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静电安全防护知识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

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

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

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

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3、静电的危害:第 2 页共 7 页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2007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

一分厂109车间2010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1.1电晕放电。

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刷形放电。

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火花放电。

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1.4传播型刷形放电。

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

2、在相同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大。

防静电安全小知识

防静电安全小知识
此外,进行自助加油时,如果突然遇到火情,应立即停止加油, 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在每台加油机旁通常都有灭火器,可及时采取 有效措施灭火。
感 谢 聆 听 !
需要注意的是,触摸木质、 板材墙面,没有除静电的效果, 因为这些材质不能有效地传导电 流。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注意“放电”
日常使用电视机、电脑后, 应马上洗手洗脸,以消除皮肤表 面的静电。
在接触金属和其他易导电的 物品之前,可以先触摸随身携带 的钥匙,提前把身体所带的静电 释放出去。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减少室内静电源
Part 5
加油时须提高警惕
加油时须提高警惕
在给汽车加油时,应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 ■进出加油站时,车速不宜过快,应减速慢行; ■加油站内应避免火源,加油时不要吸烟; ■在车辆熄火之前,不能给汽车加油,这是因为尽管车身没有运动, 但发动机依然在高速运转; ■不能用加油枪碰撞汽车的排烟口;
加油时须提高警惕
人体静电可达上万伏
当静电达到2000伏时,人的手指就会有 感觉;
当静电超过3000伏时,就会有小火花出 现,人的手指会有刺痛感;
当静电超过7000伏时,人会有被电击的 感觉。
人体静电可达上万伏
有人也许会感到疑惑,通常说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伏,为什么 遭遇上万伏的静电,却不会威胁生命安全?
这是因为人们所说的安全电压为36伏,指的是在一定电流通过的情况 下。尽管人体静电电压非常大,但只要电荷不流动,就没有危险。静电产 生的电流很小,即使人接触了低电位的物品,通过人体的电流也可能只有 几毫安。
此外,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可能含有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人 体吸入后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Part 3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一、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静电是指物体上存在的静止电荷。

当两个物体接触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带有不同的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的伤害:静电会导致人体不适,如电击、感觉刺痛等;2. 对设备的影响: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造成损坏,导致设备失效;3. 对环境的威胁: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三、防静电措施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1. 控制湿度:适度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其他调节湿度的设备来控制环境湿度。

2. 接地保护:将静电带电物体与大地或接地设施连接,通过导电材料进行导去静电荷。

3. 静电消除器:使用静电消除器可以快速中和电荷,减少静电的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有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4. 注意电缆走向:在布置电缆时,尽量避免电缆与高压线、大功率设备等静电场接触或靠近,以免引发火灾和其他危险。

5. 使用防静电材料:选用防静电材料生产电子产品和工作服等,可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四、防静电培训要点1. 静电知识普及:培训时要讲解静电的定义、危害及防静电措施,增强员工对静电的认识。

2. 个人防护措施:提醒员工在进行清洁操作时,使用防静电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3. 工作区域设计: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并设置静电防护设施,如接地导线、静电消除器等,有效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

4. 安全操作指导:对从事电子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指导,包括正确使用工具、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等。

5. 应急响应措施:培训中要强调应急响应措施,如火灾的扑灭方法、人员疏散等,以保障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安全。

结语静电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和损失。

通过对静电的认识和防护措施的学习,我们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保障工作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静电安全知识

防静电安全知识

是对精密的电子设备。
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03
静电干扰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导致屏幕乱跳、键
盘失灵等问题。
静电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危害
静电引燃易燃物
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静电放电可能会引燃物品,导致火灾或爆 炸事故。
静电与易燃气体反应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矿井、加油站等,静电与易燃气体相互作用 可能导致爆炸或火灾。
非接触式消除
非接触式消除静电的方法是利用离子流、离子风等,将电荷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减少或消除静电。非接 触式消除静电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不影响生产过程等优点 。
静电消除的设备
离子发生器
离子发生器是静电消除设备的一种,它通过电离空气或其他气体来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这些离子可 以与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进行中和。离子发生器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类型,移动式离子发生器通常 采用手持式设计,可以方便地移动到需要消除静电的场所。
静电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静电对人体可能产生危害,包括但不限 于
• 干扰电子设备:静电可能干扰电子设 备的正常运行,导致设备损坏或功能 异常。
• 影响工作效率:长时间接触静电可能 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不适症状,影 响工作效率。
• 产生电击: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 ,甚至上万伏,当人体接触高电压时 可能导致电击伤害。
防静电安全知识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静电的产生 • 静电的消除 • 静电的预防措施 • 静电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 防静电安全知识问答
01
CATALOGUE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基本原理
静电是指静止状态下的电荷。在 干燥的环境中,当两个物体接触
并分离时,可能会产生静电。

防静电知识培训

防静电知识培训

• 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
一、什么是静电?
一、什么是静电
静电的特点
• 高电位:可达数万至数十万伏,操作时常 达数百至数千伏(人通常对3.5KV以下静电 不易感觉到)。
• 低电量:静电流多为微安级。
• 作用时间短:微秒级。
• 受环境影响大:特别是湿度,湿度上升则 静电积累减少,静电压下降。
一、什么是静电
•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 了静电。
• 静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一、什么是静电?
•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 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 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 带电的现象。
静电的产生原理
•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 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 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 能、位能、热能、化学 能……等)。
装有单板的防静电周转箱不 允许直接用拉伸膜缠绕。
四、常见的不符合静电控制的案例
没有戴防静电手腕带时, 脚应与地板接触。
四、常见的不符合静电控制的案例
拿取IC芯片 时,应带 防静电手 腕带和手 套。
四、常见的不符合静电控制的案例
拿板时应双手戴好手套,不允许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裸露或用手套 包裹单板后裸手拿握的现象。
典型的EPA接地系统
L N
PE
14 5
2
6 3
35
6 2
4 1
4
12
B
1
A
B
10 公共接地点 10
A
10
公共接地点 10
138ຫໍສະໝຸດ 79 11专用防静电线
13
E
13
1 工作台
6 设备/仪器/工具
11 防静电地板
2 防静电台垫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静电是指物体通过摩擦、接触等方式而带上电荷,从而产生电荷不平衡的现象。

当电荷不平衡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造成电击、火花、设备损坏等问题。

为了避免静电产生和减少其对物体的危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静电常识和准则。

1.防静电材料:选择不易带电的材料。

一些常见的防静电材料有铝、钢铁、塑料(尤其是具有针对静电设计和防护功能的特殊塑料),以及一些特殊的导电涂料。

2.接地:将物体的导电部分连接到地线上,以便将积累的电荷释放到地。

接地可以通过建立接地线、使用接地板或使用接地装置等方式实现。

3.避免摩擦和擦拭:尽量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和擦拭,因为这些活动会引起静电的产生。

4.避免干燥环境:干燥环境容易产生静电,因此要尽量保持环境湿润。

可以采取增加空气湿度、使用加湿器等措施。

5.防静电设备:使用专门设计的防静电设备,例如防静电脚垫、防静电手套、防静电衣物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体静电的产生。

6.防静电工作台:针对需要防静电的工作环境,建立防静电工作台是必要的。

防静电工作台应该采用防静电材料制作,并正确接地。

7.做好静电防护:在操作易受静电影响的物品时,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例如,在操作电子元件时,可以将手指涂抹一些导电剂,以减少电荷被激活的机会。

8.防止静电积聚:避免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使用易带电的材料,尽量使用防静电材料。

对于需要维护和保养的设备,要定期清洁和检查。

9.提高人的静电防护意识:对从事与静电防护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静电防护意识的培养,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措施和操作方法。

10.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之,了解和掌握防静电的基本常识和准则对于避免静电产生和减少静电对物体的危害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防静电材料、进行接地、避免摩擦与擦拭、保持湿润环境、使用防静电设备、建立防静电工作台、做好静电防护、避免静电积聚、提高防护意识和定期检查维护防静电设备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产生和减少其对物体的危害。

预防静电危害十条安全规定(3篇)

预防静电危害十条安全规定(3篇)

预防静电危害十条安全规定1. 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湿度适宜,不宜过干燥,维持相对湿度在30%到50%。

2. 穿适当的衣物:避免穿着纯棉或合成纤维等易产生静电的衣物,选择防静电服装。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不移动:长时间站立或不移动易使身体积电,可适当活动身体,避免积聚静电。

4. 使用防静电设备:使用带有防静电功能的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脚垫、防静电手套等。

5. 控制电气设备的使用:避免频繁开关电气设备,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6. 使用除静电液:在处理带有静电的物件时,可以使用除静电液来降低静电的积聚。

7. 避免使用塑料袋等易产生静电的包装材料:采用抗静电包装材料,避免产生静电。

8. 定期清洁工作区:定期清洁工作区,包括桌面、地面等,避免灰尘、污渍等积聚导致静电产生。

9. 禁止吸烟:吸烟会产生静电,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在工作区域内严禁吸烟。

10. 进行静电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静电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静电意识,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静电危险。

预防静电危害十条安全规定(2)⑴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准使用压缩空气调和、搅拌。

⑵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必选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⑶对易燃易爆流体储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

⑷严禁从灌上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灌区装油品。

⑸严禁穿戴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是不应在该区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⑹容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环境,其湿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内。

⑺易燃、易爆区及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静电接地,混凝土地面、橡胶地板等导电性应符合规定。

⑻化纤和粉体物料的输送与包装,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或释放静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装置、设备必须设静电消除器。

⑼防静电措施和设备,应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建立档案。

⑽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原材料的偷用,应对静电情况作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消除静电措施。

防静电方法大全:多种措施

防静电方法大全:多种措施

防静电方法大全:多种措施
防静电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穿防静电服:防静电服是由专业的防静电面料制成的,可以有效地减少静
电的产生和积累。

2.穿防静电鞋:防静电鞋的鞋底一般都有防静电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将人体
产生的静电导入地面。

3.使用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可以有效地将人体产生的静电导出,避免静
电的积累。

4.使用防静电手套:防静电手套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体与周围物体之间的摩擦
产生的静电。

5.保持室内湿度:在干燥的环境中,人体的静电容易积累。

通过使用加湿器
或者放置一盆水在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6.避免长时间穿化纤衣物:化纤衣物容易产生静电,尽量避免长时间穿化纤
衣物,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

7.勤洗手:勤洗手可以有效地将人体产生的静电洗掉,避免静电的积累。

8.使用抗静电剂:抗静电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物体表面的静电积累,将其涂抹
在物体表面即可。

总之,防静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安全知识培训
2020年5月
什么是静电?产生 原因?
静电是指相对静止
的电荷,是一种常
见的带电现象。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
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
静电的基本物理特性为: 1、吸引或排斥。 2、与大地有电位差。
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 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 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
静电接地报警器DYS-G(固定式)
静电接地报警器使用方法
• 1.第一步:从报警器箱体中拿出静电接地夹,张开夹体,蜂鸣器响,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 2.第二步:将静电接地夹夹于车体并晃动夹体直到蜂鸣器不响为止,静止槽罐车一段时
间后,开始物料装卸作业。 • 3.第三步:当槽罐车物料装卸完毕,收回静电夹,以备下次使用。
3、会产生放电电流。
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 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
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
体而带负电。电荷的积
聚形成了静电。
(a) 两物体接触时发生电荷转移
(b) 因电荷转移在界面上形成双电层
(c) 两物体分离时分别带有正负静电荷
常见静电产生源
➢ 地 板 :尤 其 是 塑 料 地 板 或 地 毯 ➢ 椅 子 :木 质、塑 料、或 化 学 材 质 ➢ 衣 服 :尼 龙 及 一 般 布 料 ➢ 工 作 台 面 :磨 光、油 漆 及 上 蜡 ➢ 其 它 :塑 料 垫、文 件 夹 等 任 何 可 能 产
静电接地报警器维护
• 1.保持设备清洁,定期清理静电接地夹上的油污, 防止油污过重导致回路电阻过大,引起设备报警。
• 2.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检查顶尖锁紧螺母、静 电接地夹接插头、接地螺栓等配件是否松动,引 起接触不良。
• 3.顶尖属于易损件,定期检查顶尖是否出现钝化、 磨损等现场,请及时更换一面影响设备使
度下.

静电急剧减少,即,

在相对湿度 40~60%
KV
是最好的状态.
20
50 60 70 相对湿度
80 90 100
静电事故案例
易燃、易爆场所 各类电子系统
印刷、纺织等行业
静电危害
静电危害
危 险
静 电 源
人机 器 体器 件 静设 本 电备 身 源
火灾和爆炸事故 不正常工作 生产障碍
4.0 KV
象感觉到针扎入很一样痛
5.0 KV
6.0 KV 7.0 KV
从手掌到肘处能感觉到静电的冲击,
并且很痛
手指感觉到强烈的痛 受到冲击后,胳膊感觉很沉重
手指、手掌强烈的疼痛和麻的感觉
备注 微小的放电的声音
可以看到放电时的发光
10 8 6 4
静电与湿度影响
对静电比较敏感的部品,必须要研究安全对策,采取特殊的拿取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适当的湿度.
装车起静电,伤人废油罐
1987年11月30日,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装油台在给河北省三河县土 庄乡某加油站给东风140型汽车槽车装0号柴油时,槽车突然发生爆炸着 火。爆炸气浪将在槽车顶部看油位的司机掀落在地上,脸部和手被烧伤, 6立方米的储油罐因爆炸变形,并有七处破裂报废。由于站台上的全体人 员采取措施得力,扑救及时,控制住火势。 • 事故原因: • 该车于11月28日装运过汽油,卸完后,槽内空间的挥发油气与空气混
正确的使用方法
槽车卸料结束后必须复 位(如图)
正确的使用方法
进车间顺带摸一下
进车间必须停留触摸>3秒
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 7、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7
人们感觉得到的静电
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据国外资料统计,这种汽油车底装柴油发生事 故者,静电火灾占60%。 另,在装油口看油位的司机,上身穿羽绒服, 下身穿化纤裤子。这类衣物易起静电。是静电火花引爆了油气。
非案例中图片
加油时静电引发起火案例
1
2
3
4
5
6
7
静电消除的方法
静电消除的方法
• 目前有的除静电的装置有以下2种: • 1.静电接地报警器 • 2.人体静电释放仪
很多人误以为把手放在物体上时,没有产生静电火花的话,就没有危害,其实人们无法 感知约2000V以下的静电,但是,对半导体却有深刻的影响。
人体的带电电压和感知的程度
人体带电电压
人们感觉到的冲击程度
1.0 KV 2.0 KV
根本感觉不到 只在手指尖处能感觉到,但无痛感
2.5 KV 3.0 KV
突然间一惊,但无痛感 能感觉到针扎似的痛
生 磨 擦 的地方
物体相对运动 摩擦或接触分离
产生静电
5
日常生活中的静电放电现象
冬天时,因为走动和地板摩擦,使 身体带上静电,所以…
这时如果空气中弥漫着汽 油蒸气,可能会引发爆炸
6
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过程
•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
人体静电释放仪DHS-B(标准型)
人体静电释放仪使用方法
• 保持手掌与静电触摸球可靠接触3秒以上, 工作人员进入场所操作
人体静电释放仪维护
• 1.保持设备清洁,定期清理静电触摸球上的 灰尘、油污,防止静电触摸球的感应区的 检测灵敏度降低。
• 2.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检查接地线的接触 地螺栓等配件是否松动,引起接触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