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2020用)
李商隐诗二首

Thank you
204 刘欣怡
李商隐的爱情
在爱情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 青年时期他先后与洛阳商人少女柳枝, 女道士宋真人相爱,均以悲剧告终。 与王茂源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 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 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 诗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商隐虽然长期做幕僚,以写骈文为主,但他的文学 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李商隐的诗歌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晚唐时代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政权内部矛盾重迭、 危机四伏的现实状况,特别是通过对诗人自己身世的讴吟, 深刻表现出中下层士子的苦闷和悲愤,从而使人们感到一 种江河日下、黄昏渐近的时代气氛。 李商隐诗歌的表现内容,主要有这几类:
李商隐生平遭际
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说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极为落寞凄凉的诗人。他九 岁时,父亲李嗣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他在家随堂叔学习。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但 此后却由于党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的生活中度过 了坎坷的大半生,四十六岁时郁郁而死。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瓜葛,是从令狐楚对他的赏识开始的。他曾说自述“樊南 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这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令狐楚是牛党的上层人物之一,他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便引入幕府,待他如亲子。 由于当时的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所以,令狐楚便亲自指点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令 狐綯学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写得好,是与令狐楚的指点分不开的。唐文宗开成二年 (837),李商隐二十五岁,上京应举,由于令狐綯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 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应算是牛党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 楚却去世了,李商隐的生计成了问题。这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 幕僚。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华,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所 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的上层人物,因此,李 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能为牛党所谅解。 此后,牛党执政的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李商隐就吃苦头了。令狐綯原是他的 好朋友,但一直不能原谅他。令狐綯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但却一排挤 他、打击他,李商隐沦落不偶的一生以致郁郁而死,都与此有关。
李商隐的诗歌(精选8篇)

李商隐的诗歌李商隐的诗歌(精选8篇)李商隐,唐代诗人。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代表作品有《月下与君共饮》、《锦瑟》、《重过圣女祠》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商隐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李商隐的诗歌【篇1】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李商隐的诗歌【篇2】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风雨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忆梅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李商隐的诗歌【篇3】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的诗歌【篇4】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李商隐的诗歌【篇5】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李商隐的诗歌【篇6】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李商隐的诗歌【篇7】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李商隐的诗歌【篇8】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李商隐诗两首》

1、 这首诗前后两联所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 简要分析。 前两联以蝉自比,暗喻寄人篱下,空作不平之鸣, 无人同情的悲哀。后两联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 己虽官卑职微、漂泊不定,却仍要保持高洁的情操 和品格。 2、作者通过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诗中的蝉,实是作者 自己。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以蝉之声而兴,以蝉 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抒发了位卑寄 人篱下的感叹。
f
综合探究
• 分析《马嵬》章法结构的特殊之处
这首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 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 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 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 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 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 后,反而先着笔。
(3)自伤说:诗人独自哀伤之情。
锦瑟呀,你为何要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 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让我想起过去的青春 年华。感觉是那样美丽、虚幻、飘渺、伤感。 自己曾如庄生梦蝶一样追逐美好梦想,曾如让 贤亡国、化鸟悲啼的望帝一样执着。可理想未 能实现,自己如沧海朗月中的鲛人泣泪为珠, 虽然是沧海遗珠,未受重用,未展抱负,但依 然如明珠一样,闪亮依旧,晶莹依旧,纯洁依 旧,丝毫不减高洁节操!可毕竟美好年华和理 想如蓝田暖日中的美玉升腾缭绕起来的烟云一 样可望不可及。年华和理想多么美好,真想永 远珍藏,只是当时心中已是迷惘一片,而现在 才终于明白。
(1)相思说:思念恋人不能相聚的痛苦。
看到‚瑟‛,想到琴瑟和谐的 恋情。看到‚锦瑟‛,想到恋情的 华美。锦瑟,你为何无缘无故有五 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 每一柱都勾起我对恋情的记忆。感 觉幸福、遥远又迷惘。像庄生梦蝶 一样如梦如幻,像望帝化鹃泣血哀 啼一样执着和凄美。感觉恋情如沧 海明月中鲛人哭泣的眼泪化成的珍 珠一样晶莹、纯洁,又如蓝田暖日 里美玉所升腾的缭绕烟云一样可望 不可及。多想把这份记忆珍藏,可 在过去恋情发生之时就已迷惘!
【诗歌鉴赏】李商隐《马嵬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马嵬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马嵬二首》原文马嵬?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二首》翻译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李商隐《马嵬二首》赏析《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词作品,是一首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马嵬?其一赏析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
范阳即幽州,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冀州。
“冀马燕犀动地来”即是说此事件。
犀,犀利,指刀剑兵器。
逃难路上,六军威迫唐玄宗下令缢死了“红粉”杨玉环。
公元75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
所以说他“自埋红粉自成灰”。
或者说玄宗亲手埋藏了自己的红颜知己,任其在马嵬坡畔成冢成灰。
后二句含蓄而又不无深意地指摘唐明皇,你若早知沉迷于倾国之色而易于覆国,又怎能有如此狼狈出逃之举?一句反问,意味深长,褒姒妲己,前车之鉴,岂可忘得?马嵬?其二赏析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金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
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
三四句承上铺写。
“空闻”、“宵柝”,即未闻“宵柝”;“无复”、“报晓”,即不用“报晓”。
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
五六句转入实事。
“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
初中李商隐古诗

初中李商隐古诗
1.《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5.《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8.《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自唐以来,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著名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
而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态度褒贬不一,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在和平时期的“鸡人报晓筹”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
同时,诗人也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
面对不能预测的命运,即使贵为天子,也难避免。
全诗又于有情人与无情世事的对比中,凸显了人生的无常。
[运用角度]“得与失”“看问题的角度”“人生无常”“情感与时代”等。
夜读李商隐深夜,在群星璀璨、飞光流辉的大唐帝国的诗空中,解读李商隐。
情怀便如夜一样温柔,诗一样古典。
仿佛看到他徘徊于长安城外的郊原,袖袍款款,丝绦飘荡,长髯掀拂着惊涛骇浪的意象;浓郁的眉宇间挽结着爱的抑郁和缠绵,在晚唐帝国的斜阳日暮里,吟哦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章……义山出生寒微,但寒门关不住天才童星的光辉,他在七八岁的时候,便显露出非凡的诗才,这在连吵架都有平仄诗韵,能作诗就有荣华富贵的时代,义山不能不受到人们的重视。
于是某豪门主动愿与李家结为儿女亲家,愿意资助义山成才。
这对经济拮据的李家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便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又一段爱的悲剧,在世间上演了。
李商隐诗两首2020

李商隐的诗歌,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 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 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 有《李义山诗集》。这首诗大约作于大中十 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 州闲居,不久病故。
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什么事, 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 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 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共用了四个典故:
庄周梦蝶化蝶 -----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望帝魂化杜鹃 ------凄凉悲慨 南海鲛人珠泪 -----对梦想和理想破灭的伤心 蓝田山产玉 -----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的迷惘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 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分析诗歌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的方法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 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 带有哀婉的意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 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终究是空。
象征梦想和情思都破灭了,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 颈联,写才美不外现,或美好的事物不能长在,
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 课堂教学目标:
• (1)《锦瑟》每一联都代表了一种情境, 一种心绪,你能试着说说吗?
• (2)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 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 种怎样的意境?
• (3)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 (4)探究《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 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人泣泪, 颗颗成珠。
蓝田日暖玉生烟
《搜神记》载: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 相爱,欲嫁未成,气结而亡。后韩重前去祭 奠,紫玉显形,韩重欲抱,化烟而逝。其它 见注释。
李商隐诗二首

[本课考点提炼]
考点一
考点二
赏析比兴、用典等表现手法
理解诗中的惆怅情绪
一、小背景链接 《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 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也就是在这一年, 漂泊一生的诗人离开了人世。可以说,这首诗是他留在人间
的最后的辉煌。
锦
瑟
二、主旨领悟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 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作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
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幽怨的你。
“虚负凌云壮志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也许是你一 生最大的悲剧,纵使一生从未放弃过为仕途的求索奔波, 却早已注定是个落寞的收场。你不能像李太白花间一壶酒
舞得影凌乱,也不能像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你的性格使得你只能留在现世中漂泊无依,上下求
索。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这和人世间一切美
首联: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 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翻译: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 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 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 苦。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的画面。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 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 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 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 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 可供读者品尝! 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 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 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 源于古老的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 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 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 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 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联上句“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一系列与珠 有关的传说典故。
古代有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化为珍珠的传说(见 《博物志》),所以这里把“珠”和“泪”联在一 起。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 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同 泪珠一般。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被称为”小李杜”。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 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 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 (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 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 的政治生活,揭露现实黑暗的,有的是借古讽今的 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 后代读者所喜爱。
李商隐此处则借以形容锦瑟所奏出的音乐意境缥缈 朦胧,象暖日映照下蓝田玉山上升起的丝丝轻烟, 远望若有,近之则杳;也用来象征自己平生所向 往、追求的,正像“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样,可 望而不可及,属于缥缈虚无之域。
尾联是对“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总括。
“此情”统指颔、颈二联所概括抒写的情事,即 自己的悲剧身世的各种境界。
“可待”,即岂待、何待之意。 两句意思是:华年所历的这种种情境何待今日闻 瑟追思时才不胜怅惘呢,就是在当时即已使人惘 然若失,惘怅不已了。
“惘然”二字,概括“思华年”的全部感受,迷惘、 哀伤、寂寥、虚幻之情,统于这二字中包括。而何
待追忆,当时已然的感喟则不但强调了华年往 事的可悲,而且以昔衬今,加倍渲染了今日 追忆时难以承受的怅惘悲凉。
【伉俪深情】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 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 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 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庄周梦蝶故事本身就充满变幻迷离色彩。
诗人在运用这一故事时,又突出一个 “迷”字,即庄生迷蝴蝶之晓梦,“迷”字 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梦中的如痴如迷, 也写出梦醒后的空虚幻灭、惘然若迷。
这迷离之境、迷惘之情,从描写音乐境 界来说,是形容瑟声的如梦似幻、令人迷 惘,从表现诗人的华年所历与身世之感来说, 则是梦幻般的身世和追求、幻灭、迷惘历 程的一种象征。
春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 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春心”与 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包含了伤 春、春恨的意蕴。
而伤春,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指忧国伤 时、感伤身世,所谓“天荒地变心虽折, 若比伤春意未多”(《曲江》)、“创意 伤春复伤别”(《杜司勋》)、“年华无 一事,只是自伤春”(《清河》),都可 作为明证。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像庄生梦化蝴蝶,变幻迷离,晓梦
醒来,转眼成空.像望帝身死化魂 ,满腔的春情春恨,都托于泣血悲 啼的杜鹃.
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
颔联出句用庄子梦蝶的典故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 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 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 工的艺术特色。
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 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 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 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 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 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 漾,轻薄浮艳。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 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 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 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
凭借联想交融的意象,月亮、珍珠、泪 珠都是圆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丽异 常,加上泪珠,幻化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 不可即的带有哀婉的境界。
颈联下句“蓝田日暖玉生烟” 描绘了蓝田山中沉埋的美玉,在暖日晴辉的照 映下,升起丝丝缕缕的轻烟。
蓝田山在陕西蓝田县,是著名的产玉地。晚唐司空图《与 极浦书》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 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从司空图所引 戴氏语推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 比兴象征说法,喻指“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之景。
【深山倾情】
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 来感到晦涩难懂。使后人如雾里看花,评价极 为分歧。王渔洋诸人,早就发过“一篇‘锦瑟’ 解人难”的感叹。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 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 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 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诗人以“沧海遗珠”自况,表达了身具 良才美 质却一生遭世遗弃的郁闷之情。
诗人以“玉埋蓝田”自况,表达了身具 良才美 质却一生遭世遗弃的哀伤之情。 意境极其惨淡凄凉。
年少时,玉生烟;而今日,珠有泪。
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 迷惘。
如果说,颔、颈二联是听到锦瑟弹 奏时涌现于脑海的对华年情境的联翩浮 想和发自心底的与瑟声相应的悲凉心声, 那么,尾联就是弹奏结束后如梦初醒的 怅惘和沉思。锦瑟的悲声终止了,在静 默中却依然笼罩着一片无边的惘怅,回 荡着悠长的凄清余韵——“繁丝何似绝言 语,惆怅人间万古情!”
【深山倾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深山倾情】
这些回忆前情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悠 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运用比喻、典故和 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 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怀春的 惆怅与愉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我们 可以相信李商隐和女道士宋华阳的恋情既缠绵 沉痛,又极其真诚的。李商隐的心灵深处永久 留下了她的身影,终生难忘。他的一生都在这 段回忆中怅惘与悲哀,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 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锦瑟遗情】
这首诗为李商隐46岁时所作,据说怀恋一 个赠予锦瑟的女子。是令狐楚婢女也好,是 当时贵人爱姬也罢。正如《玉溪生诗集笺注》 说:“吐词含味,妙臻神境,令人知其意而 不敢指其事以实之。”,“透彻玲珑,不可 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 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
李商隐诗二首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 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 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 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 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 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 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 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 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 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 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
【锦瑟遗情】
《锦瑟》 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 第一篇。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 无人能解,所以莫衷一是。元好问在《论诗绝 句》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王渔洋 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这首诗辞藻华 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众说纷纭。通篇追 忆往事,反复抒发感情破灭、壮志成灰的无限 感慨和遗恨,春宵一刻,轻怜蜜爱;双飞彩凤、 血泪相思,其中的爱情、怨恨、惆怅和迷惘, 该是怎样的哀恸?以朦胧的意象表达诗人无限 迷茫的心境。
曰“无端”,这里含有睹物心惊、怨怅和 无可奈何、自伤老大等多种感情。
“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即青春年华,诗中指一生
意思是说,听到这锦瑟弦弦柱柱上所弹奏出的悲
声,不禁触动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沉浸在对华年逝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 案》)、 (元)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 诗三十首》),都是此意。
李商隐名句集锦:
相见时难别亦难,_东__风__无__力__百__花__残____。 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__炬__成__灰__泪__始__干__。 夕阳无限好, _只__是__近__黄__昏__________。 何当共剪西窗烛,_却__话__巴__山__夜__雨__时____。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__有__灵__犀__一__点__通____。 天意怜幽草,__人__间__重__晚__晴_____。
【深山倾情】
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 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 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 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 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 诗即完成于此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望帝春心托杜鹃”,象征着化为望帝 冤魂的杜鹃,在泣血般的悲鸣中寄托着 不泯的冤恨。这里所展示的正是一幅 笼罩着 哀怨凄迷 气氛的图画。
这幅图画,一方面是表现瑟声的哀怨 凄迷,另一方面又喻指自己的春心春 恨(美好的愿望和伤时忧国、感伤身 世之情)都托之于杜鹃啼血般的哀怨 凄凉之声。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伉俪深情】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氏夫人去世,李商 隐写了一些诗怀念她,如:
《花·妻死之后作》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伉俪深情】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 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自 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直到四 十六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