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1)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国际收支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
第一、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的国际经济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是以经济交易为统计基础的。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是一个流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一、对经常项目而言、凡是形成外汇收入的、记录在贷方;凡是形成外汇支出的记在借方。
第二、对资本金融项目、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反应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第二节国际收支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国际经济交易反映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有若干项目、各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按其交易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一)结构性的不平衡(二)周期性的不平衡(三)收入性的不平衡(四)货币性的不平衡(五)临时性的不平衡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本国向外大举借债、加重本国对外债务负担;黄金外汇储备大量外流、消弱本国对外金融实力;本币对外贬值、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上涨;资本外逃、影响国内投资建设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压缩必需的进口、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和消费利益。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资产泡沫隐患;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打击本国的就业;本国汇率上升、会使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受到外币贬值的损失而减少;本国汇率上升、本币成为硬货币、易受外汇市场抢购的冲击、破坏外汇市场的稳定;加剧国际间摩擦。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一、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1、按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方式。
2、选择调节方式时应结合国内平衡进行。
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刺激。
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1、物件-现金流动机制2、储备调节机制3、汇率调节机制4、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①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充足的价格、收入弹性。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含复习题及答案】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含复习题及答案】一、国际金融概述国际金融是指跨国界的金融活动,包括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政策等内容。
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复习题1. 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主要项目?3.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 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二)答案1. 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政策等方面。
2.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以下主要项目: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和其他项目。
3.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融资、投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
4. 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等。
二、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易。
(一)复习题1. 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分别代表什么?3.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 如何通过国际收支调节?(二)答案1. 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和其他项目。
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分别代表: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净额。
3.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带来以下问题:外汇储备的增减、汇率波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
4. 通过以下方式调节国际收支: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
三、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跨国界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一)复习题1.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有哪些?3.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4.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二)答案1.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投资、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价格发现。
国际金融学复习重点(1)

国际金融学复习重点(1)国际金融学注:以下期末复习要点主要根据本人按老师所勾画的重点整理得到的,如果有任何错误或者遗漏,希望同学们指出来,谢谢。
此外如果考试发现重点不准,本人概不负责,并且本人享有最终解释权。
最后希望金融工程一班的同学们好好复习,下学期取得好成绩。
复习重点一.国际货币体系1.含义:是指在世界各国贸易交往、债务清偿、资本流动中对货币的定值、兑换、比价和国际收支的调整,以及储备资产的供应等方面做出的安排和规定2.金本位体系:以一定成色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狭义的金本位制指金币本位制,包括三点:1.以金币为本位货币,本位货币具有法定含金量。
2.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储藏。
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各国货币按其含金量确定它们之间的比值,国际间的结算和货币储备都用黄金3.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双挂钩):体系内容:1.美元与黄金挂钩。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稳定的汇率。
3.实行固定汇率特里芬难题:在该货币体系下,基准货币国家美国的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或逆差,都会给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即世界各国储备增加,将导致美国国际收支的赤字,美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赤字会导致美元大量过剩,从而引起美元危机或降低美元的信用。
反之,如果美国极力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造成国际清偿能力不足。
4.牙买加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浮动汇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确定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资产。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基本特点:1.国际储备多样化。
2.汇率制度多样化。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5.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国际收支1.定义:一国(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与非居民全部往来(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账户原理(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以及金融账户)1.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Presentation):将国际收支按特定的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法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
2022年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国际收支第一节国际收支概述一、国际收支旳产生国际收支是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旳必然产物,是由一种国家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来活动而引起旳。
二、国际收支旳概念(一)狭义旳国际收支概念狭义旳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在一定期期内(一般为1年),同其她国家为清算到期旳债权、债务所发生旳外汇收支旳和。
(二)广义旳国际收支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所拟定旳广义概念为:“在一定期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有经济交易旳系统记录。
这种经济交易不管有无钞票支付,有无对等偿付,均涉及在一国一定期期内旳国际收支旳范畴之内”。
三、国际收支概念旳解释1.国际收支记录旳是对外往来旳内容,反映旳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旳交易。
2.国际收支是一种流量旳概念,它反映旳是一定期期旳流量,是对一年内发生旳多种交易进行总结。
3.国际收支是系统旳事后货币记录,国际收支反映旳内容以交易为基本,而不是以货币收支为基本。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国际收支按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达出来旳会计报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旳帐户设立和分类。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旳所有帐户可分为三大类:常常项目帐户、资本项目帐户和平衡项目帐户。
常常项目帐户涉及贸易帐户、无形贸易帐户和单方面转移帐户3个二级帐户。
资本项目帐户涉及长期资本帐户和短期资本帐户2个二级帐户。
平衡项目帐户涉及官方储藏帐户和错误和漏掉帐户2个二级帐户。
2.国际收支旳记帐措施和各帐户之间旳互相关系。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旳概念在国际收支旳理论研究中,按交易发生旳动机不同而将所有交易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国际收支旳差额或不平衡即指自主性交易旳不平衡。
1.贸易收支旳不平衡。
2.常常项目收支旳不平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注重各国常常项目旳收支状况。
3.基本项目收支旳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旳调节1、国际收支不平衡旳性质(1)临时性不平衡。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PPT版)

简答题1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1)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周期性失衡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受商业周期的影响,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1、一国经济周期对本国国际收支的影响2、一国经济周期对他国国际收支的影响(2)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构性失衡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臵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由此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结构性失衡。
一国产业结构或经济结构落后◊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贸易条件恶化◊国际收支不平衡(3)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货币性失衡币值,即单位货币的购买力。
一国货币价值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国内物价水平发生变化,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当一国的生产成本与物价水平普遍上升,使其相对高于其他国家,则该国的出口会受到抑制,而进口则会受到刺激,其经常账户收支便会恶化。
另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会引起本国利率下降和资本流出增加,从而造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逆差。
(汇率、利率)(4)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收入性失衡因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增加,从而导致逆差。
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长◊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5)季节性和偶然性原因——临时性失衡一般地说,偶然性失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一次性的,且引起的失衡也是暂时性的,因此一国往往采取动用储备的方法加以解决。
2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一)逆差的影响1、会造成外汇短缺,引起外币升值、本币汇率下降。
如果该国货币当局不愿出现本币贬值,就必然耗费国际储备进行调整和干预。
这样会造成本币供应的缩减,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本国的生产和就业,而且国际储备的下降,削弱了该国的金融实力,会对其在国际上的信誉造成损害。
如果该国货币当局任由汇率自由浮动,则本币汇率大幅度下跌会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1.外汇概念a. 狭义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能够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它具有自由兑换性。
包括外币现钞、外币票据、外币有价证券等;b. 广义外汇:指一切能用于国际结算的对外债权。
它能够以本币来表示,这是其与狭义外汇的全然区别;c. 国际汇兑的简称:指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兑换。
它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
动态外汇包括〝兑〞和〝汇〞两种金融活动。
人们适应所说外汇多指静态的外汇而言。
2.汇率概念外汇汇率是两种货币进行兑换的比价,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它又称为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汇价或外汇兑换率。
3.汇率的种类〔一〕按确定汇率的方法划分—差不多汇率和套算汇率〔二〕按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划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三〕按使用汇率种类多少划分—单一汇率和复汇率〔四〕按银行买卖外汇的价格划分—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五〕按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划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六〕按国际货币体系或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划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4.阻碍汇率变动的要紧因素〔一〕阻碍汇率变动的表面因素,引起汇率变动的直截了当因素是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
〔二〕阻碍汇率变动的要紧经济因素1.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给>需求→本币升值2. 通货膨胀: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贬值3. 资本流淌:资本流入增加→本币升值〔三〕阻碍汇率变动的要紧政策因素1. 利率政策:一国为了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进展的方向变动,往往利用利率政策加以调剂。
例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物价下降,资本流入→本币升值2. 汇率政策:指国家通过明文规定或改变汇率制度使本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动,即进行汇率调整。
3. 外汇干预政策:指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通过利用外汇平准基金介入外汇市场,直截了当进行外汇买卖来调剂外汇供求,从而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进展的方向变动。
西方国家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对短期汇率调整产生一定阻碍。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整理:选择整理:1. 《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将国际收支账户分为(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储备账户D.金融账户2.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其中交易包括( )。
A.交换B.转移C.移居D.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3. 经常账户包括( )。
A.商品的输出和输入B.运输费用C.资本的输出和输入D.财产继承款项4. 下列项目中应记入贷方的是( )。
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5.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为-100亿美元,表示该国( )。
A.增加了100亿美元的储备B.减少了100亿美元的储备C.人为的账面平衡, 不说明问题D.无法判断6.下列( )账户能够较好地衡量国际收支对国际储备造成的压力。
A. 货物和服务账户差额B.经常账户差额C.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D.综合账户差额7.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滞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街属于( )。
A.临时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货币性不平衡D.周期性不平衡E.收入性不平衡8.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 )。
A.外汇储备增加B.国内经济萎缩C.国内通货膨胀D.本币汇率下降判断整理: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是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 ×)3.资产减少、负债增加的项目应记入借方。
( ×)4.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绝不恒为零。
( ×)5.理论上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但在统计上很难做到。
( √)6.因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属于持久性失衡。
( √)7.资本和金融账户可以无限制地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
( ×)8.综合账户差额比较综合地反映了自主性国际收支状况,对于全面衡量和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收支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
第一,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的国际经济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是以经济交易为统计基础的。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是一个流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一,对经常项目而言,凡是形成外汇收入的,记录在贷方;凡是形成外汇支出的记在借方。
第二,对资本金融项目,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反应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第二节国际收支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国际经济交易反映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有若干项目,各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按其交易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一)结构性的不平衡(二)周期性的不平衡(三)收入性的不平衡(四)货币性的不平衡(五)临时性的不平衡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本国向外大举借债,加重本国对外债务负担;黄金外汇储备大量外流,消弱本国对外金融实力;本币对外贬值,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上涨;资本外逃,影响国内投资建设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压缩必需的进口,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和消费利益。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资产泡沫隐患;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打击本国的就业;本国汇率上升,会使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受到外币贬值的损失而减少;本国汇率上升,本币成为硬货币,易受外汇市场抢购的冲击,破坏外汇市场的稳定;加剧国际间摩擦。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一,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1,按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方式。
2,选择调节方式时应结合国内平衡进行。
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刺激。
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1,物件-现金流动机制2,储备调节机制3,汇率调节机制4,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①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充足的价格、收入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国际收支所记载的经济交易必须发生于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2、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将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报表。
3、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4、国际收支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即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5、贸易差额::反映的是商品进出口流量的净差额,这种差额能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6、经常账户差额:是商品、劳务和无偿转移流量的借贷方净差额,反映了实际资源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移净额的变化。
7、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内外部可能会发生冲突。
例如,当一国同时面临失业增加和经常账户逆差时,或者同时面临通货膨胀和经常账户盈余时,政府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如若试图解决内部均衡问题,则会引起外部经济状况距均衡目标更远。
8、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应当给每一种政策工具指定一个它相对最有影响的目标。
案例分析8、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时为何要实行政策搭配如何实行政策搭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失衡又伴随着国际经济总供需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
因此,一般而言,一国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政策搭配,以期减少调节成本或代价,达到令人较为满意的调节效果。
如何实行:1)支出增减型政策2)支出增减型与外汇缓冲型政策相结合3)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换型政策相结合名词解释1、外汇:由于各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使用不同的货币,国际间的货币收支和债务的清偿必须通过银行把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或把外国货币兑换成本国货币,以国际间通用的支付手段来实现国际间结算活动。
这种国家货币相互兑换的金融活动就是国际兑汇,简称外汇。
2、汇率: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汇率实际上就是外汇的价格。
3、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亦称应付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若干单位本国货币,即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价格的方法。
4、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亦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即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价格的方法。
5、基本汇率:指一国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比率。
大多数国家把美元作为自己的关键货币,把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6、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两国货币通过各自对第三国货币的汇率而计算出的汇率。
7、即期汇率:也称现汇汇率,是指在买卖双方成交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所采用的汇率。
8、远期汇率:也称期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交割,而事先签订协议的汇率。
9、升水:表示远期外汇汇率比即期外汇汇率高。
10、贴水:远期外汇汇率低于即期外汇汇率。
11、平价:表示远期外汇汇率等于即期外汇汇率。
12、买入汇率:亦称买入价,是指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时的汇率。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折合本币数额少的那个汇率。
即前一个数为买入价。
在间接标价法中,后一个数字为买入价。
13、卖出汇率:亦称卖出价,是指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使用的汇率。
在直接标价法下,后一个数字为卖出价,在间接标价法下,前一个数字为卖出价。
14、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买入价与卖出价的算术平均数。
即中间汇率=(买入价格+卖出价格)/2。
15、最适通货区:生产要素流动性越高的国家之间,越适宜于组成共同的通货区,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性越弱的国家,越适宜组成单独的通货区,实行浮动汇率制。
16、不可能三角: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中,一国无论如何只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而不可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
17、外汇管制:指一个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对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采取的具有行政控制特征的限制性措施。
案例分析18、什么是外汇管制其目的是什么指一个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对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采取的具有行政控制特征的限制性措施。
目的:限制进口,促进出口,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外汇收入限制资本外逃,防止外汇投机,稳定外汇市场保护本国产业,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增加财政收入19、外汇管制的方法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贸易外汇管制非贸易外汇管制资本输出入管制汇率管制黄金管制银行非居民存款账户管制20、简述当前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1)人民币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2)2005年7月21日19时,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率。
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保持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3)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元这些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4)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的调整汇率浮动区间。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应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三章案列分析1、货币论的基本思路国际收支差额由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名义货币需求量的差额决定,要想调节国际收支,必须通过调节货币来调节两者的差异。
2、简评国际收支的货币论货币论唤醒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分析因素的重视,并在其分析框架中把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一并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述各种传统国际收支理论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但货币论也有其自身内在的缺陷。
1)它将国际经济的因果关系颠倒了2)它假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又不影响本国价格水平3)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实际货币需求相当稳定4)它未能注意到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的构成5)它的基本政策主张有失偏颇3、简评国际收支的结构论的基本思路从长期看,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方面,即在于结构失调;要想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就必须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4、试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比较不同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72—811)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比较有效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较为有效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货币政策较为有效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财政政策较为有效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非常有效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2)固定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固定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在长期内无效固定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有效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货币政策在长期内无效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无效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无效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非常有效第四章案例分析1、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P94形式:绝对形式和相对行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间均衡汇率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e=P/p*(e为均衡汇率p为本国一般物价水平p*是外国一般物价水平)该式表示,本国物价总水平等于外国物价总水平乘以单位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
绝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显然,相对购买力平价将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此段时间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相对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公式为et/e0=(Pt/p0)/(pt*/p0*) 式中et、eo是t期和基期的均衡汇率pt、p0本国t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pt*、p0*外国t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后面还有变换公式,大家结合书本看,在这就不列举了)2、简述抵补利率平价理论(p99 大家结合公式自己理解)第五章(以计算题为主,大家注意理解书上例题)名词解释1、即期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2、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按合同规定的汇率于未来特定日期进行实际交割的一种外汇交易3、掉期交易:掉期交易是指在买进(卖出)某种货币时,同时卖出(或买进)相等金额的同种货币,但买进和卖出的交割期限不同的外汇交易方式。
4、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货交易是外汇交易双方通过经纪人在期货交易所内公开竞价,买卖未来某一日期交割的、标准化的外汇期货合约的一种外汇交易方式。
5、美式期权:美式期权是期权买方在合约到期日之前的任何一个营业日都可以行使的期权欧式期权:是期权买方只能在合约到期日才能行使的期权。
6、看涨期权:又称买权,它是期权买方支付期权费后,可在约定的期限按协议价格买进约定数量的某种外汇的期权。
通常是在预测外汇汇率将上升时,为避免外汇债务遭受风险而购买看涨期权。
7、看跌期权:又称卖权,它是期权买方支付期权费后,可在约定的期限按协议价格卖出约定数量的某种外汇的期权。
通常是在预测外汇汇率将下跌时,为避免外汇债权遭受损失而购买看跌期权。
案例分析8、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有何区别(P127)交易场所与方式:外汇期货交易是在有形市场即在固定的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并由场内经纪人采用竞价方式竞价成交;而远期外汇交易一般是在无形市场上进行,不涉及固定的交易场所,基本是在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和顾客之间的通话、电传等通信网络来进行,由买卖双方经过询价和报价来确定成交价格。
市场参与者:外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可以是任何按照规定缴纳了保证金的公司企业、机构及个人,不受资格限制;而远期外汇交易虽无资格限制,但实际上多限于一些信誉良好、与银行有密切往来关系的大厂商,广大的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则难以参加交易。
交易合约:外汇期货交易合约是标准化的,远期外汇交易合约却是非标准化的,交易币种、交易金额、交割日期均由买卖双方自由议定,而且没有价格波动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