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d i c a l I n n o v a i t o n o f Ch i n a 。2 0 1 3 。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i t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 Me t h o d : 8 2 h y p e t r e n s i v e
【 关键词 】 高血压 ; 心理健康状况 ; 社会支持 ; 效果观察
E f e c t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r v e n i t o n a n d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Hy p e r t e n s i o n P a t i e n t s / Y ANG S h u - j u n
【 K e y w o r d s 】H y p e t r e n s i o  ̄ a ; M e n t l a h e l a h; t S o c i l a s u p p o r t ; E f e c t
F i r s t - a ut ho r ’ S a dd r e s s :Xi g l ne n Xi a ny u e Ho s p i t a l , Xi a me n 3 6 1 0 0 0, Ch i n a
p r o le b ms s h o u l d b e t a k e n b y t h e r e l e v nt a f a c or t s f o r p s y c h o l o ic g a l p r o b l e m s nd a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r e v e n i t o n nd a c o n t r o l me a s u r e s .
高血压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并 持 之 以恒 、 序 渐 进 、 循 量力 而 行 。
2 7 血 压监测 .
每 周 测 量血 压 1~2次 , 被测 者 至 少休 息
5mn 在测前 3 i i, 0mn内禁止 吸烟和饮 咖啡 , 排空膀胱 。测量
后 把 明确 的血 压 状 况 告 诉 患 者 , 常 测 血 压 是 让 患 者 知 道 自 经 己血 压 状 态 的 根 本 手 段 。告 知 患 者 经 常 测 血 压 的 重 要 性 , 如
心 电监护过程 中出现 的重要心 电信息 的观察识别 判断 , 以及 对于重要生命体征 的变化做 出正确的判 断 , 些为 临床 医师 这 做 出进一步 的 抢 救 决 策 必 然 提 供 了 重 要 的保 证 。在 配 合 A S患者 的救治 中还应积 极 与患者 及其 家属 进行 良好 的沟 C
绪 , 励患者配合各项急救工作 , 鼓 有效 的心理护 理 , 心的安 耐
抚, 对解 除患者的顾 虑是药物治疗所无法替代的 。 总之 , 对于 A S患者 的急诊救 治 , 以急诊有 关急 性胸 C 要
( 稿 日期 :0 1— 4—2 ) 收 21 0 1 ( 文 编 辑 : 春芸 ) 本 王
痛 、 性冠 脉综合征患 者 的急救 护理 常规 为指 南 , 急 护理 人员
高 血 压 病 护 理 干 预 的临床 效 果 观察
潘 翠岩 潘 强 潘丽 华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效果观察

( 广东省广州市番 禺中心 医院,广东 ) P 14 0  ̄ l 10 ) 5
【 要 】 目的 观察 社 区护理 干 预在 高血 压 治疗 中的应 用效 果 ,探 讨 社 区护理 模 式前 景 以供 参考 。方法 选 择 2 1 年 2月至 2 1 年 1月我 摘 00 02 院北 片社 区 高血 压 患者 2 0 3 例作 为研 究对 象,均 实施社 区护 理干预 , 包括健康 宣教 、 心理疏 导、 饮食指 导 、运动指 导 、用 药指 导 等综合 干 预 措施 ,比较 护理 干预 前后 患 者的血 压 水平 、情 绪状 态 的 变化 。结果 与护理 干预 前 比较 ,患者血 压 水平 明显 下降 ,S 评 分 、S 评 分 AS DS
32 ・ 临 床 于 3 尸埋
・
 ̄ p e e U Z V I U NO 2 e t mb r 1 , O . , . 6 2 1
出院后 ,应 该严格遵 医嘱按疗程服 药 ,应该 向家长强调加 强用 药
疹 、 1腔黏膜炎症 、颈部 淋 巴结肿大 、四肢 末端硬性红 肿等症状 ,护 3
响 。作为 一种慢 性 、终身 性疾病 ,高 血压 需要 长期 、科学 、规范 用
经常采用 电话 随访等形式与患者 进行沟通 、交 流,了解其情绪状
态 。对 其存在 的焦 虑 、抑 郁等 负性情 绪及 时予 以疏导 。告知 患者 紧 张、焦虑 、抑郁等负性情 绪对血压水平 的影响,指导其进行情绪 的 自 我调节。使患者认识 到只要 科学合理用药 、养成 良好的生活 习惯 ,血
均 明显下 降 ,差异 具有 统 计 学意 义
治疗 具有 积极 的辅 助意 义。
< 0 5 。结论 社 区护理干 预 不仅 有助 于控 制血 压 ,而且 可 明显 改善 患者的 情绪状 态 ,对 高血压 的 .) O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l 键 词 】 理干 预 高血 压 病 用药依从 性 关 护 【 图分 类 号 l 4 3 中 7 R 【 献标识码】 文 A
【 章 编 号 】1 7 - 7 2 2 1 )8a-0 0 2 文 4 0 4 (0 10 () 1 -0 6 5
药; ) ( 当你 服药 自觉 症状 更坏 时 , 否 曾停 药 ; ) 3 是 ( 当你 自觉症状 改 善 4
时 是 否 曾停 药 。 4 问题 答 案都 为 “ ” 为用 药 依从 性 良好 , 个 或 4" 否 时 1
以上 答 案 为“ ” 即为 用 药依 从性 差 。 是 时 1 4 血 压 控 制 的疗 效 标 准【 . 1 血 压 为 理 想 血 压 ( 0 8 mmHg 是 显 著 有 效 ; 常 高 限 <1 / 5 3 ) 正 (3 ~19 8 ~8mmHg为有 效 l 10 9 mmHg 10 3 / 5 9 ) > 4/ 0 为无 效 。 有效 总 包 括 显 著 有 效 +有效 。
1 1 一 般 资料 .
等 量 运 动 为 宜 , 合 个 体 化 如年 龄 、 胖 情 况 及 身体 状 况 来 选 择 适 肥 慢 跑 、 步 走 、 太 极 拳 等 不 同的 方 式 。 到 循 序 渐 进 、 之 以 恒 快 打 做 持 地坚持运动 。
1 3 药物 治疗 的依 从 性 . 干预 3 个月后 , 以Mo s y G i f k — 测 评 表评价 2 的用药 依从性 _ 组 4 】 , 包 括4 问 题 :1 个 () 你是 否有 忘记 服药 的 经 历 ; ) ( 你是 否有 时不 注意 服 2
高 血 压 病 是 一 种 常 见病 、 发 病 , 重 危 害 人 类 的 健 康 和 生 多 严 活 。 年 来 高 血 压 在 药 物 治 疗 方 面 已取 得 较 大 进 步 , 调 查 结 果 近 但 显 示 高 血 压 的 控 制 率 为6 1 I, 原 因 是 高 血 压 患 者 用 药 依从 性 .% 】其 1 差。 因此 , 效 控 制 高血 压患 者 的病 情需 要 良 好 的 药 物 依 从性 【 有 2 】 。 1 资 料 与方 法
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童 芳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将168例社区常住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用药治疗及用药指导,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时间为5个月。
比较两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以及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结果]观察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干预前。
[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有利于病人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高血压病;社区护理;血压控制;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8.06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A-2683-02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引发心、脑、肾等多种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
国内外的经验均表明,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2],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进一步干预病人的行为,消除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笔者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168例常住高血压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社区高血压病病人进行护理干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常住居民中的高血压病病人168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男90例,女78例;年龄53岁~76岁(67.35岁±12.34岁);高血压分级:Ⅰ级72例,Ⅱ级55例,Ⅲ级41例;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51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5例,高中21例,初中68例,小学52例,文盲22例;经济条件较好38例,一般102例,较差28例。
适应性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适应性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高血压心脏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不适和恐惧
感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适应性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认知疗法和行
为治疗等方法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心理问题。
情感支持是适应性心理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并向他们传达理解和关心。
这种情感支持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适应性心理护理还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
认知疗法主要包括改变
患者的错误认知和消极思维方式。
患者可能会有“我一定会死亡”、“我无法控制我的健
康状况”等消极想法。
适应性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理性地认识疾病,改变这些错误认知,并鼓励他们积极应对疾病。
这种认知改变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感。
适应性心理护理还通过行为治疗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
行为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患
者的行为方式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医护人员可以教育患者采取健康的饮食和运动
习惯,帮助他们控制体重和血压,从而改善心脏病的症状和预后。
行为治疗还可以帮助患
者建立积极的生活目标和习惯,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接受优质的护理来控制
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观察旨在评估实施优质护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
病患者的效果。
在本观察中,我们选取了50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0名,女性10名,年龄范围为50-70岁。
这些患者在进入观察前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标准治疗。
观察期为6个月,期间患者接受了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
和心律失常等情况。
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戒烟等。
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和
教育,帮助患者应对疾病。
结果显示,在优质护理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观察期结束时,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进入观察时分别降低了10%和8%,总胆固醇水平
分别降低了15%。
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没有出现明显的心律失常。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观察期结束时,患者的运动能
力和日常活动能力都有明显增加,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较进入观察时更为稳定和积极。
患者
的冠心病症状得到了明显减轻,例如胸闷、气短等症状显著改善。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2月-2010年2月(门诊)收治的经确诊的高血患者300例临床资料,随机将30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150例则不予干预,均建立电话联系,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及遵医行为调查。
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干预依从性用药[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37-01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管疾病,而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随着降压药的的不断更新。
现有的降压药能使90%以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不高。
高血压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才能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1]。
应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提高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基础[2]。
笔者根据2008年2月-2010年2月内科门诊收治的经确诊的高血患者300例,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的降压效果。
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2月-2010年2月内科门诊收治的经确诊的高血患者300例,均符合《1999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178例,女性患者122例。
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5.3±11.2岁。
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54例,高中及以下146例,300例高血压患者均完成随访。
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各4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
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高血压并发心脏病;心理护理干预;护理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会引起血压的骤然升高,同时还会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诱发心脏病。
高血压合并心脏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容易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及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血压的稳定[1]。
考虑到高血压并发心脏病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在一定程度干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给予患者以心理护理干预。
为探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0例患者进行试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64.2±5.9)岁。
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63.6±6.1)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患者口服美托洛尔(100 mg)和厄贝沙坦(150 mg),1次/d,并给予其基础护理,对患者的饮食及日常活动加以指导,使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层面进行考虑,给予其针对性的服务。
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沟通,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变化,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以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对话和交谈的过程中进行健康宣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来代替专业术语,便于患者理解,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
为患者提供排解压力的途径,通过散步、看书、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创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温度、湿度和光线的适宜,使患者保持心情的愉悦。
护理人员需要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与协助,给予患者以情感支持[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效果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为(84.1±8.2)mmHg,收缩压为(126.6±7.4)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为(97.2±9.1)mmHg,收缩压为(145.8±8.7)mmHg,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与护理前相比,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9.2±4.3)分,SDS评分为(40.4±4.1)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7.2±5.6)分,两组对比,结果数据有差异(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高血压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属于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室负荷加重、长期高血压以及血管扩张等是该疾病的主要病因。
该疾病给人们的生理上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3]。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出现烦躁、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其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会随之升高,进而导致血压的升高,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反而导致病情的加重。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给予患者以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使其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
正确认识高血压心脏病,了解其致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对于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效控制血压的稳定,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献
[1] 王玉波.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47-248.
[2] 申慧.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41.
[3] 闫小涵.适应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性心脏病患者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47-48.
[4] 王翠娥.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8):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