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桥区园林景观设计适宜选用植物品种【规划】

合集下载

立交桥桥区景观设计适宜选用植物品种

立交桥桥区景观设计适宜选用植物品种

立交桥桥区景观设计适宜选用植物品种由于立地条件所限,桥上边缘绿化的局限、桥体绿化的陡峭,桥下绿化格局多是大面积、大尺度的简约型绿化,便于后期养护管理。

这种区域的植物选择更特殊。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植物已经适应了某种环境,并且长势非常好,就不要轻易把它替换掉,要采取保护性更新措施,可以隔断插入一些其它种类进行试验,如果不适合就不使用,不能一味追求新,要保护成果的持续性,集中体现生态效益。

要选择耐粗放管理、耐热、耐阴、耐旱的植物材料。

例如:棣棠、大叶黄杨、扶芳藤、美国地锦、海洲常山、木槿、大花秋葵、荆芥、紫花苜蓿、松果菊、甘野菊、日光菊、穗花婆婆纳等。

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Planch.)葡萄科落叶藤本攀援植物,叶夏季绿色秋季变红。

耐寒、耐热、也较耐阴,蔓延迅速,为园林中用于墙面、立交桥、山石老树干等垂直绿化的好材料;亦可作为疏林下方和杂乱无章的垃圾与渣土地段的地面覆盖植物。

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Turcz.)Hand.-Mazz.)卫矛科常绿藤本,花期6至7月,耐阴、耐干旱、耐瘠薄,适于作爬树攀墙或匍匐于岩石上的攀援植物,也可作坡地林下的地被植物。

另外,由于其随处可生根,成活容易,是一种防尘效果较好的地被材料。

它还可以借助一些其它的装饰物进行应用,如在假墙等特殊空间,利用植物本身借景栽植,效果很好。

松果菊(Echinaaceapurpurea)菊科松果菊属,多年生草本。

株高60厘米至120厘米,茎直立,叶互生,头状花序单生或聚生,花期6至9月。

性喜向阳,耐寒耐旱,稍耐半阴,适宜土壤深厚和湿润的环境。

适宜布置在野生花卉园或管理粗放的开阔地带;也可栽植于花坛、花境、篱边、山前,在湖边也很适宜。

我们有时候会发愁桥下等周围环境怎么美化?松果菊就是一个很好的开花材料,要注意的是及时剪残花,让下部的花苞露出来,继续开放。

黑心菊当年见效的多年生品种,株高25厘米至30厘米,花瓣金黄色,半重瓣,花期长达60天,耐热、耐旱,宜全光,怕积涝和通风不良,且花梗挺直向上,具有极强的抗性和自繁能力,可通过前期修剪获得最好的观赏效果。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2. 合理配置高低错落的 植物群落,形成层次分 明、色彩丰富的立体景 观效果。
3. 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 和色彩搭配,使立交桥 区域的景观更加丰富多 彩。
03
高速公路植物配植的种类 与选择
行道树的选择与配植
01
02
03
树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 好、寿命长、树冠大、树 荫浓、病虫害少、对污染 物抗性强的树种。
要点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首 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和 不足;其次,对高速公路及立交桥进行实地调查,收集 不同路段和立交桥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置模式等 信息;最后,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不同植物种类和配置 模式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提出优化建议。
立交桥区的景观设计与营造
景观风格
01
根据当地文化和地理特点,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风格,如
现代简约、古典园林等。
色彩搭配
02
运用植物的色彩特点,合理搭配不同颜色的植物,营造出层次
丰富、色彩斑斓的景观效果。
照明设计
03
合理设置照明设施,突出植物的美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夜间
景观。
05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植物配 植的养护与管理
配植方式
可采用单排种植、双排种 植、行列式种植等。
种植间距
应根据树种生长速度、树 冠大小等因素确定,一般 不宜小于5米。
中央分隔带的植物配植
植被选择
应选择生长缓慢、耐修剪 、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 植物。
配植方式
可采用条带状种植、斑块 状种植等。
绿化效果
应达到防眩遮光、缓解视 觉疲劳的效果,同时也要 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随着城市和交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和立交桥建设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设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也改善了城市生活质量。

然而,如何将受到污染和噪音干扰的这些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在这一问题上,植物配植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高速公路的植物配植高速公路是运输系统的一部分,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和安全的通道。

但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噪音、空气污染、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因此,高速公路的植物配植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速公路旁或中央隔离带中种植适合的草本和乔、灌木木本植物,能够有效的减轻道路噪音、吸收尾气中的污染物和减缓交通事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美化了公路沿线的景观。

在草本植物选择上,考虑较为重要的因素是植物的适应性、生长期、景观性、覆盖度、耐旱、抗病虫害等。

常用草本植物包括早熟禾、黑麦草、紫花苜蓿、三叶草、菊花等,这些植物能够生长壮实,根系发达,能够迅速地形成覆盖层,防止水土流失和固定底层土壤。

在乔、灌木木本植物选择上,优先选择有抗风、抗干、抗盐能力,且光触媒效应较强的树种,如金丝楠、连翘等。

这些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景观效果。

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果香花卉、观赏灌木等品种,增加公路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除了植物的选择,还需要注意植物的保护和管理。

一些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及时修缮破坏的道路保护带和中央隔离带,定期的除草、疏枝,对受到虫害的植物进行防治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达到保护公路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立交桥的植物配植立交桥与高速公路不同,它是连接城市交通的主要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立交桥对于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十分明显,例如它的建设导致了城市绿地消失,交通噪声等问题也很突出,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市内互通立交桥景观绿化平面图(附苗木表)

市内互通立交桥景观绿化平面图(附苗木表)
玫瑰大侧柏连翘沙地柏向日葵H=1.8向日葵H=1.8沙地柏榆叶梅卫茅球向日葵H=0.6M金银木馒头柳向日葵H=1.8M苗木表序号图例 名称规格单位备注1H=1.0M 冠幅 0.7M株2株3漳河柳株4789101112馒头柳株卫茅球榆叶梅金银木玫瑰株株株沙地柏连翘株绿化平面互通立交桥N16株/平方米4株/平方米6株/平方米比例1:1000漳河柳漳河柳馒头柳北京桧金1.2-1.5MH=1.2-1.5MH=1.2-1.5MH=1.8M常规向日葵H=0.6M/平方米株6矮生向日葵56品行栽植 间距4M散植自然栽植 13五叶地锦平方米株9B区A区C区D区五叶地锦五叶地锦五叶地锦连翘五叶地锦间距4M间距6M间距2M间距2M间距2M株株株株株H=3.0M-3.5MD=8CM>>H 1.0M 冠幅 0.6M>二年生D=10CM编辑部:ivpinfo@本图纸由浩辰ICAD软件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园林行业网络家园;因为专业,所以完美网易 园林 网易 NETEASE ==}土木工程}

道路公路立交绿化设计说明原创

道路公路立交绿化设计说明原创

中通道枢纽立交设计说明:中通道枢纽立交绿化设计借鉴了植物自然群落的结构特点。

连片的花灌木和乡土花卉地被植物散见于立交的各个角落,小乔木散植列植于道路两侧,绿岛中央三五成组的观形乔木林立其中,内外侧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地被植物撒播草籽,植物群落丰富、生态系统完整的绿化设计营造出一种亲切的视觉感受。

杏花村立交设计说明:杏花村立交绿化设计采取了因地制宜的造景手法,鉴于立交造型的特殊性,绿化设计整体上以小乔木和灌木为主,沿道路内侧间断列植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作为视线引导,绿岛中央孤植造型优美的常绿乔木,组团种植观叶大乔木形成视觉焦点,内外侧边坡进行生态防护,空地撒播草籽绿化,丰富多彩的植物在立交绿化设计中的灵活运用,打破了公路呆板生硬的线条,为驾乘人员营造出一个舒适的视域空间。

九合立交设计说明:九合立交绿化设计总体上以规则式为主要特色,近圆形绿岛中央设计有密植的观叶灌木形成的模纹,色彩对比强烈、线性舒展。

其他绿岛栽植常绿灌木、搭配观花乔木构成视觉兴奋点,沿道路内侧间断列植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作为视线引导,内外侧边坡进行生态防护,空地撒播草籽绿化,各种植物的合理科学搭配共同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景观环境。

G109咸水河立交设计说明:G109咸水河立交绿化设计采用自然式种植设计手法,绿岛中央大面积片植观花灌木和观叶小乔木形成色彩基调,沿主线和匝道两旁点植国槐、垂柳等大乔木,内外侧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地被植物撒播草籽。

乔灌木以列植、丛植、点植等不同的栽植形式,总体上形成一个植物群落丰富的立交景观环境。

G6崖头枢纽立交设计说明:G6崖头枢纽立交绿化设计以“师法自然”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倡导自然恢复式设计手法,绿岛中央栽植大量本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在靠近道路部位列植、点植观叶观果观花植物作为点缀,内外侧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地被植物撒播草籽,总体上形成一个植物群落丰富、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道路绿化生态环境。

G6河口立交设计说明:G6河口立交绿化设计采用了自然式与规则式结合的设计形式,大面积的常绿灌木及观花小乔木形成地面背景,再在其中点植大乔木作为衬托,沿道路内侧间断列植树干端直、树形优美的常绿乔木作为视线引导,内外侧边坡进行生态防护,空地撒播草籽绿化,总体上形成一个四季有景的道路行车视觉环境。

互通立交绿化园林景观设计【规划】

互通立交绿化园林景观设计【规划】

互通立交绿化景观设计作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城市区域间交通的有效手段,高速公路越来越显现出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重要的构造物之一,它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是路与路之间连接的交通枢纽,车辆的进出均是通过立交实现的。

城市高速公路通过互通式立交由郊外延伸到城市中心地带,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如何利用快速路立交区的绿化,使城市快速路立交桥景观以及快速路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交通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生物的绿色廊道,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使其成为与自然相协调的建筑群体,创造出一个高速、快捷、舒适、优美的交通环境,总的说来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

互通式立交区绿化应首先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

中环线-民族大道立交车流量大,线路复杂,除了立体交叉的快车道外,底层还有平面交叉的慢车道,匝道盘旋交叉围成几个面积大小不一,立地条件各异的开阔空间。

由于是一些起相对封闭的区域,在养护管理等方面受到许多限制。

另外,高速公路绿化需要长期养护的面积大,地形复杂、费用高,养护资金有限等因素的制约。

考虑以上特点,此互通式立交区绿化以“安全、实用”为宗旨,以管理方便为原则。

互通式立交区绿化还应满足景观效果,凸现城市形象的要求。

作为进入市区中心的视觉焦点,互通式立交区又是城市的形象窗口,其景观必须反映地方特色,时代风貌、和都市的现代化气息。

因此,在景观营造上,以优化植物配植为主,强调生态绿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突出季相效果;立体绿化层次分明,突出层次效果;以丛植为主,注重涵养水源;在创造良好生态群落的前提下,追求景观效果,力求做到生态性与视觉效果上的有机结合。

细分一下,互通式立交区绿化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安全性原则。

在交通安全上,立交区绿化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深圳市立交桥绿化现状及植物应用调查

深圳市立交桥绿化现状及植物应用调查

深圳市立交桥绿化现状及植物应用调查翟翠花;庄雪影;黄川腾;狄强;赵富群【摘要】对深圳市立交桥绿化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表明:在城区50座立交桥绿地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300种及变种,隶属76科209属.其中,乔木139种、灌木91种、草本46种、藤本13种、蕨类7种及竹子4种.在立交桥墙面、防护栏、桥柱3个立体绿化空间中,以墙面绿化比例最高,防护栏次之,桥柱最低.立交桥桥荫和立交绿岛的绿化和观赏效果良好,但立交绿地所应用的植物多为外来种,部分绿地的养护管理还有待加强.建议加强优良乡土植物的应用,促进立交绿地植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的提高.【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02【总页数】6页(P60-65)【关键词】立交桥;绿化;植物应用;深圳市【作者】翟翠花;庄雪影;黄川腾;狄强;赵富群【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8;S688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车辆日益增多,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立交桥便应运而生,并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立交桥在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应用园林植物绿化和美化立交桥对于缓解桥区周围的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是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其道路建设发展迅猛,城区立交桥的数量已从2001年的30座[1],增加到目前的57座。

早在1994年,深圳市就开展了立交桥绿化和美化工作,效果显著[2-5]。

近年来,北京和广州等城市也比较重视立交桥的绿化[6-7]。

郑州市立交桥垂直绿化植物选择初探

郑州市立交桥垂直绿化植物选择初探

郑州市立交桥垂直绿化植物选择初探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城市交通网络也在不断延伸与扩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立交桥,也陆续在城市各处相继建立。

以立交桥作为载体,将攀援植物应用在立交桥中,使绿色在三维空间中得到延伸,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文章分析了郑州城区立交桥垂直绿化的难点,探讨了立交桥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方法。

并指出了立交桥生态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为以后进行立交桥绿化植物筛选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郑州市;立交桥;垂直绿化;植物选择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人口密度高, 用地紧张, 交通拥挤等矛盾也日益突出, 立交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目前郑州市主城区已修建通车的立交桥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座,但随着一座座立交桥横空出世,车辆的噪声、排放有害气体等污染越来越严重, 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据悉,目前郑州市受高架桥、立交桥噪声、空气等污染的市民达10万人,而绿色植物不仅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作用,且它对环境的美化程度直接影响到郑州城市的面貌和市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立交桥的绿化建设,对于改善沿线的空气质量和绿化景观至关重要。

一、立交桥绿化的范围立交桥绿化范围主要包括:立交桥面的绿化、立柱的绿化、桥荫的绿化。

桥面绿化和立柱的绿化,这两部分形式都是垂直绿化,并且有鲜明的自身特点:首先它的地理位置特殊,都位于城市主干道口,是进入市区的必经之路;其次立地条件差,土壤板结、浇水困难、汽车废气和粉尘污染、部分位置光线严重不足,这些条件制约着植物的正常生长。

而垂直绿化以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能在不增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扩大城市的绿化范围,提高绿化覆盖率。

经研究测定,在炎热的夏季,有爬山虎覆盖的墙面比裸露的墙面表面温度要低3℃至5℃,还能吸收大气污染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

而且,藤蔓类植物生长速度快,两到三年即可形成绿荫满壁、枝繁叶茂的景观。

桥荫绿化,随着立交桥增设的匝道数增加,致使桥下光照进一步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交桥桥区景观设计适宜选用植物品种
由于立地条件所限,桥上边缘绿化的局限、桥体绿化的陡峭,桥下绿化格局多是大面积、大尺度的简约型绿化,便于后期养护管理。

这种区域的植物选择更特殊。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植物已经适应了某种环境,并且长势非常好,就不要轻易把它替换掉,要采取保护性更新措施,可以隔断插入一些其它种类进行试验,如果不适合就不使用,不能一味追求新,要保护成果的持续性,集中体现生态效益。

要选择耐粗放管理、耐热、耐阴、耐旱的植物材料。

例如:棣棠、大叶黄杨、扶芳藤、美国地锦、海洲常山、木槿、大花秋葵、荆芥、紫花苜蓿、松果菊、甘野菊、日光菊、穗花婆婆纳等。

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Planch.)葡萄科落叶藤本攀援植物,叶夏季绿色秋季变红。

耐寒、耐热、也较耐阴,蔓延迅速,为园林中用于墙面、立交桥、山石老树干等垂直绿化的好材料;亦可作为疏林下方和杂乱无章的垃圾与渣土地段的地面覆盖植物。

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Turcz.)Hand.-Mazz.)卫矛科常绿藤本,花期6至7月,耐阴、耐干旱、耐瘠薄,适于作爬树攀墙或匍匐于岩石上的攀援植物,也可作坡地林下的地被植物。

另外,由于其随处可生根,成活容易,是一种防尘效果较好的地被材料。

它还可以借助一些其它的装饰物进行应用,如在假墙等特殊空间,利用植物本身借景栽植,效果很好。

松果菊(Echinaaceapurpurea)菊科松果菊属,多年生草本。

株高60厘米至120厘米,茎直立,叶互生,头状花序单生或聚生,花期6至9月。

性喜向阳,耐寒耐旱,稍耐半阴,适宜土
壤深厚和湿润的环境。

适宜布置在野生花卉园或管理粗放的开阔地带;也可栽植于花坛、花境、篱边、山前,在湖边也很适宜。

我们有时候会发愁桥下等周围环境怎么美化?松果菊就是一个很好的开花材料,要注意的是及时剪残花,让下部的花苞露出来,继续开放。

黑心菊当年见效的多年生品种,株高25厘米至30厘米,花瓣金黄色,半重瓣,花期长达60天,耐热、耐旱,宜全光,怕积涝和通风不良,且花梗挺直向上,具有极强的抗性和自繁能力,可通过前期修剪获得最好的观赏效果。

一般用作背景和远景的层次配置。

赛菊芋/日光菊(Heliopsisscabra)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厘米至120厘米,花黄色,花期6至9月,性喜阳光充足,抗旱、耐旱、耐寒、不择土壤。

植株健壮,抗性极强,花后重度修剪可获得更好的观花效果,植株丰满。

适宜丛植、片植于路旁和林缘,庭院栽植,屋顶绿化,可作背景材料、中心材料,围合空间也宜用。

基本不倒伏。

假龙头(PhysostegiaVirginiana)唇形科假龙头属,株高30厘米至60厘米,叶对生,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密集,有紫红、红、粉、白等色,花期7至10月。

性较耐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喜阳光,耐干旱,宜勤浇水。

花量大而集中,花期较长,正值夏季盛花,适用于花坛、花境等。

蓝花鼠尾草(Salviafarinacea) 宿根类新品种,高度30厘米至60厘米,花期5至10月,蓝色、玫瑰红色,花色淡雅自然,花朵轻巧迷人。

抗旱、抗病性极强,抗热性较好。

花期长,耐修剪,在湿热天气下也有较强的生长势和分枝性。

花序修长,花色纯正,可弥补夏季蓝色和线条型花材的不足。

观赏
谷子、观赏草这些背景材料也很好,与宿根花卉配置景观独特,或作点植与孤植。

护坡绿化适宜植物坡地绿化灌溉易形成径流,种植植物品种通常选择水土保持、抗逆性强、生长迅速、耐旱、改土效果好和生态功能明显的种类。

禾本科和豆科植物是首选,乔木类树种,可选择刺槐、五角枫、构树、山楂、枣树等,灌木可选择紫穗槐、沙地柏、荆条、杭子梢、多花胡枝子、地锦等,地被可选择绣线菊、甘野菊、小冠花、马蔺、费菜、狼尾草等。

小冠花(Coronillavaria)豆科小冠花属,又名多变小冠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期6至9月,果期7至10月,根系发达,覆盖度大,再生能力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在无灌溉条件时也能缓慢生长,不耐湿,是保水固土的优良地被植物,也是堤岸和斜坡绿化的好材料,适合于坡体修复种植。

抗性超强的品种,小花淡雅具自然野趣。

小冠花的缺点就是播种繁殖时,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出苗时间较长。

搭配上,可以同甘野菊进行混种,甘野菊花黄色,花期9至11月,效果不错。

马蔺(Irisiacteapall.var.chinensis)鸢尾科多年生草本,花浅蓝色、蓝色,花期4至6月,果期5至7月,耐盐碱、耐践踏,根系发达,需充足阳光、排水良好处栽植,不耐水涝,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容易发生锈病。

它适用于道路两侧、岩石旁、坡地等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地段的环境绿化,也可以用在屋顶上。

沙地柏(SabinavulgarisAnt.)柏科匍匐常绿灌木,极耐干旱、耐寒、稍耐阴。

生长势旺,适宜于在坡地、河堤和林缘作地被成片栽植,或在建筑物的周围作基础种植,亦可在岩石园中与山石配置。

植物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1.高密度种植,
不仅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也不利于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

生长空间过于狭小造成的后果是,植物地上部分徒长,地下部分无法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最终丧失景观功能。

例如木槿自然情况下有3米至4米冠幅,如果每平方米种植1株,冠幅只有1米,既不利于植物本身的生长,也影响景观。

单一品种大面积片植,群落整体抗逆性差,为病虫害传播创造条件。

同一物种按相同规格和密度种植,没有空间的疏密变化,也缺乏林冠线和林缘线的起伏错落。

2.保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注意速生和慢生相结合,植物种类不宜过多,应力求有变化。

要试着学会享受植物成长的快乐。

3.组合应用地被,扬长避短,特别是加入一些观花植物,提高地被植物观赏价值。

例如:石蒜类球根花卉与蕨类植物混合应用,花叶相间,优势互补。

4.要强调“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

除增加平面绿地覆盖率外,还应把墙面、窗台、阳台、屋顶等绿化起来。

5.各类植物配置得当,数量、比例得当,体量、形式得当。

6.通过养护调控保持景观的长久效果。

7.一年四季有景可赏,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

8.逐步提高施工工艺,充分作好施工准备,预计施工难度,选准植物材料,最终体现景观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