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工业生产
采矿、冶炼、电镀、 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重 金属的废气、废水和 废渣。
采矿
采矿活动会释放大量 重金属元素,如汞、 铅、镉、砷等。
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和燃煤 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 常常含有重金属。
污水灌溉
使用含有重金属的污 水进行灌溉会导致土 壤和农作物受到污染 。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对重金属排放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重金属的使 用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01
物理方法
通过物理方法,如吸附、过滤、 沉淀等,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 子。
化学方法
02
03
生物方法
通过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化 学沉淀等,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 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对经济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 降,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效益。 同时,治理重金属污染需要投入 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对经济造
成一定负担。
02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预防和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排放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
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重 金属的排放,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污 染。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使用重金属制品
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制 品,如化妆品、食品 包装材料等,也可能 导致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水体和 大气受到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长期接触或摄入重金属会对人体 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影响神经 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日益加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
重金属元素有机会经过工业排放、农业施肥等方式渗入土壤中,长时间累积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性影响。
常见污染元素
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有铅、汞、镉、铬等。
这些元素无法自行分解,经常被土壤所吸附,长时间累积,就会造成土壤污染。
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引起肝、肾、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而重金属元素的毒性对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影响更大。
同时,重金属污染也会对植物有害,限制植物根系发育,降低植物种植效果,进而影响食品生产安全。
防治措施
预防
•合理使用化肥等农业生产物,选择安全的农药以及精准使用农药等方法,以降低污染源。
•留意有污染迹象的土壤,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与土地利用模式。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环保意识,落实污染治理措施,预防污染源。
修复
•有效利用植被修复技术为主要手段,可以选择大豆、萝卜等短周
期植物进行种植。
•采用技术修复,如原位稀释、化学稳定化、渗滤、生物修复等方
式修复重金属污染。
规范控制畜禽养殖场污染
•采用科学管理模式、严格的运营管理流程,减少畜禽养殖需求的
水和化肥。
•禁止在养殖场周边进行化工厂等有害产业的建设,减缓环境污染。
结论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效益都会带来巨大的负
面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提高农业、工业、环保
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地球资源,确
保社会可持续发展。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措施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措施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和基础的资源之一,它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仅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和其他因素。
自然因素:土壤中有些重金属是地球上本来就存在的,如铜、铁、锌、铅等。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自然因素也会造成重金属的污染,比如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会释放出大量的重金属,向周围的土壤带来污染。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
产业、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都会对土壤造成影响。
工业生产中,重金属是不可避免的产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周边土壤。
农业方面,使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正确的堆肥过程也容易导致重金属的释放。
交通方面,汽车尾气和轮胎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其他因素:气候、地质和植物等因素也会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亚洲一些国家,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也比较高。
二、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范围和效应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常常是广泛的,而且危害很大。
重金属对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威胁。
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要考虑到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平衡,还必须要考虑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1. 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深远的影响。
首先,重金属的酸化作用会使得土壤中微生物、动物等生命活动受到严重的干扰,从而导致土壤生态平衡被破坏,并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2. 大气环境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大气环境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会在土壤和大气界面相互转移,从而进入到大气中。
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如镉)在进入到大气中后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一、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是一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包括铅、汞、镉、铬等。
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重金属广泛使用,但往往会被排放到水体中,引起水环境污染。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水质的直接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对水产品的间接污染,通过水产品的摄入,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当前,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水环境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表水已经无法达到Ⅲ类水体要求,其中重金属污染占有一定比例。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必须进行定期的监测工作。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规律的研究;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量的统计;水生态系统、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监测等。
首先是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监测。
为了了解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通常需要采集水样,然后对水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
这样的监测工作需要有标准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是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量的统计。
对于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必须了解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还需要统计每个污染源的排放量,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依据,以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还需要对水生态系统、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
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
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监测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
针对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必须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技术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监测方法和技术,确保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镉、铅、汞、铬等重金属元素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制,导致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了危害。
这些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贡献的危害性非常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进行防治。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例如引起癫痫病、肝癌、肾衰竭和恶心等症状。
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时,它们也会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
水和空气也会被污染以及进一步传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质。
除此之外,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的活动向环境释放大量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的品质受损,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尽管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很大,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防治。
以下是一些最佳防治措施:(1)集中式的废水处理。
这种处理可以防止大量的污染物外流到环境中。
在处理废水之后,可以通过土壤过滤系统将污染物过滤掉。
(2)采用生物制剂和化学品来降低污染物和毒性物质的含量。
这种制剂和化学品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的行为和化学反应来实现这些效果。
(3)采用生物修复来降低毒性物质及盐湖中的盐含量。
这个过程是通过发展生物的一些特殊能力,将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恢复土壤的肥力。
(4)区域调查以设立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体系。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它是从源头上控制的方法,可以帮助监控和改进环境质量,以便避免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5)降低化工与矿业在制造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水、尾矿堆积与粉尘。
一些节约型的技术可以在制造时大量节约资源和劳动力,同时将产生的废物减至最少。
总之,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环境,需要如上所述的一些防治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我们可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障人类的健康。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重金属元素,对水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导致的,例如矿山开采、冶炼、化工生产等。
重金属污染对水体和生物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大。
1. 建立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建立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站点,对各个地区的水体进行定期采样和分析,监测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制定相应的监测报告。
2. 指定重金属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制定严格的重金属排放标准,限制污染源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
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其排放符合标准。
3. 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督: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的执法和监督力度,对违反排放标准和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增加违法成本,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震慑。
4. 促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化工工艺,减少和避免重金属的使用。
推广环保工艺和技术,减少重金属污染的产生。
5. 加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对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
例如通过人工湿地、植物吸附等方式,减少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6.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监督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举报违法行为。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防治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合作。
只有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测、严格排放标准、加强执法和监督、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工、加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才能有效防治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其应对措施

入大气 、 、 水 土壤 中 , 引起严重 的环 境污 重金属 , 在进入环境或生 态系统后就会
存 留、 积累和迁 移 , 造成危害。 如随废水 类 和底泥 中积 累 ,被鱼 和 贝的体 表吸
地带 ) 污染土壤就是由于受到毒砂 高砷
2农业化学物质的污染 . 农业生产
染。 以各种化学状 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 矿物的影响 。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建议
开 展了第一次全 国污染源 普查 , 历时 2 长 ,但 9 %以上的 Cu Z 0 、 n是随着 粪便 金属污染 。 排 入环境 了。 据调查我国畜禽 养殖业粪 全 国污 染源普查公报》 ,初 步摸清了部 便 产生量 2 3 t带来 的环境 问题不 . 亿 , 4 分行业 包括重 金属污 染在 内的排 放情 可小 视。在家 禽粪便中 , 、 、 镉 铜 锌分别
染问题 并提 出了应对措施 , 为下一步整 元素 , 在干旱地区, 土壤耕层( 一 0m) o 2c
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
工业 生产 件致使 40 5人血 铅超标 、8 3 1 2人镉超
1 地 理条件 .
有些 地区特 别是有
或 日常 生活中产生的重金属 , 有可能随 标 , 引发 3 2起群体 陡事件 。因此 , 解决 《 l 业科技》 四J农 I
痛 的 。因此 , 对于重 金属污染重在 “ , 防”并 以治理 为辅助 ,在治理和控制重金属 污染 时必 须充 分考虑 到它的特 陛。
1 强 宣 传 教 育 , 高 思 想 认 识 提 . 加 提
研发团队,重点开展了泡菜产业调研、 泡 菜专用品种材料引进与筛选、 泡菜原料品 种高效栽培与绿色防控示范推广等工作。
中大量使用的农药 、 化肥 中含有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措施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水体、大气中存在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农药使用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人类活动。
以下是有关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的详细讨论。
重金属的主要危害在于其毒性和生物积累性。
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对生物体具有广谱的毒性,可以累积在食物链中,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损害神经系统、破坏免疫系统、引起癌症等。
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重金属污染,需采取以下措施:1.监测与评估:建立全面的重金属污染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对工业废水、农药残留和土壤、水体和大气中重金属含量的定期检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污染源和受污染区域,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政策与法规: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立法和执行力度,建立良好的政策和法规框架,明确责任、权力和监管机构,加大对污染源的处罚力度,促进企业和个人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3.减少排放: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包括改进工业工艺、使用低污染材料、提高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水平等。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4.废物处理: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污染。
可通过合理分类、回收利用、焚烧和掩埋等方式进行废物处理。
5.土壤修复:针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
例如,使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用植物吸附和分解重金属,以及添加微生物促进土壤自净化能力。
6.饮用水安全:重视饮用水中重金属的监测和处理,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水库和水源地的监测和保护。
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提供高效而安全的饮用水。
7.宣传与教育: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对重金属污染的认知和意识,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与评估、完善政策和法规、减少排放、加强废物处理、土壤修复、饮用水安全和宣传与教育等多方面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改良和有 机质改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些改良 剂,使土壤的 pH 值改变从而减轻重金 属污染程度。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磷 酸盐、硅酸盐等。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指利用植物使重金属 固定、挥发及提取。植物在土壤重金属 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汞污染稻 田改种苎麻后土壤汞的年净化率高达 41%,土壤的自净恢复年限是种植水稻 的2/17倍。
铬污染
主要来源于劣质化妆品原料、皮革制剂、金属部件镀 铬部分,工业颜料以及鞣革、橡胶和陶瓷原料等;如 误食饮用,可致腹部不适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过 敏性皮炎或湿疹,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 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水污染严重地区居民, 经常接触或过量摄入者,易得鼻炎、结核病、腹泻、 支气管炎、皮炎等。
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 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 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水体中金 属有利或有害不仅取决于金属的种类、理化 性质,而且还取决于金属的浓度及存在的价 态和形态,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 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 甚至死亡。
毒性
生态修复法是利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对重 金属离子进行吸收、容纳、转移,从而使水 体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浮水及挺水植物如浮萍、香蒲、水鳖、 中华慈菇、芦苇、空心莲子草等,在铜、铅 和锌等重金属复合污染水域的植物治理中有 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水生动物修 复则主要利用水体底栖动物来降低水体重金 属的含量。如海湾扇贝对镉具有较强的富集 能力;紫贻贝是比较理想的重金属汞、镉、 铅污染的指示生物。
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措施
基本定义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 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 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人为 因素所致。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 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直接危 害人体健康,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二、重金属的来源
1、工业来源 工业能源大都以煤、石油类为主,它们是环境中汞、 铅、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4、突发事件来源
近年来突发性的重金属污染事件骤增,它会导致重金 属在短时间内高浓度地进入环境,从而产生严重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贵州独山县、湖南辰溪县、广西 河池等多起砷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湖南浏 阳镉污染及山东临沂砷污染事件。这些重金属污染事件有 些是由于管理不当、交通事故等人为原因导致的,有些则 是环境长期受到污染、污染物含量超过环境容量而突然爆 发的结果。
结束!
铅污染
铅污染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主要来源于 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化妆品、染发 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它是通 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 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 老人、免疫低下人群。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应该在0.1毫克/升, 如果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而幼儿大脑受 铅的损害要比成人敏感得多,一旦血铅含量超标,应该采取积 极的排铅毒措施。儿童可服用排铅口服液或借助其他产品进行 排铅。
镉污染
镉的毒性很大,可在人体内积蓄,主要积蓄在肾脏, 引起泌尿系统的功能变化;镉主要来源有电镀、采矿、 冶炼、燃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废旧电 池中镉含量较高、也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蘑 菇,在奶制品和谷物中也有少量存在,镉能够取代骨 中钙,使骨骼严重软化,骨头寸断,会引起胃脏功能 失调,干扰人体和生物体内锌的酶系统,导致高血压 症上升。用含镉0.04Mg/L的水进行灌溉时,土壤和稻 米受到明显污染,农灌水中含镉0.007mg/L时,即可 造成污染。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细菌可以通过多种直
接或间接作用影响环境中重金属的活性,如 细菌可以通过电性吸附将重金属离子富集于 细胞表面,降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生物有效 性。细菌的氧化还原作用可以改变变价重金 属离子的价态,降低其在环境中的毒性等。 细菌的这些作用,可以有效进行环境重金属 污染的生物修复。
日本痛痛病
20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发现该地区的水稻普 遍生长不良。1931年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 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 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 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 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 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 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 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因无法忍受痛苦 而自杀。这种病由此得名为“骨癌病”或 “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主要特点
重金属原义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密度大于4.5 克每 立方厘米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汞, 镉,铬等。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 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 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 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目前中国由于在重金属 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 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 染。
事件回放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 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 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 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 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当 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 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 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骨痛病”正是由于炼锌厂排放的 含镉废水污染了周围的耕地和水源 而引起的。
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 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 的能力。化学物质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 物富集作用,即每经过一种生物体,其浓度就有一次 明显的提高。所以,位于食物链最高端的人体,接触 的污染物最多,对其危害也最大。
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有机锡等)比相应的金 属无机化合物毒性要强得多;可溶态的金属又比颗粒态金属的毒性要大; 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要大等等。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 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 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 危害,例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 病,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3 城市来源
城市日益变成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污染过
程主要包括:
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不经处理直 接排放,造成二次污染
垃圾燃烧的飞灰及堆埋过程中产 生的渗滤液中重金属量严重超标
交通密集公路带土壤中重金属的含 量显著高于交通非密集区域土壤中 的含量,交通主干道两侧土壤中重 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公园土壤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
理化学法、化学修复法、植物修复法和 微生物修复法等。
物化修复技术
物化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固化、土壤淋冼等。 化学固化即在土壤中加入固化剂,使重金属 被吸附在土壤中或者形成沉淀,从而使其毒 性降低。
土壤淋洗主要是用能提高置金属可溶性试剂, 如有机或无机态酸、碱、盐和螯台剂等,将 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到液相中从而修复 污染土壤。
采矿、冶炼、锻造、加工、运输等工业生产过程
废水、废渣、废气的直接排放
废弃尾矿随意堆放
2 、农业来源 在农业生产中,污水灌溉、农药、劣质化肥等
的不合理使用是重金属的重要污染来源。以磷肥为 例,生产磷肥的磷矿石成分复杂,含有较多的重金 属如Zn、Cr、Ni、Cu、Cd、Pb等,因此如不合理地 使用,则劣质化肥中的重金属杂质会直接导致土壤 被污染。
2、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化 法和生态修复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化法
沉淀法: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的形 式从水中分离出来
絮凝法:常采用铁盐、铝盐及其改性材料作 絮凝剂
吸附法:利用多孔性固态物质吸附水中污染 物。常用吸附剂:活性炭、粉煤灰、壳聚糖、 竹炭等
生态修复法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 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 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 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 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Cl)。
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 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 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 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 度。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 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 此被污染了。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 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 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 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 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 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据统 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 汞污染的鱼虾。
汞污染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人体内蓄积。主要 来源于仪表厂、食盐电解、贵金属冶炼、化妆品、照 明用灯、齿科材料、燃煤、水生生物等。血液中的金 属汞进入脑组织后,逐渐在脑组织中积累,达到一定 的量时就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另外一部分汞离子转 移到肾脏。进入水体的无机汞离子可转变为毒性更大 的有机汞,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全身中毒作用; 如果急性汞中毒,会诱发肝炎和血尿。
重金属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中广泛分布,而 底泥往往是重金属的储存库和最后的归宿。当环境变 化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将发生转化并释放造成污 染。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具有生物累积性,可 以直接威胁高等生物包括人类,有关专家指出,重金 属对土壤的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已受污染土壤没有 治理价值,只能调整种植品种来加以回避。因此,底 泥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