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生旦净末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鲁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京剧片段,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欣赏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的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
3、通过戴脸谱活动,让学生根据脸谱区分各个行当,加深对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认识和理解。
4、通过对京剧片段的模仿,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及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2. 通过欣赏“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唱段,使学生准确把握各行当的演唱特点,并能模仿他们的典型动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是歌曲吗?播放课件《苏三起解》生:京剧《苏三起解》。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刚才老师播放的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京剧的唱腔片段《苏三起解》。
2. 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
师: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谁来谈一谈你观看后有哪些感受?生:谈观看后的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你们都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京剧还真有一些了解。
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近京剧,一起来了解京剧。
二、介绍京剧1. 京剧是中国传统的名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虽然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又叫“京戏”“平剧”和“国剧”,但它真正的源头却是在安徽和湖北,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并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XXXXX榆树学校XXX《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特点。
2、能力目标:欣赏几个行当的经典唱段,了解几个行当的唱腔特点,并能模仿几个行当的步法动作。
3、情感目标:感受京剧演员的艰辛,了解京剧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唱段,使学生准确把握各行当的唱腔特点,并能模仿他们的典型动作。
教材分析: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以北京为中心分布,遍布全国。
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
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学情分析: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学生接触较少,只在三年级下册接触了现代京剧的一个唱段,并没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四年级单独拿出一个单元学习京剧,所以可以比较系统的向学生介绍京剧,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四年级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动起来,模仿京剧角色的步法动作,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微课视频课前学生调查资料教学过程:一、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1、微课视频导入,将学习目标、京剧历史发展、四大行当知识录入微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同时了解京剧知识。
2、课件出示各个行当图片,让学生连一连,巩固行当知识。
3、同学们对于京剧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查阅资料的内容,京剧大家,四大名旦、经典剧目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十分认真的查阅了资料,了解到许多经典的唱段,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小段。
二、欣赏京剧片断,探究唱腔特点1.播放京剧《三岔口》选段,请同学们思考这是哪个行当的唱段,唱腔特点还有动作特点。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生旦净丑荟精萃》是大荔城关镇中心小学提供的微课课程,主讲老师为陈巧红。
依据当前“戏曲进校园”的教学要求,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喜欢。
教学过程1. 导入听京剧选段。
提问: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学问?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2. 老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3.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仔细学习专题。
4. 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1) 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 老师导学(3) 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化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状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主动主动地提出问题并查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担当的部分。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赏识《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目标:1、通过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学问,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仿照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喜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育他们喜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学问。
初步熟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进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进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喜欢和喜欢,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熟识。
教具预备: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依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2、京剧学问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京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京剧元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京剧动作和唱腔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京剧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培养创新能力:在编排京剧表演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编排表演,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5.增进情感体验:感受京剧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力和同理心,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京剧艺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观察同学们的学习过程,我有一些收获和思考。
我发现,同学们对于京剧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既感到好奇,又有些陌生。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大家对京剧的兴趣,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在接下来的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京剧的基本概念和行当特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些内容的讲解不够细致,或者是因为同学们对这些概念还不够熟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动作唱腔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京剧艺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3)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生旦净丑荟精粹》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为主题,通过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词曲作者巧妙地将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形象融入歌曲中,使得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但部分学生对中国戏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的含义,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歌曲《生旦净丑荟精粹》。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旦净丑的含义和戏曲知识的学习。
2.歌曲《生旦净丑荟精粹》的演唱,特别是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旦净丑的含义和戏曲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竞赛法: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旦净丑的相关图片和资料,用于讲解和展示。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准备乐谱,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资料,向学生介绍生旦净丑的含义和戏曲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生旦净丑荟精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讲解歌词的含义和演唱的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确保每个人都能正确演唱。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确保学生掌握歌曲。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旦净丑的含义和戏曲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练习。
小学音乐人教2024课标版(简谱)四年级下册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非常乐于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紧张,不敢大胆地展示自己。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展示环节,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
举例:学习《法门寺》丑角唱段时,指导学生模仿丑角的握:学生在学唱过程中,音准和节奏的掌握是一大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领唱、合唱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2)行当特点的深入理解:学生对生、旦、净、丑行当的特点理解较浅,难以深入把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简谱知识和行当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和行当特点的区分,我会通过唱段分析和亲身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生旦净丑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演唱区分旦角和净角?”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不同行当的基本表演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旦净丑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戏曲行当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中国戏曲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小组讨论中,我也注意到有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显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戏曲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充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关于戏曲知识的阅读和观看任务,让学生在课前有所准备,以便在讨论中更加自如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4)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生旦净丑荟精粹》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五线谱歌曲。
歌曲以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为主题,展现了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戏曲中的各种角色,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知识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戏曲音乐的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戏曲音乐,感受其独特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四种戏曲角色,理解歌曲的主题。
2.学会歌曲《生旦净丑荟精粹》,并能用正确的音调演唱。
3.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的区分和理解。
2.歌曲《生旦净丑荟精粹》的音准、节奏和唱腔。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戏曲世界,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
2.对比教学法:对比分析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乐谱《生旦净丑荟精粹》。
3.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4.课堂用的乐器(如锣鼓、笛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生旦净丑四种戏曲角色,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音乐。
2.呈现(5分钟)展示乐谱《生旦净丑荟精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和唱腔。
可以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
小学音乐《生旦净末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生旦净末丑荟精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以传统民族戏剧----京剧为主题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戏剧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
学生分析:课前和微机老师进行了沟通,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往都是让同学们在家收集资料,但这方面的资料又不好找,相当一部分同学家中又没有电脑,上课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这次我大胆的尝试让同学们在微机教室上这一课,让同学们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的特点。
2、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进一步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
3、通过欣赏、模唱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课件: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水墨片头MV.2、教师提问。
你从这段视频中看到时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把同学们带进戏曲的世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专题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京剧行当(1)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个组利用教师提供的网页上网查一个行当。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研究、了解一个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分小组介绍学习研究成果。
1、生行(1)学生介绍:行当的含义。
(2)学生介绍: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扮演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于年龄、性格、表演风格的不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老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都戴“鬓口”,即胡子。
特点是唱和念白都用本嗓。
小生:是剧中的青年人,特点是不戴胡子,唱和念白都是真假声结合,用小嗓演唱。
武生:是擅长武戏的角色,武生分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和特型武生。
长靠武生身穿靠,头戴盔帽,脚穿厚底靴子,一般使用长柄武器。
短打武生穿短衣裤,用短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生旦净末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以传统民族戏剧----京剧为主题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戏剧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
学生分析:
课前和微机老师进行了沟通,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往都是让同学们在家收集资料,但这方面的资料又不好找,相当一部分同学家中又没有电脑,上课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这次我大胆的尝试让同学们在微机教室上这一课,让同学们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的特点。
2、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进一步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
3、通过欣赏、模唱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课件: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水墨片头MV.
2、教师提问。
你从这段视频中看到时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把同学们带进戏曲的世界,激发学习的兴趣。
)
二、专题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京剧行当
(1)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个组利用教师提供的网页上网查一个行当。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研究、了解一个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三、分小组介绍学习研究成果。
1、生行
(1)学生介绍:行当的含义。
(2)学生介绍: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扮演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于年龄、性格、表演风格的不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老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都戴“鬓口”,即胡子。
特点是唱和念白都用本嗓。
小生:是剧中的青年人,特点是不戴胡子,唱和念白都是真假声结合,用小嗓演唱。
武生:是擅长武戏的角色,武生分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和特型武生。
长靠武生身穿靠,头戴盔帽,脚穿厚底靴子,一般使用长柄武器。
短打武生穿短衣裤,用短兵器。
特型武生扮演精灵、鬼怪,如孙悟空。
娃娃生:娃娃生是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
一般由小孩串演或女性演员客串。
(3)教师导学:
A、播放多媒体课件:《空城计》片段和《辕门射戟》片段
教师提问:这两个唱段哪一个是老生演唱的,哪一个是小生演唱的?为什么?《辕门射戟》为什么不是武生?
(设计意图:让学习理解老生戴胡子用本嗓演唱,小生不戴胡子用小嗓演唱)
B、播放多媒体课件《空城计》选段:《我站在城楼观山景》
教师提问:有谁知道这场段选自哪出戏?
戏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在演唱时速度和表现出的情绪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C、出示剧照:翎子生、纱帽生、扇子生、老生
D、欣赏演员的舞台表演:播放特型武生片段——《孙悟空打闹天空》
2、旦行
(1)学生介绍旦行:
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角色。
根据年龄、身份、性格的不同可分为成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等。
青衣:青衣亦叫正旦,一般扮演端庄、严肃、正派的中青年女性,穿的衣服一般为素色长衫,故称青衣。
表演特点以唱为主。
花旦:也叫花衫,以衣服花艳现时不同于青衣。
扮演的是性格开朗活泼,举止轻盈伶俐的青年女性。
武旦:通常扮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分为短打武旦和长靠武旦。
刀马旦:长靠武旦,穿靠服,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称刀马旦。
老旦:即剧中老年妇女,用本嗓演唱,与一般旦角所用的细嗓演唱不同。
老旦虽用本嗓,
又不同于老生,因为在旋律上较细腻,富于变化,仍能表现出女性的特征。
(2)教师导学:
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钓金龟》和《卖水》。
教师提问:这两个唱段分别属于哪个行当?为什么?
他们分别演唱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再通过欣赏加深理解。
)
3、净行
(1)学生介绍净行
俗称花脸,一般扮演性格刚烈的男性角色,演唱时用鼻音和假音。
由于演唱、表演的不同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
(2)教师导学:
播放多媒体课件:《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教师提问:猜猜我是谁?你是怎样猜到的?
4、丑行
(1)学生介绍
丑行:俗称小花脸,或者叫小花脸。
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既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的人物,也有幽墨伶俐、善良机警的人物。
由于表演的不同可分为文丑和武丑。
文丑大多是喜剧角色,不重唱,只重表演。
武丑俗称开口跳,擅长蹿蹦跳跃,要求演员武功:精湛,动作轻灵敏捷,性格诙谐、机智。
(2)教师导学:
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膏药章》选段《报药名》
老师提问:这个唱段和我们前面欣赏的唱段有什么不同?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整理本结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
五、板书设计: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六、拓展作业: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京剧行当,了解各行当的特点。
课下我们继续收集资料了解京剧的著名演员以及他们演唱的曲目。
七、教学反思:
《生旦净末丑荟精粹》是一节多媒体的欣赏课,主要认识京剧的表现形式及主要行当,
内容较多,较难,离同学们的生活也较远,不容易理解掌握,因此,在本课中我特别设计了在微机教室上课,让同学们自己上网查阅资料,不但加强了同学们的有意注意,也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精心准备了许多京剧片段,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了京剧。
但由于内容过多还导致时间过于紧凑,使复习巩固的时间减少了,会使一些学生容易掉队,给下节课增加了负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引以为戒,不能光注重课程的完美性和容量,不能光重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与重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做到对学生的能力心里有数,对教材心里有数,对重难点更加心里有数。
使备课真正落到实处,让教案的实用性更强、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