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谈
苏州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经验总结

苏州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经验总结之前发过这篇帖子,结果很快就沉了,着实伤心,为了造福更广大的计算机考生,我这里再发一遍。
有感于考研道路的艰辛,特地将我考研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写出来给15届的学弟学妹们做个参考,仅供参考,不要过分纠结于此。
我报考的是苏大学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每年苏大计算机院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总分328。
直到今年国家线出来了我才知道苏大的学硕中两个专业:计科和软件工程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而且相差还那么大!计科复试线今年是320分,而软件工程只有300分。
从数据可以看出,初试成绩高的,被刷掉的可能性较低,今年除了专软第三名被刷了以外,其余专业刷的都是后几名的人,但是复试对于初试的排名影响还是蛮大的,所以还是得重视,可能一不小心就掉出去了。
14年的可以统计到详细数据,但是13年的只能听上一届的人讲一下,数据没有那么详细,只能做个参考了。
14年的学硕录取比例是1:1.3,专硕是1:1.5。
但是奇怪的是,今年每个专业的最后一名都录取了,这说明,苏大的复试还是很公平的,即使初试发挥的不好,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有实力,复试也有机会逆袭的。
总的来说,考上苏大的秘诀就是初试分数尽可能的高,同时还要重视复试的上机,从今年考的情况来看,复试的上机题做出来的,基本都录取了,所以说,要逆袭,就要把上机题做出来。
复试阶段苏大的复试还是很重要的,之前看过一篇13年考研的前辈写的帖子,说苏大复试基本不改变初试的排名,我在这里不是很认同。
今年苏大采取的政策是初试500分+复试400分的总分排名来决定你能否录取的。
我们计科初试第二名那位仁兄由于上机题做的不好,结果直接掉到了17名,险些被刷了。
还有专硕软件工程第三名就是被刷掉了。
所以只能说,你初试分数高,被刷掉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如果你不重视复试的上机,那么你可能就和苏大说拜拜了。
复试400分=英语口语与听力50分+上机选择题75分+上机编程75分+综合面试200分。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
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有关的信息表示、收发、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计算机专业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企业、事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应用。
【考研经验】计算机专硕零基础学渣考研经验

一丶基本情况首先必须要介绍一下个人情况,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必须要按照自身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
1 各科基础数学:高数线代都是考前突击水过去的,之后就没有碰过了。
英语:四级裸考555,六级裸考477,之后就没有碰过了。
专业课:只学过C语言,不过没有上机写过代码,算是零基础吧。
政治:高中政治学的还不错,不过大学政治课都是开卷考试,所以你懂的。
总结:所以说跨考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因为即使像我这样零基础的学渣,经过努力也是可以考上的。
2 复习经历我一开始是准备跨考复旦金融专硕的。
暑假前我刷了一遍数三全书,英语背了一些考研高频单词。
7月回家浪了一个月,后来听说复旦计算机去年扩招了,于是在8月10号改考计算机。
我的总复习时间约1500小时(去除了准备金融专业课的时间),其中专业课约580小时,数学约550小时,英语约170小时,政治约200小时(计时软件统计的)。
3 计划制定首先谈一谈时间分配的问题。
考研归根结底是一场考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优的分数,就必须结合自身背景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我们需要合理掌握复习的度。
我个人认为英语是性价比最低的科目,所以我在英语上投入的时间最少。
接下来说一下我的详细时间安排:8月10日-8月20日(适应阶段):每天9-10小时,全天学习专业课。
(刚开始不宜太猛,以适应考研节奏为主)8月20日-9月20日(基础阶段):每天10-12小时,早上数学,下午和晚上专业课,中间穿插着背一些英语单词。
9月20日-11月底(强化阶段):每天10-13小时,早上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英语和政治。
12月以后(冲刺阶段):每天8-10小时,早上数学和专业课,下午和晚上用来背政治和英语作文。
(最后阶段保证身体健康,强度应降低一些)其中,强化阶段每天的时间安排如下 7:15-7:30 洗漱+早饭 7:30-11:00数学11:00-11:30午饭11:30-12:00数学 12:00-13:00午睡 13:00-17:00专业课 17:00-17:30晚饭17:30-18:00小憩18:00-19:00专业课 19:00-21:00 政治 21:00-21:20洗澡 21:20-23:20英语 23:20-23:40上QQ了解(水)信(群)息 23:40睡觉(睡眠时间最好不要低于7个半小时,否则白天效率会很低)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千万别像我一样准备的太晚,不然中期用力过猛会觉得非常疲惫,而且到了后期会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
2024-2024兰州大学计算机806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经验

2024-2024兰州大学计算机806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经验2024年是我报考研究生的一年,我选择了兰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准备考研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学习和备考策略。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我在基础课程方面的考研经验。
首先,基础课程的学习是考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针对计算机806专业基础课程,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是刷题巩固知识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通过查看历年真题,总结了一些常考的重点知识点。
然后我就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大量的刷题,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了解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强化和巩固知识。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我开始进行强化和巩固,主要是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和做冲刺卷。
这样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适应考试的环境和节奏。
除了上述的阶段性学习策略,我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其他的学习和备考策略。
首先是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我在开始准备考研之前,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了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和每天的学习任务。
这帮助我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和备考。
其次是合理安排时间。
基础课程庞大而且重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
所以我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分配专门的时间用来学习基础课程。
我把时间分成了若干个小周期,每个小周期的学习内容和任务都是合理安排的。
最后,是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
我每个阶段结束之后,都会进行一次自我评估。
我会总结自己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策略。
这样可以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兰州大学计算机806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经验主要包括系统复习、刷题巩固、强化巩固和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等策略。
这些策略在我备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
希望对同样选择这个专业的考生有所帮助。
2021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经历过就有想分享出来的愿望, 就像很多朋友圈的人, 发一道新做的菜, 发现新去地方的照片, 发一个新遇到的人, 我也不例外, 刚刚准备完考研, 我也想把自己这一年多的复习经历分享出来给大家,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拿走对你们有点帮助的东西。
考研第一步莫过于了解考研开始, 它一共分四科, 必考的是政治, 英语, 其他两科要不然就是一门数学, 一门专业课, 要不然就是两门专业课, 总分500分, 初试总成绩对你来说很重要, 其次就是选择你要报考的学校, 报考的专业, 然后在进行你计划的前期, 把教材参考书准备好, 至于你是不是要报一个考研培训班, 我个人建议, 最好报一个, 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说, 复习过程中有一个引路人, 可以帮助你对复习有一个大方向的把握, 而且比你自己闷头复习效果好的多。
话不多说,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一下我的复习方法以及自己的点滴感悟, 我将以英语, 政治, 数学, 专业课的顺序来展开我这篇考研分享, 希望我能带给大家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帮助你们在考研路上走的更顺利一点。
英语的复习, 我觉得主要就是四大块, 一是单词, 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没有词汇量做底子, 你不可能把提高英语成绩, 所以我买了比较热门的《一本单词》, 按照每天20个30个单词的量去记忆, 然后每三天一个小循环, 每七天一个大循环, 根据例句当中单词的意思去记忆, 效果更佳。
二是句子, 也就是涉及到时态语法从句, 我自己用的参考书是《蛋核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适合基础较差的同学, 或者进阶阶段辅助查阅学习语法的同学, 先看知识点解析, 然后看例句, 最后书上后面的题。
三是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跟单词和句子是分不开的,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 平时训练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把一篇阅读理解搞懂,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对, 建议大家做题的时候采用一些技巧, 比如先看问题, 带着问题去读, 这样会省去很多反复的时间, 而且能够提高准确率。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考研经验指导及同济大学考研辅导班推荐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我本科在天津某985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认识我的人基本可以确定我了),之前准备本专业出国,大四决定跨考。
初试369总排名第11,复试由于划水严重(我太菜了)所以排名倒数。
再说一下选择吧,我个人认为考研对于家庭并不富裕的人来说是很好的路,如果你家庭很富裕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出国转专业,211以上的学生,有个3.0+的GPA,100的托福和320的GRE申请到美国50左右的CS master是没有问题的。
但我考完GT后觉得家里比较穷,不太想让父母出这个钱,所以就决定考研了。
关于学校选择,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同学有考浙大的,两年都没考上,浙大是比较困难的,尽管我觉得自己努努力还是有希望的,但稳妥起见,同济是个不错的选择,没有机试,并且地处上海(同济cs在上海的就业只比上交差,某学长原话),如果你不是跨考,那么中山也是可以的,在408中中山算是和同济一样比较“好考”的学校。
关于专业课,我个人倾向于无脑408,因为你学408之后的基础会好一点,并且所有资料都是公开的,这很公平,之前南大似乎有过事情,出的卷子和本科课的重复度很高,初试南大本校很多人130外校血崩。
另外有的同学跨考或者基础差的想报辅导班的倒是可以考虑下新祥旭,他们是一对一针对辅导,感觉还是很不错,有兴趣的可以去咨询下。
然后就是初试经验了,我从8月到12月,一共5个月的时间准备考研,在家全职。
如果你是在学校,建议至少提前到4月份,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其实我也看了4本专业课的书,只不过正式准备是7月30号。
我大概保持每天学习8小时(注意,是纯8小时),你可以下载一个番茄todo的软件,然后就可以计时学习啦,学习的时候玩不了手机,每天都有目标。
我最努力的阶段在10月份,每天学11小时,最不努力在8月和12月,每天7小时。
数学:我个人觉得李永乐的书很一般,我看的课是汤家凤的课,非常好懂,边写边讲你自己记笔记也方便。
汤家凤的题也很不错,你可以选择性的写。
浙江大学计算机考研的信息分析和经验总结

目录PART 1:人数 (6)1.1录取结果比例 (6)1.2[学校类别-跨考情况]进复试人数与比例 (6)1.3跨考情况与录取结果 (8)1.4学校类别与录取结果 (9)1.5几战与录取结果 (10)1.6正式复习的起始月份与录取结果 (11)1.7是否在职与录取结果 (12)1.8一些额外的组合信息 (12)PART 2:分数 (13)2.1政治 (13)2.2英语 (15)2.3数学 (17)2.4专业课 (19)2.5初试总分 (21)2.6机试 (23)2.7面试 (24)2.8初试总分与录取结果 (26)2.9跨考情况与初试总分 (27)2.10学校类型与初试总分 (27)2.11几战与初试总分 (28)2.12复习起始月份与初试总分 (29)2.13[复习起始月份-跨考情况]与初试总分 (30)2.14[复习起始月份-学校类别]与初试总分 (31)2.15复习起始月份与四门单科 (32)2.16[复习起始月份-跨考情况]与四门单科 (32)2.17是否跨考与四门单科 (33)2.18学校类别与四门单科 (34)2.19初试各门课的分数关系 (35)2.20初试总分、机试、面试、初复试综合分的分数关系 (36)2.21学校类别与机试 (37)2.22跨考类型与机试 (37)2.23学校类别与面试 (38)2.24跨考类型与面试 (38)2.25[学校类别-跨考类型]与面试 (39)2.26几战与机试/面试 (40)2.27在职与面试 (40)2.28一些额外的组合信息 (40)PART 3:总结 (41)3.1总结 (41)3.2还有什么想说的? (41)附录 (43)附录A (43)A-1.[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录取结果 (43)A-2.[学校类别-跨考情况]与录取结果 (44)A-3.[跨考情况-几战]与录取结果 (44)A-4.[几战-跨考情况]与录取结果 (45)A-5.[复习起始月份-跨考情况]与录取结果 (46)A-6.[跨考情况-复习起始月份]与录取结果 (47)A-7.[学校类别-复习起始月份]与录取结果 (48)A-8.[复习起始月份-学校类别]与录取结果 (49)A-9.[复习起始月份-学校类别-跨考情况]与录取结果 (50)A-10.[复习起始月份-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录取结果 (51)附录B (52)B-1.[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政治 (52)B-2.[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英语 (53)B-3.[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数学 (54)B-4.[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专业课 (55)B-5.[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初试总分 (56)B-6.[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机试 (57)B-7.[跨考情况-学校类别]与面试 (58)B-8.[学校类别-跨考情况]与初试总分(明细) (58)B-9.[学校类别-跨考情况]与四门单科(明细) (59)B-10.[复习起始时间-学校类别-跨考情况]与初试总分 (60)B-11.[复习起始时间-学校类别-跨考情况]与四门单科 (61)B-12.几战与四门单科 (62)B-13.四门单科、初试总分、机试、面试关系 (62)PART 1:人数1.1录取结果比例此为收集到的151份数据中各录取结果的比例(如果你算所有人的比例的话会发现比例是差不多的)。
2023年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考研初试复习经验分享

电子科技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985大学,也应该是名字带有“电子科技”的大学中最好的大学。
计算机实力在同等级的大学中都是比较强的。
而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985,计算机学科评估A,软件工程学科评估B%2B,在985中也排名中上游。
一、参考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严蔚民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二、历年招生人数、复试线和最低录取成绩:三、专业课复习建议:3月,暑假(8月左右)配合教材以及王道习题把专业课过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比如每一章节的知识可以用思维导图罗列记忆,而对于各种排序算法的总结,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记忆。
同时仔细研究考纲,哪些不会考大题,哪些不是重点,比如不要去纠结图算法的代码实现,这一块十分复杂基本不会出考题。
开学(9月左右),10月第二遍重点突破数据结构的大题(算法题)、操作系统的PV之类的大题,背诵操作系统的简答题。
关于这个板块,我通常是每天一道算法题(线性表,树,队列和栈)+PV大题或者内存管理的大题,并且做完之后要对方法进行总结。
特别是算法,有时候不要过于在意代码,要学会野反三,这样的思想同样也适用于后面复试的C语言的代码题。
关于PV大题,自己选择适合的题进行反复训练,多总结各种类型的PV解题模式,顺便再过一遍之前疏漏的知鴻岫昔题11月一考前这个阶段可以用真题来适当的练练手了,最后冲刺阶段就是不断地查漏补缺,哪部分遗忘了就突破哪一部分。
因为考研战线长、东西多,有些东西是会忘记,把之前自己做的错题本以及一些思维导图拿出来,稳固自己的基础,最后基础扎实了,专业课至少能有120。
考试技巧在820这么科目考试中,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各占75、平时训练时也要注意时间的分配,一般先做操作系统,后面多的时间留给你思考算法题。
然后做操作系统大题一定要细心,因为有些题是有几个问的,稍不注意会有连锁反应,导致整道大题都丢分。
最后想说对于跨考的同学,820真的是只要一开始你坚持下去,最终你考的分数并不会比计算机专业的低,相较于数学,也是很容易涨分的学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谈
在我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之后,我被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清华好考吗?"这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我只能说:"在我还没有考上清华时,我以为清华很好考;当我考上清华之后,我才知道清华其实很难考。
"
在我决定考清华之初,就有同学给我"泼冷水"(当然都是善意的):"清华是工科院校中的,考清华可要三思啊!""你真的要考计算机?清华的专业课很难,你本科又不是学计算机的,你有信心吗?"......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考清华难,这点我很清楚,但是清华毕竟要招收优秀的学生吧?出色源自本色,那我就以实力证明自己吧。
准备考研期间,我没有上任何考研辅导班。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基础比较扎实,没有必要上辅导班重来一遍,教材的复习和知识点的整理完全可以靠自己。
其次,我想自己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辅导,身边有同学在,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总要比老师单方面的辅导更有帮助。
我始终相信,自我管理、自我辅导的能力,对于考清华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很多人说,考研就是打持久战,谁坚持到最后,谁就会取得胜利。
这点我很赞成。
考研的成败,不在于你熬了几个晚上。
事实上,在我考研期间,除了临近考试时,有几天看政治看到凌晨3点外,平时都是12点之前就寝。
我觉得,如果能够保证平均每天复习8小时就足够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上午2小时(9:00-11:00),下午3小时(2:00-5:00),晚上3小时(7:00-10:00)。
看,连睡早觉,午睡,和晚饭后散步的时间都留出来了,而且不用熬夜!每天8小时的时间,对于想考清华的学生而言并不多,关键是能否坚持下来,而且,至少要坚持半年。
整个备考期间,我过的相对比较轻松。
我喜欢看电影,于是,差不多每周都去学校礼堂看一两部影片。
平时,看书累了,我就看课外书籍,《唐?;吉诃德》《西方哲学史》《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就是那段时间看完的。
所有这些,都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且,都是令人愉快的方式。
毕竟,考研不比高考,高考前有很多次模拟考试,通过这些考试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竞争者中的位置。
但是考研则是孤军奋战,每个人都被安置在一座山的脚下,各自沿着不同的路径向山顶攀登,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竞争者,不知道其他竞争者的实力,我们也不知道在攀登的过程中是否会失足坠落的危险,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爬到山顶,甚至我们会怀疑自己是否有必要爬这座山。
要知道,乖乖的呆在山下乘凉,总比冒着一无所获的危险攀登要好的多......
在我的考研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乐观自信的状态,登山对我而言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好奇的探险。
我常常对自己这样说:"我准备的如此充分,学习这么努力,如果我都失败了,那如何才能成功?"当然,这也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我还没有狂妄到有把握的地步。
3月初网上查分,396分,这个分数让我兴奋了10分钟。
后来,我的一个好朋友说,在她知道这个分数后为我高兴的一夜没合眼。
而我在当晚却平静的进入了梦乡。
那时候,我有理由平静。
令人无法平静的事情在后面。
3月末参加复试,我才知道我是我所在方向的第一名;后来又知道,我所报考的软件理论方向那年只有8个名额,但却有40个人参与竞争......知道了这些之后,我涌上心头的不是骄傲,而是恐惧--早知道竞争如此激烈,我是无论如何不会胆大妄为到跨校跨专业报考清华计算机的!
回顾整个考研的过程,我仿佛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攀登者。
这种无所畏惧,或者可以解释为"无知者无畏"。
我不知道山有多高,也不知道和我竞争的攀登者实力如何......我只是抱着一个看起来自以为是的信念:我相信自己可以,我也没有理由不可以!
幸运的是,我凭借自己的努力攀到了山顶,并看到了超乎我想象的壮丽景色,正如诗中写的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重要的是,我发现从前的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但无论
曾经多么渺小,我们都可以做一个毅力坚强的攀登者,攀到自己理想中的高峰,并继续以后的奋斗。
就业前景展望:
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有一台计算机,而且人们掌握计算机就像用钢笔一样熟练时,估计计算机专业也就该变成冷门了。
只是,那一天的到来好像还很遥远。
尽管如今学习计算机的人似乎不计其数,但是,真正的IT人才仍是供不应求。
而清华计算机无疑是国内培养IT精英的首选之地。
历年来,清华计算机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在就业市场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在研究生中,除了相当一部分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或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被IBM、Cadence、Intel、甲骨文、斯伦贝谢、微软、麦肯锡、联想、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聘用。
如今,清华计算机仍以其超凡的魅力,吸引国内秀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