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8道,每道12分)1.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飘渺C.秋天,漏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2.以下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爽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3.用手指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等B.感觉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熔化时吸热D.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4.如下图,描述晶体熔化进程的曲线是( )A. B.C. D.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凝固图象5.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和温度6.以下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A.露B.雾C.冰D.霜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凝固7.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
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专门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能够够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如此,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
在整个进程中发生的物态转变有( )A.熔化、凝华B.熔化、液化C.汽化、凝固D.熔化、凝固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凝固8.现代建筑显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大体维持不变。
以下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A. B.C. D.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凝固图象。
初中物理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一、选择题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A.一定是固体B.一定是液体C.可能是固体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E.可能是液体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B.有少量水结成冰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4.下列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5.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6.如图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A.也溶化一半 B.不溶化 C.无法判断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A.升高B.降低 C.不变D.都不对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升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A.等于0℃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17.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18.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19.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20.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A.晶体B.非晶体C.不能确定21.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22.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C.-2℃的冰放进0℃的水中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二、填充题23.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3.2熔化和凝固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A. B. C. D.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B.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 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3.如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4.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 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5.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 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 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 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 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6.下列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是()A. 玻璃、盐、蜡B. 沥青、盐、海波C. 铜、冰、海波D. 萘、海波、松香7.图是三种晶体物质的熔化、凝固图象,可以判定熔点最高是()A. a物质B. b物质C. c物质D. 起始温度不同,不能判定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B.C.D.9.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象是()A. B.C. D.1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11.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A. 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B. 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C. 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D. 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二、多选题12.某晶体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过程,物质是固态的,吸热温度逐渐上升B. B→C过程,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C. B→C过程,物质不从外界吸热,温度也不变化D. C→D过程,物质是液态的,此过程吸热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 冰冻的衣服变B. 冰山逐渐消融C. 冬天玻璃上的冰花D. 干手机将手吹干14.如图所示,关于冰的熔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B.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 图中A,B两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同D. 持续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三、填空题1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判断出这种物质是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 ℃,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为 ________ min.该过程中晶体热量 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16.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判断:(1)该物质在第4min到第9min这段时间内 ______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2)温度为50℃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3)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体积V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熔点是 ________ ℃;图中AB段的状态为 ________态;D点的密度 ________E点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对500g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AB段比CD段升温快,其原因是________.图像中,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分钟物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19.凝固: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叫凝固.液体凝固时需要________,晶体凝固时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________.非晶体凝固时温度________.同种晶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20.固体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只有________有熔点.海波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_;物体在凝固过程中,都要________热量.21.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________ 热量,________ 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四、实验探究题22.(2017•襄阳)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等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5123.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根据图甲可知,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2)根据图甲中坐标信息可知,AB段的物质是________态,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c2=________.24.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体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甲的温度/℃7072747678787878818487乙的温度/℃7071737476777982848689(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2)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__℃.(3)该晶体在76℃时,它处在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五、综合题25.如图是给某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________ 状态,________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26.下表是一些固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1)的酒精为________态.(2)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选用铁锅熔化锡块.(3)在气温为的地方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可以于温度计的测温液体.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C7.【答案】A8.【答案】A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A二、多选题12.【答案】A,B,D13.【答案】ABD14.【答案】A,B三、填空题15.【答案】50;3;吸收16.【答案】吸收;液;4817.【答案】0;固;大于18.【答案】冰的比热容比水小;小于;2.1×10419.【答案】液态;固态;放热;保持不变;凝固点;不断下降;熔点;凝固点.20.【答案】晶体;非晶体;晶体;不变;放出21.【答案】吸收;熔化四、实验探究题22.【答案】(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23.【答案】(1)小于(2)固;1:224.【答案】(1)甲(2)78(3)固(4)吸收五、综合题25.【答案】(1)熔化;吸收(2)22026.【答案】(1)固(2)能(3)酒精。
初三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

初三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1.如图是某种晶体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晶体在融化过程中()。
A.不断放热B.温度一直升高C.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融化持续了12min【答案】C【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选项AB错误;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该物质从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9min结束,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考点】晶体的熔化2.有两种固体A和B,其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A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A和B在熔化过程中主要区别是.【答案】晶体;A有一定的熔点,B没有一定的熔点【解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熔点时才开始熔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A图有一段温度先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后,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后来又升高,说明此图是晶体熔化的图象.B图温度不断升高,放出热量,变软变稀变成液体.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主要区别是A有一定的熔点,B没有一定的熔点;【考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3.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C.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答案】D【解析】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利用酒精蒸发吸热,因为蒸发吸热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B说法正确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春天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考点】液化现象;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生活中的熔化现象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答案】B【解析】在六个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物理人教版(2024)8年级上册第3章01 温度 熔化和凝固测试卷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2024)8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专题卷01 温度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程度B.80℃的水比80℃的铁冷C.0℃的水与0℃的铁冷D.以上说法都不准确2.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A.0°B.35°C.37℃D.42℃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A.35.0℃B.36.5℃C.37.0℃D.36.8℃4.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在没有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温度,已知乙的实际体温是37℃,丙的实际体温是40℃,那么测乙、丙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8℃和40℃B.37℃和40℃C.都是38℃D.37℃和38℃5.用温度计玻璃泡接触0℃的冰和0℃的水,测量结果是( )A.水的示数更低因为水是湿的B.示数一样,因为它们温度相同C.冰的示数更低,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D.可能水更低也可能冰更低,因为温度计玻璃泡对冷热敏感程度不一样6.实验是物理的基础。
要做实验就要用到各种实验器材,而且每个实验器材的操作都有它的规范性要求,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B.C.D.7.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盛夏草叶上的露珠B.春天冰雪消融C.河水表面结冰D.深秋树叶上形成霜8.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造兽糖的情景,先将固体状态的糖放入瓦罐中用慢火煎化,然后倒入兽形模具,冷却脱模就成为兽糖。
造兽糖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仅熔化B.仅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9.2024年春节前夕,我国中东部经历了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过冷的雨水(冻雨)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形成毛玻璃状(或透明)的坚硬冰层,这就是“雨凇”。
如图所示,“雨凇”是一种( )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液化现象D.凝华现象10.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3.2熔化和凝固—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测试题(含解析)

3.2熔化和凝固—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随堂小测1.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 ℃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 ℃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A.10 ℃B.30 ℃C.50 ℃D.60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B.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C.冰变成水D.用铁水浇出铸件3.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写( )C.很小;有固定体积;无固定形状D.很小;无固定体积;有固定形状4.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蜂蜡B.铁C.沥青D.松香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海波、玻璃是晶体,蜡、松香、金属是非晶体B.金属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同时吸热C.同一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要比它的熔点低D.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6.交通部门对华光街路面重新铺设了沥青。
沥青属于非晶体材料,下列表示沥青熔化图像的是( )A. B. C. D.7.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3 ℃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A.冰、水的温度都不变B.冰、水的温度都升高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8.如图所示,合肥市政工人通过向积雪的道路上撒“融雪盐”,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因为“融雪盐”能有效____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道路上积雪的熔点。
9.《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书中记载有对釜的铸造:“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
”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之后,铁水会在模具中凝固为需要的形状,此过程____________热量。
10.小枫同学在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碎冰___________;(2)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__℃;在BC段,该物质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是()A.石块B.水C.铅笔D.氧气2.如图所示,下列分子运动情况是物质哪种状态()A.甲是液态物质B.乙是固态物质C.甲是气态物质D.丙是气态物质3.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图为物质三态的分子模型。
分析表格所填写的信息可知,①①①①处应分别为()微观特性宏观特性物态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离有无固定体积有无固定形状①很大①有有液态较大较大①无气态①很大无无A.甲;很小;很大;有固定体积B.乙;很小;很小;有固定体积C.乙;很大;很小;无固定体积D.丙;很大;很大;无固定体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B .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C .物质熔化时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 .物质凝固时都要放出热量5.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中装上适量碎冰进行实验,因为碎冰比大块冰的比热容小,熔化的更快B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说明冰的熔点为-3①C .由图乙可知,在21~t t 的时间内碎冰停止吸热D .10~t 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比2t 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6.如图甲所示,在试管和烧杯中分别放入适量的碎冰,再把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点燃酒精灯。
图乙是烧杯中的温度计A 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试管内的冰熔化过程历时4min ,则试管中温度计B 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D.7.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固态氢-259①固态酒精-117①固态水银-39①金1064①钢1515①钨3410①A.在-268①时,氢是固态B.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可以用钢炉熔化金D.水银温度计在-40①时可以使用8.老师在教室内(室温25①)为大家表演用意念弯勺子的魔术,如图所示,只见他用两个手指紧捏勺柄,过了一会儿,他轻轻一抖,勺子就从手捏处弯了,而老师手上沾有部分银白色的液体,原来勺子是用镓做的。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含答案)
1.钢铁厂制造零件时,先将废铁熔化,然后注入模具中使其成需要的形状。
2.摄氏的规定中,我们发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能保持在0℃,这个事实说明冰在熔化时或水在凝固时的温度应该在 0 ℃。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会放热的是( B )
A.凝固、液化 B.熔化、液化 C.凝固、汽化 D.熔化、汽化
4.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B )
A.铁、食盐、松香 B.铝、石蜡、玻璃
C.冰、沥青、松香 D.萘、水晶、食盐
5.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
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A )
6.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c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7.北方的农民冬天过冬,菜储存在菜窖里时都要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为什么?因为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会放热,会使窖内温度变暧,所以菜不致冻坏。
8.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结,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热时或天冷时,能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
为什么?因
为乙烯材料当天冷时,它凝固放热,室内的温度升高;当天热时,它熔化吸热,室内的温度降低,所以它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飘渺
C.秋天,漏水晶莹
D.冬天,霜打枝头
2.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
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3.用手指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等
B.感觉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D.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A. B.
C. D.
5.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6.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
A.露
B.雾
C.冰
D.霜
7.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
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
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固
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