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

合集下载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净化空气
合欢树对多种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都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 能力,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污染。
防风固沙
合欢树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够有效地防止风沙侵袭,保持土壤水分,具 有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观赏价值
优美树形
合欢树树干挺拔,树冠开展,季相变化明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木材市场应用
合欢树的木材硬度较高,可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和建筑材料等。由于人们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合欢树的木材价值也将逐渐得到认可。
未来发展趋势
品种选育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将进一步开展合欢树的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更 加优良的品种,提高其适应性和观赏价值。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合欢树的栽培和加 工中,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
艳丽花朵
合欢树的花朵呈粉红色或白色,状如绒球,非常艳丽,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
木材用途
合欢树的木材坚韧耐用,可制作家具、工艺品等,具有很高 的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合欢树的树皮和花蕾均可入药,具有安神、解郁、活血等功 效,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05
合欢树的前景展望
市场前景
绿化市场应用
合欢树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适合作为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树种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合欢树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目录
• 合欢树的基本信息 •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 合欢树的管理技术 • 合欢树的应用价值 • 合欢树的前景展望
01
合欢树的基本信息
合欢树的特点
1 2
优美树形
合欢树树形优美,树冠开阔,呈圆锥形,枝条 开展有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为介绍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价值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认识到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合欢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价值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介绍合欢树的科、属、形态特征等。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等。

c. 合欢树的生态价值:阐述合欢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如固氮、保持水土等。

d. 合欢树的栽培管理:介绍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让学生亲身感受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合欢树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合欢树的形态结构图,并标注主要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生物学特征a. 科、属b. 形态特征2. 合欢树生长习性a. 生长环境b. 生长速度3. 合欢树生态价值a. 固氮b. 保持水土4. 合欢树栽培管理a. 繁殖方法b. 栽培技术c. 病虫害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有哪些?c. 请谈谈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 答案:a. 合欢树属于豆科合欢属,形态特征包括树冠宽广、叶子呈羽状复叶等。

b. 合欢树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速度较快,喜阳光充足。

史铁生:合欢树

史铁生:合欢树

史铁生:合欢树
《合欢树》是中国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于1980年发表。

《合欢树》以家庭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展现了一个常年围绕着合欢树的家庭故事。

小说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叶云生和他的家人展开,通过叶云生对合欢树的疯狂崇拜和依恋,以及叶云生和他的女儿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家庭中的权力斗争、欲望、嫉妒和冷漠。

在小说中,合欢树是叶云生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寄托。

他将合欢树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与之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云生发现自己对合欢树的依赖越来越深,逐渐失去了对真正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的关注。

他的妻子、女儿和儿子在他的心中逐渐被合欢树取代,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和悲剧的发生。

该小说以其深刻的家庭描写、细腻的情感叙述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广受赞誉。

它通过对合欢树的象征意义的探索,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诸多问题。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独特的想象力,展示了史铁生作品中常见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丰富的内涵。

史铁生《合欢树》ppt课件

史铁生《合欢树》ppt课件
运用修辞手法
史铁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 情感的表达力度,使读者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 的情感。
情感波动和转折处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 的发展而自然波动,读者可以清 晰地感受到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
增强了阅读的感染力。
情感与理智的交织
史铁生在处理情感时,不仅注重 情感的直接表达,还通过人物的 理智思考和内心挣扎,展现了情
《务虚笔记》
史铁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通过讲述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等人的人生经 历,探讨了生命、爱情、死亡等哲学命题。作品以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风 格,展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努力。
《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散文集,以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入思考和 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 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
情感表达与传递方式探讨
细腻情感描绘技巧
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
史铁生在《合欢树》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内心 的微妙变化和情感的细腻流转,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 物的情感世界。
借助环境烘托 作品中环境的描写不仅营造了氛围,还巧妙地映衬出人物 的情感。例如,合欢树的形象与人物的内心感受相互呼应, 形成了独特的情感表达。
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合欢树》创作背景
《合欢树》是史铁生 的代表作之一,创作 于20世纪80年代
合欢树作为象征物贯 穿全文,表达了作者 对生命和爱的深刻思 考
作品以作者亲身经历 为背景,讲述了一个 关于生命、成长和母 爱的故事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 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 品

史铁生《合欢树》课件

史铁生《合欢树》课件

史铁生《合欢树》课件一、教学内容《合欢树》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史铁生所著的《合欢树》展开,通过对合欢树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生命、亲情和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悟。

2. 领悟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合欢树所表达的生命哲理。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文字魅力。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合欢树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例题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生命哲理,分享各自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合欢树》2. 板书内容:a. 合欢树特点:生命力顽强、充满情感b. 作者感悟:尊重生命、珍视亲情、热爱自然c.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短文。

b.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了合欢树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用心感悟生命,提高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合欢树所表达的生命哲理。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是一首古诗歌,文章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首句是“合欢树前集小酌”,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知道
诗歌的背景是在合欢树下,主人公在品尝酒水。

接下来的两句话“留
连赏心乐未央,蜂蝶纷纷过墙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让人产
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间:中间是描写合欢树的部分,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传达出
一种美好、和谐的情感。

首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接着描述荷叶、蜻蜓、燕子等一系列自然景观,最后重点描写了合欢树的形态与美丽:“梨花一枝春带雨,桃李十树月通天;”
结尾:结尾部分再次回到人的角度上,首句是“歌管楼前梧叶下”,通过描述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结束了整篇诗歌。

最后一句
“数声清啸泪纵横”,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伤感,给整首诗歌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合欢树》完整版教学ppt课件-2024鲜版

《合欢树》完整版教学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创作背景:《合欢树》是史铁生在怀念母亲 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于1984年11月,当时 作者32岁,已经走出人生的困境,开始文
学创作并小有成就,对母亲已经去世这件事 情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在这种状况下
写出的文章,更容易打动人心。
5
文学地位与影响
2024/3/27
01
《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也是史铁生最 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2024/3/27
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提供多元化的解读视角,丰富作品内涵。
14
04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2024/3/27
15
独特艺术手法分析
01
02
03
象征手法
通过合欢树这一象征性意 象,表达了对生命、爱情 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2024/3/27
意识流叙述
运用意识流手法,打破时 空界限,展现人物内心世 界的变化和情感的流动。
21
如何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引用经典
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经典语句, 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借鉴表达方式
学习经典语句的表达方式,如比 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自己
的写作水平。
启发思考
通过解读经典语句的深刻内涵, 启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为写作
提供灵感和素材。
2024/3/27
22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阅读《合欢树》后,你对生命、成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文章中哪些情节或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你认为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手法,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启发性?
2024/3/27
25
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欢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2、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设备:多媒体
一、导入语
展示题目:合欢树(附图)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

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

二、听朗诵《秋天的怀念》
在开始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朗诵,这也是史铁生创作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这篇短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我们的课文非常相似,有助于我们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

(5分
钟左右)
三、感知课文:
一)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

(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1)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鼓励“我”好好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2 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得出情感线索
板书: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裙子”
↑(不理解)
“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母亲:用心良苦
1)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鼓励“我”好好写作: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二)阅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分析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文中的句子
母亲: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
↑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感受儿子对于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设备:多媒体
一、导入
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

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

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合欢树:又名马缨花,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二、请大家阅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
(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
(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九、十自然段)(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第十二自然段)
三、合欢树的由来:
母亲怎么会栽了这棵合欢树的?
她从来喜欢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她以为这是一棵“含羞草”,不曾想却长成了一株合欢树。

在不经意间种下了这棵象征着合家欢乐的吉祥树。

我们通过图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棵树。

(ppt)
四、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
五、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来。

1)在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2)母亲去世后,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

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

—(原因)→“悲伤也成了享受”。

看到这些事物能让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风,是小院中的合欢树。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六、文中一共三处:第七、九、十二自然段处,提到小孩子看树影。

通常说来,孩子不太会对一棵大树关注这么久。

而且这个小孩子是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

在他长大后还会想起树影,想起他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小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孩子通常看见谁才会不哭不闹呢?自己的母亲。

所以这个不知名的小孩子看所看到的合欢树其实还是什么的象征?
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是亲情的象征。

“文末”提到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合欢树还会是什么?(启发学生自己说)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艺术鉴赏:
1 语言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动人。

2 综合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 象征的表现手法,于“合欢树”中表达了丰富的象征含义。

作业:
推荐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全文、《对话四则》(关于生、死、事业、平等)
冰心《纸船》
写一段300字随笔,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前150字揣摩作家的心意,以史铁生的口吻来抒写他对于生命的理解。

后150字写自己对于生命的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