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精心整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A奖励军功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承认土地私有5、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我国:A西汉以前B西汉早期C西汉末期D东汉早期传10、每年的4~5月份,扬州都要举办“烟花三月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该旅游节的宣传语“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A.杜牧B.李白C.杜甫D.张若虚11、学习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奔向统一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D繁荣与开放12、央视节目《幸运52》曾给选手出了这样一道题:世界上最早策16、下列作品中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①《神曲》②《蒙娜丽莎》③《最后的晚餐》④《哈姆雷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假如你有幸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竞赛活动,主持人王小丫给你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欧洲人,他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A但丁B哥伦布C迪亚士D麦哲伦18、美国自1776年诞生,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却成为现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你知道它诞生的标《巴)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与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

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巴黎公社C《*宣言》发表D俄国十月革命22、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南北战争B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D印度民族大起义23、“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

”这一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理论而被打破:2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的决定性因素是:A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B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苏联对日宣战D美国投放原子弹28、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29、小张探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揭秘》B《美苏“冷战”始末》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D《“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我中时期开始置于我国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但后来一度曾被(国家)侵占,长达38年之久,后被民族英雄收复。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阻碍了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B.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C.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美好愿望D.印第安人在拉丁美洲创造了灿烂文化2.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历史人物是()A.卢梭B.伏尔泰C.圣马丁和玻利瓦尔D.孟德斯鸠3.1819年成立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包括下列哪些国家?()①哥伦比亚②委内瑞拉③厄瓜多尔④阿根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4.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独立战争的历史人物是()A.玻利瓦尔B.圣马丁C.拿破仑D.林肯5.19世纪中期导致印度手工棉纺织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机器棉纺织品的倾销B.印度手工棉纺织品质次价高C.印度实行闭关政策D.英国限制进口印度棉纺织品6.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时,中国发生的类似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义和团运动7.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B.沙皇体制不适应时代需求C.彼得一世的政治抱负D.俄国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8.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不包括()A.加强中央集权B.建立新式常备军C.废除农奴制D.发展文化教育9.“金钱是战争的命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九年级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1.右图是“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参加仪式,人们祭奠黄帝主要是因为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国家C.黄帝开始实行分封制 D.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分封制 B.郡县制 G.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3.《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以上史实发生在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三国时期4.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争霸兼并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商鞅变法的实施6.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工业)强国。

”这里的“他”指的是A.列宁 B.斯大林 C.罗斯福 D.杜鲁门9.数项目量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时间1928~1929 470 351930~1932 460 20~251933~1937 440~450 15~201938~1940 420~430 25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10.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

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兴办公共程减少失业11.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联合国宪章》12.1943年2月,罗斯福就某战役的胜利致苏联斯大林贺信: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

“某战役”是A、中途岛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攻克柏林战役13.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二战的)胜利把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C.美图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确立14.读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①主要资本主义经济都有增长②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了美国③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居首位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欧洲联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 二战结束后,1970 年,德国总统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碑前下跪,为纳粹时代的德国人认罪;2015 年5 月9 日,普京在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2015 年,国务院发出通知,2015 年9 月3 日放假一天,方便全国人民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

这些向全世界人民传递的共同信息是A.日本军国主义必败B.珍爱和平,远离战争C.法西斯极度残酷D.战争与国家自身的发展无关16.“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7.在1950年6月日本的丰田卡车产量总共只有300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

而朝鲜战争的头一个月,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0辆的军事订单,这直接使丰田公司起死回生。

这份订单最有可能来自于A.美国 B.中国 C.朝鲜 D.英国18.右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社会改革 B.美国大力扶持C.实行科教兴国政策 D.推行非军事化19.20多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

”引发这位老年妇女感慨的事件是A.十月革命 B.东欧剧变 C.华约建立 D.苏联解体20.右图为联合国的旗帜,橄榄枝环绕着世界地图。

下列有关联合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C.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是联合国成立的标志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21.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请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7分)材料一:公元前341年,秦孝公即位。

他愤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遂下令(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此时“出奇计强秦”的人物是谁?他通过哪一措施使秦国强起来?(2分)——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的变化趋势。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1分)材料三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

——九年级历史教材(3)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1 分)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1 分)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1 分)22.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8分)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1分)为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2分)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2)材料二中的两次“战争”分别指什么?(2分)材料三:(3)材料三可以看出世界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至少答两点,2分)23.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

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1分)材料二: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

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写两点)(2分)材料三: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理之下……”(3)依据材料三,这一时期西欧国家为实现“欧洲统一”成立了什么组织?到20世纪90年代,在这一基础上成立的高级组织逐步使用的单一货币是什么?(2分)(4)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欧洲的兴衰给我们的什么启示?(1分)24.人类创造了科技,科技又影响着人类。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空战图2中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C919(1)材料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1分)?图1和图2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反映了该成果的用途(2分)?材料二图3 列宁格勒原子能发电站图4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2)材料二所示的科技成果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1分)。

结合所学知识,这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主要标志?(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认识(2分)。

靖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九年级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20分)二.材料分析题(30分)21.(7分)(1)(2分)(2)(1分)(1分)(3)(3分)22.(8分)(1)(1分)(2分)(2)(2分)(3)(1分)(4)(2分)23.(7分)(1)(1分)(2)(2分)(3)(2分) (4)(1分)(5)(1分)24.(8分)(1)(3分)(2)(3分)(3)(2分)2017春学期靖城中学九年级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答案2017.31-5 AABDC 6-10 CCBDA 11-15 CBCAB 16-20 BACDD21.(1)商鞅;奖励军功。

(2分)(2)变化:不断减少。

(1分)主要原因: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1分)(3) “大萧条”是指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或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答“经济危机”不得分,1分);“试验”指:罗斯福新政(1分):“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