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书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班级:10级农水四班姓名:倪显锋学号:88指导老师:刘兵设计成绩:水利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6月30日——7月13日目录(1)任务书-------------------------------------------------------------第3页(2)设计来水过程计算------------------------------------------------第6页(3)设计用水过程计算------------------------------------------------第18页(4)不计损失兴利调节计算------------------------------------------第20页(5)计入损失兴利调节计算------------------------------------------第22页(6)设计洪水过程计算------------------------------------------------第27页(7)调洪计算------------------------------------------------------------第34页(8)课程设计心得------------------------------------------------------第36页一任务书一、目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主要目的在于:较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设计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题本课程为:安集海灌区引、蓄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水文水利计算。
三、资料(一)位置安集海灌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境内的西部,距沙湾县城约20公里。
处于准葛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的八音沟河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完成版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水利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姓名:马梦梦学号:201103402指导老师:徐冬梅和吉《隔河岩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任务书一、任务(一)水文计算(2天)1、设计年径流计算(1)资料审查分析(2)设计保证率选择(3)频率计算确定设计丰水年、设计中水年、设计枯水年的年径流量(4)推求各设计代表年的径流过程2、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校核洪水过程线的推求(3天)(1)审查资料(2)确定设计标准及校核标准(3)频率计算求设计洪峰设计流量(4)求出设计洪水及校核洪水过程线(二)水能计算(1周)(1)了解水库兴利运用方式(2)计算保证出力(3)计算多年平均发电量(4)装机容量的选择二、成果及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组成:A、封面;B、任务书;C、目录;D、正文;E、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要求: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数据正确,表格整齐、清楚。
计算必须写明计算条件、公式来源、符号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并附有必要的图纸。
一、流域概况清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条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境内的齐岳山隆冬沟。
自西向东流经利川、恩施、建始、咸丰、宣恩、巴东、鹤峰、五峰、长阳、枝城十县市,于枝城市境内注入长江。
干流长423km,总落差1430km。
清江流域面积17000km2,形状呈南北窄、东西长的狭长形,属羽毛型河系。
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年雨量约1400mm,平均流量440㎥/s。
清江流域资源丰富,除水资源外,还有铁矿、森林及珍贵土特产,但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
开发清江,可获得丰富的电能,还可减轻长江防洪负担,改善鄂西南山区水运交通,对湖北省及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坝址拟定于近南北向河谷下段,河床高程60m左右,两岸山岩对峙,十分陡峭。
岩石主要为下、中寒武系的浅海相碳酸盐,总厚度约1700m。
坝址以下,右岸较平坦、开阔,左岸较陡峭。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完整版)⽔⽂⽔利计算课程设计⽬录第⼀章设计⽔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2⼯程概况 (1)第⼆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2.2 资料⼀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3.1 ⽔利年划分 (4)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2.3.3 计算成果 (7)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分析 (9)3.1 洪⽔资料的审查 (9)3.1.1 洪⽔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资料⼀致性审查 (9)3.1.3 洪⽔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洪⽔的处理 (9)3.3 设计洪⽔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3.2 经验频率计算 (9)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3.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过程线 (13)3.4.1 典型洪⽔过程线的选取 (13)3.4.2 推求设计洪⽔过程线⽅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4.4 设计洪⽔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2.1 来⽔量的确定 (16)4.2.2 ⽤⽔量的确定 (16)4.2.2.1 灌溉⽤⽔量的确定 (16)4.2.2.2 城镇⽣活供⽔ (16)4.2.3 死⽔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4.2.3.1死⽔位的确定 (17)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4.2.3⽔量损失的确定 (18)4.2.4 渗漏损失 (18)4.2.5 计⼊⽔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4.2.7 计算成果 (18)第五章⽔库调洪演算 (20)5.1 泄洪⽅案的拟定 (20)5.2 ⽔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5.3 ⽔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5.4 计算成果 (22)5.4.1 不同重现期洪⽔的⽔库调洪试算 (22)5.4.2 特征⽔位及特征库容 (25)参考⽂献 (26)第⼀章设计⽔库概况1.1流域概况⽯堡川河系洛河左岸的⼀级⽀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脉的宜川县丰河沟海拔1700m的中字梁,流经宜川、黄龙、洛川、⽩⽔等县,于⽩⽔县法家塔汇⼊洛河。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3.1 水利年划分 (4)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2.3.3 计算成果 (7)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1.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3.2 经验频率计算 (9)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3.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4.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3.4.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2.1 来水量的确定 (16)4.2.2 用水量的确定 (16)4.2.2.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4.2.2.2 城镇生活供水 (16)4.2.3 死水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4.2.3.1死水位的确定 (17)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4.2.3水量损失的确定 (18)4.2.4 渗漏损失 (18)4.2.5 计入水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4.2.7 计算成果 (18)第五章水库调洪演算 (20)5.1 泄洪方案的拟定 (20)5.2 水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5.3 水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5.4 计算成果 (22)5.4.1 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库调洪试算 (22)5.4.2 特征水位及特征库容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1.1流域概况石堡川河系洛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山脉的宜川县丰河沟海拔1700m的中字梁,流经宜川、黄龙、洛川、白水等县,于白水县法家塔汇入洛河。
水文水利课程设计

目录1. 流域概况 (1)1.1自然地理特征 01.2. 水文气象条件 (2)1.3. 水库概况 (2)2. 基本资料 (3)2.1. 资料的代表性、可靠性分析 (3)2.2. 资料一致性分析 (4)2.3.降水(暴雨)资料 (5)2.4径流及洪水资料 (5)2.5.泥沙资料 (6)3.水文分析与计算 (7)3.1.洪水标准 (8)3.2.天古崖水库处径流计算 (8)3.2.1径流的插补和延长 (8)3.2.2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 (10)3.2.3设计年径流年内分布计算 (12)3.2.4水库处的设计年径流量 (15)3.3 水库处洪水计算 (16)3.3.1岢岚站设计洪水的计算 (16)3.3.2裴家川站设计洪水的计算 (21)3.3.3水库处设计洪水的计算 (25)3.3.4水库处设计洪水过程线 (26)3.4 暴雨洪水特征 (28)3.4.1年降雨量插补 (28)3.4.2暴雨分布 (28)4.附录 (37)签。
4.1水文实测资料情况表 (37)1. 流域概况1.1自然地理特征岚猗河流域位于山西省西部, 东经111°27′~111°52′, 北纬38°26′~38 °52′, 跨越岚县、岢岚、兴县、五寨、保德等五县, 北与保德县朱家川流域相邻, 东与汾河流域相望,南与兴县尉汾河流域相连, 西以黄河为界。
河流为东西向流向, 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
岚猗河发源于岢岚县境内的饮马池山, 流经河口、岢岚及兴县的魏家滩, 最后由裴家川汇入黄河。
流域内海拔最高为2222m, 位于河源处饮马池山顶;最低为870m, 位于流域出口处。
流域面积2159km2.平均宽度18.9km、长度114km、形状系数0.166, 流域水系呈狭长形羽状分布。
流域平均坡度9.6‰。
地势东高西低, 地形复杂, 地面支离破碎, 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
流域内石山区居多, 占全流域的63%, 其余均为丘陵区。
三峡大学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2013学号:2013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指导老师:2016年1月目录第1章设计任务 (1)第2章设计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计算资料 (1)第3章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2)3.1设计年径流计算 (2)3.2设计年内分配的推求 (5)第4章兴利调节 (7)4.1兴利库容 (7)4.2死水位计算 (8)第5章防洪计算 (8)5.1设计洪水计算 (8)5.2水库防洪调节计算 (20)5.3坝顶高程的确定 (41)第6章设计体会 (41)第1章设计任务在流域上拟修建一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水文水利计算,其任务如下:(1)求丰水年(P,具体P 值见EXCEL 表)、平水年(P=50%)、枯水年(1-P%)3种典型年的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
(2)不同频率设计洪水及其过程线推求(坝址、水文站、区间三部分)相应的采用由流量资料推求与推理公式法推求。
(3)兴利调节计算、兴利库容及正常蓄水位的推求。
(4)泄洪建筑物尺寸选择、水库设计洪水调洪计算。
(5)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坝顶高程的确定。
(6)成果整理与分析。
第2章设计资料2.1 工程概况拟在湖北省某流域A处修建一水库。
水库坝址以上区域为山区或半山区,流域多年平均降雨1843mm,多年平均径流深1250mm。
汛期为5-9月,丰水、枯水期较为明显。
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最大年水面蒸发值为1108mm,库区渗漏损失按中等地质条件考虑。
该水库开发目标以防洪、灌溉为主。
水库下游有一城市(防护地区),人口42万,在防护区位置B处有一水文站,拥有该河流的水位及流量资料。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第一章概况一、基本情况某河是渭河南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流域面积778.7km2,干流全长51.5km,河道比降1/60~1/70。
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
该河干流上有一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686 km2。
拟在该河干流上修建一水库,其坝址位于水文站上游1.5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673km2。
该水库将承担着下游和渭河的防洪任务,下游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洪水。
该水库建成后将承担本地区37万亩的农业用水任务和临近城市的供水任务,农业用水的保证率为75%,城市供水的保证率为95%。
二、基本资料1、径流水文站有实测的1951~2000年逐月径流资料。
(见附表1-1)2、洪水水文站有实测的1950~2000年洪水资料,经整理摘录的逐年洪峰流量(见附表1-2),同时调查到该水文站在1890和1930年曾经发生过两次大洪水,其洪峰流量资料(见表附1-2)。
并计算出了不同频率洪量(见附表1-3)和典型洪水过程(见附表1-4)。
3、农业用水根据该灌区的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分析计算的灌区不同频率灌溉需水量见表12。
4、城市用水城市供水每年按1.5亿m3计,年内采用均匀供水。
5、水库特性水库库容曲线(见图1-1)。
水库死水位为728.0m,泄洪设施为开敞式无闸溢洪道,断面为矩形,宽度为30米。
根据本地区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水库月蒸发量和渗漏量分别按当月水库蓄水量的2%和3.5%计。
图1-1 水库水位~库容系曲线关水库在汛期输水洞按其输水能力泄洪,输水洞进口高程为722m,内径为4m,设计流量为70m3/s。
第二章水库的入库径流特征分析一、水文资料审查1、资料的可靠性审查。
因为各种数据资料均摘自《水文年鉴》,故可靠性较高。
2、资料的一致性审查因为河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深处,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因此可断定人为活动影响很小,流域下垫面条件稳定,下面利用单累积曲线法进行代表性分析,单累积曲线见图2-1,由图可知该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较好。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学院:指导老师:&2012年6月一、设计任务在太湖流域的西苕溪支流西溪上,拟修建赋石水库,因而要进行水库规划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其具体任务是:1.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2. 选择水库死水位;3. 选择正常蓄水位;4. 计算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发电量和选择装机容量;5. 推求丰、中、枯设计年径流过程;6. 推求防洪标准、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二、基本资料1、流域和水库情况简介西苕溪为太湖流域一大水系,流域面积为 22602km,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天目山,干流全长 150km,上游坡陡流急,安城以下堰塘遍布,河道曲折,排泄不畅,易遭洪涝灾害,又因域拦蓄工程较少,灌溉水源不足,易受旱灾。
根据解放后二十多年的统计,仅安吉县因洪涝旱灾每年平均损失稻谷1500万斤,严重的1961~1963年,连续三年洪水损失稻谷9300万斤,冲毁耕地万余亩。
】赋石水库为根治西苕溪流域水旱灾害骨干工程之一,位于安吉县丰城以西十公里,km。
流域内气候温和、湿润、多年控制西苕溪主要支流西溪,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282平均雨量丰站为 1450mm,国民经济以农、林业为主,流域内大部为山区,小部为丘陵,平地较少。
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灌溉、航运及水产,是一座综合利用水库。
库区位于区域的斜构造内,周边岩石多为不透水或弱透水的砂页岩,仅在局部地区有奥陶纪石灰岩及钙质页岩,但因层薄,并有砂页岩隔层,岩溶现象不甚发育,加之山体宽厚其高程一般均在 200 m以上,故库区渗漏问题可以不考虑。
西苕溪流域受洪水灾害 25 万亩,其中安吉9万亩,长兴15万亩,吴兴3万亩,水库建成后,可使20年一遇洪水减轻到5年一遇以下,使圩区淹没面积万亩减至4万亩,使3万亩圩区农田免除洪水直接威胁,其它十几万亩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洪水危害。
水库兴建后,可灌溉赤坞、安城等地区的水田计4万亩,溪滩还田3000亩,河道整治还田 4000亩,旱改水3000亩,共计可灌溉5万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二部分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及分析
一 防洪标准的选择
已知水库死水位 378 m ,死库容 714 万 m 3 ,正常蓄水位 409 m ,相应库容 6032 万 m 3 ,可得:水库库容为 5318 万 m 3 。根据表 2-1 与表 2-2 可知此类建筑 物的工程等级为三级,由此可知其防洪标准:设计 T=50 年,校核 T=500 年。 表 2-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等级 水库 防洪 治涝 灌溉 供水 水电站 城镇 工 及工 保护 治涝 灌溉 城镇及 程 总库容 装机容 工程规 矿企 农田 面积 面积 工矿企 等 (× 量(× 模 业的 (万 (万 (万 业的重 级 108m3) 104kw) 重要 亩) 亩) 亩) 要性 性 大(1) 特别 特别重 一 >10 〉500 >200 〉150 〉120 型 重要 要 大(2) 500~ 200~ 150~ 120~ 二 10~1.0 重要 重要 型 100 60 50 30 1.0~ 100~ 60~ 三 中型 中等 50~5 中等 30~5 0.10 30 15 小(1) 0.10~ 5~ 四 一般 5 15~3 一般 5~1 型 0.01 0.5 小(2) 0.01~ 五 <5 〈3 〈0.5 〈1 型 0.001 表 2-2 水库工程建筑物防洪标准 水 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工 建 山区、丘陵区 平原区、滨海区 筑 校核 物 混凝土坝、浆 的 设计 设计 校核 砌石坝及其他 土坝、堆石坝 类 水工建筑 别 一 1000~500 二 三 四 五 500~100 100~50 50~30 30~20 5000~2000 2000~1000 1000~500 500~200 200~100 可能最大洪水 (PFM)或 10000~5000 5000~2000 2000~1000 1000~300 3000~200 300~ 100 100~50 50~20 20~10 10 2000~1000 1000~300 300~100 100~50 50~20
2
3. 分乡站历史洪水。 根据 1982 年省雨洪办对宜昌市历史洪水调查成果的审定结果,分乡站洪水 的排位为 1935 年、1984 年、1826 年、1930 年、1958 年,资料可靠,可直接采 用。经审定认为,分乡站 1935 年洪水 1826 年以来的第 1 位,重现期为 176 年, 1984 年洪水于 1826 年、1930 年洪水相当, 分别确定为 1826 年以来的地 2~4 位, 1958 年洪水为 1826 年以来的地 5 位。分乡站历史洪水成果见表 1-1。 表 1-1 分乡站历史洪水成果表 洪峰流量 1d 洪量 3d 洪量 序号 年份 重现期 备注 ( m 3 / s ) (x108 m 3 ) (x108 m 3 ) 1 2 3 4 5 1935 1984 1826 1930 1958 2820 1.2201 1.9500 4680 3739 1.0738 1.6664 不能定量 不能定量 176
备注
三 设计洪水计算
(一)频率计算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不连续系列的统一处理法计算样本系列各项的经验频 率,计算结果格式如表 2-4 所示,同样的得出 1d、3d 洪量频率计算结果(成 果表详见附录)。 表 2-4 洪峰流量频率计算成果表 单位:m3/s 一般洪 Pm=PMa+(1-PMa) 序号/M 年份 历史洪水 PM=M/N+1 序号/m 水 (m-l)/(n-l+1) 1 1935 2992 0.56% 2 1984 2390 1.13% 3 1826 2390 1.69% 4 1930 2390 2.26% 5 1958 1803 2.82% 1963 3 1036 5.08% 1998 4 974 7.34% 1992 5 851 9.60% 1975 6 848 11.86% 1968 7 838 14.12% 1991 8 804 16.38% 1967 9 774 18.64% 1962 10 640 20.90% 1979 11 634 23.16% 1990 12 634 25.42% 2000 13 613 27.68% 1970 14 598 29.94% 1989 15 592 32.20% 1982 16 582 34.46% 1980 17 571 36.72% 1997 18 544 38.98% 1965 19 519 41.24%
1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一 设计任务
天福庙水库水库位于湖北省远安县黄柏河东支的天福庙村,大把以上流域面 积 553.6 Km 2 ,河长 58.2 Km ,河道比降 1.06%,总库容 6367 万 m 3 ,是一座以 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拦沙、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天福庙水库于 1974 年冬开工建设,1978 年建设成,已运行近 30 年。1975 年技术设计时,水 文系列年限仅 20 年,系列太短,也缺乏大洪水的资料。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 是在延长基本资料的基础上, 按现行规范要求对水库的防洪标准进行复核, 其具 体任务是: 1. 选择水库防洪标准。 2. 历史洪水调查分析及洪量插补。 3. 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的计算。 4. 调洪计算。 5. 坝顶高程复核。
6
续表 1996 20 487 43.50% 2001 21 471 45.76% 1964 22 452 48.02% 1973 23 445 50.28% 1987 24 438 52.54% 1983 25 437 54.80% 1969 26 428 57.06% 1993 27 425 59.32% 1971 28 389 61.58% 1978 29 299 63.84% 1976 30 272 66.10% 1960 31 266 68.36% 1995 32 261 70.62% 1974 33 240 72.88% 1988 34 222 75.14% 1986 35 218 77.40% 1961 36 200 79.66% 1966 37 189 81.92% 1999 38 170 84.18% 1994 39 167 86.44% 1977 40 162 88.70% 1959 41 131 90.96% 1981 42 126 93.22% 计算出样本系列各项的经验频率后,可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点据并选取 PⅢ型曲线进行拟合, 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值优选出拟合程度最好的频率曲线, 最后 确定设计频率下的设计值。 利用水文软件得出频率曲线如图 2-3 所示 (其余频率 曲线图详见附录)。
目录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2 一 设计任务......................................................................... 2 二 基本资料......................................................................... 2 第二部分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及分析....................................... 4 一 防洪标准的选择............................................................. 4 二 峰、量选样及历史洪水调查..........................................5 三 设计洪水计算................................................................. 6 第三部分 调洪演算计算结果及分析..................................... 15 一 库容曲线与泄流曲线................................................... 15 二 设计洪水调洪演算....................................................... 16 第四部分 坝顶高程复核计算................................................. 18 第五部分 总结........................................................................ 19 第六部分 附录........................................................................ 20
二 基本资料
(一)流域及工程概况 天福庙水库位于湖北省远安县黄柏河东支的天赋庙村,大坝以上流域面 积 553.6 Km 2 ,河长 58.2 Km ,河道比降 10.6‰,总库容 6367 万 m 3 ,是一 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拦沙、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天福庙水库于 1974 年冬开工建设,1978 年建设成,大坝为浆砌石双曲 拱坝,坝前河底高程 348 m ,坝高 63.3 m ,电站总装机 6040 Kw 。水库死水 位 378 m ,死库容 714 万 m 3 ,正常蓄水位 409 m ,相应库容 6032 万 m 3 。设 计洪水位(P=2%)409.28 m ,校核(P=0.2%)洪水位 409.28 m ,坝顶高程 410.3 m ,防浪墙顶高程 411.3 m 。库区吹成 1000 m 。 (二)水文气象资料 1. 气象特征。 天福庙流域位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低温 少雨,秋温高于春温,春雨多于秋雨,气温年内变化较大,无霜期长。多年平均 气温 16.8℃,历年最高气温达 40℃,最低气温-12℃,平均风速 1.2 m / s ,多年 平均最大风速 15.5 m / s ,风向多为 NE。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1036.3 mm ,流域 暴雨频繁,洪水多发,4~10 月为汛期,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6.7%左右, 尤其以 7 月最大,占全年的 19.5%。月降雨量最少是 12 月,仅占全年的 1.3%。 2. 水文测站。 黄柏河干流上 1958 年设立池湾河水文站,1971 年设立小溪塔水文站,1961 年在东支设立分乡水文站。天天福庙水库建成后,先后开展了降雨、水位、泄流 观测,有比较完整的运行资料。分乡水文站是重要的参证站,控制流域面积 1083.0 Km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