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姓名:李瑶学号:20087007专业:水文班级:08级2班一、设计资料1水库概况黄沙水库是以蓄水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效益的中型水库。
库区处于半山地半丘陵地带,以砂壤土为主,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78.0km2,干流河长14.6km,平均坡降0.026。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该水库属中型水库工程,工程等别为三等,正常运用洪水标准取为50年一遇(P=2%),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P=0.1%),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别为三等,主要建筑物等级为3级,水库设计洪水标准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
2水文气象水库流域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雨量丰沛。
历年平均气温21.56℃,最高气温是6、7、8月份,且最热是7月份,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38.2℃(1990年8月17日)。
流域降雨水气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太平洋和南海,前汛期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降水;后汛期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台风带来大量水汽,形成台风雨,如与冷空气相遇,常形成大暴雨。
降水季节性差别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占全年降水的78~83%,且暴雨频繁。
据水库站1961~2002年雨量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900.1mm,最大年雨量2395.8mm (1965年),最小年雨量1254.4mm(1963年)。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71mm,一般7、8月蒸发量较大,1~2月份的蒸发量较小,一般相差比例为3~4倍。
区域内受台风影响的范围与台风登陆路径有关,其中以在台山一带登陆影响最大,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10月份。
3、暴雨参数最大三天雨型最大24小时雨型二、计算过程F=78k ㎡ L=14.6㎞ I=0.026 f=4.328 m=1.25 1、洪峰流量的计算P=1%时, %1,1h X =52×(0.35×3.165+1)=109.6%1S =97.11%1,6h X =100×(0.45×3.374+1)=251.83 %1,6'h X =0.936×X6,1%=235.71n=0.505m Q =0.278(S1%/505.0τ-4.328)×78τ=0.278L/m 3/1I 4/1m Q =10.96/4/1m Qm Q =628.412626.0m Q -93.85因为m Q 不活超过87375.0/14.628=1594.26 迭代过程如下m Q =14863m /sτ=1.77c t =117.6>τ,解算正确P=10%时, %10,1h X =52×(0.35×1.3405+1)=76.40 %10,1'h X =67.69 %10S =67.69%10,6h X =100(0.45×1.33+1)=159.85 %10,6'h X =149.62 n=0.560m Q =0.278(%10S /56.0τ-4.328)×78τ=0.278L/m 3/1I 4/1m Q =10.96/4/1m Qm Q =348.0314.0mQ -93.85因为m Q 不会超过1011.76,迭代如下m Q =901.733m /s τ=2.00c t =31.32>τ,解算正确 2、设计净雨量和各时段洪水总量的计算 P=1%时 %1,6'h X =235.71 %1,24h X =464.12 %1,24'h X =448.37%1,72h X =660.52 %1,72'h X =644.67P=10%时,%10,6'h X =149.6 %10,24h X =282.29 %10,24'h X =272.13 %10,72h X =390.14 %10,72'h X =380.183、概化过程线4、结论有的出来的数据可以看出P的取值直接影响值,从而影响p X,pS和n的大小,P取值增大,p X增大,p S减小,n增大,洪峰流量m Q p减小。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一、前言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水利计算和水文分析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这里提供了一份《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水文和水利计算的理解,提高其计算水文和水利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如何收集和处理水文数据,包括观测、测量、采样、记录、统计等方法。
2. 新安江模型的初步研究和实践应用学习新安江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水文计算和预测。
3. 舒张曲线的绘制和应用学习舒张曲线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包括一般水文、小型水库水文的舒张曲线以及耗水量和灌溉用水等问题的计算。
4. 水库调度和水电站计算学习水库调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利用流量来调节水库水位的技术,并进行水电站的发电量计算。
5. 洪水预报和防洪措施分析学习不同水文计算方法和防洪措施的分析和评估,包括水动力模型、测算法、经验公式和水利实测等多种方法。
三、课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1.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需要按照以下要求实现:1.学生自行组队,每组2到4人,一组只能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课程设计;2.每个小组需要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文档,内容包括问题陈述、问题分析、计算方法、模型应用和结果分析等;3.课程设计需要进行计算,提交计算过程和结果;4.课程设计报告需要使用Markdown格式书写。
2.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项目和选题的难易程度与实用性(10分);2.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内容严谨完整(30分);3.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清晰度(30分);4.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0分)。
四、总结工程水文和水利计算是水文学和水利工程学两个重要方面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计算问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应用,深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技能,提高其对水文和水利计算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2.设计暴雨

2、设计暴雨推求依据良田站控制小流域的特点,本次计算区域设计面降雨首先采用区域综合法计算面设计暴雨量,然后依据暴雨公式计算短历时设计降雨量,并选取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推求设计暴雨过程。
1. 区域降雨资料检验为推求该区域设计面降雨量,选取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四站降雨检验该区降雨是否选同一总体。
选择四站1957~80年数据(74年出现极值暴雨,不参加检验),对各站数据取自然对数,对转换后数据进行均值与方差检验,各站转换后系列的均值及方差见表2-1。
表2-1 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站最大一日降雨资料取对数转换后的均值与方差项目P吉安P峡江P桑庄P寨头均值X 4.562 4.453 4.519 4.482样本方差0.0980.0970.1460.0711)均值检验选取均值差异最大的吉安站(X 1 )和峡江站(X2)两站进行检验。
假设H : X1 = X2构造统计变量:取α=0.10,查得|tα/2|=1.68>|t|,接受假设H,即可认为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站均值相等。
2)方差检验选取方差差异最大的桑庄站(S1)和寨头站(S2)两站进行检验。
假设H : S 1 = S 2构造统计变量:取α=0.10,查得F1=2.05,F2=0.49。
可认为F2<F<F1,即认为吉安、桑庄、寨头与峡江站方差相等。
综上所述,可认为区域降雨资料来自同一总体,可以进行综合。
2. 频率分析与设计雨量计算对良田站临近区域进行频率分析,分析区域降雨统计参数。
1) 峡江站选取峡江站1953~80年年最大一日降雨数据排频计算,计算时考虑良田站历史(N=80)洪水,将其移植至峡江站进行分析。
由产流模型分析该区域平均稳定下渗率u=4.1mm/h,可计算出地下径流深Rg=4.1*tc。
则直接径流Rs=Xtc-Rg-I,取I=0,得Rs=Xtc-Rg。
根据暴雨公式,即可代换求得直接径流深。
考虑八省一院公式对历史洪峰进行演算,可求得对应一日暴雨量为336.1mm。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
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
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
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
3。
1 水利年划分 (4)2。
3。
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
3。
2。
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
2.2 经验频率计算 (5)2。
3。
2。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
3。
2。
4 绘制频率曲线 (5)2.3。
3 计算成果 (7)2。
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
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
4。
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
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
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1。
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
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
3。
2 经验频率计算 (9)3.3。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
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
3。
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
4。
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3。
4。
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
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
2。
1 来水量的确定 (16)4.2。
2 用水量的确定 (16)4.2.2。
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4。
2.2。
2 城镇生活供水 (16)4。
水文分析与计算课设报告

课 程 设 计 报 告课程名称 水文分析计算学 院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姓名王莲专 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号222101*********年 级2010 级指导教师靳军英一、根据所给资料推求设计年径流与设计年内分配过程1. 点绘经验频率曲线如表1-1将原始资料按由大到小次序排列,用公式P=m/(n+1)*100%算出经验频率,再求出模比系数Ki=Xi/X,以及Ki-1,(Ki-1)^2。
表1-12. 按无偏估计公式计算统计参数1)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均值Qa=∑Qi/n=10.97m3/s2)变差系数Cv=√【{∑(Ki-1)^2}/(n-1)】=0.31均值SUM((Ki-1)^2)Cv3. 选取理论频率曲线1)Qa=10.97m3/s,取Cv=0.3,并假定Cs=2Cv=0.6,查离势系数表得出相应于不同频率P的※p 值,在得出相应的Qp=Xp*(1+Cv*Φp)值。
理论频率曲线1为蓝色曲线,曲线的中部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较好,而理论频率曲线的头部位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下方而尾部又位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上方。
2)改变参数,重新配线。
增大Cv值,随着Cv的增大,频率曲线的偏离程度也随之增大,显得越来越陡。
现取Cv=0.325Cs=2Cv=0.65 。
再次计算理论频率曲线,得到红色的第二条理论频率曲线,由于经验点频率据配合较好,即作为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
表1-24. 推求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并计算P=90%的设计枯水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
1)由图可知,查P=10%、P=50%、P=90%的最大流量分别为:P=10% Q=16.08m3/sP=50% Q=10.56m3/sP=90% Q=6.39m3/s2)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①代表年的选取P=90%的设计枯水年Q=6.39 m3/s,与之相近枯水年年平均流量的实际年份有1959~1960 年 Q=7.78m3/s;1963~1964年Q=4.73m3/s;1964~1965年Q=7.87 m3/s;1971~1972年Q=7.24 m3/s考虑分配不利,即枯水期水量较枯。
水文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一、概述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水文水利计算》第二版的教材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入掌握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文水利计算的应用水平。
二、设计思路本次课程设计分为四个部分:理论分析、数据处理、计算模型建立与仿真、结论分析。
1. 理论分析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需要自学相关概念、理论,特别是研究单位流量线的构造及其在设计洪水的应用;退水曲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坡面侵蚀模型。
学生还需要掌握确定河流径流量时的不同方法。
2. 数据处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搜集河流的水文数据,包括降雨、瞬时径流量等,用Excel或其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以便建立流域模型。
3. 计算模型建立与仿真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学生需要编写Matlab程序对流域进行建模,采用不同方法估算流域径流量,包括水文平衡法、水文线性模型、数字坡面模拟器等,以便研究流域径流量对降雨变化的响应机制。
在搭建好模型后,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流量数据。
4. 结论分析最后,结合仿真计算结果,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模型所得的径流流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建议,并给出对于下一步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
三、实施方法1. 学生分组为了使课程设计能够更好地实施,可以将学生按照班级分组,每组5人左右,并在课程设计开始前明确分工和责任。
2. 教师指导由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以便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
3. 设备准备在实施课程设计时,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和软件,例如Matlab、Excel等,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模型的建立。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据处理、模型建立与仿真、结论分析等实践操作技能。
学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
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三)径流分析计算
5. 径流分析计算 径流频率计算依据的资料系列应在30年以上。径流的
统计时段可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年、期等。 经验频率应按式数学期望公式计算
当实测或调查的特枯水年,经考证确定其重现期后, 可仍采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经验频率PM。
径流频率曲线的线型,应采用皮尔逊Ⅲ型。经分析论 证也可采用其他线型。
2. 流域面积等重要特征资料应查明量算所依据地形图的比 例尺和测绘时间必要时应进行复核
3. 水位资料应查明高程系统、水尺零点、水尺位置的变动 情况,并重点复核观测精度较差、断面冲淤变化较大和 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资料。可采用上下游水位相关、 水位过程对照以及本站水位过程的连续性分析等方法进 行复核,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调查。
(三)径流分析计算
3.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① 水文比拟法:
Q K1K2QC
K1 F FC K2 P PC
年径流的Cv值可以直接采用,一般无须进行修正,并取用 Cs=2~3Cv。如果考虑影响径流的因素有差异时,可采用 下式修正
CVR设 KCVR参
K CVP设 CVP参
径流的分析计算成果,应与上下游、干支流和邻近流域的计 算成果比较,分析检查其合理性。
(三)径流分析计算
1. 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确定计算时段,按照水利年统计径流资料,频率计 算、设计流量值、 选取代表年(接近、不利)、 设计年径流分配(同倍比、同频率)。
2. 具有短系列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参证变量的选择(成因、同步、代表性)、相关分 析、按照水利年统计径流资料、频率计算、设计流 量值、选取代表年(接近、不利)、设计年径流过 程线(同倍比、同频率)。
昆明理工大学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水文统计及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专业:水文水资源工程年级:2015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张代青日期:2017.4.25教务处制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力工程学院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2015 年级学生姓名: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径流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设计代表年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并作出旬平均流量保证曲线,求得保证出力。
洪水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洪峰流量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设计及校核洪峰流量值。
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暴雨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暴雨区划图及分区综合表,进行设计点暴雨量、面暴雨量及雨型计算,求得设计面暴雨量及其时程分配。
产流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产流系数分区图进行产流计算,求得逐时净雨量过程。
汇流计算:利用《云南省暴雨径流差算图表》中汇流系数分区图进行汇流计算,求得瞬时单位线、时段单位线及设计洪水过程。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2017年 4 月 25 日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I)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指导书1 (3)课程设计指导书2 (4)水文统计及水文分析计算课程设计 (5)1-1.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 (5)1-1-1流域概况 (5)1-1-2气象特征 (5)1-1-3 水文资料 (5)1-1-4 其它相关参数 (8)1-2.径流分析 (9)1-2-1 设计年径流及其经验频率计算、统计参数估算 (9)1-2-2 P-Ⅲ曲线计算及绘制 (15)1-2-3 设计代表年年平均流量的确定及典型年的选择 (17)1-2-4典型代表年年内分配计算 (17)1-2-5 旬平均流量保证率计算及曲线绘制 (18)1-2-6设计旬平均流量的确定及保证出力的计算 (19)1-3.洪水分析 (22)1-3-1大跌水电站引水口处洪峰流量资料1.75 (22)1-3-2 洪峰流量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估计 (22)1-3-3 洪峰P-Ⅲ曲线计算及绘制 (25)1-3-4设计洪峰流量的确定 (25)1-4 结论 (26)二、南安河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27)2-1.南安河水库基本资料 (27)2-1-1 基本情况 (27)2-1-2 水库基本资料 (27)2-2.设计暴雨计算 (28)2-2-2 各种历时设计和校核点、面暴雨量计算 (29)2-2-3 设计与校核暴雨雨型计算 (33)2-3.产流计算 (35)2-4.汇流计算 (37)2-4-1 瞬时单位线参数m1、n、k值求取 (37)2-4-2 S(t)曲线计算及一小时时段单位线计算 (38)2-4-3设计和校核洪水过程线计算 (40)2-5结论 (45)课程设计指导书11 课程设计题目大跌水水电站径流和洪水分析(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2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径流分析依据电站引水口处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统计参数、各指定频率、设计代表年的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并作出旬平均流量和旬平均出力保证率曲线,求出保证出力;(2)洪水分析依据设计流域电站引水口处实测洪峰流量资料,进行统计特性分析,绘制频率曲线,确定各指定频率的年最大洪峰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分析与计算》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计算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PIII型频率曲线的制作方法
2. 掌握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的计算方法
3.掌握考虑历史特大洪水的设计洪水及其过程的计算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1.根据所给资料推求设计年径流与设计年内分配过程
表1是某站1958~1976年各月径流量资料,根据所给资料推求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并计算P=90%的设计枯水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
要求:理论频率曲线采用PIII型分布,由矩法作参数无偏估计,并以估计值为初值,用目估适线法选配理想的理论频率曲线,注意比较验证均值X a、变差系数C V、偏态系数C S对频率曲线的影响效果。
检查所选最终的理论频率曲线的合理性,并计算所求设计频率的相应设计年径流,年径流分配过程采用典型年同倍比放大法。
3
三、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要求提交设计成果:一份电子文档,一份打印文档。
设计中的计算可采用采用excel 或编程计算,编程语言可采用FORTRAN 语言、C 语言、Basic 语言或同等功能的语言编程。
要求程序正确、可靠、可运行,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具有易读性、可修改性、可验证性、通用性,关键变量应作注释说明。
计算结果要表格化,便于检查、保存和打印。
设计设计报告,其重点是对计算成果的说明和合理性分析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要求文字流畅,简明扼要;图表整齐清楚,名称、编号齐全;封面统一,最后装订成册。
四、课程设计的考核
平日考勤、设计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及上机操作,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五、课程设计时间与地点
时间: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地点: 学院
六、实验原理
1.经验频率计算
经验频率:P=m/(n+1)*100%,模比系数:Q Q Ki i = 2.线型选择
频率曲线一般应采用皮尔逊Ⅲ型。
3.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平均值:n
1
∑==
n
i i
Q
Q
变差系数:()
1
n 11
2
--=
∑=n
i i
v K C
4.偏态系数:Cs=2-3Cv
七、实验步骤
1、将测站所得数据年份及年平均流量数据复制与Excel 表格中,并列出序号,同时计算出年平均流量的均值。
2、另起一列,将年平均流量数据按从大到小排列。
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出相应经验频率P=m/(n+1)*100%。
在画图软件上绘制经验点距。
再计算出各相应的模比系数Ki (Q Q Ki i =)和(Ki-1)2。
3、选定水文频率分布线型(选用皮尔逊Ⅲ型)。
表2 某站年径流量频率计算表
4、利用平均值和变差系数公式分别计算它们的值,然后假定一组参数x,Cv和Cs。
为了使假定的值大致接近实际,用矩法求出x和Cv的值,作为第一次的x和Cv的假定值。
因为用矩法估计时Cs的抽样误差太大,一般不计算Cs,
而是根据经验假定Cs为Cv的2~3倍。
表3 某站理论年径流量频率计算表
5、假设Cv为0.3,Cs=2Cv=0.6。
根据假定的x,Cv和Cs,查离均系数表,得到Fi值。
以Fi值为纵坐标,P为横坐标,即可得到理论频率曲线。
用画图软件将此线绘制在绘有经验点距的图上(理论曲线一)。
发现配合不是特别理想需要作出进一步调整。
图1 某站年径流量频率曲线图
6、从图中可以看出理论曲线一和经验点距拟合得不是特别好,需要稍微做一些调整,因此进行第二次配线,将Cv值调整为0.275,Cs=2Cv=0.55,再进行配线得到理论曲线二。
7、由图中可见,第二次配得曲线偏转角度稍大,需作第三次配线。
此时,稍微增大Cv 的值到0.325,Cs=2Cv=0.65,再次进行配线,得到理论曲线三。
8、从图三配线与今年点距配合较好,取理论曲线三作为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相应于该曲线的参数便看作是总体参数的估值。
八、成果分析
由第一次配线结果表明,发现理论频率曲线一的中段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得较好,但是头部偏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下方,故进行第二次配线,将Cv值调整为0.275,但发现头部偏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下方更严重了,而尾部又偏于经验频率点据的上方。
于是增大了Cv值,经过第三次配线,发现与经验点据配合得较为合适,即作为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
由图1中的理论频率曲线三可知,P=10%的设计丰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15.89m^3/s,P=50%的设计平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10.43m^3/s,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6.78m^3/s,考虑到分配不利,即枯水期水量较枯,选取1964~1965年作为枯水代表年。
九、感想
通过完成这次实验,首先我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excel和word软件,今后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
其次,就这个实验而言,说它难也不难,说它简单也不是很简单,其中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需要我们去注意,也间接地锻炼了我的毅力和恒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