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单招语文试卷汇编
河南对口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对口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忖度(cǔn duó)蹊跷(qī qiāo)恣意(zì yì)B. 桎梏(zhì gù)踟蹰(chí chú)缜密(zhěn mì)C. 恫吓(dòng hè)缱绻(qiǎn quǎn)踌躇(chóu chú)D. 睥睨(pì nì)徜徉(cháng yáng)旖旎(yǐ n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的演讲非常生动,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D.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3-1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
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_。
1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________》。
1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下》。
1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________》。
16-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单招对口考试考试题1(可编辑可打印)

全真模拟卷(一)基本文化素质测试一、语文(本大题共15题,每题满分10分,共15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rěn)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niǎo)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我在那条古刹(shà)等你,依如当年那样等你,风云变化,为何却迟迟不见你的到来,为何不曾与你相遇!D.没有崇高信仰的人就如同一潭(tán)死水,永远荡不起壮阔的波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A.炽热聒噪沆瀣一气B.狼藉格守脍炙人口C.租赁稽首熠熠生辉D.缜密沟壑偃旗息鼓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D )①北京卢沟桥两边的石栏杆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狮子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
②不同管理层次、不同岗位上的人员,不管其工作内容有多大的,均有其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我们必须_目标,抓住重点,有所取舍,集中做我们该做的事。
A.春秋差距制订物力B.岁月差距制订物力C.岁月区别实现财力D.春秋差别明确精力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A.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十年来,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呢?D.角色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 )《王维吴道子画》这首诗实际上是替唐代吴、王派画法做了总结,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可贵见解,重视意象的雄放,要求于象外得事物之妙。
作家在我们面前再现了这两幅风格截然不同的画面,并针对这不同的画境提出他的论点,这就依然使读者感到诗意盎然,A.同时既又由于B.并且虽然但是所以C.并且既又所以D.同时虽然但是由于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从他五岁那年起,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
对口单招高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鲰生(zōu shēng)B. 狐狸(hú lí)C. 病毒(bìng dú)D. 知识(zhī shì)答案:D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名副其实B. 狐假虎威C. 峨冠博带D. 横征暴敛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
C.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D. 这个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部电影,引人入胜。
D. 他跑得像一阵风,转眼间就消失在远方。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大海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滋养着无数的生灵。
B. 风儿像一位顽皮的孩童,在树梢间嬉戏。
C. 太阳像一位勤劳的农夫,照耀着大地。
D. 云朵像一群白色的羊,悠闲地在天空漫步。
答案:B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组是:A. 欢快、欢乐B. 坚强、刚强C. 美丽、漂亮D. 美满、美好答案:C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部百科全书。
C. 她的歌声动听,像天籁之音。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极了,像一幅画。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不退缩。
B. 这本书的内容有趣,引人入胜。
C.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季节的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本书是谁写的?B.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C.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D.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答案:C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C. 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弃?D. 你怎么不懂得珍惜?答案:A1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河南省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后裔.(yì) 凫.水(fú) 殷.红(y īn) 有恃.无恐(shì)B.自诩.(x ǔ) 刀俎.(j ǔ) 遏.止(è) 黯.然失色(àn)C.瞥.见(pi ē) 巢窠.(k ē) 桅.杆(wéi) 杳.无音信(y ǎo)D.颓圮.(p ǐ) 亵.渎(xiè) 徘徊.(huí) 针砭.时弊(bi 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阡陌 蹂躏 璀灿 川流不息B.婀娜 窈窕惆怅 惊慌失措C.放诞 渺茫 贮藏 披荆斩刺D.款待 吞噬浩瀚 没精打彩3.下列作家、作品及体裁对应有误的是( )A.史铁生—《合欢树》—散文B.路遥—《平凡的世界》—小说C.曹禺—《《雷雨》—戏剧D.老舍—《我的母亲》—诗歌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______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A.泻洗笼B.照漂隔C.照洗笼D.泻漂隔5.下列诗词有误的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昔我往矣,雨雪霏霏。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B.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撰写的《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C.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体例。
单招语文试卷(包含答案) (3)

高职对口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A.百日维新发动时B.百日维新失败后C.辛亥革命前D.辛亥革命后2、《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理念的例证是( )A.胡适引《王制》条律痛骂《西游记》B.“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杀少正聊”C.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等多名科学家D.陈独秀提倡白话文而“不容讨论”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4.冯谖“弹铗三歌”,意图是对孟尝君进行( )A.歌颂B.试探C.劝谏D.嘲讽5.《苦恼》的主要情节是( )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B.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C.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6.《张中丞传后叙》最后一段的内容是( )A.叙述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B.记叙南霁云乞救于贺兰C.驳斥污蔑张巡、许远的错误论调D.赞颂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7.下列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是(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B.《垓下之围》C.《张中丞传后叙》D.《先妣事略》8.下列出现于《前赤壁赋》的叠字中,作者用以表现泛舟之乐的是( )A.呜呜B.袅袅C.苍苍D.浩浩9.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属于作者直接抒情的是(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B.见子弟甥蛭无不爱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D.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10.《秋夜》一文所营造的意境是( )A.冷寂深邃B.淡定宁静C.残败凋敝D.苍劲悲壮1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读者在未弄清其寄托意义前,也觉得它有完整的欣赏价值,而一旦弄清了它的寄托意义,则倍觉意味深厚,魅力无穷。
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从作品的字句所提供的情景来看,可以组成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其中的人物形象与社会风俗宛然在目;但从作者的生平背景所提供的材料来看,这又是一首干谒请托的赠诗,作者焦急与渴望的心情昭然若揭。
历年对口单招语文高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袅娜(niǎo nuó)巷道(hàng dào)神祇(qí)瞋目(chēn mù)B. 狐肷(hú xiá)涂墁(tú mán)老聃(dān)羁绊(jī bàn)C. 肯綮(kěn jìng)蕹菜(wěng cài)骨骸(gǔ hái)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D. 峨冠博带(é guān bó dài)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越俎代庖(yuè zǔ dài páo)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2. 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A. 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再接再厉(再接再厉)拾级而上(逐级上升)繁文缛节(繁琐的礼节)B. 破釜沉舟(破釜沉舟)好高骛远(追求过高)以汤沃雪(用热水浇雪)颔首赞许(点头称赞)C. 唯辟作福(独断专行)海市蜃楼(虚幻的景象)颇有微词(颇有微词)怙恶不悛(坚持错误)D. 狐假虎威(借助他人威势)鸡犬升天(比喻因人得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指邪恶势力难以消除)落花流水(比喻事情失败)3. 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些州县官一收到诉状就在原告面前挥毫立就写出批词或与幕友讨论后亲自写批,______闻名遐迩。
有些州县官并不亲自写批词,但喜欢与幕友们讨论案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______大多数州县官并不熟悉法律,也无能力写批词;______只得求幕友作为代批。
所以尽管因为所以因而尽管虽然所以因而。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ài)热忱(chén)干涸(hé)参差不齐(cī)B. 坍塌(tān)惩戒(chéng)称职(chèng)随声附和(hè)C. 晕眩(xuán)嗔怪(zhēn)蜷伏(quán)咄咄逼人(duō)D. 庇护(pì)褴褛(lǚ)怂恿(sǒng)杞人忧天(qǐ)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诀别辐射旁骛味同嚼腊。
B. 取缔安详技俩走投无路。
C. 震撼寒暄迁徙郑重其事。
D. 谰语箫索奥秘不言而喻。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我们要学会______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A. 静默控制绘声绘色。
B. 沉默抑制栩栩如生。
C. 静默抑制绘声绘色。
D. 沉默控制栩栩如生。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B.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
D.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许多奇妙的景观。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对口单招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 (2)

全国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下列词语同音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执拗(niù)油渍(zì)抹煞(shā)踽踽独行(yǔ)B.淑女(shū)戏谑(xuè)皈依(guī)怫然不悦(fó)C.泥淖(nào)恫吓(dòng)载体(zài)涉嫌剽窃(piáo)D.柏油(bǎi)踯躅(zhí)跛脚(bǒ)量入为出(lià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摧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廷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B.大自然鬼斧神工地煅造出宫马溶洞这一绝美的境地。
凝结的冰面下,有幽咽的泉流声传出;海鱼挂壁、掣天一柱等景观令人惊叹不已、目不暇接。
C.大度是一种做派,一种浅薄者绝难企及的人生境界。
蔡元培鄙弃罢黜百家的文化专制,提倡学术自由。
当然自有倾向,但含而不露,相信自己稳操胜券,故从容不迫。
D.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销耗着我的体力。
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巴基斯坦代表在提案发言中指出,诋毁宗教的行为煽动仇恨,从而影响个人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因此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B.在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讨论会上,同学们广开言路,各抒己见,既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又显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C.当市场需求突然大幅下降时,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会骤然割裂并相互防范,贸易保护壁垒森严,导致经济产生“去全球化”现象。
D.他平时所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工夫就把故障排除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级对口单招语文学科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1.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A. 轻薄.(baó)褴褛.(lǚ)广漠.(mào)嶙.峋(líng)B. 媲.美(bì)惬.意(xiè)珍馐.(xiū)哽.咽(gǎng)C. 拮.据(j ié)斟酌.(zuó)下乘.(chén)名讳.(huì)D. 搭讪.(shàn)粜.卖(tiào)付梓.(zǐ)攻讦.(jié)2.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是()A. 许多植物的种子俨然是天然降落伞,而章鱼、乌贼之类和鳄的喷水式推进器使喷气式飞机相形见拙。
B. 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秀婀娜。
C.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睥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 所谓灶马头,其实就是一张农历的年历表,一般都是拙劣的木板印刷,印在最廉价的白纸上。
3. 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深恶.痛疾(厌恶)锱铢必较.(计较)无人媲.美(比得上)B. 人人自危.(安危)冥.思苦想(用心)余风遗响.(响声)C. 销.声匿迹(消失)卓.有成效(特别)明日黄花..(菊花)D. 无动于衷.(内心)转瞬.即逝(转眼)庞然..大物(高大的样子)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 它▲无所不在,▲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 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在你我的灵魂之中。
A. 但却既也还B. 而却也还却C. 但而既还也D. 而却还却也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 作为学习标兵,小王勤学好问,善于钻研,让人不仅无比钦佩,榜样价值也很高。
B. 互联网经济来势汹汹的面前,传统企业渠道萎缩、订单减少、品牌没落已成为“新常态”。
C. 江苏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争5年全省家庭参与或者提供志愿者服务比例达20%以上。
D. 《等着我》的播出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关键是大众参与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热心公益也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正如艾伯特·史怀哲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B.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C. 从这些研究中他发现,为什么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没有轮子比有轮子更好,为什么人类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使用轮子?D. 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
7.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A.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比喻)B. 自然界的垂直障碍物太多,动物依靠腿可以上爬下跳,甚至跃上山崖,跳过矮墙,攀上绝壁,而如果依靠轮子就无能为力了。
(拟人)C. 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反语)D. 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通感)8.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A. 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
(记叙)B.化装(原卷为“妆”)舞会是豪华而高贵的,不仅迎合那些一直统治着巴黎的冒险家的癖好,而且吸引着德国的上层人物。
(抒情)C.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议论)D.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
(说明)9. 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A. 《声声慢》诗歌李清照中国(宋代)B. 《化装舞会》小说亨利希·曼德国C. 《我的母亲》散文胡适中国(现代)D. 《咬文嚼字》议论文朱光潜中国(现代)10. 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柳永的《雨霖铃》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以时间为顺序,层层递进;语言自然明畅,以白描取胜。
B. 《化装舞会》一文中,与故事叙述的跌宕和戏剧性相一致的是作者对写作时自己心理变化的描写。
C.《蝉》是事物说明文,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了综合介绍。
D.《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说明深刻的道理,论证了文化冲撞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一)在这些化学药品中,有许多被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战争..。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昆虫、杂草、啮齿动物和其他现代行话称为“害虫”的生物体;这些化学药品打着数千种...不同的商标出售。
这些喷雾液、花粉、烟雾剂现在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几乎普遍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形成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剧毒物质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药剂”,而应称为“杀生物药剂”。
①药物喷洒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
②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便逐步升级,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
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经演化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
……“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③它源于尼安德特人时期的生物学和哲学,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
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石器时代的科学。
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
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④——选自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11. 下列不.属于对选文内容概括的一项是()A. 化学药品的使用情况B. 化学药品的深层危害C. 化学药品的使用完全超出了生物学经验的范围D.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批判12.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 逻辑顺序B. 空间顺序C. 时间顺序D. 程序顺序13. 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选文中“战争”一词,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发明、生产化学药品的不满、憎恶之情。
B. 选文中“或许”、“似乎”都有不完全肯定之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C. 选文中的“数千种”与“屈指可数”形成强烈对比,指出人类对化学药品的滥用。
D. 选文中“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意识。
14. 下列对选文中加横线的语句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句①一针见血地指出滥用化学药品对于自然万物及人类的致命后果。
B. 句②以“永无终点的螺旋”作比,指出滥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会逐步升级,化学药物使用会陷入恶性循环。
C. 句③指出“控制大自然”的本质是人类以自然为中心的征服自然的心态。
D. 句④揭示了化学药品的滥用最终导致对地球生态的破坏。
15. 联系全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寂静的春天》作为环保运动的里程碑而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B.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阐述事理,通俗易懂。
C.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只客观解说,它还融说理、抒情于一体。
D. 本文标题的用意在于形象化地告诫世人:要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正视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悲剧性的结果。
(二)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样的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16.所选文字的论点是()A.咬文嚼字实质过分地斟酌字句,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
B.咬文嚼字是指在阅读或写作文学作品时,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咬文嚼字看上去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其实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D.咬文嚼字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字有直指的意义,也有联想的意义。
17.所选文字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比喻论证B.归纳论证C.举例论证D.类比论证18.下列对选文表述正确的是()A.“视之,石也”是倒装句。
B.“凡多三石字”中“凡”字的意思是“大凡”。
C.所选文字中所说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作者认为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从表面上看似乎简洁,实际上变得索然无味。
19.联系课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朱光潜是著名的美学家、翻译家。
安徽桐城人。
B.课文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但缺乏文学色彩。
C.夹叙夹议是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的表达特点之一。
D.课文的结构特点是步步推进,逐层深入。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20. 下列各句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其可怪也欤B. 亦各言其志也C. 吾令人望其气D.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1. 下列各句中,有使用两个通假字的是()A. 莫春者,春服既成B. 唯求则非邦也与C.不可不蚤自来D. 距关,毋内诸侯22.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 . 居则曰:“不吾知也”C.夫子何哂由也 D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A. 常以身翼蔽沛公B. 鼓瑟希,铿尔C. 沛公军霸上D. 亚夫者,范增也24.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是()A. 沛公居山东时B. 项伯杀人,臣活之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 加之以师旅25. 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