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陶艺

合集下载

陶艺开学第一课教案

陶艺开学第一课教案

陶艺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陶艺开学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学习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掌握制作简单陶艺作品的基本技巧。

4.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投影仪或黑板。

2. 陶艺工具、陶土和陶艺作品样本。

3. 彩色铅笔、纸张、剪刀等。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陶艺作品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你对陶艺有什么了解?b. 你喜欢哪些陶艺作品?为什么?1. 简要介绍陶艺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展示一些陶艺作品样本,重点介绍它们的创作灵感和用途。

正文:1. 学习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a. 利用黑板或投影仪呈现常用陶艺工具的图片,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b. 展示不同类型的陶土,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示范制作简单陶艺作品的基本技巧:a. 分发彩色铅笔、纸张和剪刀给学生。

b. 示范如何捏出一个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动物或花瓶),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技巧。

c.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双手的湿润,以免陶土变干。

3. 练习和讨论:a. 让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并在纸上画出设计图。

b.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意,以促进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1. 回顾陶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材料。

2. 强调练习和创作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在陶艺方面的兴趣。

拓展活动:1. 提供额外的陶艺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制作陶艺作品。

2. 鼓励学生在家或社区参观一些陶艺工作室或展览,以丰富他们的陶艺知识和体验。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和陶艺作品,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难易程度。

2. 鼓励学生多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陶艺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动力。

陶艺作品简单基础知识教案

陶艺作品简单基础知识教案

陶艺作品简单基础知识教案课程标题:陶艺作品简单基础知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材料。

2. 学习使用陶艺工具和器材。

3. 掌握陶艺基本技巧。

4.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案时长:2个课时教案步骤:第一课时: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陶艺作品的图片或展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思考。

步骤2:引入主题(10分钟)介绍陶艺的定义和起源,向学生解释陶瓷的制作过程和焙烧技术的重要性。

强调陶艺作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艺术价值。

步骤3:讲解材料和工具(15分钟)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陶艺材料,例如黏土和釉料,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同时,介绍和演示陶艺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如陶瓷刀、挂器、轮胎等。

步骤4:示范技巧(20分钟)通过示范和解释,教授学生基本的陶艺技巧,例如捏塑、拉坯和挖雕。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黏土块上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步骤5:学生实践(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以两到三人一组合作完成课堂作业。

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做出一个简单的陶艺作品,如杯子、碗或动物雕塑。

第二课时:步骤1:复习(5分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陶艺基础知识和技巧。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讨论。

步骤2:艺术欣赏(15分钟)展示一些陶艺大师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观察和解读。

鼓励他们就作品的形式、质地和表现力进行思考和讨论。

步骤3:个性创作(20分钟)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黏土上自由发挥。

指导他们通过改变形状、增加细节或运用新的技巧来创作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

步骤4:展示和评价(15分钟)各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给予同伴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就学生作品的原创性、技巧运用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步骤5:总结(5分钟)总结学生在此教学单元中学到的陶艺基础知识和技巧,并鼓励他们继续发展他们的陶艺才能。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作品原创性、技巧运用和艺术表现。

陶艺课第一节欣赏文案范文

陶艺课第一节欣赏文案范文

陶艺课第一节欣赏文案范文
《陶艺的魅力》
陶艺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它蕴含着对土地、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在陶艺课的第一节,我们将一起欣赏、感受陶艺的美妙之处。

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与产物。

通过观赏陶艺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观念。

陶器的形状、纹饰、釉色等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

在课堂上,我们将观赏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从古代至现代,从东方至西方,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陶艺风格的魅力。

我们将欣赏元代青花瓷的精美,感受其纯净的蓝色与简洁的造型带来的美感;我们将欣赏日本茶道中的茶碗,体验到它们朴素、自然的美;我们还将欣赏现代陶艺家的作品,领略到他们对陶艺的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除了观赏陶艺作品,我们还将亲自动手制作陶艺。

通过泥土的搓揉、拉捏和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陶艺带来的乐趣与满足感。

陶艺不仅仅是一种创作形式,更是一种心灵与手的交流。

亲手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我们可以体验到手指与泥土的碰触,感受到泥土的湿润和柔软。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通过作品传达给他人。

在陶艺课的第一节,我们将通过欣赏和创作陶艺作品,探索陶
艺的魅力与意义。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将发现陶艺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的体现。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我们都可以找到陶艺的乐趣和美感,让我们一起走进陶艺的世界,享受与泥土的亲密接触,感受陶艺的魅力。

第一节--认识陶艺讲解学习

第一节--认识陶艺讲解学习
第一节--认识陶艺
二、讨论交流 1、陶艺历史
3、陶艺创作的基本步骤。
二、讨论交流 2、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随处可取,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2、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较高。 4、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
水波纹彩陶瓶(马家窑)
彩陶连叶纹钵(庙底沟)
葫芦纹彩陶双耳壶(半山)
彩陶花瓣纹盆(庙底沟)
彩陶人面鱼纹盆(半坡)
蛙纹彩陶双耳罐(马厂)来自曲折纹彩陶单把盅(马厂)
鲵鱼纹彩陶双耳瓶(马家窑)
陶 艺 历 史
陶 艺 欣 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陶艺入门

陶艺入门

前言陶艺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是继承发展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动。

一般人玩陶时,都能心神宁静、思想集中,进入一种和谐愉快的状态;而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则更能得到思维的启发、创造能力的培养,锻炼想象能力、培养艺术素养。

陶艺入门让学生熟悉陶艺、喜欢上这门艺术,首先必须对陶艺制作的工具、材料、手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陶艺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陶艺。

一、工具介绍陶艺制作可以分为手工制作和拉胚成型两大块。

手工制作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而拉胚成型则是利用拉胚机拉胚成型。

1、手工制作的工具:陶拍、陶板、转盘、钢锯条等。

2、拉胚成型的工具:电动拉胚机、拉胚工具、修胚工具。

二、揉泥制作陶艺离不开泥料,泥料经过配制后还需要作工艺处理,这种处理泥料的工艺叫做练泥或揉泥。

练泥是针对机械的真空练泥机而言,揉泥则是指手工加工泥料。

练泥或揉泥都是把泥料反复搓揉或搅拌,使之达到以下要求:1)使泥料中水分充分均匀。

2)增加泥料致密度,使泥料有更好的可塑性。

3)排出泥料中吸含空气,防止烧成时空气在胚体中产生气泡。

4)便于成型操作,减少成品和半成品的变形。

手工揉泥的手法有菊花形揉泥和牛头形揉泥法。

三、材质肌理泥与土特有的品质,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表现性,用不同方法或技法可以产生不同肌理和质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手法有印压、刻花、透雕、盘贴、撒干粉。

印压法是利用有纹理的材质如树叶等表面凹凸的物质使泥料产生印纹。

撒干粉是在泥料上撒上泥干粉使之产生干粉龟裂的肌理。

其它如透雕、刻花、盘贴等都是在陶艺作品上透过雕、刻、贴、盘、压等手法使之产生各种肌理的效果。

泥条盘筑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法;远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法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圆条,再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

盘筑的时候先将泥搓成均匀泥条,并将泥条盘复成圆饼状,再用陶拍将泥条拍实、使它们相互结合紧密。

陶艺介绍PPT课件

陶艺介绍PPT课件
2021/4/1
PART 02 • 陶艺生活
2021/4/1
陶艺生活
身边的陶艺
在我们的身边,都有很多的 陶艺,只不过我们平时并没有注 意,比如小朋友们用的陶瓷水杯, 笔筒,还有小朋友们喜欢的陶瓷 卡通玩具,都属于陶艺。
2021/4/1
陶艺生活
2021/4/1
PART 03 • 陶艺历史
2021/4/1
2021/4/1
PART 04 • 陶艺制作
2021/4/1
陶艺制作
配料
将土配置成我们需 要的比例,再进行 制作陶艺,分为土 料和釉料的配置。
2021/4/1
制胚
根据人们的需要, 用手工或者机器将 原料制作成各种不 同形状的胚胎。
施釉
施釉可让制成的瓷 器光洁滑腻,色彩 缤纷艳丽,更具观
赏价值。
烧制
陶艺介绍
2021/4/1
目录
CONTENTS
•陶艺介绍 •陶艺生活 •陶艺历史 •陶艺制作
2021/4/1
PART 01 • 陶艺介绍
2021/4/1
陶艺介绍
陶艺--充满趣味玩泥巴
陶艺就是利用陶泥做成艺术品,就像我们玩泥巴,如果 小朋友们玩泥巴时,把泥巴做成人们都喜欢的样子,那 么我们就是在做陶艺。
3.双手将泥搓成圆形。
• 4.再压扁成圆片。 • 5.像卷席子一样将泥片卷起,把一端捏实成为花
枝,一端成为花心。 • 6.另做一张小一些的泥片。
2021/4/1
• 7.将泥片卷贴在花心的外围,作为花 瓣,将花心的边捏薄并微外撇。
• 8.用法贴上几片泥片,做成花瓣并整 理它们的形状,成为多瓣的玫瑰花。
2021/4/1
陶艺--加工的泥巴作品

陶艺课程讲义

陶艺课程讲义

陶艺课程讲义第一章陶艺概述第一节陶瓷和陶艺一、陶与瓷1、“陶瓷”的概念1.1“陶瓷”包含两个概念,即“陶”与“瓷”。

1.2通常以原料构成及烧成温度来划分“陶”与“瓷”。

表1-1 “陶”与“瓷”的区分二、陶艺1、陶艺是以黏土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品。

2、现代陶艺是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2.1现代陶艺的特征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较,现代陶艺更具备现代艺术的特征,它在注重造型结构的同时亦强调观念理想的表述,将更多的人文因素融入其中。

2.2代表人物2.2.1 Peter Voulkos(彼得·沃克思)△美国现代陶艺家。

1954年在洛杉矶市立美术学院发起“奥蒂斯革命”,从而影响了整个美洲的现代陶艺风格,该时期被美国艺术评论家与史学家视为美国当代陶艺的起始年。

△Peter Voulkos的陶艺创作受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毕加索的陶艺与现代美术运动的影响。

他突破传统的惯用形式,否定陶瓷的实用功能,主张抽象表现主义的创作方式,常在作品中留下一些缺陷语言,如:开裂、斑孔等,以此来记录作品的创作过程。

他注重创作过程中对内心感受的自由表达和即兴发挥,强调充分体现陶泥的本性。

其作品主要分两大类,粗重的陶盘蛊和多层的堆叠雕塑。

2.2.2 Yagi Kazuo(八木一夫)△日本陶艺界划时代的巨匠,在世界陶艺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品《萨姆萨先生的散步》(1954年)将陶艺导入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成为日本现代陶艺史上的里程碑。

这是一件超立体造型的作品,既有现代雕塑的造型因素,亦有陶瓷古雅、朴实的色泽与质感。

△Peter Voulkos和八木一夫作品的共同特征在于反对过分强调陶艺创作的工艺性,在创作中放任、自由、率真地表述情感,作品具有偶发性,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创作风格。

2.2陶艺分类△国内的陶艺分类没有统一标准。

按时间分:传统陶艺、现代陶艺;按区域分:产瓷(陶)区陶艺、非产瓷(陶)区陶艺;按现代艺术风格分:具象陶艺、抽象陶艺、象征陶艺、极简陶艺、波普陶艺、装置陶艺;按派系分:学院派陶艺、海归派陶艺、自然派陶艺;按外在表现形式分:容器类陶艺、雕塑类陶艺;按材料分:陶质艺术、瓷质艺术;按功能分:陈设性陶艺、艺术性陶艺;△我们将陶艺分为观念性陶艺和实用性陶艺。

综合实践活动之陶艺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之陶艺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之陶艺制作第一章认识陶艺 (2)(一)陶艺的历史 (2)什么是陶艺 (2)(二)古代当代部分陶艺作品欣赏 (3)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3)部分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3)第二章陶艺的材料、工具及设备 (5)(一)陶泥 (5)(二)拉坯机 (5)(三)电窑 (5)(四)陶艺工具套装 (7)第三章关于施釉 (8)(一)釉料的分类及其工具介绍 (8)(二)施釉工具及设备 (9)(三)施釉的常见手法 (10)第四章常见的成型技法 (13)(一)手捏成型法 (13)课程案例一:碗的捏制 (14)课程案例二:茶具制作 (17)(二)泥条盘筑法 (27)课程案例一:盘罐 (28)课程案例二:盘绵羊 (30)(三)拉坯成型法 (32)课程案例一:拉泥碗 (33)课程案例二:拉陶壶 (36)(四)模具成型法 (40)第一章认识陶艺一、陶艺的历史(一)什么是陶艺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物,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现代的艺术。

广泛地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集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于一体。

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历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二)陶艺的起源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他们把陶土掺水湿润后塑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温度烧,烧成坚硬的陶器。

在商代由于陶窖的改进和新粘土的使用,以及釉的发明,使人们创造了比陶器胎质细密坚硬,不仅外表光滑,而且更具实用性的瓷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陶艺
第一节 认识陶艺
第一节 认识陶艺
一、自学教材 了解陶艺发展的历史 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欣赏陶艺作品
二、讨论交流 1、陶艺历史
3、陶艺创作的基本步骤。
二、讨论交流 2、了解陶器与瓷器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随处可取,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2、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较高。 4、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
水波纹彩陶瓶(马家窑)
彩陶连叶纹钵(庙底沟)
葫芦纹彩陶双耳壶(半山)
彩陶花瓣纹盆(庙底沟)
彩陶人面鱼纹盆(半坡)
蛙纹彩陶双耳罐(马厂)
曲折纹彩陶单把盅(马厂)
鲵鱼纹彩陶双耳瓶(马家窑)
陶 艺 历 史
陶 艺 欣 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