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一、前言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水利计算和水文分析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这里提供了一份《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水文和水利计算的理解,提高其计算水文和水利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如何收集和处理水文数据,包括观测、测量、采样、记录、统计等方法。

2. 新安江模型的初步研究和实践应用学习新安江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水文计算和预测。

3. 舒张曲线的绘制和应用学习舒张曲线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包括一般水文、小型水库水文的舒张曲线以及耗水量和灌溉用水等问题的计算。

4. 水库调度和水电站计算学习水库调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利用流量来调节水库水位的技术,并进行水电站的发电量计算。

5. 洪水预报和防洪措施分析学习不同水文计算方法和防洪措施的分析和评估,包括水动力模型、测算法、经验公式和水利实测等多种方法。

三、课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1.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需要按照以下要求实现:1.学生自行组队,每组2到4人,一组只能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课程设计;2.每个小组需要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文档,内容包括问题陈述、问题分析、计算方法、模型应用和结果分析等;3.课程设计需要进行计算,提交计算过程和结果;4.课程设计报告需要使用Markdown格式书写。

2.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项目和选题的难易程度与实用性(10分);2.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内容严谨完整(30分);3.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清晰度(30分);4.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0分)。

四、总结工程水文和水利计算是水文学和水利工程学两个重要方面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计算问题。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应用,深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技能,提高其对水文和水利计算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应用水文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
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具备编程和计算能力,
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在设计课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

水文数据包括降雨、径流和蒸散
发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获取和整理水文数据,如何进行数据质量的评估
和处理。

第二步,学习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水文过程的模拟与
预报、水力学计算和水文统计学等。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例分析,
掌握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步,学习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水利计算是指在水利工程
设计中,对水流、水位、水库及渠道的水力条件进行计算。

学生需要学习
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计算方法,如渠道流量计算、堤坝稳定性计
算等。

第四步,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和水利计算的实践。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用的软件包括E某cel、Matlab和SWMM等。

第五步,进行课程设计的实践。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水利工程设
计实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水文数据的处理和水利计算的分析。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水文数据处理和水利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力。

这对于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完成版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完成版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水利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姓名:马梦梦学号:201103402指导老师:徐冬梅和吉《隔河岩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任务书一、任务(一)水文计算(2天)1、设计年径流计算(1)资料审查分析(2)设计保证率选择(3)频率计算确定设计丰水年、设计中水年、设计枯水年的年径流量(4)推求各设计代表年的径流过程2、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校核洪水过程线的推求(3天)(1)审查资料(2)确定设计标准及校核标准(3)频率计算求设计洪峰设计流量(4)求出设计洪水及校核洪水过程线(二)水能计算(1周)(1)了解水库兴利运用方式(2)计算保证出力(3)计算多年平均发电量(4)装机容量的选择二、成果及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组成:A、封面;B、任务书;C、目录;D、正文;E、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要求: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数据正确,表格整齐、清楚。

计算必须写明计算条件、公式来源、符号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并附有必要的图纸。

一、流域概况清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条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境内的齐岳山隆冬沟。

自西向东流经利川、恩施、建始、咸丰、宣恩、巴东、鹤峰、五峰、长阳、枝城十县市,于枝城市境内注入长江。

干流长423km,总落差1430km。

清江流域面积17000km2,形状呈南北窄、东西长的狭长形,属羽毛型河系。

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年雨量约1400mm,平均流量440㎥/s。

清江流域资源丰富,除水资源外,还有铁矿、森林及珍贵土特产,但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

开发清江,可获得丰富的电能,还可减轻长江防洪负担,改善鄂西南山区水运交通,对湖北省及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坝址拟定于近南北向河谷下段,河床高程60m左右,两岸山岩对峙,十分陡峭。

岩石主要为下、中寒武系的浅海相碳酸盐,总厚度约1700m。

坝址以下,右岸较平坦、开阔,左岸较陡峭。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完整版)⽔⽂⽔利计算课程设计⽬录第⼀章设计⽔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2⼯程概况 (1)第⼆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2.2 资料⼀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3.1 ⽔利年划分 (4)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2.3.3 计算成果 (7)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分析 (9)3.1 洪⽔资料的审查 (9)3.1.1 洪⽔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资料⼀致性审查 (9)3.1.3 洪⽔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洪⽔的处理 (9)3.3 设计洪⽔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3.2 经验频率计算 (9)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3.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过程线 (13)3.4.1 典型洪⽔过程线的选取 (13)3.4.2 推求设计洪⽔过程线⽅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4.4 设计洪⽔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2.1 来⽔量的确定 (16)4.2.2 ⽤⽔量的确定 (16)4.2.2.1 灌溉⽤⽔量的确定 (16)4.2.2.2 城镇⽣活供⽔ (16)4.2.3 死⽔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4.2.3.1死⽔位的确定 (17)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4.2.3⽔量损失的确定 (18)4.2.4 渗漏损失 (18)4.2.5 计⼊⽔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4.2.7 计算成果 (18)第五章⽔库调洪演算 (20)5.1 泄洪⽅案的拟定 (20)5.2 ⽔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5.3 ⽔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5.4 计算成果 (22)5.4.1 不同重现期洪⽔的⽔库调洪试算 (22)5.4.2 特征⽔位及特征库容 (25)参考⽂献 (26)第⼀章设计⽔库概况1.1流域概况⽯堡川河系洛河左岸的⼀级⽀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脉的宜川县丰河沟海拔1700m的中字梁,流经宜川、黄龙、洛川、⽩⽔等县,于⽩⽔县法家塔汇⼊洛河。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2工程概况 (1)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3.1 水利年划分 (4)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2.3.3 计算成果 (7)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3.1.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3.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3.2 经验频率计算 (9)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3.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4.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3.4.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2.1 来水量的确定 (16)4.2.2 用水量的确定 (16)4.2.2.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4.2.2.2 城镇生活供水 (16)4.2.3 死水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4.2.3.1死水位的确定 (17)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4.2.3水量损失的确定 (18)4.2.4 渗漏损失 (18)4.2.5 计入水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4.2.7 计算成果 (18)第五章水库调洪演算 (20)5.1 泄洪方案的拟定 (20)5.2 水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5.3 水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5.4 计算成果 (22)5.4.1 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库调洪试算 (22)5.4.2 特征水位及特征库容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1.1流域概况石堡川河系洛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山脉的宜川县丰河沟海拔1700m的中字梁,流经宜川、黄龙、洛川、白水等县,于白水县法家塔汇入洛河。

水文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计算第二版课程设计一、概述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水文水利计算》第二版的教材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入掌握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文水利计算的应用水平。

二、设计思路本次课程设计分为四个部分:理论分析、数据处理、计算模型建立与仿真、结论分析。

1. 理论分析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需要自学相关概念、理论,特别是研究单位流量线的构造及其在设计洪水的应用;退水曲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坡面侵蚀模型。

学生还需要掌握确定河流径流量时的不同方法。

2. 数据处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搜集河流的水文数据,包括降雨、瞬时径流量等,用Excel或其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以便建立流域模型。

3. 计算模型建立与仿真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学生需要编写Matlab程序对流域进行建模,采用不同方法估算流域径流量,包括水文平衡法、水文线性模型、数字坡面模拟器等,以便研究流域径流量对降雨变化的响应机制。

在搭建好模型后,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流量数据。

4. 结论分析最后,结合仿真计算结果,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模型所得的径流流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建议,并给出对于下一步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

三、实施方法1. 学生分组为了使课程设计能够更好地实施,可以将学生按照班级分组,每组5人左右,并在课程设计开始前明确分工和责任。

2. 教师指导由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以便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

3. 设备准备在实施课程设计时,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和软件,例如Matlab、Excel等,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模型的建立。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据处理、模型建立与仿真、结论分析等实践操作技能。

学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

水文水利课程设计

水文水利课程设计

目录1. 流域概况 (1)1.1自然地理特征 01.2. 水文气象条件 (2)1.3. 水库概况 (2)2. 基本资料 (3)2.1. 资料的代表性、可靠性分析 (3)2.2. 资料一致性分析 (4)2.3.降水(暴雨)资料 (5)2.4径流及洪水资料 (5)2.5.泥沙资料 (6)3.水文分析与计算 (7)3.1.洪水标准 (8)3.2.天古崖水库处径流计算 (8)3.2.1径流的插补和延长 (8)3.2.2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 (10)3.2.3设计年径流年内分布计算 (12)3.2.4水库处的设计年径流量 (15)3.3 水库处洪水计算 (16)3.3.1岢岚站设计洪水的计算 (16)3.3.2裴家川站设计洪水的计算 (21)3.3.3水库处设计洪水的计算 (25)3.3.4水库处设计洪水过程线 (26)3.4 暴雨洪水特征 (28)3.4.1年降雨量插补 (28)3.4.2暴雨分布 (28)4.附录 (37)签。

4.1水文实测资料情况表 (37)1. 流域概况1.1自然地理特征岚猗河流域位于山西省西部, 东经111°27′~111°52′, 北纬38°26′~38 °52′, 跨越岚县、岢岚、兴县、五寨、保德等五县, 北与保德县朱家川流域相邻, 东与汾河流域相望,南与兴县尉汾河流域相连, 西以黄河为界。

河流为东西向流向, 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

岚猗河发源于岢岚县境内的饮马池山, 流经河口、岢岚及兴县的魏家滩, 最后由裴家川汇入黄河。

流域内海拔最高为2222m, 位于河源处饮马池山顶;最低为870m, 位于流域出口处。

流域面积2159km2.平均宽度18.9km、长度114km、形状系数0.166, 流域水系呈狭长形羽状分布。

流域平均坡度9.6‰。

地势东高西低, 地形复杂, 地面支离破碎, 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

流域内石山区居多, 占全流域的63%, 其余均为丘陵区。

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三)径流分析计算
5. 径流分析计算 径流频率计算依据的资料系列应在30年以上。径流的
统计时段可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年、期等。 经验频率应按式数学期望公式计算
当实测或调查的特枯水年,经考证确定其重现期后, 可仍采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经验频率PM。
径流频率曲线的线型,应采用皮尔逊Ⅲ型。经分析论 证也可采用其他线型。
2. 流域面积等重要特征资料应查明量算所依据地形图的比 例尺和测绘时间必要时应进行复核
3. 水位资料应查明高程系统、水尺零点、水尺位置的变动 情况,并重点复核观测精度较差、断面冲淤变化较大和 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资料。可采用上下游水位相关、 水位过程对照以及本站水位过程的连续性分析等方法进 行复核,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调查。
(三)径流分析计算
3.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① 水文比拟法:
Q K1K2QC
K1 F FC K2 P PC
年径流的Cv值可以直接采用,一般无须进行修正,并取用 Cs=2~3Cv。如果考虑影响径流的因素有差异时,可采用 下式修正
CVR设 KCVR参
K CVP设 CVP参
径流的分析计算成果,应与上下游、干支流和邻近流域的计 算成果比较,分析检查其合理性。
(三)径流分析计算
1. 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确定计算时段,按照水利年统计径流资料,频率计 算、设计流量值、 选取代表年(接近、不利)、 设计年径流分配(同倍比、同频率)。
2. 具有短系列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过程: 参证变量的选择(成因、同步、代表性)、相关分 析、按照水利年统计径流资料、频率计算、设计流 量值、选取代表年(接近、不利)、设计年径流过 程线(同倍比、同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班级:10级农水四班姓名:倪显锋学号:2010510188指导老师:刘兵设计成绩:水利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6月30日——7月13日目录(1)任务书-------------------------------------------------------------第3页(2)设计来水过程计算------------------------------------------------第6页(3)设计用水过程计算------------------------------------------------第18页(4)不计损失兴利调节计算------------------------------------------第20页(5)计入损失兴利调节计算------------------------------------------第22页(6)设计洪水过程计算------------------------------------------------第27页(7)调洪计算------------------------------------------------------------第34页(8)课程设计心得------------------------------------------------------第36页一任务书一、目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主要目的在于:较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设计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题本课程为:安集海灌区引、蓄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水文水利计算。

三、资料(一)位置安集海灌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境内的西部,距沙湾县城约20公里。

处于准葛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的八音沟河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二)水源及水文1、水源主要水源是八音沟河,其次春季有部分融雪水。

2、水文资料①八音沟发源于天山山系中部的伊乃尔卡山的北坡。

全长约100-120公里,河川径流主要为高山冰雪补给,山区暴雨对洪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黑山头水文站为基本测站,建于1954年,为准备渠首上移,于1966年在头道沟设专用测站,至1971年撤消,测站位置见八音沟示意图。

②黑山头站集水面积1688Km3,河床纵坡比约1/70,河床宽约300m左右。

两岸为40-60m的砂卵石沉积层悬崖,在测站附近建的渠首将报废。

黑山头站至安大桥约15Km,河床纵坡比约1/70-1/100,河床宽约1000m,为卵石组成。

河床渗漏严重,据短期测定一般渗漏损失为35-45%,枯水期达70-80%。

安大桥至水库附近河道长约12Km,河床纵坡比为1/100-1/200,河床为砂砾石,两岸为砂石和壤土覆盖。

黑山头站历史逐年平均流量如表1;黑山头站悬移质含沙量如表2;黑山头站推移质输沙率如表3;黑山头站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如表4。

③头道沟水文站在黑山头站上游约15Km处,集水面积约为1500Km2。

头道沟站历年逐月平均流量如表5;头道沟站推移质输沙率如表6;头道沟站悬移质输沙率如表7。

(三)气象由安集海气象站观测资料获取。

1、历年逐月平均降水量如表8;2、历年逐月蒸发量如表9。

(四)作物种植比例、灌溉制度及可耕地1、乡镇、团场种植比例如表10和表11;2、作物灌溉制度如表12;3、可耕地:乡镇拟6万亩,团场43万亩。

(五)安集海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如表13。

(六)其他1、年径流量统计参数比较如表14;2、洪峰、洪量频率计算成果统计如表15。

四、任务一.为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更多的农牧产品,更好地促进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等大中城市的工业发展,繁荣城乡经济,需建引、蓄水工程。

由于原黑山头渠首因淤积严重,拟在头道沟建新渠首,下游黑山头渠首作为冲沙水回收渠首。

头道沟至黑山头引水渠线长18Km,黑山头至灌区附近的总分水闸,引水渠线长17.4Km,设计流量为60m3/s。

总分水闸闸前水位定为614.40m,总分水闸向东分水出冬夏引水渠,设计流量为20m3/s。

水库为贯注式平原水库,设东、西两座泄水闸,西泄水闸考虑水库防洪保坝,设计流量为30m3/s,东泄水闸设计流量为6m3/s。

两泄水闸平均水位均为453.00m。

二.为确定引、蓄水工程的规模、尺寸,需求出两种灌溉保证率情况下的设计年径流来水过程;确定头道沟渠首的引水流量;计算两种灌溉面积情况下的用水过程;进行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求出所需要的库容。

三.为保证大坝安全,求出设计保准和校核标准情况的设计洪水过程,进行调洪演算,求出设计调洪库容和下泄流量过程,最高洪水位。

二设计来水过程为提高资料的代表性。

先利用黑山头站的资料将头道沟站的历年逐月平均流量展延(讯期6,7,8,9月回归分析,其他月给出)表1 6月黑山头站与头道沟站月均流量相关计算表年份黑山头站月均流量X(m3/s)头道沟站月均流量Y(m3/s)KxKyKx-1 K y-1(Kx-1)2(Ky-1)2(Kx-1)(Ky-1)1966 15.900 0.955 17.900 0.982 -0.045 -0.018 0.002 0.000 0.001 1967 22.800 1.370 23.400 1.283 0.370 0.283 0.137 0.080 0.105 1968 17.700 1.063 19.200 1.053 0.063 0.053 0.004 0.003 0.003 1969 22.400 1.346 25.200 1.382 0.346 0.382 0.120 0.146 0.132 1970 11.200 0.673 11.300 0.620 -0.327 -0.380 0.107 0.145 0.124 1971 9.870 0.593 12.400 0.680 -0.407 -0.320 0.166 0.102 0.130 平均值16.645 18.233求和99.870 109.400 0.000 0.000 0.535 0.476 0.496① 均值x =∑=n i i x n 11=6870.99=16.645 ∑==ni i y n y 11=6400.109=18.233②均方差=x σ1)1(21--∑=n kxni x i=5.445y σ=y1)1(21--∑=n kni y i=5.628③ 相关系数()()()()∑∑∑===----=ni ni y x y ni x iii ikkk kr 112211111= 0.982r>0.8说明黑山头水文站汛期来水与头道沟水文站汛期来水相关密切④ 回归系数R x y /=ry x σσ=0.98⨯94.56.5 =1.015≈1 ⑤ y 倚x 的线性回归方程()x x R y y i x y -+=/= x+1.588⑥ 回归直线的均方误差S y = y σ21r -=1.067 即占y 的5.85%。

小于15%由六月份的计算七、八、九月的流量相同,得到:6月的相关方程:y=x +1.5887月的相关方程:y=1.012x +2.16 8月的相关方程:y=1.100x -1.261 9月的相关方程:y=1.253x -1.163其余月份按回归方程计算,其中十、十一月的月流量相关系数r>0.8,得相关方程10月的相关方程:y=1.585x-1.411月的相关方程:y=1.603x-0.55十二月至五月的月流量相关系数r<0.8,通过做相关曲线得相关方程1月的相关方程y=-4.31462x+14.73x-9.7142月的相关方程y=27.1353x-134.422x+218.86x-114.343月的相关方程y==-54.5362x+203.22x-186.534月的相关方程y=-24.9153x+146.582x-283.76x+183.375月的相关方程y=0.092x+0.346x+2.2根据相关方程,计算出各月流量,进行展延:表2 头道沟站讯期平均流量展延成果表头道沟年月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1954 22.70433.059 13.372 5.891 2.816 1.912 1.9124.7059290.6746.136 2.55211.7881955 35.86031.849 11.868 9.426 4.211 3.436 3.4362.2986111.8213.939 2.65017.78810.140481956 37.27635.809 9.989 5.733 3.618 3.252 3.2522.4338042.412.9203.54512.78810.333141957 26.14430.969 10.991 5.733 3.778 3.348 3.3483.0967542.6333.217 2.66618.88810.793731958 37.07448.789 19.261 8.586 4.596 2.944 2.9443.0181122.7847.759 2.80115.8889.6798051959 51.34333.059 23.646 10.503 7.401 3.239 3.2392.8508661.7666.360 3.77415.78812.918821960 37.78229.759 17.131 6.842 4.307 3.534 3.5349.0908212.7864.261 4.28516.28814.119781961 28.47225.139 16.128 5.669 3.634 3.249 3.249 2.326762.3142.162 4.83716.38810.886051962 44.46250.989 21.015 7.635 5.237 3.203 3.203 3.07762.42512.557 8.02324.28811.322021963 35.35439.109 11.342 5.162 4.371 3.157 3.157 3.641742.5365.898 3.85018.18814.150881964 34.74648.789 11.868 6.319 4.820 4.754 4.7543.1137382.6473.0774.05321.68811.485691965 42.84233.499 12.495 6.414 4.371 2.192 2.1922.6551392.7584.478 4.03518.28812.14191966 33.00045.200 22.200 8.010 4.620 4.180 2.720 2.642.752.430 2.70017.90011.079471967 33.00029.000 7.350 4.820 3.020 2.670 3.380 3.362.952.800 7.27023.40013.364171968 36.60028.600 8.960 5.060 3.400 2.360 2.030 2.232.132.020 4.15019.2009.3016671969 42.60040.100 12.500 5.930 3.430 3.330 1.210 1.682.412.980 6.08025.20010.378331970 41.80028.900 18.900 6.980 3.850 2.390 2.800 2.562.543.170 5.21011.30011.289171971 38.80033.600 15.300 6.970 4.470 2.890 2.000 2.422.693.270 3.93012.40010.794171972 30.19239.109 12.244 6.715 4.980 2.192 2.1922.5787992.7842.522 7.03023.68811.90221973 36.66926.899 15.502 6.271 4.211 3.382 3.3822.5338032.2762.6303.92015.98810.513551974 47.49834.599 8.811 5.701 4.083 3.300 3.3002.6525211.9721.601 10.18120.18811.069151975 28.77632.949 11.254 4.956 3.602 3.218 3.2182.7143621.6693.705 2.90413.68810.990791976 32.11523.379 11.004 5.653 3.762 2.989 2.9892.4542390.3092.850 5.82717.0889.6893251977 26.75229.649 18.133 7.016 3.634 3.339 3.3392.3890550.7835.457 2.84321.1889.575073101978 42.33630.749 9.701 5.891 3.329 3.690 3.6901.7475861.4958.063 4.57926.98811.257171979 30.39540.319 9.713 4.591 2.752 2.920 2.9202.6008182.2063.572 3.24421.18810.952291980 33.93730.419 16.003 6.525 4.371 3.381 3.3812.3071942.6853.203 12.44314.88810.799851981 43.45028.989 10.001 5.352 3.345 3.382 3.382 2.683370.2232.834 9.67521.48811.243431982 36.97329.869 10.377 5.891 3.425 2.890 2.8902.3394022.7582.489 15.00122.78811.898692.根据表2,3,4,将第一年7月到第二年6划分为1个水利年度,对1954-1978年的平均流量进行频率计算表3 头道沟站平均流量频率计算表资料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的计算序号年份平均流量x(m/s)从大到小排列xi(m/s)模比系数KiKi-1(Ki-1)^2 P=1 1954-195510.14048 14.150881.261578 0.261578 0.0684230.0344832 1955-195610.33314 14.119781.258805 0.258805 0.066980.0689663 1956-195710.79373 13.364171.191441 0.191441 0.036650.1034484 1957-19589.679805 12.918821.151737 0.151737 0.0230240.1379315 1958-195912.91882 12.14191.082474 0.082474 0.0068020.1724146 1959-196014.11978 11.90221.061104 0.061104 0.0037340.2068977 1960-196110.88605 11.898691.060791 0.060791 0.0036960.2413798 1961-196211.32202 11.48561.023963 0.023963 0.0005740.2758629 1962-196314.15088 11.322021.00938 0.00938 8.79766E-050.31034510 1963-196411.4856 11.289171.006451 0.006451 4.16112E-050.34482811 1964-196512.1419 11.257171.003598 0.003598 1.29474E-050.3793112 1965-196611.07947 11.243431.002373 0.002373 5.63238E-060.41379313 1966-196713.36417 11.079470.987756 -0.01224 0.000150.44827614 1967-19689.301667 11.069150.986836 -0.01316 0.0001730.48275915 1968-196910.37833 10.990790.97985 -0.02015 0.0004060.51724116 1969-197011.28917 10.952290.976418 -0.02358 0.0005560.55172417 1970-197110.79417 10.886050.970512 -0.02949 0.000870.58620718 1971-197211.9022 10.799850.962828 -0.03717 0.0013820.6206919 1972-197310.51355 10.794170.96232 -0.03768 0.001420.65517220 1973-197411.06915 10.793730.962282 -0.03772 0.0014230.68965521 1974-197510.99079 10.513550.937303 -0.0627 0.0039310.72413822 1975-19769.689325 10.378330.925248 -0.07475 0.0055880.75862123 1976-19779.575073 10.333140.921219 -0.07878 0.0062060.79310324 1977-197811.25717 10.140480.904043 -0.09596 0.0092080.82758625 1978-197910.95229 9.6893250.863822 -0.13618 0.0185450.86206926 1979-198010.79985 9.6798050.862973 -0.13703 0.0187760.89655227 1980-198111.24343 9.5750730.853636 -0.14636 0.0214220.931034281981-198211.89869 9.3016670.829261 -0.17074 0.0291520.965517总计314.0707 314.0707 28 0.0000 0.329237均值11.21681根据表3进行配线①选定Cv=0.1,Cs=4Cv=0.4进行配线,发现频率曲线的中段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完好,但头部和尾部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