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加减法整理与复习
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整理与复习完整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1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2 10- 2
4- 3 5- 3
6- 3 7- 3
8- 3
9- 3
10- 3
9- 4 10- 4
10- 5
第17页,共34页。
2- 1 3- 1
4- 1 5- 1
1+5 2+5 3+5 4+5 5+5
1+6 2+6 3+6 4+6
1+7 2+7 3+7
1+8 2+8
1+9
小组讨论:细仔观察表里加法式题是怎么排列的?先讨 论交流再根据规律把表补完整。
第9页,共34页。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1+3 2+3 3+3 4+3 5+3 6+3 7+3
1+4 2+4 3+4 4+4 5+4 6+4
1+5 2+5 3+5 4+5 5+5
1+6 2+6 3+6 4+6
1+7 2+7 3+7
1+8 2+8
1+9
第10页,共34页。
返回
1+11 2 2+1 3 3+1 4 4+1 5 5+1 6 6+1 7 7+1 8 8+1 9 9+1 10
10以内的复习整理
第1页,共34页。
请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9 8
7 56
13
5 79
6
第2页,共34页。
43
3
4 56
7 8 9 10
9 8 76
5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1

9 - 2 = 7 (盆) 2+3+2=7(棵)
三、问题解决
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怎样观察这幅图?
1. 看图写算式。
有个卡通梨, 7个普通梨。
4 + 6 = 10 (个) 6 + 4 = 10 (个) 10 - 4 = 6 (个) 10 - 6 = 4 (个)
我是分左右两部分 有1个大梨,9个 观察的。 小梨。
一、复习数
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7
3
2 7 5 4 1 0 4 5 0 2 3 6 7 3
2 5 4
10
3
2 1 7
9
一、复习数
5
1 3 8 10 9 2
6
0
7
4
1. 小动物身上最大的数是( 10 ), 最小的数是( 0 )。
2. 从右边数,第3只与第5只小动物身上的数的和是
( 9 )。
3. 把左边的5只小动物身上的数,从大到小排列。 ( 10 )>( 8 )>( 5 )>( 3 )>( 1 )
我发现得数一个 比一个多1。
3 +( 4 )= 7
1.
7 +( 1 )= 8
5 +( 4 )= 9
三、问题解决
3. 说一说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找什么信息,并解答。
车上原来有 9个人。
9 - 4 + 5 = 10 (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三、问题解决
6.
你能从图中提出数学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并解答吗?
左边有2棵树, 原来有9盆花, 中间有3棵树, 搬走了2盆, 右边也有2棵树, 还剩几盆? 一共有多少棵树?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课时1)
一年级数学 李霞
一、复习数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系统复习。
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更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更深地体验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感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复习加、减法含义和计算。
教材先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第1题通过看图写四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内在练习。
第2题让学生解决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加、减法应用的再次体验。
接着教材复习10以内的加、减计算。
第3题和第4题分别整理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包括有关0的计算),让学生通过观察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体会加法表和减法表的结构,提高灵活计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第5题利用加法表、减法表来练习加、减计算,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第6题是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综合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计算能力。
复习时要突出整理加、减法的含义,以及10以内的加、减计算。
还要重视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10以内加减法表,发现并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
2、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整理加法表和减法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 主动探究,发现加减算式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它是——喜羊羊!(课件出示)羊村今天将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智力大比拼”竞赛,喜羊羊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设计说明:利用有效的情境创设,赋予口算复习课新的生命力。
《1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课件 看图列式

加减混合
4 + 3 - 2= 5 7
8
- 2 + 3
9
一图列四式
6 + 4 = 10
4 + 6 = 10
10 - 6 = 4
10 - 4 = 6
5 2 7 7
2 5 2 5
7 7 5 2
你学会了吗
4-2+3= 5
2
7- 3 + 4 = 8
6 + 3 - 4 = 5
1.
2.
10 块
二、谁是看图列式小强手
先讲讲图中的小故事吧!
4
5
2
6
8 4
4
7 3 4
10 4
6
9
2
7
你还记得连减吗?
8 - 2 - 2 = 4 6
2 3 3
三、你学会了吗?
6
6 2
1
5
2
3
8个
?个
10 个
?个
10 - 3 = 7
8 + 2 = 10
9 2 4 3
10 - (5 ) - ( 3 ) = ( 2 )
四、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你运用过10以内的减 法吗? 请你讲一个关于 10 以内减法 的的数学故事。 (先讲给同桌听,再讲给全体同学听)
10
复 习
第三部分: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争当计算小能手
4+2-3= 3 3+4-2= 5 2+2-1= 3 5-2+1= 4 9-6+5= 8 6+2-1= 7 3+3-3= 3 7-7+9= 9 5+4-2= 7 4+4-2= 6 6+3-4= 5 5+4-5= 4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1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加深对数感的培养。
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感受到加减法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算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二、探究体验。
(一)数的认识1、数一数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和哪些数字成为了好朋友?请你来介绍一下。
(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0 1 2 3 4 5 6 7 8 9 10师:谁知道它是按什么顺序数的?你还有不同数法吗?这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数的?在生活中遇到过吗?(若学生说2,4,6,8,10,让回答的孩子说一说是怎样数的,并补充:在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数字称为双数)师:观察黑板上这一队数字,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①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②排在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③排在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师:看来同学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做好准备。
练一练(出示课件)2、基数与序数师:为了奖励大家,我们做一个举手操,我说口令你来做,看一看哪个小组最整齐。
(口令:举左手举右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聪明的孩子知道老师想让你干什么吗?)师:黑板上的数字各有本事,你若不信,请听5说:“我家住在5楼,我家有5口人”,这里的“5”意思一样吗?这里哪个数字比较特殊?练一练(请看大屏幕)(二)数的计算师:我们成功地闯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数的计算,看看谁是计算小能手。
你能说出得数是5和6的所有加法算式吗?请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师:下面我们进行口算比赛。
(同桌互批。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与内、数的`认识,利用数的组成,熟练掌握10 以内的加减法,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数的组成,理解算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会独立思考,今天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最新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1认知目标: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思考。
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况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因为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
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幼儿园大班教案《10以内加减法》【优秀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10以内加减法》【优秀8篇】幼儿园大班教案《10以内加减法》【优秀8篇】幼儿园大班教案《10以内加减法》篇一教学目的:巩固10以内加减法教学重点:复习大括线题,区分求整理与部分的题教学难点:弄清部分与整理的关系。
看图说图意课前准备:图形教学过程:(一)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7-3=46+2=8(二)看图列出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3+4=77-3=44+3=77-4=3(三)在○里填上+-号订正:3-2=16+3=94-4=03+2=56-3=35+2=7(四)填空并回答问题1、看图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西红柿有几个?3个,蘑菇有几个?3个土豆有几个?4个茄子有几个?)2、哪种菜最多?(土豆)哪两种菜的数量同样多?(西红柿和蘑菇同样多)西红柿、蘑菇、茄子共有几个?(3+3+2=8)(五)口算练习7题1.自己计算注意方法2.小组订正互查互改1+4+3=8板书:3+4=74+3=77-3=47-4=37-3=46+2=8大班数学公开课《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2、学习看图列算式,并学会自编1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加减法算式6道。
2、多媒体课件。
3、作业纸《第六册》活动过程:一、游戏:"阳光快车"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出示加减算式卡片。
如:9-6=5+5=6+4=8-2=5+3=7-4=老师说:小朋友你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小朋友回答:楠楠老师我告诉你,我的汽车几点开?)二、看图列式,学习编应用题。
出示课件(一)教师给小朋友带来几张图片,谁愿意图片上的事情说给小朋友听。
(二)我们可以用怎样的一道计算题来表示呢?那么5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8又代表什么?三、学习用图加文的方式自编10以内的加减应用题今天我们学习了看图编应用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请小朋友想一想、编一编。
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8篇

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8篇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8篇说课稿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将课程内容展现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需要注重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调整和完善。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1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前面1-9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同时10的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实现学生由看图数数计算到想数的组成计算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迁移的应用。
2、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希望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自主学习和尝试法为辅、讲练结合的优化组合。
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三、说教学流程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几经研讨和修改。
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一组动物图片。
学生帮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使其一一对应。
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为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作出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学生先是根据猴子和大象的分法列式,从上面的两加两减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过桥:选择一个喜欢的数说组成;写出相关的加减法算式。引入:说说这段时间我们学会了哪些本领。
*4、过桥:选择一个喜欢的数说组成;写出相关的加减法算式。
1、把学生写的算式填入图表中,同NO.3;
2、小组为单位找规律
3、出示表中的45题减法,以小组为单位比赛。
4、校对
五、活动总结:
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今天我们到数学乐园里去采红苹果……
2、通过问答让学生体会到要先给篮子编号,才能说清楚要哪一只。
3、正确评价多种途径。
4、师小朋友拎着篮子到小河边,河上的桥只剩一半,只有让两块石头上的数相加得()才能搭好桥走过去。
1、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2、巡视,参与讨论。
3、抓反馈,重语言的组织。
4、正确评价,引导。
课件配合
1、选篮子,记录在纸上。
2、按1、2、3……,9的顺序走数字迷宫。(教材P82)
3、小组交流、集体反馈
4、自主选择一个数说组成。同桌互说,评价。
小组交流、讨论;
在书本上做记号,比比哪组发现得多。
小组展示发现结果。
在练习纸上填写减法。
学生可以仿照书上的表格抄写,但仍要发现规律才能说出为什么。
(3)用图画表示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的联系和差异。
2、过整理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个数填写数的组成。
(9)(8)
6 3
二、活动探究
情境:到达数学乐园,在墙壁的加法表格中寻找金钥匙,打开大门。
1、出示书上的第3题先研究加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
2、反馈集体交流:课件闪动学生的发现,增强直观效果。跳出红苹果以示鼓的表格不完整,找到规律填写。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填。
4、口算比赛:看表中的算式很快说出得数。课件点击,放大算式。
5、在表上补充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
四、巩固拓展
6、找到钥匙,进入乐园:显示动物们在乐园里游玩,任选一副图说出求的是什么,算式是。就摘到红苹果。书P80第2、3题。
7、联系游戏情景,来到苹果树前,把得数等于你篮子上的苹果摘回家。练习十三第5题和聪明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的联系和差异。
难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通过课件将其10以内数的分与合进行形象的展示,通过点子摆法理解加减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整理和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更系统更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主要内容有:
(1)1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写数、数的顺序、序数和数的组成。
(2)把10以内的加、减法分别整理成表。第4题,是10以内的加法表,是10以内的加法式题的系统整理(没有包括0和一个数相加)。第5题,是10以内的减法表,是10以内的减法式题的系统整理(没有包括同数相减得0和一个数减0)。通过加法表、减法表的有规律的排列和练习,可以使学生看到式题之间的关系,更容易达到计算熟练。
教学设计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一年级
教学形式
自主探究
教 师
保广辉
单 位
威远镇中心学校
课题名称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
在整节课中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每个教学环节都以故事的情境展开,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杜绝上课疲劳,使学生时时处于兴奋状态,从课堂反馈看,也取得了预期效果。另外,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可以看出尹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可贵。在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时,我注意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帮助小鹿送信,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积极思维,认真计算,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排列顺序,让学生自己说出应该怎样排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整理算式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复习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找出规律,想想怎样才能记住它。学生的思维再次被调动起来,并在此处得以升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1、谈话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游戏开始:课件展示游戏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
2、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及序数。
课件展示:有10只篮子装苹果,让学生自己任意选一只。
3、走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数字迷宫。(教材P82)
4、过桥:选择你喜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