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隧道千枚岩变形特征及施工方法

合集下载

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

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

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一、前言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是在隧道建设中应用的一种特殊的爆破施工工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的特点有:1. 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具有III级至IV级围岩的隧道施工项目。

2. 施工效率高:通过合理的爆破设计和施工工艺,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爆破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质量好: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和工艺,保证了隧道开挖的光面平整度,确保了施工质量。

4. 安全可靠: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适用于具有III级至IV级围岩的各类隧道建设项目,特别适用于千枚岩等硬岩层的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爆破设计和施工工艺,利用爆破作用将岩石破碎,达到开挖隧道的目的。

具体工艺原理包括:1. 爆破设计: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围岩特性,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包括爆破孔径、装药量、起爆顺序等。

2. 支护材料选择:根据围岩特性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确保光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 施工工艺设计:根据爆破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包括爆破顺序、拆除顺序等。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包括隧道进口和出口的设置、施工方案的制定、设备调试等。

2. 爆破孔开挖:根据爆破设计要求,进行爆破孔的开挖工作。

3. 装药、起爆:将爆破孔进行装药,按照起爆顺序进行起爆作业。

4. 破碎、清理:爆破后,进行破碎和清理工作,确保隧道光面的平整度。

5. 光面处理:根据需要,对光面进行处理,包括刷涂防水、防火涂层等。

6. 支护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对光面进行支护施工,确保光面的稳定和安全。

隧道软弱千枚岩大变形原因分析及施工对策

隧道软弱千枚岩大变形原因分析及施工对策

标 箭 为 i , 衙 自 # . * 诖 点 #
图 1
水沟 9 掸观 测 点
某 隧 道 位 于 南 秦 岭 印支 造 山 带 南 缘 , 当 隆 起 西 北 缘 , 质 构 造 武 地 复 杂 。 质 构 造 主要 表 现 为 一 系 列 向北 西 向 展 布 的 区域 性 两 郧 断 裂 和 地
2 6m。 10
力 超 过 接 触 面 处 的抗 滑力 时 . 其 前 沿 临 近 西 河 的 临 空 面 处 必 然 产 生 在 自坡 脚 向上 的 牵 引 式 滑坡 . 滑 方 向 为 南南 方 向 。 主 受两 郧 断 裂 影 响 , 该 地段 的岩层较为破 碎。郧漫公路从滑坡体 中下部通过。在修筑郧漫公
座 上 、下 行 分 离 的 四 车 道 高 速 公 路 长 大 隧 道 ,左 线 Z 14 7 5 K0 +6  ̄ 下 伏 基 岩 为 相 对 隔水 层 , 风 化 千 枚 岩 遇 水 易 软 化 . 接 触 面 处 形 成 强 在 Z 0 + 2 m 之 间 , 长 约 2 5 m, 线 YK 0 + 6 ~ 1 6 9 5 长 K16 9 0 全 15 右 1 4 7 5 YK 0 + 2 m, 饱 和 软化 带 , 使 滑 体 与 滑 床 间 的抗 剪 强 度 大 大 降 低 , 致 当土 体 的下 滑
2 工程 地 质 情 况
21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
该 隧 道 线 路 处 于 多 种 构 造 体 系 的 复 合 部 位 。褶 路 时没 有 对 该 滑 坡 体 进行 支 护 , 形 成 一 个 小 i 面 。临 空 面 已 有 新 后 临空 皱强烈 , 断裂 发 育 ; 势 险 峻 , 地 岩性 复 杂 ; 理 地 质 现 象 、 构 造 运 动 以 的滑 移 变 形 , 生 许 多 裂 缝 . 物 新 产 目前 滑 坡 有 进 一 步 滑 动趋 势 。 及 地 震都 有 不 同程 度 存 在 。 郧 断 裂 这一 I 结 构 面 和 相 应 的其 他 次 两 级 级 结 构 面 等 对燧 道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 。 隧道 进 口段 与 两 郧 断 裂相 3 监 控 量 测 情 况 某 交 段 , 成 一定 的断 裂 破 碎 带 , 而 致使 隧道 区地 质 复 杂 , 工 相 对 较 形 从 施

千枚岩隧道变形分析与关键技术探讨

千枚岩隧道变形分析与关键技术探讨

千枚岩隧道变形分析与关键技术探讨摘要:千枚岩具有千枚状构造的低级变质岩石,典型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方解石等物质,由于其特性,造成千枚岩地层修建隧道的大变形破坏。

通过千枚岩隧道实际施工的分析,阐述了隧道变形,变形控制施工方式以及关键施工工序,探讨了相关技术在隧道管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千枚岩隧道;变形;控制1、千枚岩隧道情况某隧道以千枚岩为主,局部夹有石英脉,板岩薄层状,层理不明显,节理、裂隙发育,呈薄层状角砾结构,产状不稳定,围岩破碎,局部结构面充填泥质物,面光滑、稳定性较差;千枚岩挤压揉皱,松软破碎,其中石英脉多呈酥碎砂状,以散体结构为主。

开挖后呈碎石、角砾状,掌子面无明显渗水,开挖后时有少量渗漏水、滴状及面状洇湿,量小,拱部有掉块、坍塌现象,易风化。

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差。

Ⅳ、V级围岩较多。

工程区地表水系强烈深切,造成地形陡峻,使之地表径流条件良好,从而决定了本工程区岩体内的地下水具有不甚丰富、坡降大、埋藏深的基本特征。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运移特征,可将区内的地下水划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潜水两种类型。

地下水均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沟、谷排泄。

2、隧道结构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变形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台阶开挖支护后一周内,初期支护变形速率多在20mm/d以上,局部断面超过30mm/d;第二阶段是7~20天内,变形速率多在10~20mm/d;第三阶段是20~40天,变形也逐步趋缓,变形量在10mm/d以内,40天后,变形多在3~4mm/d。

但是,广平高速公路谢家坪隧道,局部段落变形速率最大达到100mm/d,个别断面在半月后变形仍超过20mm/d,此种情况下,初期支护均遭到破坏,最终不得不采取换拱处治。

3、影响隧道变形的基本因素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因素即地质因素;二是人为因素即施工工艺带来的影响。

(1)客观因素(地质因素),影响开挖后变形的两个客观因素就是初始的应力场和围岩的力学特性、构造特性。

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2)

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2)

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一、前言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围岩质量较好的隧道施工工法。

本文章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采用光面爆破施工,能够高效地控制施工进度;适用于Ⅲ、Ⅳ级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工序简单、施工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等。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Ⅲ、Ⅳ级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特别适用于千枚岩等围岩质量较好的隧道施工,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分析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实现隧道的施工。

其中,包括选取合适的爆破参数、设计合理的爆破方案、有效地控制爆破震动和飞石飞砂等。

五、施工工艺千枚岩隧道Ⅲ、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艺主要分为准备阶段、爆破施工阶段和清理阶段三个部分。

准备阶段包括对隧道进口的预处理、钢架架设、锚杆固结等;爆破施工阶段包括钻孔、装药、起爆等;清理阶段包括爆破后的岩石清理和支护安装等。

六、劳动组织该工法中,需要组建一个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和安全人员等,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为了实施该工法,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机具设备,包括钻机、装药车、起爆器材、岩石清理设备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八、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施工过程的监控、施工质量的检查和记录、施工质量的评估和改进等。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要注意各项安全事项,特别是对施工工法的安全要求。

例如,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落实好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十、经济技术分析对于施工工法的经济技术分析,可以从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读者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适合的施工工法。

探析千枚岩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爆破施工.

探析千枚岩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爆破施工.

探析千枚岩地质条件下的【论文集】隧道爆破施工千枚岩是一种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的低级变质岩。

千枚岩典型的矿物组合主要有绿泥石、石英和绢云母,有的还含有少量的长石以及碳质和铁质等物质。

有些千枚岩中还少量的含有方解石、雏晶黑云母以及黑硬绿泥石或锰铝榴石等类型的变斑晶。

一般的千枚岩表现为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也都小于0.1毫米,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出现。

千枚岩的原岩一般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是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其岩石强度一般较差。

钻爆法是隧道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光面爆破是关键。

千枚岩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其岩石强度差,岩石破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低,所以,研究通过光面爆破技术使此类岩石爆破参数得以优化,减轻爆破给岩石造成的影响,确保隧道轮廓的完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隧道施工是指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隧道断面尺寸、长度、衬砌类型、隧道的使用功能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研究确定。

1.确定爆破方案在千枚岩地质条件下,一般采取台阶法开挖方式,具体方法是:在超前于洞身拱部三到五米的地方起挖,为新奥法施工提供平台,其次,洞身下半部与洞身拱部同时开挖,并同时进行锚喷支护。

所用到的周边切缝药包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技术的优势有:首先,炮孔药量较少,爆破给周围岩石的破坏性降低;其次,可以控制爆破成型,使爆破给围岩造成的影响减小;最后,减少炮孔数量,是炸药爆破能量利用率提高。

2.爆破方案2. 1掏槽方式及间距的确定在隧道开挖爆破中,掏槽爆破一直是一项比较关键的爆破技术,掏槽爆破的主要作用是掘进。

其目的是在只有一个临空面的条件下,首先在工作面中央形成较小但有足够深度的槽穴,然后通过槽穴进行爆破。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槽穴也是整个地下坑道、隧道等施工开挖中的先导。

掏槽方式以及间距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浅谈千枚岩隧道施工

浅谈千枚岩隧道施工

浅谈千枚岩隧道施工发表时间:2018-05-24T17:09:58.5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作者:夏元[导读] 摘要: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千枚岩隧道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结合案例分析了千枚岩以及相关工程特性,总结了千枚岩隧道施工的重难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威州镇中铁六局项目部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千枚岩隧道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结合案例分析了千枚岩以及相关工程特性,总结了千枚岩隧道施工的重难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施工方法,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千枚岩隧道;工程特性;施工方案;注意事项一、工程概括1.1千枚岩特点千枚岩是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区域浅变质岩,由泥质、粉沙质或中酸性凝灰岩等岩石形成。

千枚岩颜色一般较浅,经过变质后,会生成石英、绿泥石等。

千枚岩特征之一是遇水泥化。

当千枚岩遇水时会表现出软化、泥化的特征。

在富水隧道仰拱路基部位的千枚岩,施工车辆碾压后,会迅速泥化。

此外,脱水粉化也是千枚岩典型特征之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千枚岩会因为缺水,出现崩解、强度降低等,最终成为沙土。

以陕西省高速公路千枚岩隧道的施工情况为例,该隧道处于富含水的千枚岩隧道段落,周围的岩石出现多处塌方,并且隧道仰拱路基部位的千枚岩,施工车辆碾压后,会迅速泥化。

1.2工程特点本工程特点包括隧道主体结构形式多样、设备配置复杂、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运输条件气候因素等。

以桃坪隧道工程为例,该隧道主要是以强风化绢云石英千枚岩为主。

由于受构造及风化的影响,隧道进、出口地质条件较差,边仰坡自稳能力极差,出口山体斜上方存在有很大块危岩,施工难度很大。

而且该隧道地处山区、运输条件差,施工区域狭窄、规划难度大,此外该隧道还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运输条件气候因素等。

大断面千枚岩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探讨

大断面千枚岩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探讨

156YAN JIUJIAN SHE大断面千枚岩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探讨Da duan mian qian mei yan sui dao zhu dong guan tong shi gong ji shu tan tao余东升我国目前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道路多趋于高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成为基本配置,由此形成隧道断面跨度较大,特别是对于浅埋或地质状况较差的隧道,主洞贯通尤为重要,针对隧道贯通施工进行专项探讨和研究,为今后类似项目施工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1.设计概况凤凰山隧道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为宇路,里程桩号K0+615~K1+050,全长435米,双洞、双连拱设计,城市次干道标准,双向四车道,行车时速40km/h。

隧道横向净宽度为13.7米,最大开挖宽度为15.15米,最大开挖高度12.21米;左、右线隧道内均设置1座城市综合管廊。

2.地质情况(1)隧道进出口围岩主要为全~强风化千枚岩。

全风化千枚岩,风化呈硬土状;强风化千枚岩岩质软弱,岩体极破碎。

岩体呈松散结构,围岩稳定性差,开挖时易产生坍塌及大变形,隧道开挖过程中雨季会产生小股状渗水,地下水对围岩稳定影响大,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 为251~350。

(2)洞身围岩主要为强风化千枚岩,部分为中风化千枚岩,岩质较软弱,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软弱结构面主要为节理及层面。

较缓的层面与陡的节理面结合,将在隧道顶板及右侧洞壁切割出最危险的危岩体,可能产生顶板塌落或右侧侧墙滑塌,对此危岩体应引起注意。

隧道开挖过程中雨季会产生滴状渗水,地下水对围岩稳定影响较大。

(3)隧道围岩等级为Ⅲ~Ⅴ级。

实际施工中,需根据中导洞开挖过程中收集的地质围岩素描情况及主洞超前TSP 地质预报情况及时、合理与各方沟通,提前确定合适的围岩等级及支护形式调整。

二、贯通断面选择隧道开挖贯通通常是选择在埋深较大、围岩状况较好的路段,但由于施工工期紧张,两端掌子面掘进都不能停止等待贯通,在保障安全距离的情况下,确定贯通断面位置,结合隧道开挖进度情况,隧道贯通段落选定在K0+910~K0+930之间(Ⅳ级围岩)实施。

软弱千枚岩隧道施工病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软弱千枚岩隧道施工病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软弱千枚岩隧道施工病害及防治措施分析0 引言千枚岩是一种具有千枚状构造区域浅变质岩。

工程中遇到的千枚岩多为炭质千枚岩,内含绢云母、石英等杂质,自然状态下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质软,风化迅速、易剥落,承载力低,具有明显的遇水软化、碾压易泥化等特性,属于软弱千枚岩。

随着西部地区基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穿越软弱千枚岩地层的隧道越来越多,如乌鞘岭隧道、木寨岭隧道、鹧鸪山隧道等。

在这些工程中,由于软弱千枚岩围岩自承载能力弱,自稳时间短,开挖后应力调整阶段围岩变形速率快、变形量大,持续时间长,易发生大变形、侵限、坍塌等工程事故。

总结现有的工程经验可知,大部分软岩公路隧道是通过及时支护、强支护等施工方式来阻止围岩发生大变形。

通过对大量软弱千枚岩隧道施工病害和施工技术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该类隧道变形特征和常见施工病害,并从施工各个环节提出了防治措施。

1 软弱千枚岩隧道变形特征软弱千枚岩较破碎,且具有强度低、易风化等特性。

当在软弱千枚岩地层中修建隧道时,围岩具有如下变形特征:(1)开挖后瞬时变形量大。

分析大量现场监测数据可见,在隧道爆破后,初期支护施做前,围岩产生了较大瞬时变形,最大变形量可达数十厘米。

这是由于隧道开挖前,围岩赋存较高的初始地应力,在爆破开挖时,地应力瞬间释放,且由于岩体自身强度低、较破碎,围岩自承能力差,故发生了较大的瞬时塑性变形。

(2)累计变形量大、变形速率较快。

在软弱千枚岩隧道开挖之后,围岩变形速率较快,尤其是隧道刚开挖前几日,变形速率可达每天几厘米,远大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中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5mm/d,且累计变形量较大,甚至超过100cm。

主要原因是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施作较慢并且不能及时闭合,且现有规范对类似围岩支护没有针对性支护方案,导致根据现有规范设计施工时支护抗力偏小,不能有效约束围岩变形。

(3)变形持续时间长。

通过长期监测发现,软弱千枚岩隧道开挖后,围岩持续发生变形,即使在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变形仍在继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库俄铁路却勒塔格二号隧道F1断层整治
李丽兵
摘要:针对库俄铁路却勒塔格二号隧道复杂地质条件,通过对断层综合分析,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包括防风险 控制措施,加强断层超前预报的技术措施,洞身全包防水的技术措施等,以实现安全平稳地穿越秋立塔克断裂,保质保量 地修筑隧道工程。 关键词:隧道,Fl断层,整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5.49 新建库俄铁路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境内.该线建成后 成为甫疆铁路的重要组成路段,是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之一。 却勒塔格二号隧道全长5 属工期控制性工程。 隧道洞身由南向北在DK32+115~DK32+240段穿越秋立 塔克断裂(Fl断层),该断层破碎带宽度30 m,两侧影响带95
on
部与边墙支护结构能及早封闭;下部开挖掌子面与仰拱距离不得 超过15 m,确保支护结构能及早封闭成环,有利于支护结构受力; 衬砌掌子面与F部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得超过30 m,这样让围岩能 释放一定的压力,又不至于造成初期支护与围岩失稳。
2.2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采用上下断面短台阶开挖,台阶长度为5 m;爆破
2施工方法
2.1 图1断面测点布置图
镇安隧道千枚岩地层施工关键技术
1)留核心土法施工。核心土台阶长度一般控制在5 m,为了保
m×1.2 m,
2)拱顶下沉量测分析。拱顶下沉变形具有一些规律性。从 现场量测资料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隧道刚开挖后,在地应力的 作用下,围岩初期支护日下沉量较大,一般日下沉量都在20
m,环向间距40 em,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灰比为l:l。开
作者简介:曹科(1984-),男,助理工程师,中铁十八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万方数据
第37卷第6期
2 0 1

SHANXI
1年2月
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01.37 No.6 Feb. 2011
ARCHITECTURE
・159・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06—0159-03
control the great wall rock dis—
tor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phyllite geology,deformation feature,construction method
收稿日期:2010-11-09 作者简介:李丽兵(1976-),男,工程师,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鸟鲁木齐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l
8 m一
图4千枚岩地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m)、将塑料管封闭在深眼内,把水引出拱脚,排人中心排水沟。 5)早封闭。上、下台阶(核心土)长度不能超过5 m,确保拱
3结语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地质超前预报,同时要有“岩 变我变”的施工思想,一旦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及时调整支护结构 参数。在施工中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 测,早封闭”的原则。 在全国公路迅速发展,路网等级不断提高的今天,千枚岩公 路隧道在公路施工中经常遇到,尤其对含水量较大的千枚岩隧道 施工,必须理论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科学合理解决,抑制过 大的变形,防止塌方,一切隐患消灭在隧道开挖和初期支护中。 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保证运营期间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 惠彬永,刘建锁.特殊地段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 建筑,2010,36(7):323—324.

者150
《100 荽50

…………H
高罱寄暑苫g 8葛:兮8 g琴8
一一。一““““““““一
童受受童莹童童量受量鱼受童 昌高昌昌舄昌昌昌高岛蜀高昌
日期,年.月.日
图2 3∞
250
LKl01+480拱顶竖向收敛散点图
处;拱顶下沉测点设在隧道拱顶,且与同一里程的水平收敛测点 位于同一断面内;拱底隆起测点设在隧底正中处,与同一里程的 水平收敛测点、拱顶下沉测点位于同一断面内,具体量测测点布 置如图l所示。c.量测频率。量测频率主要根据位移速率和测 点距开挖面距离而定,即隧道刚开挖或支护初期,测试频率为 1次/d~2次/d,随着围岩逐渐稳定,量测次数可以逐渐减少,但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增加量测次数。
m~2 cmx50
cm(纵向间距50 cm)、喷混凝土。
因开挖空间有限,3.5 m的锁脚注浆小导管不能马上施工。因此 m的锁脚注浆小导管锁脚。待核心土开挖后,立 即施作3.5 m锁脚小导管加固。 4)排水处理。千枚岩遇水后膨胀成泥糊状,极不稳定,必须及 时处理。我们对有水段加密半圆管挂设,集中引水、深打眼(6
图3
RIKl01+470拱顶竖向收敛散点图
3)水平收敛变形量测分析。从现场量测资料分析,水平收敛 变形有如下规律:在隧道刚开挖后,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围岩变形 较大,日变形达20
mm/d~30
mm/d;隧道系统补强锚杆施工完,
变形有所减缓,但日变形仍然很大,只有在隧道仰拱施工完后,初 期支护形成封闭环,变形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每天仍有一定 量的变形,一直无法趋向收敛,稳定一段时间后,如不及时衬砌, 变形又会突然增大,难免初期支护失效。
全长125 m,断层产状N80。W/75。S。沿断层走向隧道左侧600
处有正在建设的库车县铜场水库枢纽工程,该水库建成后蓄水量
达到6 560万m3,极可能造成库内蓄水沿着Fl断层渗漏到隧道
洞身内,若渗漏严重时隧道内的排水系统将变成水库的泄水通道,
挖后尽最快的速度喷射混凝土,及时施作型钢钢架(I 20a),施作 锁脚小导管(注浆)、挂网、施作径向注浆锚杆,+25的中空锚杆, 锚杆长3.5 m,间距100 先用1.5
采用弱震动爆破,循环进尺为0.5 m左右;爆破排烟后,立即施作 初喷混凝士;然后上部采用挖掘机扒碴,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
吨位自卸汽车运输;测量放线,立型钢,型钢间采用担5二级螺纹
钢连接,钢筋间距为1 m;施作超前小导管,长度为4.5 m,间距为
20 cm~40
cm;挂钢筋网,网间距为20
cmx20 cm;再喷射混凝土;
万方数据

文献标识码:A 稳定一段时间后,如不及时衬砌,变形又会突然增大,会造成初期 支护失效。本文从中选取LKl01+480,RKl01+470两个比较典 型的断面为例进行测量,具体情况见图2,图3。
250 .200
千枚岩变形特征
1)量测点的布置与量测频率。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
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指 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管理。通过准确现 场监控蠼测取得的资料判定围岩的稳定性,确定施工方案,修订 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二次衬砌施工的时间。a.监控量测断面的布 置。隧道监控量测断面的选择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 埋置深度及工程实际情况而定,以便尽可能完整地获得围岩开挖 后及初期支护的变化情况。洞周收敛位移与拱顶下沉等量测项 目应尽量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以使量测结果能互为对照,相互检 验,具体要求见表1。b.量测测点布设要求。根据镇安隧道自身的 地质特征、围岩变形情况、洞室高跨比与施工实际需要,水平收敛设 两条测线,一条设在拱脚上1.5 m处,另一条设在拱脚下1.5
mm
证核心土的自稳,对核心进行小导管注浆加固,间距1.2
长度3.5 m,单孔注浆量一般控制在0.45 m3左右,为了更好的保 证核心土的自稳再在核心土的表面喷射一层c25喷射混凝土。 2)弱爆破。尽可能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 稳能力。通过减短开挖进尺(控制在0.5 m左右),采取间隔装药 或导爆索起爆,尽可能地减少每段和每孔的炸药量。 3)强支护。开挖前采取,1,50超前注浆小导管支护,导管长
表1 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测点布置要求
量测频率/次・d’1
2 2 0.5

200
迫150
萋100
50 0
答8
2=2 2一.q-:2要2苎2舄罱 璺£|璺璺e.,i璺£|£|e.,i璺£|r.,i e.,i璺 莹莹童堂堂垒莹莹堂量莹童受莹 高高食品舄昌舄昌岛高舄昌高昌 日期/年.月.日
量测测点 拱顶下沉测点 水平位置测点 隧底隆起测点
m, m 345
文献标识码:A 给今后运输生产带来极大的安伞隐患。

秋立塔克断裂不良地质概况
秋立塔克断裂影响带岩层揉皱现象严重,层理紊乱,岩体较
m,系全线7座隧道中最长的一座,
破碎;破碎带由褐红色、杂灰绿色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组成,并 充填眼球状石膏、方解石,沿断裂带有一层厚约10 m的岩盐,结 晶纯度较高,夹有直径5 cm的泥岩团块。水库与隧道基本平行, 又垂直于Fl断层,造成水库蓄水通过断层很容易渗透到隧道内。 据了解铜场水库建设单位判定秋立塔克断裂为压性断裂,不可能 产生永久渗漏问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F1断层进行加固处理 或封堵改造处理。 施作拱部和起拱线附近锁脚注浆小导管;上下断面钻眼,钻眼深 度控制在1.0 m左右,掏孔装药、联机放爆(见图4)。
・158・
第37卷第6期 2 0 1 1年2月

SHANXI
西


V01.37 No.6 Feb.201l
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06-0158—02
镇安隧道千枚岩变形特征及施工方法
曹 科
摘要:简要分析了千枚岩地质变形特征,介绍了千枚岩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并对量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选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围岩大变形的发生。 关键词:千枚岩地质,变形特征,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U455.49
4.5
以上;当下导坑掌子面开挖至该量测点附近时下沉逐渐减小,日 下沉量为10 rain左右,并以这样的速度保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 短与地下水丰富程度和地层中千枚岩的含量有关;此后,日下沉 量又突然增大,日下沉量又增至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