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一、前言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水利计算和水文分析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这里提供了一份《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水文和水利计算的理解,提高其计算水文和水利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如何收集和处理水文数据,包括观测、测量、采样、记录、统计等方法。
2. 新安江模型的初步研究和实践应用学习新安江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水文计算和预测。
3. 舒张曲线的绘制和应用学习舒张曲线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包括一般水文、小型水库水文的舒张曲线以及耗水量和灌溉用水等问题的计算。
4. 水库调度和水电站计算学习水库调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利用流量来调节水库水位的技术,并进行水电站的发电量计算。
5. 洪水预报和防洪措施分析学习不同水文计算方法和防洪措施的分析和评估,包括水动力模型、测算法、经验公式和水利实测等多种方法。
三、课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1.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需要按照以下要求实现:1.学生自行组队,每组2到4人,一组只能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课程设计;2.每个小组需要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文档,内容包括问题陈述、问题分析、计算方法、模型应用和结果分析等;3.课程设计需要进行计算,提交计算过程和结果;4.课程设计报告需要使用Markdown格式书写。
2.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项目和选题的难易程度与实用性(10分);2.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内容严谨完整(30分);3.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清晰度(30分);4.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0分)。
四、总结工程水文和水利计算是水文学和水利工程学两个重要方面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计算问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应用,深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技能,提高其对水文和水利计算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一、主要任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强化基本技能(包括图、表设计能力,数值计算能力,工程字书写能力,编写设计报告书能力,程序设计及计算机文字处理能力等)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以手工计算为主,结合上机实践,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在水文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水利计算,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提供主要水文依据。
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设计年径流计算(二)设计洪水计算(三)以灌溉为主水库兴利调节计算(四)小型水电站水能调节计算(五)规划设计水库防洪调节计算二、基本资料(一)某水库实测年径流资料系列表;(二)某水库洪峰流量、时段洪量系列表;(三)某水库典型洪水过程线表;(四)某水库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表;(五)某水库特性资料表;(六)某水库远景规划用水量及水量损失分配表;三、工作要求(一)设计年径流计算根据附表1某水库实测年径流资料系列表进行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得出该水库p=20%、50%、80%的设计来水过程线。
其中CS =2.0CV。
绘制不同频率来水过程直方图,要求绘于一张图上,以便于比较。
(二)设计洪水计算根据表2、表3洪水资料分析计算,求得p=5%、1%、0.1%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此设计洪水作为水库入库洪水。
(三)以灌溉为主水库兴利调节计算1.设计用水资料。
水库以灌溉为主,兼有少量发电,灌溉用水、水量损失资料见表1 。
2.水库死水位的选择。
应根据远景规划灌溉要求综合分析选定。
为简化计算,选择规划设计推荐成果,取死水位Z死=304m,相应V死=92.3×106m3。
3.兴利调节方案选择。
第一方案,以灌溉为主,不考虑发电,计入损失列表法不完全年调节计算,求得所需要的兴利库容和水库蓄泄过程。
第二方案,灌溉余水全部发电,计入损失按完全年调节计算,求得所需要的兴利库容。
首先确定蓄、供水期,分别计算相应的调节流量,最后列表按完全年调节计算所需的兴利库容。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
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
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
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
3。
1 水利年划分 (4)2。
3。
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
3。
2。
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
2.2 经验频率计算 (5)2。
3。
2。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
3。
2。
4 绘制频率曲线 (5)2.3。
3 计算成果 (7)2。
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
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
4。
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
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
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1。
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
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
3。
2 经验频率计算 (9)3.3。
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
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
3。
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
4。
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3。
4。
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
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
2。
1 来水量的确定 (16)4.2。
2 用水量的确定 (16)4.2.2。
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4。
2.2。
2 城镇生活供水 (16)4。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
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具备编程和计算能力,
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在设计课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
水文数据包括降雨、径流和蒸散
发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获取和整理水文数据,如何进行数据质量的评估
和处理。
第二步,学习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水文过程的模拟与
预报、水力学计算和水文统计学等。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例分析,
掌握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步,学习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水利计算是指在水利工程
设计中,对水流、水位、水库及渠道的水力条件进行计算。
学生需要学习
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计算方法,如渠道流量计算、堤坝稳定性计
算等。
第四步,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实践。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常
用的软件包括E某cel、Matlab和SWMM等。
第五步,进行课程设计的实践。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水利工程设
计实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水文数据处理和水利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力。
这对于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水文与水力计算课程设计

2013 届课程设计《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13-2 姓名廖青松学号 3011209233 指导教师郑金丰日期 2012年4月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前言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课程设计是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实践环节。
是对该课程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训练,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加强对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设计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了解设计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的主要过程,培养正确熟练地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籍及参考书的能力。
通过设计训练,初步建立设计与施工的全面协调统一思想。
工程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部份:资料一、设计任务在某地区的一条河流上,拟修建宏原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其具体任务是:1.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2.选择水库死水位;3.选择正常蓄水位;4.计算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发电量和选择装机容量;5.推求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6.推求各种洪水特征水位和确定坝顶高程。
二、设计提纲(一)水文气象资料的搜集和审查熟悉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广泛搜集有关水文气象资料(见基本资料)。
经初步审查,降雨和径流等实测资料是可靠的,具有一致性的,可用于本次设计。
(二)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1.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先进行年径流量频率计算,求出设计频率的丰、平、枯水年径流量(本设计已求出频率为50%平水年径流量)。
2.设计年内分配根据年,月径流资料和代表年的选择原则,确定丰、中、枯三个代表年。
并按设计年径流量为控制用同倍比方法缩放各代表年的逐月径流量,推求丰、平、枯水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本设计仅计算平水年)。
(三)选择水库死水位1.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和水电站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根据泥沙资料计算水库的淤积体积。
3.根据水轮机的情况确定水库的最低死水位;该省生产的机型,单机容量为600千瓦,适应最小水头为10m。
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三)径流分析计算
5. 径流分析计算 径流频率计算依据的资料系列应在30年以上。径流的
统计时段可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年、期等。 经验频率应按式数学期望公式计算
当实测或调查的特枯水年,经考证确定其重现期后, 可仍采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经验频率PM。
径流频率曲线的线型,应采用皮尔逊Ⅲ型。经分析论 证也可采用其他线型。
2. 流域面积等重要特征资料应查明量算所依据地形图的比 例尺和测绘时间必要时应进行复核
3. 水位资料应查明高程系统、水尺零点、水尺位置的变动 情况,并重点复核观测精度较差、断面冲淤变化较大和 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资料。可采用上下游水位相关、 水位过程对照以及本站水位过程的连续性分析等方法进 行复核,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调查。
(三)径流分析计算
3.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① 水文比拟法:
Q K1K2QC
K1 F FC K2 P PC
年径流的Cv值可以直接采用,一般无须进行修正,并取用 Cs=2~3Cv。如果考虑影响径流的因素有差异时,可采用 下式修正
CVR设 KCVR参
K CVP设 CVP参
径流的分析计算成果,应与上下游、干支流和邻近流域的计 算成果比较,分析检查其合理性。
(三)径流分析计算
1. 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确定计算时段,按照水利年统计径流资料,频率计 算、设计流量值、 选取代表年(接近、不利)、 设计年径流分配(同倍比、同频率)。
2. 具有短系列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参证变量的选择(成因、同步、代表性)、相关分 析、按照水利年统计径流资料、频率计算、设计流 量值、选取代表年(接近、不利)、设计年径流过 程线(同倍比、同频率)。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兴利、调洪计算,并且推求出不同频率的丰水年保证的灌溉面积。
同时,对《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这门学科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使我们更好的运用其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我们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有关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对Excel的应用。
这次课程设计是对M河进行水文水利计算,针对防洪计算,求出P=25%和P=50%的设计年径流、设计面暴雨、设计洪水过程线,然后进行洪水调节并且推求不同频率的最大下泄流量、最高洪水位,并且分析提高汛期水位是否可行。
最后,进行兴利调节计算,求出频率为25%求其保证的灌溉面积,即点绘弃水量和灌溉面积的关系曲线,并利用该曲线查出弃水量为零对应的灌溉面积即为保证的灌溉面积。
目录设计资料 (5)设计过程 (8)一、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8)二、30年一遇的设计面暴雨过程计算 (8)三、设计净雨与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 (9)(一)由产汇流方案推求3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9)(二)设计净雨计算 (10)(三)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 (10)四、洪水调节及保坝标准复核 (12)(一)调洪计算 (12)(二)推求最大下泄量、最高洪水位 (14)(三)分析提高汛限水位是否可行 (17)五、兴利调节计算 (17)(一)2015年每月入库径流量计算 (17)(二)逐月蒸发损失深度计算 (17)(三)2015年水平年灌区总和毛灌溉量计算 (17)(四)对于频率P=25%的代表年,保证其灌溉面积的计算·18(五)将P=25%、P=50%各个不同面积所对应的弃水量和兴利库容进行汇总 (20)总结 (21)设计资料一、工程概况M河水库以上流域面积94km2,总库容2322万m3,。
防洪为主,结合蓄水灌溉。
水库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无闸门)、放水洞。
现状工程数据见表1。
工程运行中存在问题(与水文水利计算有关的问题):(1)现状溢洪道堰面为浆砌石衬砌,已被破坏,不满足设计洪水防冲要求,需新衬砌0.3m厚的混凝土。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1. 流域概况1.1 水系及流域龙河站以上为干流,共有8条支流,其龙河站以上集水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称为龙河流域。
1.2自然地理概况1.2.1 地形整个流域东、西、北三面环山,东西山脉在龙河站附近形成束狭的谷口,有利于建坝。
龙河上游山高谷深,坡度较陡,最高的山脉高程在950米以上,整个流域的地形由北向南倾斜。
1.2.2 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及地下水本流域属山丘区,各支流的分水线清楚,河谷两岸山坡上已形成梯田,水土保持良好。
河道弯曲大,河床不整齐,大部分为岩石河床,下游为砂砾石河床,河道糙率较大。
流域内大部分为火成岩、石灰岩等岩石,上面覆盖风化层,砂土和砂壤土,土层较薄,一般约在0.5米左右,龙河两岸有一堆阶地发育,台面平坦广阔,上部由细砂及土壤组成,土层比较厚,宜于耕作,下游农田大多砂壤土。
流域内植被良好且流域内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
1.2.3 水文气象情况气候比较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毫米,多年蒸发量约为996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为48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约为0.4。
每年的洪水主要由6—7月的梅雨及7—10月的台风暴雨所造成,尤其是台风雨,强度大,是形成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天气条件。
由于流域地势较陡,而且各支流汇入干流的时间比较接近,故径流易于集中,洪水来势凶猛,流域汇流时间短,自降雨开始后约6—8小时,即可出现洪峰,洪水历时不长,常在3—4天左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610米3/秒,发生在1965年8月20日。
2设计计算2.1 泥沙淤积计算多年平均输沙量:悬移质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947吨/年,推移质泥沙多年平均年输沙量按悬移质输沙量的20%计。
泥沙容重平均按1.2t/m3计。
此水库正常使用年限为30年。
由上可知:Q s=2947吨/年,T=30年,γ泥沙=1.2吨/m3w0=QT=2947×30=88410吨V沙年悬=W/γ=88410/1.2=73675m3V沙年推= 20%V沙年悬=20%×73675=14735m3V沙总=V沙年悬+V沙年推=73675+14735=88410m32.2死库容的确定死水位:水位根据地形条件定为570米,按此可初定死库容,但需要根据泥沙资料及淤积年限进行校核,水库的淤积年限定为3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题目:天福庙水库防洪复核计算学院:水利学院年级:2014级学号:2014313177**:***目录1.设计任务..............................................................2.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水文气象特征......................................3.防洪标准选择............................................................4.峰、量选样及历史洪水调查................................................5.设计洪水计算............................................................6.设计洪水调洪计算.........................................................7.坝顶高程复核计算.........................................................一、设计任务天福庙水库位于湖北省远安县黄柏河东支的天福庙村,大坝以上流域面积553.6km2,河长58.2km,河道比降10.6‰,总库容6367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拦沙、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天福庙水库于1974年冬开工建设,1978年建设成,已运行近30年。
1975年技术设计时,水文系列年限仅20年,系列太短,也缺乏大洪水的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延长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现行规范要求对水库的防洪标准进行复核,其具体任务是:1 . 选择水库防洪标准。
2 . 历史洪水调查分析及洪量插补。
3 . 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的计算。
4 . 调洪计算。
5 . 坝顶高程复核。
二、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水文气象特征天福庙水库位于湖北省远安县黄柏河东支的天赋庙村,大坝以上流域面积553.6km2,河长58.2km,河道比降10.6‰,总库容6367万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拦沙、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天福庙水库位置及水系见图KS1-1。
图KS1-1 黄柏河流域及天福庙水库位置图天福庙水库于1974年冬开工建设,1978年建设成,大坝为浆砌石双曲拱坝,坝前河底高程348m,坝高63.3m,电站总装机6040kw。
水库死水位378m,死库容714万m3,正常蓄水位409m,相应库容6032万m3。
设计洪水位(P=2%)409.28m,校核(P=0.2%)洪水位409.28m,坝顶高程410.3m,防浪墙顶高程411.3m。
库区吹程1000m。
水文气象资料1.气象特征。
天福庙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秋温高于春温,春雨多于秋雨,气温年内变化较大,无霜期长。
多年平均气温16.8℃,历年最高气温达40℃,最低气温-12℃,平均风速1.2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5m/s,风向多为NE。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36.3mm,流域暴雨频繁,洪水多发,4-10月为汛期,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6.7%左右,尤其以7月最大,占全年的19.5%。
月降雨量最少是12月,仅占全年的1.3%。
2.水文测站。
黄柏河干流上1958年设立池湾河水文站,1971年设立小溪塔水文站,1961年在东支设立分乡水文站。
天福庙水库建成后,先后开展了降雨、水位、泄流观测,有比较完整的运行资料。
分乡水文站是重要的参证站,控制流域面积1083.0km2。
3.分乡站历史洪水。
根据1982年省雨洪办对宜昌市历史洪水调查成果的审定结果,分乡站洪水的排位为1935年、1984年、1826年、1930年、1958年,资料可靠,可直接采用。
经审定认为,分乡站1935年洪水1826年以来的第1位,重现期为176年,1984年洪水于1826年、1930年洪水相当,分别确定为1826年以来的地2-4位,1958年洪水为1826年以来的地5位。
分乡站历史洪水成果见表KS1-1。
表KS1-1 分乡站历史洪水成果表三、防洪标准选择根据课本第七章的知识点进行防洪标准选择,如下表1、2、3所示。
表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等级表2 水工建筑物等级表3 水库工程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由分乡站历史洪水成果表,得到天福庙水库记录的最大洪量为4680m3/s,重现期为176年,以及库容量,根据《水库工程建筑物防洪标准》查得天福庙水库工程等级为三级,其防洪标准为:设计T=50年,校核T=500年。
四、峰、量选样及历史洪水调查1、天福庙水库坝址1959-1977年峰、量系列根据分乡站同期资料换算得出,洪峰按面积比指数的2/3次方换算,洪量按面积比的1次方换算。
2、天福庙水库坝址1978-2001年峰、量系列直接采用天福庙入库洪水系列计算。
3、分析分乡站历史洪水,并换算至天福庙水库坝址。
根据天福庙水库坝址1978-2001年峰、量系列建立峰量关系;根据比峰、量关系计算历史洪水的1d、3d洪量。
具体如下:KS1-2 天福庙水库洪峰、洪量系列五、设计洪水计算1.对天福庙水库坝址洪峰及1d洪量、3d洪量系列分别分别进行频率计算,推求出各设计频率的设计洪峰和1d、3d设计洪量。
(在几率格纸上绘制峰、量频率曲线)2.洪峰和洪量成果的合理分析。
3.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
4.按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并按选择时段△t=1h绘制洪水过程线。
由于天福庙水库坝址1959-1977年峰、量系列根据分乡站同期资料换算得出,洪峰按面积比指数的2/3次方换算,洪量按面积比的1次方换算。
则Q天福庙=(F天福庙/F分乡站)2/3Q分乡站W天福庙1d=(F天福庙/F分乡站)W分乡站1dW天福庙3d=(F天福庙/F分乡站)W分乡站3d,计算天福庙库区1935、1984年洪峰和1d、3d洪量。
1935年Q天福庙=2992m3/s1984年Q天福庙=2390 m3/s,W天福庙1d=0.5489×108m3,W天福庙3d=0.8518×108m3洪峰经验频率计算表绘制洪峰经验频率曲线如下图(第一次配线)(第二次配线)由公式计算理论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Q平均=1/nΣQ i=627.84m3/sCv=0.71C s =3.58Cv=2.54,查附表1得φ2%=3.048,φ0.2%=5.77。
则P=2%的设计洪峰流量为Q=2%=Q平均(φ2%Cv+1)=627.84×(3.048×0.71+1)=1986.54m3/s。
P=0.2%的校核洪峰量为Q=0.2%=Q平均(φ0.2%Cv+1)=627.84×(5.77×0.71+1)=3199.91m3/s。
1d洪量经验频率计算表1d 洪量经验频率曲线(第一次配线)(第二次配线)W 平均=1/n ΣW i =0.19×108m 3 C v =0.61C s =3.15C v =1.92,查附表1得φ2%=2.89,φ0.2%=5.14。
则P=2%的设计1d 洪量为W =2%=W 平均(φ2%C v +1)=0.52×108m 3 P =0.2%的校核1d 洪量为W =0.2%=W 平均(φ0.2%C v +1)=0.79×108m 33d洪量经验频率计算表3d洪量经验频率曲线(第一次配线)(第二次配线)W 平均=1/n ΣW i =0.34×108m 3 C v =0.54C s =3.89C v =2.1,查附表1得φ2%=2.93,φ0.2%=5.33。
则P=2%的设计3d 洪量为W =2%=W 平均(φ2%C v +1)=0.88×108m 3 P =0.2%的校核3d 洪量为W =0.2%=W 平均(φ0.2%C v +1)=1.32×108m 3合理性分析(1)通过对本站洪峰、洪量及其统计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分析和从洪峰、洪量及其统计参数随地区的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从形成洪水的暴雨方面分析,都得出了相应的合理结论。
(2)将各种统计时段洪量的频率曲线绘制在一张图纸上,在适用范围内不能相交。
因为如果相交,就不能保证同一频率下长时段的洪量大于短时段的洪量。
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计算放大倍比K Q=Q mp/Q m典=3199.91/2389.0=1.34K W1=W1P/W1典=21944.44/19879.6=1.10K W3~1=(W3P-W1P)/(W3典-W1典)=(36666.67-21944.44)/(21670.4-19879.6)=8.22校核洪水过程线计算表典型洪水放大过程线图六、设计洪水调洪计算天福庙水库为有闸溢洪道,调洪时段△t=1h,编程上机进行调洪计算,并绘制入库和下泄流量过程线图。
调洪起调水位为正常蓄水位409m,在此水位下,左岸溢洪道2孔、坝顶溢洪道4孔全开的泄流量为2940m3/s。
当入库洪水流量小于此流量时,通过开启溢洪道闸孔数,使泄流量等于来水流量,保持设计蓄水位409m不变。
当入库洪水流量大于2940m3/s 时,6孔闸门全开泄洪,库水位开始上涨,直至达到最高水位,然后再回落至设计蓄水位409m。
天福庙水库库容曲线根据原库区1:2000地形图进行了复核计算,与《湖北省中型水库调度规程》刊布成果一致,见表KS1-4。
左岸溢洪道坝顶高程398.0m,2孔,每孔净宽13.0m,为弧形闸门控制。
坝顶溢洪道堰顶高程402.4m,,4孔,每孔净宽8.0m,亦为弧形闸门控制。
两溢洪道堰型均为WES标准型剖面实用堰,流量计算公式为Q=σc mnb√2gH3/2由该式计算泄洪建筑物泄流曲线,见表KS1-4.KS1—4 天福庙水库库容曲线和泄洪建筑物泄流曲线水位容积曲线泄流曲线推求下泄流量过程线:由天福庙水库库容曲线和泄洪建筑物泄流曲线表知,起始V1=3460,q1=0,已知第一时段Q1=128.Q2=755.04,用列表试算法,假定q2值。
由水量平衡方程V 2=(Q1+Q2)△t/2-(q1+q2)△t/2+V1得V2值。
假定第一时段q2=30m3/s,所以V2=3613.46*104m3,以第一时段的V2、q2作为第二时段初的V1、q1,重复第一时段试算过程,连续试算得:天福庙水库调洪计算成果图最大下泄流量qm=2800m3/s,根据校核库容值查库容水位曲线得校核洪水位为409.6m3,校核库容V库容=5987.35*104m3。
七、坝顶高程复核计算根据《混泥土拱坝设计规范》(SL 282-2003),坝顶高程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侧防浪墙顶高程与设计洪水位的高差△h按下式计算:△h=hb +hz+hc式中 hb,波高,m;hz,波浪中心线超出静水位的风雍高度, m;hc,安全超高,根据建筑物等级选取(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