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植物配景

合集下载

四种场景下的园林植物巧搭配

四种场景下的园林植物巧搭配

四种场景下的园林植物巧搭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作为四大景观要素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它的形姿、色彩、季相变化、高度等特征,加以孤植、列植、丛植、林植等手法的配置,或者与山水、建筑等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多姿多彩、风格多变的园林景观。

其实不论设计、施工、养护或者苗木生产,对植物的应用配置,都应有所熟悉。

不同场景下的植物配置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下,植物可以为场景带来动态的惊喜。

将场景特点与植物特性完美契合,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是创造园林佳作的重要路径。

场景一:植物与山石“无石不园林”,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时,一块山石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借助纯“野生”的山石易于实现“师法自然”的理想景观效果。

以山石为主、植物为辅的配置形式,可以营造返璞归真、自然野趣的园林意境,是植物与山石结合配置的主要形式。

如在公园入口、转角处、视线汇集处置独石以形成点景,在山石周边配置低矮植物,既可作为背景烘托,也可作为前置衬托,以此来形成层次分明、静中有动的园林景观。

这种配置方式因其主体突出,常作为园林中的障景、对景、框景,用来划分空间,丰富层次,具有多重观赏价值。

常用到的园林植物有红花酢浆草、矮牵牛、万寿菊、百日草、观赏草、美女樱等,有时还可以与一些造型树相结合,如对节白蜡、造型松等,使其更具意境与诗意,中层还可以配置一些灌木来呈现更具层次的景观效果。

另有一种以植物为主、山石为辅的配置形式,可以充分展示自然植物群落形成的景观。

通常是将多种一年生、二年生花卉植物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转角处以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混合栽种形成花境,更具自然野趣,仿生态。

常用的植物有石竹、杜鹃、三叶草、麦冬、马蹄金等。

场景二:植物与水体园林水体给人以明净、清澈、安静的感受,是各种园林景致的底色,连接天空的倒影与各种园林植物相结合,与艳丽的鲜花相对比,可形成美轮美奂的景观效果。

园林中的各类水体,无论是作主景、配景或小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

植物组团案例分享

植物组团案例分享

植物组团案例分享植物组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下面将分别介绍公共绿地、居住区、商业区和校园植物组团的案例。

1. 公共绿地植物组团公共绿地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放松的场所,植物组团在公共绿地中的应用可以营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

1.1 观赏植物组团观赏植物组团主要是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例如,可以在公共绿地上种植四季海棠、百日草、波斯菊等观花植物,以及彩叶草、吊竹梅、椒草等观叶植物,以丰富公共绿地的景观色彩。

1.2 隔音、防尘植物组团公共绿地中经常有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因此可以通过配置隔音、防尘植物组团来减少噪音和尘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在公共绿地的道路两侧种植珊瑚树、山茶花、海桐等具有隔音、防尘功能的植物。

1.3 休息区植物组团公共绿地的休息区是供人们休息、聊天和聚会的地方,因此可以通过配置休息区植物组团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例如,可以在公共绿地的休息区种植一些遮阳树、座椅绿化带等,为人们提供阴凉、舒适的休息环境。

2. 居住区植物组团居住区是城市中人们生活的主要区域,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

2.1 门前绿化植物组团门前绿化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配置门前绿化植物组团来营造出宜人的氛围。

例如,可以在居民楼的门前种植一些低矮的草坪、花坛和灌木等,为居民提供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

2.2 儿童游乐区植物组团儿童游乐区是供孩子们玩耍和娱乐的场所,因此可以通过配置儿童游乐区植物组团来增加孩子们的乐趣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在儿童游乐区种植一些柔软的草坪、低矮的灌木和花卉等,为孩子们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和安全的游玩环境。

2.3 宅间绿化植物组团宅间绿化是居住区中宅与宅之间的小块空地,可以通过配置宅间绿化植物组团来增加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和美化度。

例如,可以在宅间绿化中种植一些观花植物、观叶植物、乔木和灌木等,以丰富宅间绿化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案例

植物造景案例

植物造景案例植物造景是指通过植物的选择、搭配和布局,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景观。

在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植物造景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看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这个世界级的植物园占地101公顷,是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在这里,植物被巧妙地融入到城市建筑与景观中,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在滨海湾花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从热带雨林到沙漠植被,从草坪到湖泊,每一处都展现出不同的植物景观。

这里的植物造景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教育意义,让人们更加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其次,让我们来到日本的京都。

京都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城市,而植物造景也是京都景观的一大特色。

在京都,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庭园,每一个庭园都经过精心设计,植物的选择和布局都凝聚着设计师的智慧和心血。

比如,岚山的苔寺、金阁寺的枫叶、清水寺的樱花……这些都是京都独特的植物造景案例,它们不仅展现出了自然之美,更融入了人文情怀,让人在欣赏植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最后,让我们回到中国,来看看广州的珠江新城。

作为中国南方的现代化城市,珠江新城以其高楼大厦和繁华都市闻名,但在这里,你也能看到许多令人惊艳的植物造景。

比如,珠江新城的中央商务区、花城广场、海心沙岛等地方,都通过精心设计的植物景观,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些地方,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灌木和树木,它们不仅美丽,而且还起到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植物造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在城市建设中,植物造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和情趣。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案例中汲取灵感,将植物造景的美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创造出更多令人赞叹的景观。

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

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

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公园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而植物作为公园的重要配景之一,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自然氛围。

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公园植物配景设计进行浅谈,探讨如何通过植物的种植、布局和搭配,打造出更加宜人的公园环境。

一、公园植物配景设计的意义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是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营造出更加舒适的休闲氛围。

植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美丽的外观,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感受。

而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和布局,则可以为公园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舒适度,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1. 适宜性原则在公园植物配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植物的适宜性。

也就是说,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光照和湿度要求等特点,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并在布局时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些对阳光要求较高的植物可以种植在开阔的空地上,而对湿度要求较高的植物则可以种植在水边或阴凉处,以此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公园植物配景设计应该注重多样性,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和组合,打造出不同季节、不同植物类型的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品种、颜色、形态等来丰富景观的层次和变化,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公园植物配景设计中,应该注重整体性,即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可以通过植物的布局和分布来强调景观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使整个公园环境显得更加有序和统一。

公园植物配景设计应该注重合理性,即要根据公园的功能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在游乐区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卉,而在休闲区则可以选择一些绿化效果较好的常绿植物,以此来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

1. 种植方式在公园植物配景设计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来打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集中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通过它们的茂密冠层和高大树干来营造出一种郁郁葱葱的氛围;也可以选择分散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通过它们的色彩和形态来渲染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

【房地产景观设计 -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房地产景观设计 -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植物的叶、花、果更是色彩丰富,绚丽多姿。

同时,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相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其它生物能像植物这样富有生机而又变化万千。

自然界的植物按各自的形态、习性分类: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一、乔木1、定义:乔木是指有明显单根主干,分枝点在2米以上,树高3米以上的植物。

(按自然生长算)乔木是植物景观营造的骨干材料,形体高大,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在植物造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乔木的主要类型及观赏特性园林景观中的树木是以观赏树木为主,以观赏特性为依据可把乔木分为常绿类、落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枝干类、观树形类等。

3、乔木的配置方式“园林绿化,乔木当家”,乔木体量大,占据园林绿化的最大空间,因此,乔木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形式是植物景观营造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乔木的配置方式大体分为孤植、对植和列植、丛植、群植。

(1)孤植——在某一空间只种植一株乔木孤植树在园林中通常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展示树木的个体美;二是发挥遮荫功能。

从观赏功能来考虑,要求姿态优美,色彩鲜明,树体高大,寿命较长,特色显著;从遮荫角度来考虑孤植树应是树冠宽大,枝叶茂盛,叶大荫浓,病虫害少,无飞毛、飞絮污染环境孤植树是园林构图中的主景,因而要求栽植地点位置较高,四周空旷,便于树木向四周伸展,并有较适宜的鉴赏视距,中间不要有别的景物遮挡视线。

孤植树木的形体特色大体应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体形特别高大,能给人以雄伟浑厚的感觉,如榕树、香樟等;二是树体轮廓优美,姿态富于变化,枝叶线条突出,给人以龙飞凤舞、神采飞扬的艺术感染力,如柳树、合欢等;三是开花繁多,色彩艳丽,景观宏伟,给人绚烂缤纷的感受,如木棉、玉兰等,四是具有香味的树种,如白兰、桂花等;五是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银杏等。

推荐|10款花境设计案例,为自己打造一个小花园(附植物)

推荐|10款花境设计案例,为自己打造一个小花园(附植物)

推荐|10款花境设计案例,为自己打造一个小花园(附植物)花境是指地块边缘狭长形的种植花卉的一种自然式布置形式。

一般常在围栏旁、树篱前、车行或人行道旁、墙基,或灌木丛前混合栽植多年生植物而成。

最适合小庭院。

花境的背景植物选择:如向日葵、木槿、蜀葵、翠雀属、假升麻属等一些植物,因高度较大,叶片又浓密,比较适合作花境的背景。

花境中间的植物选择:一些中等高度、花色艳丽的植物,如万寿菊、天竺葵、大丽花、麦秆菊、凤仙花和百日草等可以种植在花境的中间。

花境的边缘植物选择:理想的矮生植物有矮生金鱼草、四季海棠、过路黄、垫状香草、中国石竹、观赏辣椒、三色堇、美女樱、何氏凤仙等枝叶密集、丛生,适宜种植在花境的边缘。

花境设计案例1花境植物组合1.百合橙色百合科2.美洲石竹红色石竹科3.小白菊白色菊科4.天竺葵牻牛儿苗科紫色花境设计案例2花境植物组合1.西洋石竹红色石竹科2.棉毛水苏银灰色唇形科3.宿根福禄考粉色花荵科4.蓝羊茅蓝色禾本科花境设计案例3花境植物组合1.地被月季红色蔷薇科2.香雪球白色十字花科3.半边莲蓝色桔梗科花境设计案例4花境植物组合1.矮牵牛石灰绿茄科2.天竺葵红色牻牛儿苗科3.半边莲蓝色桔梗科4.矾根褐色虎耳草科5.葫芦海棠红色秋海棠科花境设计案例5花境植物组合1.福禄考白色花荵科2.八宝景天灰绿色景天科3.白鸢尾鸢尾科4.天人菊浅黄色菊科5.玉簪花白色百合科花境设计案例6花境植物组合1.花葵腮红色锦葵科2.罗勒花紫色唇形科3.康乃馨石灰绿石竹科4.小木槿花粉色锦葵科5.飞燕草紫色毛茛科6.欧洲百合胭脂红百合科花境设计案例7花境植物组合1.宿根福禄考粉色花荵科2.金光菊金黄色菊科3.黄花菜花被淡黄色百合科4.卷丹百合花黄色百合科花境设计案例8花境植物组合1.格特鲁德杰基尔月季深粉色蔷薇科2.鼠尾草花蓝紫色唇形科3.猫薄荷淡紫色花唇形科4.羽衣草石灰绿蔷薇科花境设计案例9花境植物组合1.翠菊红色菊科2.藿香蓟花紫色菊科3.波斯菊粉红色或白色花菊科花境设计案例10花境植物组合1.皮埃尔月季粉色蔷薇科2.大花葱紫色百合科3.假荆芥花小,有紫色斑点,穗状花序唇形科4.毛地黄白紫色花车前科5.水杨梅橙色茜草科花境的养护,冬季霜冻前应增加覆盖物以保暖,春季土地解冻后及时去除覆盖物,如覆盖物中含有腐烂的树叶或肥料,要将其翻入土中。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

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

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起家的。

尽管随着历史的推演,造园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造园可以无山无水,却不能没有植物。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根据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风景资源,用于园林创作,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幽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焕发精神的审美享受。

一、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

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

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密不可分。

从植物要素特征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植物大小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第二讲 植物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 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 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 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地位


片面认识:是建筑物的“装饰”、是建 筑设计的“基础种植”、是为了“打扮” 建筑? 正确理解:植物作为设计要素,与地形、 建筑物、铺装、构筑物、小品、水等具 有同等的、甚至更大价值的功能与作用。
二 植物构筑空间原理

(一)构成空间 空间: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 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 性的范围围合。

1、植物可以构成空间的任何一个平面

在地平面,以不同高度 或不同组合的地被植物 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 边界。
在垂直 面,有 以下方 式: 树干暗 示空间 叶丛围 合空间

4、植物与其它要素配合共同构成空间

与地形结合,强调或削弱地形变化

将建筑物所构成的大空间分割成若干小空间

完善由楼房建筑或其它因素所构成的空间范 围和布局
连接空间 围合空间
二 植物构筑空间原理

(二)障景 障景:利用植物材料的屏障功能,将俗 物障之于视线之外;或为了丰富景观层 次,障景实则起前景的作用;或为了强 调美景,先障后露,达到欲扬先抑的效 果。
在小花园空间中作主景树

设计要点 可以充当视线的焦点,用在大空间。 设计时,首先确定大中乔木的位置,再安排小乔木 和灌木,以完善和增强大乔木形成的结构和空间特 性。
因大小而成为视线焦点



设计要点 建造顶平面和垂直面,构成室外空间的“天花板和 墙壁” 树冠离地面3-4.5m高,空间有人情味 树冠离地面12-15m高,空间显得高大


(一)植物的大小 影响空间范围、结构关系及设计构思和 布局 按大小将植物分为5类,分别介绍各类的 利用与设计原则



1、大中型乔木 大乔木成熟期高度>12m 中乔木成熟期高度9-12m 如银杏、白兰、南洋楹、木棉、大王椰子、 假槟榔、椰子等


设计要点 构成室外 环境的基 本结构和 骨架,使 布局具有 立体轮廓

设计要点 与地被组合 暗示性地分割空间 联系景观(线形)

设计要点 与大中乔木配置时,布局相对集中,不可过 于琐碎


5、地被、草坪及花卉 高度15-30cm的植物 无主干,分枝贴地



设计要点 界定空间 联系景观



小结 植物大小是种植设计中首先考虑的观赏特性 能表现整体布局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设计要点 作主景,成为焦点和构图中心,但用在小空间内 布置在醒目处,如入口、转换空间的拐点、狭窄的 空间末端等
作主景的观赏树
庭园空间作入口标志


3、高灌木 高度1.8-2m以上的植物 无明显主干和树干 叶丛贴地而生,缺少树冠 如垂叶榕、朱槿、黄婵、野牡丹、黄花夹竹 桃、红酒杯花、箭竹、澳洲鸭脚木、短穗鱼 尾葵


设计要点 引导视线向上,突出空间的垂直面 与低矮圆球形或展开形配置,通过对 比增强垂直感和高度感


2 水平展开或圆球形 高和宽近相等 荷花玉兰 、阴香、樟树、黄槿、石栗、秋枫、重 阳木、蝴蝶果、乌桕、枇杷、合欢、黄槐、龙牙 花、鸡冠刺桐、刺桐、榕树类、人面子、荔枝、 芒果、夹竹桃


完全封闭空间:空间的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 所封闭。具有黑暗、无方向性、隐秘性和隔 离感。

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方向直立、 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多用圆锥形植物,效 果如 哥特式教堂,将视线引向空中。
半开敞空间 垂直空间
开敞式水平空间 开敞空间

3、植物构成的空间序列

植物以建筑方式构成和连接空间序列,如门 和墙,引导和阻止空间序列的视线。

植物观赏属性的综合运用:大小、形态、 色彩、质地
四 植物的美学功能

(一)完善作用 重现房屋的形状和块面 延伸房屋轮廓线,与周围环境统一
(二)统一作用 通过同类植物,统一环境中的不同成分 如沿街的行道树或滨水绿地
(三)强调作用 通过植物观赏特性,以主景置于入口、交叉 点或拐点

顶平面通过植物伸向天空的枝叶得到限制 或围合:树木栽植间距3-5米

2、植物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

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 空间的限制因素。空间四周开敞、外向、 无隐秘性。

半开敞空间: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 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 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空间。如树阵广场、 森林隧道

设计要点 如墙,垂直面上空间闭合,具向上的趋向性 强烈的长廊形空间,将视线引向终端 屏障和私密控制,如围墙和栅栏


设计要点 与低矮灌木配置时,对比(形态、质地、色彩) 越强烈,效果越好 可以作为主景如雕塑、观赏树等的背景




4、中小灌木 中灌木:高度1-1.8m的植物 小灌木:高度0.3-1m的植物 无主干,分枝多,叶丛贴地或微高于地面 黄金榕、红果仔、桂花、紫薇、狗牙花、栀子、 彩叶朱槿、红绒球、灰莉、红花檵木、散尾葵、 朱蕉、九里香、四季米仔兰

设计要点 提供荫凉 布置在建筑 的西南、西 面或西北面



2、小乔木和观赏植物 最大高度4.5-6m的植物 有明显的主干和树冠 如垂柳、黄槐、黄槿、鸡蛋花、大叶紫薇、 棕榈、蒲葵、狐尾椰、露兜树、龙血树等



设计要点 从顶平面和垂直面限制空间 低矮的树干形成漏景,使所见空间有深远感
形态各异,但大小相同,观赏性差 形态各异,大小不同,观赏性好
三 植物的观赏特性

(二)植物的外形 指植物大致的外部轮廓 基本类型:圆柱形、水平展开形、圆球 形、尖塔形、垂枝形、棕榈形、分层展 开形


1 圆柱形 细窄长,犹如惊叹号 南洋杉、猴子杉、竹柏、水杉、水松、尾叶 桉、赤桉、速生桉

设计有效植物障景的方法
多个前景,可以丰富景观层次
植物屏障的最低高度
二 植物构筑空间原理

(三)控制私密性 私密性:围合并分割一个独立的空间, 并杜绝任何在封闭空间内的自由穿行。



设计要点 植物高度 >2m,私密 感最强; 齐胸高有部 分私密感; 齐腰高不具 私密性
三 植物的观赏特性


2 细质型 小叶片、小枝,齐整密集 叶:小叶榕、南洋楹、复羽叶栾树、蝴蝶果、紫薇、小叶榄 仁、细叶白千层、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垂柳、水石榕、假 连翘、福建茶、红草、绿草、星花、马缨丹、山指甲 干:柠檬按、紫薇、阴香

设计要点 粗质感具趋向性,收缩空间;细质感反之 粗质感作焦点,小空间慎用(如院落) 细质感作中性背景或小空间


1 粗壮型 大叶片、浓密而粗壮的枝干 叶:梧桐科、鹅掌楸、印度橡胶榕、琴叶榕、构 树、鸡蛋花、腊肠树、猫尾木、木棉、蒲葵、棕 榈、石栗、菠萝蜜、澳洲鸭脚木、大叶紫薇、蚌 花、白蝴蝶、软枝黄婵、虎尾兰、肾蕨、红桑、 水鬼蕉、文殊兰、龟背竹、海芋、朱蕉、花叶良 姜、艳叶竹芋、鹅掌藤、金边龙舌兰、剑麻、苏 铁 树皮:香樟、塞楝、白千层、串钱柳、隆缘桉
植物造景与“绿化”

片面认识:植物造景就是 “绿化”? 正确理解:


绿化(greening,planting):指栽种植物 以改善环境的活动。如荒山植树造林、沙漠 复绿、城市防护绿地基础种植等等,强调植 物的环境功能。 植物造景(planting design):通过植物的 合理配置,达到塑造空间、营造景观的目的。 强调植物的构筑空间功能和观赏功能。
(四)识别作用 与强调类似,但处于背景地位
(五)框景作用 通过叶丛、枝干达到障和透的目的
(六)软化作用 软化或减弱形态粗糙或僵硬的构筑物 如围墙、挡土墙等

设计要点 引导视线向上,规则式列植 空旷草坪单种丛植或微地形成群混植


6 分层展开形 枝条在主干上分层生长 木棉科、尖叶杜英、小叶榄仁、盆架子、 糖胶树 形态规整,宜置于规则场地
三 植物的观赏特性

(三)植物的色彩 情感象征要素 包括树叶、花朵、果实、枝条和树皮等 的颜色

设计要点 水平方向引导视线,使设计构图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 与圆柱形形成对比 与平坦地形、平展地平线、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筑协调


设计要点 无方向性,调和外形强烈的构图 可与波浪起伏的地形配合


3 圆锥形 形体从底部逐渐向上收缩,在顶部形成 尖头 雪松、罗汉松、龙柏、侧柏、加勒比松

设计要点 视觉景观的重点,与圆球形对比 与尖塔形建筑或尖耸的山颠呼应 不宜用在平地


4 垂枝形 具明显的悬垂或下弯的枝条 垂柳、串钱柳、红千层、凤凰木、榕树类的气根、羊 蹄甲、水石榕、董棕、蒲桃、洋蒲桃


设计要点 引导视线向下;置于水边或地势低洼处


5 棕榈型 叶聚生枝顶,茎有独特叶鞘痕 棕榈科、苏铁、幌伞枫、木瓜

1 深色与浅色 深色稳重,有趋向性;浅色轻快,有漂离感 深色能缩小空间,浅色能扩大空间
调和整体色彩


2 绿色与彩色 小空间:彩色作为强调色,起画龙点睛之效(院落、拐点) 大空间:彩色大片运用,渲染气氛(香山红叶、稀树草地、 云烟花海)
三 植物的观赏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