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和图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树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 实,知道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知道重庆谈判, 理解中国共产党 为争取和平民主 作出的努力认识 国民党实行独裁、 发动内战的本质。
人 民 解 放 战 争 的 胜 利
知道中国人修建铁路的事实 和制碱的方法
知道鲁迅、齐白石、 聂耳、冼星海 等人的成就。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现 代 史
通过查找、补充相关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 象的资料,学会客观公正 的解释、评价历史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勤于思考, 善于合作、乐于交流 展示。 过程与方法
课标规定及要求
中 国 现 代 史
2、感悟近代中国人民 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 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每Biblioteka 的基本结构6 7 注释和注音
8
9
10 自由阅读卡
动脑筋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便于学生 参与课堂 教学,发 展想像力 和创造性 思维。
目的是浅 化教材, 便于学生 自学,扩 大知识面。
通过不同形 式的练习题, 检验自己对 本课核心知 识的理解和 把握。
用以启发学 生的思维能 力,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 力,以及与 其他学科交 叉、与现实 生活联系学 习的能力。
内容标准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 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兴 起
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 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 全民族抗战的意义。知道南京大屠杀 的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 凶恶暴残的侵略本质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全书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全书第一章古代史1.1 古代文明概述•文明的定义和特征•世界上的古代文明1.2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夏朝、商朝和周朝的特点和贡献1.3 埃及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法老王国的特点和贡献1.4 希腊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影响•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希腊哲学的贡献1.5 罗马文明•罗马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罗马帝国的特点和罗马法的贡献第二章中世纪史2.1 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分裂对欧洲的影响2.2 暗黑时代的兴起•欧洲的小国和伯爵制度•教堂和封建主义的影响2.3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的背景和目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2.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对艺术和科学的影响第三章近代史3.1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影响3.2 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业资本主义的定义和特征•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关系3.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导火线•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启示3.4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参战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3.5 二战和冷战•二战的起因和参战国家•冷战时期的对峙和影响第四章当代史4.1 地球村的形成•电信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4.2 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4.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探索4.4 领导力与国际关系•领导力的重要性和培养•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未来走向以上是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全书的内容概要,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时间:1842年6月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结束:1860年10月,奕䜣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一、鸦片战争(1840-1842)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开辟海外市场,倾销商品。
2、根本原因: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平等交往。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4、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背景: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结果:中国再次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背景:列强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3、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主要内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
3、结果和影响: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六、戊戌变法(1898)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主要内容: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3、结果: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
4、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觉醒。
七、辛亥革命(1911)1、背景:清政府统治腐朽,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革命运动。
2、主要内容: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3、结果:成功推翻清王朝,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影响: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时间:1842年6月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结束:1860年10月,奕䜣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的一次浩劫。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最大的国家。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然后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阿古柏残酷地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是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人间地域。
不同主张:李鸿章:东南海防重要,放弃西北塞防左宗棠: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时间及相关事件: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第3课收复新疆 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八年级上册历史23课知识框架

一、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夏朝的君主制度- 商朝的分封制度- 周朝的封建制度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国家分裂- 霸权争霸- 中央集权二、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1. 农业经济- 小农经济- 集体开垦-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 商代手工业- 青铜器- 织布- 商业的兴起3. 周代的社会结构- 封建制度- 贵族地主阶级- 农民工匠阶级三、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化1. 甲骨文的出现- 甲骨文的含义- 甲骨文的破译2. 金文的产生- 金文的形态- 金文的内容3.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家思想的特点- 墨家思想的影响四、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外交与战争1. 周朝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的性质- 宗法制度的特点2. 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 诸侯国的兴起- 诸侯国的相争3. 韩康伯和孙子兵法- 韩康伯的思想- 孙子兵法的内容五、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科技1. 夏商周时期的农具- 木耜- 锄耨2. 夏商周时期的冶铁- 冶铁的起源- 冶铁的技术3. 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 蜀绣渠- 匠人引水- 凿井灌溉六、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宗教1. 夏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祭祀- 神像2. 周代的宗教改革- 伊尹的宗教改革- 司马迁的宗教改革3. 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教多元化- 宗教纷争- 宗教融合七、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军事1. 军事制度- 军队组织- 军事技术2. 势力争霸- 诸侯争霸- 军事冲突3.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八、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艺术1. 甲骨文艺术- 甲骨文的艺术特点- 甲骨文的艺术价值2.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青铜器的纹饰3. 剧照艺术- 剧照的类型- 剧照的演变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知识框架的内容。
该知识框架为学生们提供了对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科技、宗教、军事、艺术等方面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结构图

中 国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结 构 图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 洋务派
洋务运动
学习西 方技术
经济领域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变法图强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政治领域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革命派
辛亥革命
先进的知 识分子
民主科学
新文化 运动
学习西方 思想文化
思想文 化领域
第三单元知识网络
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交通、通讯
火车\轮船\有线电报
社 会 生 活 的 变 化
文化生活
电影、照相机 申报、商务印书馆
社会习俗
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改变礼节、称呼
推共 动同 了作 社用 会: 文促 明进 进了 步中 。国 社 会 生 活 的 近 代 化 ,
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是以中国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换取的!
一 七 九 九 年
一 八 二 ○ 年
一 八 二 四 年
一 八 二 五 年
一 八 二 九 年
一 八 三 ○ 年
一 八 三 四 年
一 八 三 五 年
一 八 三 八 年
一 八 三 九 年
单元回眸
战前: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0月
人 民 解 放 战 争 时 期
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夏 (重大事件:1946.6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 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战中
战略反攻
1947年夏——1948年9月 (重大事件: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1949年1月 (重大事件:三大战役)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兴 起
五四运动马克 思主义传播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 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时间:1842年6月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结束:1860年10月,奕䜣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和图表
学会听课,对初中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下面由为你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和图表,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和图表欣赏(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1、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通商:自南向北分别为广州、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宁波、上海;
(4)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简述俄国强占我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八年级上册来知识点二(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黄海海战:(时间:1894年、地点: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邓世昌)
(2)辽东战役(暴行:旅顺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1)签订: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2)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在中国取得办厂权))
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抗击史实:1900年6月(庚子年),八国侵略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
义和团奋起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最后狼狈逃回天津。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它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签订: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日、法、意、俄、德、奥匈等国签订;
(2)内容:(谐音记忆:钱禁兵馆)
①钱: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赔款最多)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兵: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
①《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思考: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三次战争、三个典型条约和三个影响)
(五)“侵略与反抗”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抗争精神。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帝国主义才没有能灭亡中国。
我们应牢记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