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楼阁的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亭台楼阁与轩榭廊坊应该怎么区分

中国古建筑亭台楼阁与轩榭廊坊应该怎么区分

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结构样式繁多、名称各异,可分为亭、台、楼、阁、轩、榭、廊、舫,我们很多人对于这些名称分辨的都不是特别清楚。

“亭者,停也。

人所停集也。

”亭指园林中供人休憩的亭子,主要由木质材料建成,是园林景观中十分重要的映衬美景的建筑之一,造型工整,层次感丰富。

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早期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之上。

古典园林中的台后来演变成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

楼阁:一般多为体量较大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为楼,四散建造的就是阁,它四面通风设有窗户,入口出口没有门,供人散步。

轩:多为高而敞的建筑,但体量不大。

轩的形式类型也较多,有的做得奇特,也有的平淡无奇,如同宽的廊。

在园林建筑中,轩这种形式是一种点缀性的建筑。

榭:水边建筑,人们在此倚栏赏景。

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它也是在水边的一种建筑,是观景休息的好去处,周围的美景与波光粼粼的水边相互辉映,具有一番诗情画意。

廊:廊相当于园林中的通道,将建筑物连接在一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遮风挡雨。

由顶层和柱子构成,柱子上勾勒着美丽的图案。

舫:舫字左侧有舟代表着建筑与船相似但却不能划动,是一种依照船体外观而建造的大型建筑,该种建筑一般三面靠水剩下的自然与陆地相接。

园林是结构复杂,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各有其建筑特点和风格,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建筑物才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代的四大楼阁

中国古代的四大楼阁

中国古代的四大楼阁
1.黄鹤楼,四大楼阁之首,其耸立于武昌蛇山之颠。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

2.蓬莱阁,在蓬莱市区西北的丹崖山上,其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

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

3.岳阳楼耸立于湖南岳阳西门城头,始建于唐开元四年。

宋庆历五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格言,更使岳阳楼名闻天下。

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4.滕王阁巍然耸立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

建筑规模大,饱经沧桑。

历史上屡毁屡建达28次之多,世所罕见。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使作为文化名楼而名扬天下。

中国古代楼阁结构 名称

中国古代楼阁结构 名称

中国古代楼阁结构名称中国古代楼阁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国古代楼阁结构的名称及其特点。

一、角楼角楼是中国古代楼阁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位于建筑物角落处的楼阁。

角楼通常具有四个面向,可以用来观察周围的环境。

角楼的屋顶一般采用独特的重檐式或多檐式结构,使整个建筑更加宏伟壮观。

角楼在古代城墙和宫殿建筑中广泛应用,不仅起到了防御和观察的作用,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二、榭楼榭楼是中国古代楼阁结构中一种建在水面上的建筑,它常常用于园林中的亭台楼阁。

榭楼一般具有轻盈飘逸的外观,常常采用重檐或多檐的屋顶结构,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

榭楼的特点是可以俯瞰水面,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营造出优美的环境氛围,成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阁楼阁楼是中国古代楼阁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建在高处的楼阁,通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供人休憩。

阁楼一般具有独特的屋顶形式,如重檐、多檐等,使整个建筑更加精致美观。

阁楼的内部常常布置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工艺和精湛技巧。

阁楼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赏风景和休憩的场所,还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

四、轩楼轩楼是中国古代楼阁结构中一种形式,它是指建在高处的楼阁,常常用于观赏风景和休憩。

轩楼一般具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可以供人们休息和娱乐。

轩楼的外部常常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轩楼在中国古代宫殿和园林建筑中广泛应用,成为了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楼阁楼阁是中国古代楼阁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建在高处的建筑物,通常用于观赏风景和居住。

楼阁一般具有多层的结构,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色。

楼阁的外观常常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楼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赏风景和居住的场所,还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详细描述楼\台\殿\阁\斋\舫\堂\塔\亭\榭\轩\馆亭子: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梅花形和扇形,用木、竹、砖、石建造阁:架空小楼房,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殿: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是主人起居之所,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厅: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所以很多有观景平台。

房:多为单一功能的房屋,一般作为静修、读书之用廊:有顶作为覆盖的通道称廊。

榭:建在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舫:仿照船的造型,在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

馆:小型规模的休息与会客的厅堂,有时也作为一个建筑群的称呼轩:原指古代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也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和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辕: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

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斗拱交错精雕细刻鎏金铜瓦红墙绿瓦飞檐斗拱古色古香梁柱涂金造型别致金龙盘柱布局巧妙殿角飞檐玲珑别致巍然屹立殿宇亭阁宏伟壮丽玉宇琼楼斋:原指古人斋戒时的居所。

也常指雅静的书房、学舍等。

【瞻天恋阙】阙:古代宫殿外的高建筑物;天、阙:均借指帝王。

指仰望与依恋帝王。

形容臣下留恋朝廷。

【辉煌金碧】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金碧辉煌】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金碧辉映】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同“金碧辉煌”。

【金碧荧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同“金碧辉煌”。

【桂殿兰宫】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贝阙珠宫】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

形容房屋华丽。

你看那香焚宝鼎,紫雾漾漾,玉楼金殿,贝阙珠宫,便如天宫之景也。

【五脊六兽】用于宏伟的宫殿屋顶建筑。

也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

【瑶台琼室】玉砌的楼台宫室。

泛指华丽的宫廷建筑物。

【玉楼金殿】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搭成的宫殿。

形容楼阁宫室的精致优美或指仙人之居处。

中国古代楼阁塔的建筑比较研究

中国古代楼阁塔的建筑比较研究

中国古代楼阁塔的建筑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楼、阁、塔等建筑形式被视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大师们的精湛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

在中国建筑史上,楼、阁、塔一直被认为是代表性建筑形式,它们各自具备独特的特点和内涵,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楼、阁、塔的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楼、阁、塔的概念及特点:1.楼: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是指多层建筑,通常用于居住、办公、商业等用途。

楼的建筑风格多变,有的是砖木结构,有的是砖石结构,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并存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楼建筑较多地分布在城市和乡村中,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

2.阁: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多层建筑,常用来指具有观赏性和陈列性的建筑,常用于宴会、娱乐或休息。

阁一般建于山水之间或湖泊之畔,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

阁的建筑风格注重形象、气势和格调,往往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

3.塔: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种重要形式,通常是指高耸的独立式建筑,常用来供奉佛教或道家等宗教用途。

中国古代的塔以多层为主,寓意着心灵的升华和追求。

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常用砖木或砖石搭建,具有独特的装饰和雕刻,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内涵。

建筑风格及地域特点比较:1.楼的建筑风格多变,有北方风格的雄伟大气,也有南方风格的婉约精致。

北方的楼多为砖木结构,建筑较为粗犷,体现了北方人的豪迈气魄和刚健品格;南方的楼多为砖石结构,建筑造型优美,体现了南方人的细腻柔情和文人气质。

2.阁的地域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环境和气候条件方面。

一般来说,北方的阁多建于山脚或水边,具有独特的山水风景;南方的阁多建于山顶或湖畔,景色秀丽,空气清新。

3.塔的建筑风格受佛教、道教等宗教影响较大,建筑风格和外观造型多样。

北方的塔多具有宏伟壮观的特点,如北魏的灵岩寺塔;南方的塔多具有细腻精致的特点,如开元寺塔。

中国古代楼阁

中国古代楼阁

中国古代屋顶的式样按等级次序有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等。

此外,屋顶还有单檐和重檐之分,重檐的屋顶大於单檐的。

在这些屋面中,重檐庑殿式级别最高,依次而下是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等。

硬山式建筑级别最低,一般用于辅助建筑或者民居商铺等。

各种屋顶图例:典型的明代悬山建筑:山西平遥双林寺天王殿除了上述的各种屋顶之外,宋元明的楼阁常用一种叫十字歇山的顶。

十字歇山也叫四面歇山,顾名思义,就是四个方向均有一个歇山面。

典型的十字歇山顶建筑,明代山西万荣飞云楼:十字歇山一个典型的明代建筑:山西榆次玄鉴楼来简单介绍一些中国古建中常用的一些名词:中国古建名称入门1. 正脊: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刹等装饰物。

2. 垂脊:垂脊是中国古代屋顶的一种屋脊。

在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建筑上自正脊两端沿着前后坡向下,在攒尖顶中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

3. 戗脊qiàng jǐ 在有不同方向的承梁板的屋顶中,其两个斜屋面交接处所形成的外角。

又称岔脊,是中国古代歇山顶建筑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

对庑殿顶自正脊两端之房檐的屋脊,一说也称为戗脊,但另一说为垂脊。

4. 脊兽:戗脊和垂脊上安放脊兽5. 走兽:又称小兽,屋顶檐角所用装饰物。

根据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定其使用数量,一般采用单数,太和殿用10个,属于特例。

其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多为有象征意义的传说中的异兽。

6. 斗拱: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

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

7. 歇山面:歇山等建筑开口的部分整体称为歇山面8. 博风板:歇山面边缘人字形的板。

又称博缝板、封山板,用于中国古代的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

亭台楼阁廊桥水榭的意思

亭台楼阁廊桥水榭的意思

亭台楼阁廊桥水榭的意思亭台楼阁廊桥水榭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元素,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这些建筑的意义和功能各不相同,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1. 亭:亭子是一种小型的建筑物,常见于园林中的景观点。

亭子有多种形式,如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通常由柱子和屋顶构成,供人们休息、观赏风景或避雨。

2. 台:台是一种高起的平台,常用于观赏景色或举行文艺表演。

台可以是方形、圆形或多边形,通常有阶梯状的底座,方便人们上下。

3. 楼:楼是一种多层的建筑,通常用于居住或举行重要活动。

在园林中,楼常常建在湖畔或山坡上,以增加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

楼的形式多样,有重檐歇山式、重檐抬梁式等,装饰精美,展示了古代建筑的技艺和审美风格。

4. 阁:阁是一种高大的建筑,多用于观赏风景或作为文化活动场所。

阁的特点是屋顶上有观景窗,供人们远眺或观赏园林景色。

阁的造型多样,有高脚亭、低脚亭等,装饰华丽,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工艺。

5. 廊:廊是一种长而窄的建筑物,常用于连接各个建筑或景点。

廊通常有一侧为开放式,供人们欣赏风景或遮阳。

廊的形式有走廊、回廊等,常常以柱子和梁构支撑。

6. 桥:桥是一种连接两岸的建筑物,用于人们通行或观赏景色。

园林中的桥多为小型或装饰性的,有石桥、木桥、弯桥等,常常与水景相结合,增添了园林的美感。

7. 水榭:水榭是建在水中或水边的建筑物,常用于休息、观景或举办文艺活动。

水榭多为小型,通常有平台和屋顶,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空间供人们欣赏水景和休憩。

亭台楼阁廊桥水榭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美学追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们在园林中的布局和设计,旨在为人们创造一个令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可以在其中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楼阁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楼阁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楼阁一、贵州贵阳甲秀楼甲秀楼位于城南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之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按照原貌修复的甲秀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高约20米,三层三檐攒尖顶,雕梁画栋,华丽宏伟,底部用贵阳郊区的赭红石作基脚。

门窗为细木条镶冰纹花纹,刻有雄狮、龙凤、麒麟、花卉等图案,生动传神。

原有四棵杉木大柱,外加漆膜保护。

阁壁嵌有明清文人墨士题咏甲秀楼的题记碑刻和楹联匾额多方。

登楼眺望,山川田野尽收眼底。

远处峰峦叠翠,近处江波滚滚。

甲秀楼借助浮玉桥与两岸接连。

浮玉桥现在也整修一新,桥上还新装了12盏玉兰花形华灯。

新建的涵碧亭,座落在桥中部,高7.7米,宽3.6米,小巧玲珑,十分精致。

亭的石柱上镌有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的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

二、山东聊城光岳楼光岳楼位于聊城故城中央。

高楼凌空,巍峨壮丽,气势非凡,为鲁西一大名胜。

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

当时,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在重修城垣时,为“严更漏,窥敌望远”,利用剩余木料建造而成。

故始称“余木楼”,后亦称“鼓楼”、“东昌楼”。

明弘治九年(1496年),考功员外郎李赞到聊城,见此楼高壮极目,天下所无,但及今百年,尚寞落无名,因与当时东昌府太守金天锡商定,命名“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

该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

在形式上它承袭宋、元楼阁遗制,结构上继承了唐、宋时代的传统风格,同时和明初其他建筑也有若干相似之处,开“官式”建筑先河。

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阁,由楼基和4层主楼组成,总高33米。

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1236平方米,边长34.5米,向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半圆拱门和直通主楼的50多级台阶组成。

主楼为全木结构,四面斗拱飞檐,因有回廊相通。

全楼有112个台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

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暎”匾,乾隆帝诗刻,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匾额、楹联至为珍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
楼阁的介绍ຫໍສະໝຸດ 课件提纲一、简介 二、用途 三、建筑形式
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早期楼与阁有所区别,楼指重屋,多狭而修曲,在建筑群 中处于次要位置;阁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平面呈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群中 居主要位置。后来楼与阁互通,无严格区分。楼阁多为木结构,构架形式有井傒式、重屋式、 平坐式、通柱式等。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即为楼阁建筑。
简介
庆云阁
用途
城楼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阙楼、市楼、望楼等都是汉代应用 较多的楼阁形式。汉代皇帝崇信神仙方术之说,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会仙人。武帝时建 造的井干楼高达“五十丈”。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筑也是一种楼阁。北魏 洛阳永宁寺木塔,高“四十余丈”,百里之外,即可遥见。可以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 往往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
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楼阁多为木结构,有多种构架形式。以方木相交叠垒成井栏形状所构成 的高楼,称井干式;将单层建筑逐层重叠而构成整座建筑的,称重屋式。唐宋以来, 在层间增设平台结构层,其内檐形成暗层和楼面,其外檐挑出成为挑台,这种形式宋代 称为平坐。各层上下柱之间不相通,构造交接方式较复杂。明清以来的楼阁构架,将 各层木柱相续成为通长的柱材,与梁枋交搭成为整体框架,称之为通柱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