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60例老年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分析

安慰病人, 以诚相待 , 察颜观色 , 用通俗易懂的语 言耐
心细 致 地 与病人 进行 交 谈 教会 病 人建 立和 养 成有 利 于
治疗高血压病的生活 习惯, 当控制体重、 适 注意饮食搭
配, 保证营养需要, 控制热量的摄入 , 坚持低盐饮食 , 食
盐摄入量每 日5 以下 , g 少食高胆固醇 的食物 , 戒不 良
介绍日常生活中应注 高血压病 是一种 常见病 、多发病 , 己严重影响人 介绍高血压病不重视治疗的危害, 类健康和生命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步及医学模式 的转 意的事宜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知识, 告诉家属 变, 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环境 的应激 、 良行为及心理 及病人 当感到头晕 、 不 头痛 、 眼胀时, 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因素成为诱发高血压的重要 因素 。 我科对 10 4 例老年高
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差异 。 果 结 o O ) 结论 . 1。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 2 每组 7 例 。对照组 7 例病人按常规护理 ,观 察组 7 组, O 0 O
例 病 人 在 常 规 护 理 的基 础 上 实 施心 理护 理 。观 察 2 病 人 住 院 天 数 、药物 治疗 依 从 性 、血 压 下 降值 有 无 组 两 组 病 人 入 院 时 心 理 障 碍 比 较无 统计 学意 义 ( 尸> o 0 ) 察 组 住 院 天 数 比对 照 组缩 短 ( . 5;观 P 心 理 护 理 在 高 血 压 的 治 疗 过 程 中能 明显 提 高 药 物 疗 效 。 < o O ) 察 组 药 物 治 疗 依 从性 较 对 照 组 明显 升高 ( < o O ) O 血 压 下 降值 也较 对 照 组 明显 ( . 1;观 尸 . 1;2 天 尸< 【关 键 词 】 老 年 : 高 血 压 病 ; 心 理 护 理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作者:董翠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实际调查和临床护理经验,归纳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以控制高血压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方法:通过初次调研、直接运作、最后回访三个步骤的调研,从而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据此找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干预。
结果:通过对50名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发现患者在干预前后出现很大变化,其中血压在干预后较之干预前有稳定表现。
各种不良心理特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有焦虑、急躁、恐惧心理的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比例达到100%。
有猜疑、忧郁、偏执心理的患者症状减轻,渴望被关爱被重视,比例达到97%。
干预前后SDP及DBP均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消除焦虑、恐惧、依赖等心理障碍,从而使医疗和护理相互促进,最终目的达到患者病症减轻,早日康复。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护理;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48-02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0-12月份,我院确诊高血压住院患者20人,社区高血压患者30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0人,女20人。
年龄30-70岁,平均50岁,病史最短2年,最长40年。
50例高血压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2.1心理干预前患者的心理状况2.2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2.3心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差异心理干预前后有明显的心理状况差异,各项心理症状均有不同层次的减轻和消失。
见表33讨论3.1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掌握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实施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负担。
因此,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帮助高血压患者处理负面情绪和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以提供全面的照顾。
1.接受自己的情绪:高血压的确诊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安和焦虑。
在开始治疗和管理高血压之前,患者应该首先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并理解这些情绪是正常的。
这种接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处理高血压带来的负面情绪。
2.建立支持系统:患有高血压的人常常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建立一个支持系统非常重要。
这个支持系统可以包括亲人、朋友、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等等。
通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患者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3.学习放松技巧:放松技巧对于管理高血压的情绪和压力非常有效。
例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技巧可以帮助患者释放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患者应该积极学习和练习这些技巧以提升自我护理的效果。
4.保持积极态度:积极的思维模式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尝试寻找积极的生活乐趣和目标,鼓励自己与他人保持积极的交流和互动。
正面思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5.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减少食用高盐食物和高脂肪食品。
此外,适度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患者可以在身心上获得更好的平衡和健康。
6.寻求专业帮助:在一些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如果患者感到无法应对或情绪持续低落,建议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平衡。
总结起来,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接受自己的情绪、建立支持系统、学习放松技巧、保持积极态度、调整生活方式和寻求专业帮助,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负担,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与实施体会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与实施体会研究中国老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患有高血压,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占了我国老年慢性病的大多数。
为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升他们的治疗效果,有必要从心理护理的角度着手,探讨更好的护理方案。
本文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并介绍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首先,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时,要重视病情的宣教。
要给患者正确的疾病认知,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严重性、解决方案,并要求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方案,以减少疾病的进展速度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此外,给患者进行生活习惯的宣教,让患者及时关注健康,并明确看护指导、膳食指导、保持健康心态和辅助治疗方案,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发作、减缓病情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应从心理护理的角度着手,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以诊断出其心理障碍。
例如,抑郁、焦虑等,可采用心理干预疗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疗效,并伴随着病情的改善,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的影响。
此外,家属的参与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部分。
家属可以在照顾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时候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对病情的认可和应对能力,让患者了解到处理病情的重要性,促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最后,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在实施心理护理时,要多给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安慰,让患者了解到高血压是不可治愈的,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让患者彻底摆脱恐惧的心态。
此外,要加强治疗参与,针对患者提出建议,要求患者及时服药,并给予鼓励,让患者长期坚持治疗。
以上就是有关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要点与实施体会的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有必要从心理护理的角度着手,实施适当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60例老年高血压病心理护理分析

强团队协 作精神 。
2 . 3提 高专业技 术水平,强化职业训练意识
的患者应加 护床栏,并将危险物品远离 患者如暖瓶、锐 器等 , 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 ; 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 患者 易取放的位 置; 尽量保持卫 生间、 开水房、 走廊等地面的干燥 ,
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 以防摔倒 。 总之,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
关键词:老年 高血压病
1两组病人入 院时心理 障碍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P
> .5;2观察组住 院天数比对照组 缩短( 0 1;3观察组 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 明显升高( 0 1;2 0 ) ) 0 P< . ) ) 0 P< . ) 0天血压下降值 0
心理护理在 高血压的治疗过程 中能明显提 高药物疗效。 文 献标识码 :B
李小娟
( 湖南省邵 阳市 中 医院耳鼻喉科 心 [ 摘
420 ) 200 采
要] 目的 探讨、分析 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否缩短住 院天数, 少病人 的 医 费用 , 高治疗效果。 减 疗 提 方法
用随机抽 样法分成 2 , 组 7 例 。对照组 7 例病人按常规护理 、观察组 7 例病人在 常规 护理 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组 每 0 0 0 观察 2组病人住 院天数、药物 治疗依从 性、血压下降值 有无差异。结果 也较对照组明显( < . ) P01 0 结论
11一般 资料 .
12 2对照组病人入 院后按 常规护理 ..
观察组在 常规护
理 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施行心理护理 ,首先尊重 、安慰病人, 以诚相待 , 察颜观色 , 用通俗 易懂 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与病人进
选择在我 院心 内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 10 , 中男性 4例 其 7 例 ,女性 6 例,年龄为 6  ̄8 9 l 1 4岁,平均年龄 (。 ±7 6 72 . )
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

期 间 , 由护 士 召开 并 主导 进行 集体 座 谈或 护 士与 患者 个 别交 谈 等形 式 ,促 使患 者 认 同并 积极 矫正 自身 某些 与 疾 病有 关 的不 良行 为 , 导 患者 保 持开 朗 的心境 , 免大 喜 指 避 大 悲 , 会 自我调 节 , 高 兴 事不 可得 意 忘形 , 学 遇 遇不 高 兴 事也 不可 失 去控制 , 意发 泄 。 其是 面对 现实生 活 中的 任 尤
・
20 ・ 8
C i J h n Co v lse t n ae cn Me Ma 2 0 V0 . 8。 d, r. 0 9。 1 1 No. 3
文 章 编 号 :0569 10 — 1X(2 0 0 — 2 0 0 0 9) 3 0 8 — 2
高 血 压 患 者 心 理 状 况 分 析 与 护 理 干 预
惧 、 执等8 因子 和阳性均 数显著 高于对 照组 ( < .1~ 偏 个 P 00 O0 1) 精 神病性 因子无 显著差 异 ( > .5) .0 , P 00 。
表 1 两 组 ¥ 一 0结 果 比 较 ( ±s) CL 9
3
讨 论
3 1 开设 心 理健 康 教 育 专 题 讲 座 .
压 力 , 用 积 极 乐 观态 度 去对 待 , 加 压 力 耐 受 性 或 免 应 增
不 稳定 等心 理症 状显 著 高于健 康 人 。因此 , 高血 压患 者 在
的护理 中 ,应 高度 重 视心 理 干预 ,采 用 多元 化 的 护理模 式, 使患 者能 始终 保持 良好 的心理状 态 。
30 0 南 京 军 区杭 州 疗 养 院海 勤 疗 养 区 姚 雪 芬 程 10 2 高血 压 是 当 今 世 界 最 常见 的 广 泛 流 行 的心 血 管 疾 病, 又是 引起冠 心 病 、 脑卒 中 和 肾功 能衰 竭 的主要 危 险 因 素…。 防 和治疗 高 血压 是 当前 首 要任 务之 一 。国外 研究 预 认为 , 心理 应 激 、 情绪 压 抑 、 理 冲突 等 心理 因素 可诱 发 心 高血 压病 【。 2 为进 一 步 了解 6 岁 以上高 血压 病 患者 的心理 J 0 军 李 春 芳 上 。对 照组 为 中 国成 人 常模5 0~6 岁组 [, 计9 例 。 0 3共 _ O 12 方 法 症 状 自评 量 表 ( C 一 0) 测 量 按 照 心 理 卫 . S L9 , 生 评定 量 表 手册 『, 3 以个别 方 式测 量 , 自评 量 表指 导 书 ] 按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

21年1 第2卷 第1 oo 月 3 期
- . - - . - . - - 。 - -
临床护理
一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_ -- _・ ・・ ・' ・ ’_ ・・ ・・ ‘- __・・ ・ ‘ ‘ ‘: ‘ i‘ 。。 。‘ ‘‘ ‘ ・・ ・-’ ‘ ・・ -I _・ ‘ _・ ・_ -- ■- ・‘ ‘・ ・・ ・- ・。 ・・ ’‘ ‘ ‘
【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理问题 ; 高血压 【 中图分类号】 4 35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06— 99 2 1 )1 08 0 10 15 (00 0 — 15— l
效果 。
高血 压是 中 老 年人 常 见 病 、 多发 病 之 一 , 指 在静 息状 态 是 下动 脉收 缩压 和/ 舒张 压增 高 ( 4 /0 m g , 伴 有脂 肪 或 ≥10 9 m H ) 常 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 、 、 脑 肾和视 网膜等器官 功能性或器质性 改变 , 官重 塑为 特征 的全 身性 疾 病 。然 而 心理 因素 对 其发 以器 生、 展、 发 转归及 预后 也起 到 一定 的作 用 , 物 治疗 的同 时 积极 药 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 , 对患者康 复起 到积极 的作 用。现分析 20 07年 1 ~ 09年 1月 我科 住 院 治 疗 的 12例 高 血 压 患者 月 20 3 的临 床和 护理 资料 , 报道 如下 。
1 一 般资 料
12 患者 均符 合 高血 压 病 诊 断 标 准 , 中男 6 3例 其 8例 , 女 6 4例 , 年龄 4 8 O~ 3岁 , 除 充 血 性 心力 衰 竭 和严 重 肝 、 排 肾功: . 由于患 者对 高 血压 病 知识 认 识 不足 , 病 情病 对 情估 计 比较悲 观 , 院 后 由 于 角 色 的转 变 和 生 活 环境 的变 化 ; 人 年轻 患者 容易胡 思 乱 想 , 成 心理 负 担 ; 长 者 害 怕担 心家 人 造 年 的工 作和 生 活 , 家 庭 带来 负 担 ; 以 患 者 情 绪 低 落 , 心 忡 给 所 忧 忡, 发生 抑郁 心理 。 22 恐惧、 . 紧张 : 患者 对 自己的病情 过 分担 忧 , 害怕发 生一 系列 的并 发症 , 如血 压增 高 引起 脑 出 血 , 导致 瘫 痪 等 , 同时 担 心 压 的稳定 。 药物 的不 良反 应 , 自己精 神 处 于高 度 紧张 状 态 中 , 重者 产 使 严 34 健 康指 导 : 变 患者不 良的 生活 方式 和 习惯 , 以使 . 改 可 生恐 惧 , 严重 影响其 睡 眠 。 血压 维持 在稳定 状态 , 以减少 甚 至 避免 并 发 症 的发生 。指导 可 23 焦 虑 、 . 烦躁 : 分 患者 短 期治 疗 效果 不 能 达到 自己 的 患者 以低 盐 、 脂 肪 饮 食 , 固 醇 要 适 量 , 吃 新 鲜水 果 、 菜 部 低 胆 多 蔬 预期 目标 , 部分 患 者 需要 终 身 服药 治 疗 , 于 高 血压 受 多 种 和高 蛋 白质 的食 物等 ; 育 患 者戒 烟 和 控 制 饮 酒 , 一 由 教 因为 吸 烟可 因素 的影 响 , 在治 疗 过 程 中 血 压 容 易 反 弹 等 原 因 , 者 容 易 产 以增 加心 脑 血管病 的并 发症 , 患 同时 吸 烟 的消 耗 量与 血 中 的高 密 生急 躁情 绪 , 而使 机体 产生 应 激 反 应 , 响治 疗 效 果 , 至 可 度脂 蛋 白胆 固醇呈 负 相关 ; 酒 可 使 交 感 神 经 兴 奋 , 而 导致 从 影 甚 饮 从 诱发 或加 重病 情 。 血压 增高 ; 患者 控 制 体 重 , 重增 加后 血 流动 力 学 也 随 之改 让 体 24 猜 疑 : 分 患者一 直 怀 疑 自己患有 其 它疾 病 , . 部 如癌 症 变 , 脉 的 回心 血 量 、 输 出量 增 加 ; 患者 遵 医 嘱按 时 服 如静 心 嘱 等, 认为 家属 和 医生 隐 瞒病 情 , 医生 的治 疗 方案 持 怀 疑 态度 , 对 药, 定时 监测 血压 , 如有 不适及 时 到医 院检查 。 治疗 依从 性差 。 4 小结 25 固执 、 执 : 分患 者对 高血 压有 一点 了解 , 于似 懂 . 偏 部 处 研究 证 明 长 期 精神 恐 惧 、 绪激 动 、 虑等 不 良心 理 是 情 焦 非 懂 的状态 , 医 生 的 治疗 方 案 和 他 了解 的 相 冲 突 时 不 能 接 病 人病情 加 重 的心理 因素 , 不 良的心 理 状 况易 导 致交 感 神 当 这种 受 , 按照 书本 理论 治疗 , 者表 现尤 为 突 出。 非要 年长 经 兴奋 , 儿茶 酚胺分 泌增 加 , 管 收缩 压 上 升 , 血 血小 板黏 附性 与 26 孤 独 : 者人 院 后感 觉 无所 事 事 , 活方 式 和节 奏 发 聚集作 用增 强 , 成 血 栓 , 以 引起 心肌 缺 血 。高血 压 是 一 种 . 患 生 形 可 生变化 , 是入 院前 工 作 比较 忙 碌 的 患 者 , 觉 自己此 时 已 尤其 感 多因素 的身 心疾 病 , 良的心 理 因 素可 以成 为 “ 激 ” , 坏 不 应 源 破 无 价值 , 情绪 低 落 , 愿 与 别人 交流 , 果 再 患 有 其 它 慢 性 病 , 不 如 神 经 系统 的平衡 , 致 精 神 神 经 一内分 泌 一免疫 系统 的 异 常 , 导 长 期受 到折 磨 , 内心会 更加 孤独 寂寞 。 影 响 临床 的治疗 效果 。所 以在 临 床 护理 工 作 中 , 分 析 患者 的 应 27 情 绪不 稳定 : 些 患者 担任 领 导 职务 , 一 定 的社 会 不 同心理状 态 , 对 出现 的心 理 问题 , . 有 有 针 采取 相 应 的护 理措 施 , 同 地位 , 喜欢 以 自我为 中心 , 院后 社 会 地位 发 生 了变 化 , 入 脾气 变 时教 会患者 学会 自我 心 理 调适 , 持 积 极 乐 观 的心 态 , 利 于 保 有 得暴躁、 易怒 ; 分 患 者 长 期 遭 受疾 病 的 折磨 , 情 苦 闷 , 格 临床 的治疗 。 部 心 性 发生 变化 , 容易 激动 。 参考 文献 2 8 药 物依 赖 : . 患者认 为坚 持服 药 , 就 可 以控 制 , 注 病情 不 [ ] 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0 4年 中国高血压防 1 20 重生 活方式 ; 分 患 者认 为 某 种 药 对 自 己具 有 明 显 的 治 疗 疗 部 治指南( 实用本) J . [ ] 中华心血 管病杂志, 0 ,2 1 ) 2 43(2 : 0 效 , 点名 要求 服用 此药 。 则
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及保健护理措施分析

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及保健护理措施分析【中图分类号】r8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072-01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胀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1]因此,必须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故对我们蒙古族地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旨在探讨目前存在各种问题,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
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蒙古族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调查调查通辽地区,年龄43~89岁,病程2.5~39年,调查患者192名。
男110例,女82例;年龄>59岁108例,<59岁104例;高中文化程度以下132例,大专程度以上72例;上述患者均自愿接受护理人员的调查。
2 蒙古族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反应2.1 高血压治疗过程漫长,患者极易经济因素或对治疗失去信心,盲目的追求根治的“偏方”随意中断正规治疗。
以文化程度低、年龄大者最为明显。
原因分析,上述患者接受现代健康教育有限,对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并没完全理解。
在调查中无症状不服药,血压下降自行停药,导致对治疗方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不了解,造成高血压病控制降低,并发症增多。
2.2在调查过程中,大专以上的患者心理行为表现多种多样,症状轻的怀疑诊断是否正确或不重视疾病的后果,症状重的以对高血压的极度恐惧。
经健康教育的宣传,在治疗过程中遵医嘱程度明显高于上述患者。
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疾病知识,高文化的素质,表现良好的遵医行为。
2.3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行动不便,耳聋健忘,甚至因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和医疗条件有限等原因,造成不能坚持及时复查,长期用药等。
对城区的高血压患者,家中有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血压,服药的依从性好,对自己的血压做到心中有数,定时到医院复查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于稳定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83例高血压患者,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并与未采取心理护理的同期83例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5.3±4.7)d 和(25.2±5.9)d,治疗效果分别为100.0%和63.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保持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能够正确的对待疾病,减少心理紧张、焦虑的刺激,降低高血压发病率,迅速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标签: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趋于年轻化,高血压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和致死原因。
高血压病程较长、见效慢、反复发作,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折磨,情绪的波动大,身心疲惫,血压升高,大部分患者有焦虑、紧张、恐惧和抑郁的心理状态。
临床研究中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和患者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情绪激动和紧张忧虑,加上外界的不良刺激,会导致患者血压迅速升高。
所以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安慰鼓励、调节情绪和变换心境,改善其心理状况,可以有效的稳定血压,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1]。
本研究对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83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应用护理护理的83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52例,女31例,年龄35~85岁,平均(59.6±3.5)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8.2±2.7)年。
选取同时期未采取心理护理的83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36~84岁,平均(58.3±3.1)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8.5±2.4)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护理措施[2]
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1)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亲切和蔼,态度要谦和,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给患者良好的印象,尊重和理解患者,耐心听取患者倾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从住院时就有一种亲切感。
在患者情绪不好,任性挑剔,产生误解,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和不当的评价时,护理人员要理解和包容,心平气和的与患者做好沟通,尽量避免让患者受强烈的刺激,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消除紧张、焦虑、恐慌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强心理应激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2)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药物依赖心理。
患者情绪变化可直接影响血压变化,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的调节好患者思想情绪,患者既有治病的需要,同时也渴望获得情感交流与精神支持鼓励,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后会对血压值变得非常敏感,血压一旦升高,就要立即吃药。
患者情绪影响到药物吸收、分布与排泄等重要环节。
患者愉快乐观,药物更容易发挥其治疗作用,患者烦躁、饮食不合理、失眠,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导致降低血压非常困难,甚至会出现升高。
通过科学的诱导,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对药物依赖心理,并依靠医疗保护制度,不向患者报告其血压数值,让患者能够从被动刺激中解脱出来,运用新型医学模式理论,向患者宣传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让患者能够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状态[3]。
(3)帮助患者适应患者的角色。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宣讲高血压疾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介绍一些患者在积极乐观的心理下,及时的适应角色,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而尽早康复的情况,从而鼓励患者尽早的认识自我,树立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的进行自我调节、维持和改善,抵御消极的心理,稳定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
2.1.1 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由于知道自己患病,加上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缺乏充分的了解,担心个人工作生活和经济负担等,使患者的情绪非常低落、心情紧张和充满疑虑。
这些不良的情绪,都成为了高血压患者心理的负性因素,引发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机体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
如:血管收缩、内分泌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和血压升高等,其结果必然会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可能诱发或者加重病情。
2.1.2 药物依赖心理高血压患者在入院时,对降压药物的依赖心理比较重,在听到他人说或者自己了解到某种药物的疗效较好时就会要求医生也给自己配置此药,假如没有吃这种药或者吃过之后认为治疗的效果不佳,就会采取消极不配合态度,不遵医嘱按时服药,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只需坚持服用药物,疾病就能够好转,从而轻视了自我心理调节的作用,不注意及时控制自己情绪。
2.1.3 角色紊乱由于血压升高需要住院治疗,患者感觉到无法再适应从前的社交和运动娱乐等活动,而且在住院的期间需要家属的照顾,通常会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提出合理的要求,要求医生迅速的根除其疾病,无法安心的住院治疗,会产生孤独感和无用感、一时很难适应高血压患者这一角色,因此在治疗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4]。
83例高血患者在接受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的调整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主动的配合和参与治疗护理,准确掌握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以及心理状态对疗效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的避免不利因素。
2.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83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都得到及时的控制,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平均住院日期比同期未实施心理护理的高血压患者缩短了10 d左右,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的动脉血压出现持续增高,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随着经济不断建设发展,人们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同时高血压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致死原因,影响到患者的重要功能脏器如脑、心、肾结构和功能,高血压成为了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5]。
高血压病发病原因除了遗传、饮食和运动等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或者经常在紧张、愤怒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刺激下,会引发机体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迅速使交感神经兴奋,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平衡出现失调,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心率加快,血液的黏滞度增加从而诱发高血压疾病。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因为机体衰老,加上离退休后其生活范围不断缩小,生活主要以家庭作为中心,很容易产生孤独和不安心理[6]。
子女独立,老年人对于子女的依靠,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丧偶等原因都会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和无用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相关的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比非高血压病患者明显要高,焦虑、抑郁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血压。
所以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是降低其血压的有效措施[7]。
本研究中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从缓解进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帮助和指导患者及时的适应角色等方面进行,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心理问题和情绪状态得到了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取得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总之,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保持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紧张、焦虑的刺激,降低高血压发病率,迅速稳定病情,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速.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7(8):65-66.
[2] 贾桂荣,周文梅.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9,7(4):19.
[3] 曹俊爱.浅谈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1(5):128.
[4] 陈雪琴.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疗效观察[J].护理学研究,2011,18(10):62.
[5] 张九梅.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9.
[6] 韩俊兰,李萍.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指导[J].临床护理,2010,6(3):47.
[7]彭慧萍.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19(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