栓 塞 A )
1% , 0 至今仍居 我国孕产妇 死亡原 因的首位。胎儿娩 出后 2 4 小 时内阴道流血量 超过 50 者称 为产后 出血 , 而 由于妊娠 0 ml 然
期 血 容 量 的 增 加 , 数 学 者 主 张 以 产 后 2 小 时 内 出 血 量 达 多 4 10 m 为 产 后 出血 ; 娩 2 00 l 分 4小 时 后 在 产 褥 期 内 发 生 的 子 宫 大量 出 血 称 为 晚期 产 后 出 血 。若 短 时 间 内 大 量 失 血 可 迅 速 发
返 流时 , 造成膀胱动 脉 、 上下动脉 、 孔 动脉 及直肠 下动脉 可 臀 闭
心健康 的不 良损害 , 更不 能被育龄患 者所 接受 。而且 由于 卵巢 血供 的 5 % ~ 0 0 7 %来 源于子宫动脉 的 卵巢 支 , 切除 子宫将会 影 响卵巢功能 。 自从 17 9 6年 Mie 等 首次 运用选 择性动 脉栓 塞 lr l 术控 制盆腔恶性肿 瘤大 出血取得 成功 , 从此 经导 管动脉 栓塞 术 ( asa ee r r l m oi t n T E) t nct t at i h la o ,A 在妇产科 领域 中开始应 r h r e ae zi 用 。17 9 9年 Bo n首先报道髂 内动脉栓 塞治疗产 后 出血 , rw 至今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和疗效。
方法:采用seldingews技术对21例明确诊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股动脉穿刺,通过DSA 明确出血部位范围、选择吸收性明胶海绵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
结果:20例栓塞治疗成功,1例因出血量大,生命体征危重,为抢救生命行子宫次全切除。
结论: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简单易行,时间短,止血效果好,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更重要的是能保存生育功能,可做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标签:难治性产后出血;髂内动脉栓塞术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超过1500ml或已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占我国产妇死亡率的第一位。
传统的治疗,止血效果差,成功率低,子宫次全切除又使妇女丧失生育能力。
我院从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开展应用以来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对21例难治性产后出血者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随访1~3年均恢复正常月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6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6例,经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7例,出血量均大于1500ml,出血最多的1例达3000ml,并出现休克凝血功能障。
1.2方法在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的同时,采用seldingeris技术在局部麻醉下行左股动脉穿刺,常规放置导管鞘,以导丝牵引将5F的导管分别送至左右髂内动脉,行DSA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范围后,将选择好的吸收性明胶海绵注入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出血血管、栓塞完毕造影证实无出血后拔出导管,穿刺点压迫止血15min,后局部加压包扎。
卧床24h,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生命体征,保持输液静脉通畅,随时遵医嘱加药物或输血。
术后观察并发症,并对症处理,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预后。
2结果2.1术中动脉造影征象2l例髂内动脉造影均有异常表现,栓塞前造影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子宫动脉明显增粗扭曲走行异常,上行支或下行支有活动性出血,表现为增粗窜珠状改变,盆腔内造影剂外溢或聚集,形状不规则,栓塞后显示子宫动脉闭塞活动性出血停止。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3讨论
手术时对病患者实行动脉造影,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子宫动脉出血的位置,然后使用导管把明胶海绵颗粒正确的输送到动脉出血位置,已达到栓塞止血的功效。它要比髂内动脉结扎手术、全子宫切除手术止血快、位置准确、花费时间短,同时也不会出现开腹手术带来的各种伤害和由此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并且对生殖器官的保护,或因髂内动脉结扎术而出现的严重后腹膜血肿或盆腔粘连等症状,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方法:通过DSA观察监视,通过对行右股动脉进行穿刺,把导管鞘放置稳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出血的分支动脉以后,按照造影的情况行髂内动脉远端插管,也可插管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内,注射进去明胶海绵颗粒当作栓塞剂,如果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逐渐变缓,最后全部停止,表明已成功的进行栓塞。然后拔出插管,加压后进行包扎。手术后要细心护理,让患者平卧十二至二十四小时后,使用抗生素经过2—5天的治疗,所出现的并发症要作出及时处理,同时留心观察出血量状况,以保证患者手术后的稳定。
2结果
2.1通过临床17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动脉造影显示,患者的子宫动脉和动脉分支出现移动位置、弯曲、变粗等症状,有些造影剂在子宫动脉的上行支动脉有清晰的溢出现象,在子宫动脉下行支出现外溢造影剂的有9例,全部用三至四瓶明胶海绵栓塞成功。注入子宫动脉栓塞剂以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变缓并达到预期效果。
2.2对32例病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后,马上能够止血,血压也变得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异常迹象。4例患者通过子宫动脉栓塞后,流出血量明显变小,进一步实行止血处理后,四天全部停止流出血液。但有一例患者经过栓塞手术后,又发生阴道多量流血,为防止手术后感染切口,实行子宫全切除手术。还有一位子宫切除后还有阴道流血现象,对其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后,马上停止流血。
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2.2)min、(58.8±3.5)min;术中止血时间分别为(6.1±0.8)min、(9.5±0.6)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7)min、(16.6±2.0)min。
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4.4%(32/4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应用效果难治性产后出血病情不易控制,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造成患者死亡[1]。
研究表明,在实施介于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难治性产后出血治愈效果[2]。
以下为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3~38岁,平均(28.1±1.9)岁,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
两组患者年龄、出血量、先期治疗手段等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1.2.1治疗方式两组患者均接受抗休克、股动脉穿刺等常规治疗,之后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 l以上,称产后出血。
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多数产后出血消除病因后保守治疗成功,少数传统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即难治性产后出血,通常行髂内动脉结扎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近年实施的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即盆腔动脉血管栓塞术,止血快、疗效好,能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逐渐成为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的首选[1]。
1 方法1.1 靶血管选择 产后出血主要源自髂内动脉分支,子宫的血供呈明显的双侧性,90%来自子宫动脉,10%来自卵巢动脉和髂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部内动脉,三者间有较多交通支。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可从其它动脉及侧枝循环获得部分血供而存活。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可选择栓塞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
因产后出血时血容量减少及缩宫剂的使用,使子宫动脉痉挛影响插管,紧急止血时常选择双侧髂内动脉前干栓塞。
1.2 栓塞剂选择 产后子宫血液供应丰富,对缺血缺氧敏感。
栓塞剂栓塞动脉血管的同时可能因影响子宫卵巢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坏死而影响其功能。
结合文献分析,直径1~3m m 的新鲜明胶海绵颗粒是产后出血栓塞材料的首选[2],优点是:①其海绵框架结构可达到较好的栓塞效果;②仅栓塞至末梢动脉,使子宫、膀胱、直肠等获得少量血供,避免盆腔脏器的坏死。
③栓塞后2~3周多数血管可再通,恢复对子宫和卵巢的血供,最大限度地避免影响子宫和卵巢功能。
1.3 栓塞方法 盆腔动脉血管栓塞术,包括髂内动脉栓塞术(IIAE)和子宫动脉栓塞术(TAE)。
具体方法:抗休克同时,在DSA监视下,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休克病人可经血管鞘推注全血或代血浆,补充血容量。
先行盆腔动脉造影,大量造影剂外溢区即为出血部位。
明确出血的动脉分支后,将导管迅速插入出血侧髂内动脉前干,固定导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刘洪庆
[摘要]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止血快、疗效好,能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逐渐成为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的首选。
本文结合文献,总结分析了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应用和进展,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应用;进展
Progres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LIU Hong-qing
The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Yidu Central Hospital, Weifang, Shandong 262500, China
[Key Words]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use; Progress
管,向该动脉注入带抗生素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两侧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 DSA造影显示动脉完全栓塞,确认出血停止,拔管结束治疗,拔管后加压包扎。
出血常在1小时内控制。
术后平卧12~24小时,抗生素防感染。
陈春林等建议,将消毒的明胶海绵颗粒以造影剂和抗生素溶成糊状经导管栓塞髂内动脉[2]。
其中的造影剂可观察血管栓塞部位,防止误栓和反流;同时,术后较长时间内栓塞局部组织有较高浓度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栓塞剂应缓慢推注,以防反流入髂外动脉造成下肢缺血坏死。
1.4 作用机制 选择性地栓塞出血动脉,栓塞剂在血管内引起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血栓;子宫内动脉压下降,血流缓慢,有利于血栓形成;子宫供血减少,平滑肌缺血缺氧使宫缩加强,出血减少。
2 适应证和禁忌证2.1 适应证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意见,陈春林等认为,消除病因和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均可采用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宫缩乏力、胎盘植入、严重软产道裂伤、D I C早期的产后出血。
或者产后出血量达1000m l、晚期产后出血一次出血达500m l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排除胎盘残留时可考虑介入治疗止血[3]。
2.2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造影剂过敏、D I C晚期、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生命体征不稳定和不易搬动者[4]。
3 副作用和并发症 3.1 近期影响
3.1.1 穿刺部位血肿或出血 导管拔出后局部压迫15min,一般可止血。
血肿较小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应手术。
3.1.2 疼痛 下腹痛多见,术后6~8小时较重。
如栓塞时发生栓塞剂反流,可出现臀部及下肢疼痛。
疼痛与栓塞剂、栓塞程度和组织坏死有关。
3.1.3 低热 多发生于术后5天内,一般不超过38℃。
与药物反应和坏死组织吸收有关。
术后高热应注意感染。
3.1.4 恶心、呕吐 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与药物反应
作者单位:山东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介入放射科(刘洪庆)
通讯作者:刘洪庆 E-mail:yrxsdl@
有关。
术后数天可能因坏死组织吸收出现乏力、疲倦、厌食。
3.1.5 感染 与出血多、栓塞后子宫局部血循环障碍等有关。
陈春林报道介入治疗25例产后出血,栓塞前注射2/3量广谱高效抗生素(如头孢他啶2.0g),余下1/3量加入栓塞剂中栓塞可取得较好疗效[5]。
3.2 远期影响
3.2.1 卵巢损伤 子宫动脉栓塞后卵巢血供暂时性减少,栓塞后24小时卵巢供血恢复,而且介入治疗时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卵巢损伤量,故多数学者认为,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对产妇的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或者仅有轻微、短暂和可逆性影响,远期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更多病例证实。
司少臣报道2例栓塞双侧子宫动脉24h后,因出血未控制再行双侧卵巢动脉栓塞,术后随访半年未出现卵巢功能低下[6]。
3.2.2 子宫内膜损伤 栓塞过度或术后感染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萎缩或粘连引起月经过少或闭经。
林克萍等报道介入治疗27例产后出血,术后1~8天有少许血水样物流出,子宫复旧正常,术后随访均有正常月经来潮[7]。
3.2.3 异位栓塞 最严重并发症,与栓塞剂选择不当、导管前端未能完全插入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时用力过大致栓塞剂反流有关,可能引起非靶器官组织栓塞、缺血、坏死,如直肠、膀胱、输尿管、卵巢坏死。
栓塞时熟悉血管解剖,避免栓塞输尿管支和膀胱支[1]。
陈春林等报道14例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病人,12例臀部疼痛,11例发热、6例有轻度下肢乏力、麻木[8]。
司少臣报道介入治疗35例产后出血,除部分病例短期臀部肌肉疼痛外,无严重并发症[6]。
3.3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证,了解血管的正常解剖及变异,认识D S A特殊征象,合理选用介入器械、栓塞材料,提高介入治疗技术,仔细操作,可减少并发症和副作用。
4 讨论
4.1 疗效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疗效肯定,国外报道成功率97%[9]。
国内自1988年邓建林首次将介入治疗用于产后出血成功后发展迅速,相关报道的成功率与国外类似,成功率达90%~100%[4]。
4.2 意义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能准确发现出血部位并栓塞治疗。
微创、准确、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副反应小。
一次栓塞失败后可再次栓塞或者实施子宫切除术等治疗,远端末梢血管的栓塞减少了侧枝循环的作用和重复出血的可能,并发症少。
林克萍等报道,与髂内动脉结扎或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手术时间明显缩短[7],避免开腹手术损伤及并发症,能够保留子宫,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容易被病人接受。
4.3 探讨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需要血管造影设备以及介入放射科医师和妇产科医师的配合。
因专业人员及技术设备的限制,在产科领域中尚未被广泛应用。
治疗历史短,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适应证、禁忌证、栓塞剂的选择、栓塞技术的改进、并发症的控制、血管解剖变异的处理等。
总之,除胎盘残留、晚期D I C外,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效果好、创伤小、保留子宫、并发症少,在有一定设备和技术的医院,可作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
参考资料
[1] 陈春林. 刘萍.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应用的优势及可能的缺憾[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8): 594-598.
[2] 陈春林. 产后出血动脉栓塞临床疗效和评价[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2): 104-106.
[3] 关铮. 主编. 微创妇科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171-175.
[4] 周琦. 赵友萍. 产后出血血管性介入治疗进展[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2(4): 197-199.
[5] 陈春林. 李小毛. 李国梁, 等. 介入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2): 84-86.
[6] 司少臣. 急诊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介入放射学. 2008, 2(4): 310-311.
[7] 林克萍. 陆琼. 席嘉元. 介入栓塞止血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 3(8).
[8] 陈春林. 刘萍. 马奔, 等. 对重度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安全性的评估[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2, 5(3): 186-189.
[9] Dildy GA 3rd. Postpartum hemorrhage:new management options[J]. Clin ObstetGynecol, 1998, 10(6): 33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