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轮复习之高效课时检测试卷5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调研大二轮课时练5

2020高考语文调研大二轮课时练5
C.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最高理论传输速度 可达每秒数+GB,这比 4G 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了数百倍左 右。
D.今年 6 月初,因为一张赤脚穿旧鞋、在高铁二等座 上专心工作的照片,78 岁的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网络上走 红。
进入导航
第2页
解析:A 项,介词滥用导致缺少主语,删去介词“让”。 B 项,成分残缺,可在“完成环球飞行”后加“的纪录”。C 项,成分赘余,“数”和“左右”表意重复。
进入导航
第8页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结构混乱,去 掉“的人”。B 项,“防止心血管病”搭配不当,应把“防 止”改为“防治”,或在“心血管病”后加“的发生”。C 项,成分残缺,在“和自己”前加“与”。
进入导航
第9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 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 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B.该论坛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理论支 撑和战略方案,为研究杰出人才成长与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 提供实际操作方法。 C.要想让正义不是梦,就要落实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 为原则,即注重落实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简单的正义。 D.北京城不断扩张的城市化流变进程中,数量庞大的 流动人口就像湖底的沙石一样,对城市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导航
第3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周小平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 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 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事态度最适宜。 B.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 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 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C.不仅河北,在河南、湖北、陕西等多地都出现了天 然气紧张的情况,不少使用天然气供暖的小区暖气迟迟不 热。 D.此次特雷莎·梅对中国的访问,不仅将推进中英各领 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提升到新高度,而且也将为中 欧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安徽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高效课时检测试卷3Word版含答案

安徽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高效课时检测试卷3Word版含答案

《蜀道难》教学资料【教学内容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

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

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呈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同学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争辩的对象。

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

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

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

使同学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

在行文上有别于同学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经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

高中的同学在思想上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

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同学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同学的实际状况消灭了冲突。

在诗歌教学上,同学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肯定的了解。

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

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同学的已知与未知。

同学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爱好,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照旧是引导同学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针对同学对诵读古诗的畏缩心情,我打算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

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把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同学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

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李白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全优设计】高二语文课时达标训练:检测综合 (人教版必修5)(含解析)

【全优设计】高二语文课时达标训练:检测综合 (人教版必修5)(含解析)

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

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

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瓷都。

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

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的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

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检测五雷雨节选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检测五雷雨节选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

雷雨(节选)(50分钟,47分)一、基础达标(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______不提这一层。

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

②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______,我有的是恨,是悔。

③《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由于血缘______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冲突冲突。

A.短暂委屈纠结B.暂且委曲纠结C.短暂委曲纠葛D.暂且委屈纠葛【解析】选D。

短暂:属性词,指短时间。

暂且:副词,短暂,姑且。

委屈:受到不应当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受。

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纠结: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

可形容人的困难境况或内心思绪的纷乱状态。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结合语境,D项最恰当。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部分,不能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A.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

(举步维艰)B.嗯,都是很下等的人。

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吗?(遇人不淑)C.妈妈给我包水饺吃,和的面刚起先忽而硬...,一会儿就揉成了软面团。

(软硬兼施)...,.忽而软D.矿上的工人已经在昨天早上复工,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蒙在鼓里)..道吗【解析】选C。

A项,“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方办事情每向前一步都非常不简单。

B项,“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德不端的丈夫。

C项,“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D项,“蒙在鼓里”,比方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问过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很多人。

B.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C.无锡的人以后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D.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不会忘了。

【解析】选B。

A项,语序不当,应将“很多”放在“那个时候”的前面。

C项,“以后”放在“无锡”的前面。

D项,否定不当。

4.为表明人物感情,要留意句子的重音。

小学语文课时检测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课时检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piān piān)B. 眺望(tiào wàng)C. 碧绿(bì lǜ)D. 奔跑(bēn pǎo)答案:B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B. 美轮美奂C. 精益求精D. 雪中送炭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里面有铅笔、橡皮、尺子等。

B.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他每天都认真学习。

C. 我在家里看书,一会儿妈妈叫我吃饭,一会儿又叫我写作业。

D. 学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春天的田野一片绿油油,美极了。

C. 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D. 小明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他感到很沮丧。

答案:D5.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严厉、严格B. 坚强、刚强C. 高兴、愉快D. 轻松、悠闲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7.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泳的美丽画面。

8. 《四季歌》这首诗描绘了四季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

9. 《黄山奇石》一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山奇石的奇特景象。

10. 《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坚持,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简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

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穷苦小女孩在寒冷的除夕夜里,为了生存而卖火柴的故事。

她点燃了火柴,幻想出了温暖的家、丰盛的晚餐和慈爱的奶奶。

然而,这些美好的幻想最终都没能实现,小女孩在寒冷中死去。

12. 简述《春晓》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象,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统编初中的语文七年级的上册高效课堂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初中的语文七年级的上册高效课堂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高效课堂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题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需认真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虑,全部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张语文试卷展现的是你的语文涵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笔迹雅观、卷面整齐、文笔优美 ,别忘.............. 了,做题前深呼吸,而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累积与运用。

( 21 分)号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分歧( q ǐ) 下落( zhu ó)考A .酝酿 ( ni àng )黄晕(y ùn ).. . .B .看 护( k ān ) 水藻( z ǎo ) 贮蓄( ch ǔ) 澄清( ch éng ).. ..C .唱和 ( h è) 憔倅(qi áo cu ì) 匿(n ì笑 确实(z áo ). .. ..D .蹒跚 ( li àng qi àng )一瞬时( ch à)收敛( li ǎn )搓(cu ō )捻.. . ..名 2、请选出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2 分)A. 判逆.....姓五彩斑斓茅塞顿开 人来人往 B. 哄托 倾耳细听 蛛丝马迹 光天化日C.祷告 鸦雀无声 煞有解事 截然相反 级D.俯视忘餐废寝混作一谈 油但是生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合适 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班......A .面对愈来愈高的求职门槛,很多大学生惊叹不已 。

....B .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研究,持之以恒,于 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 .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为踊跃,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 .汪老师的课讲得栩栩如生 ,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情掌声。

....)(2 分)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为哪一项(....A .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二轮复习】语文高考测试卷(含答案)

【二轮复习】语文高考测试卷(含答案)

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书院楹联多含导化性情、启迪智慧之意蕴,也是儒家文化在书院中最直接的体现。

江西白鹿洞书院楹联曰:“泉石可人,烟霞友我;青山傍屋,绿树盈门。

”朱熹评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

“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书院这种选址观念主要是受到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即顺应天道,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同时,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水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具有德化的作用。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凤凰山敷文书院联) 中和、蕴藉正是儒家对人的涵养所要求的一种极高境地。

书院的创立者大多认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济,亦非文思辩才,而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即一方面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

正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所言:“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东林书院有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摘编自冯刚、田昀相关论文) 材料二:主持人(《光明日报》智库问答专栏记者):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耀。

历史上的传统书院缘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给现代教育带来哪些启发?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启发。

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理念。

无论是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形式方面,传统书院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例如,传统书院教育追求“求学”与“求道”相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将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传统书院教育师生关系密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深受其影响和感染;传统书院教育提倡自由讲学、自由研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切磋商榷、质疑问难;传统书院教育尊重学生禀赋、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二)全国卷语文参考答及评分意见1.C【解析】原因概括不全,重视以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为基础,是因为“这种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民俗传统在民间社会传承延续,民间自我组织与自我服务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互相攀比或因人情干预社会公正的弊端”。

2.A【解析】B项不是对比论证,也不是“说明传统礼仪必须创新”。

C项作者引用《蓝田乡约》只是为了解释这种互惠关系的内容。

D项“题目即观点”错,题目只是论述对象,不是观点,文章也没有从伦理方面介绍传统礼仪文化向当代礼仪的转化实践。

3.C【解析】A项,原文没有与西方进行比较,因果关系也不成立。

B项由原文“既保留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底色”可知“是对传统礼仪文化的颠覆”错。

D项“城市化改变了我国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强加逻辑,“互惠关系必将变淡甚至消失”原文也未提及。

4.D【解析】“人的寿命会大大延长”不能由图表推知。

5.D【解析】A项“不平等、饥饿等五大挑战”是《今日印度》的观点,不是古特雷斯。

B 项“经济越萧条,碳排放就越多”错,原文是“1990年至2015年间,全世界最富裕的1%人口造成的碳排放达到全世界最贫困人口排放量的两倍多”。

C项“加大教育投资”以偏概全,而且由原文“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可以让人口转变为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可知“只要……就……”条件关系使用错误。

6.①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降低社会福利成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②必要时可采取外来人口导入、移民等方式增加人口,避免人口占比减少影响经济地位。

③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让现有人口转变为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④提高贫困地区受教育程度,降低发达地区的生育成本,避免生育率下降与经济不平衡现象。

⑤加大“三胎”政策宣传,鼓励生育,提高全国出生率,避免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7.D【解析】A项“目的是突出余从军不再英俊”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教学资料一、学习探究《秋兴八首》(其一)1.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

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

2.颔联是作者归家途中所见的风景。

这是一幅怎样的秋景?结合时代背景,说说这一联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波浪很大——作者心情起伏不定;云雾绕山——作者内心迷茫凄迷。

杜甫晚年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社会环境十分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

这一联一方面表达了情感,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暗示。

《咏怀古迹》(其三)3.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说说它对刻画王昭君的形象有何意义?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一个“赴”字,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这雄伟的山川从侧面烘托了王昭君那坚强的性格。

4.《咏怀古迹(其三)》开篇“群山万壑赴荆门”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

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

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登高》5.这首诗前四句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首联采用画面叠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

渚清沙白,风急天高,猿啼悲哀,飞鸟回翔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意境极雄浑高远。

“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哀,为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

颔联视野变化,聚焦广阔自然: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滚滚而来,使得肃杀凄凉的秋景更加气势宏大,境界旷远。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磅礴的气势。

6.结合整首诗意,说说颈联中诗人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悲”和“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抬头观景,低头思索,这就把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重,这是古人诗文的永恒主题。

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由地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无限悲愁之感。

“万里”“百年”与上联“无边”“不尽”有着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独”指诗人独知此宇宙与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此苦难的情怀。

二、素材挖掘1.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

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

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

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

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2.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

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

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

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

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

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

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

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

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3.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

这手写下了多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我已烂熟于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无数人感动、折服。

这是一个怎样宽广的胸怀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摸摸那青绿色的血管。

是的,我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让我抚平那皱纹,让我给那双冰凉的手带去一丝丝的温度。

人们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是这样的吗?你就是个反例。

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穷困潦倒,可你的心中一直装着老百姓啊。

在你受冻的时候,你想着用铁枕盖天下苍生;在你受饿的时候,你想着用米饭喂黎民百姓。

当你的儿子因饥寒交迫而死时,我看到你的那双受在颤抖着,当目睹民间疾苦时,我看到你的内心在震颤。

让我握住你的手吧。

那双受冻的手是否寒冷依旧?那双操劳的手是否皱纹密布?三、素材储备1.杜甫诗歌名句集萃(1)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曲江对酒》(2)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曲江二首》(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1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1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16)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7)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2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2.前人对杜甫的评价(1)孟嘉帽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

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尔。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2)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诗至于此,可以为工也。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3)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

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清《全唐诗》3.感怀诗、咏史诗、述志诗名句精选(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2)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7)会挽雕弓如满月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1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