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卫生类主管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二)

合集下载

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2_真题-无答案

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2_真题-无答案

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力-2(总分40.5,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A.C型药物不良反应B.A型药物不良反应C.B型药物不良反应D.功能性改变E.药物不良反应1. 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为固有药理作用增强或持续所致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是2. 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和人体特异体质有关的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是3. 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潜伏期长,没有清晰的时间联系,难以预测的是4. 计算机工作环境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为A.温度10~38℃之间,相对湿度20%~40%之间B.温度10~30℃之间,相对湿度10%~40%之间C.温度0~40℃之间,相对湿度10%~60%之间D.温度10~40℃之间,相对湿度10%~60%之间E.温度10~45℃之间,相对湿度20%~60%之间5. 调配工作必须做到“三查七对”,确保调配的处方和发出的药品准确无误,属于A.岗位责任制度B.查对制度C.领发制度D.药品报销制度E.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6. 以下措施中,可避免或减轻“用药后轻度心悸”的是A.将腿抬高B.改变服药时间C.食物中不放盐D.不喝咖啡、茶和可乐E.在饭中服药或与牛奶同服7. 关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国家认证是A.GMP认证B.GAP认证C.GCP认证D.GLP认证E.GSP认证患者,男性,46岁。

肾脏移植术后6个月,现采用三联用药。

8. 最可能的用药方案是A.硫唑嘌呤、布雷迪宁B.环孢素、硫唑嘌呤、泼尼松C.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硫唑嘌呤D.硫唑嘌呤、麦考酚吗乙酯、甲泼尼龙E.麦考酚吗乙酯、布雷迪宁、硫唑嘌呤9. 患者白细胞计数1500,引起此不良反应的药物最可能是A.环孢素B.麦考酚吗乙酯C.硫唑嘌呤D.甲泼尼龙E.布雷迪宁10. 若患者出现慢性排斥反应,服用药物FK506,则相应替代原方案中的A.环孢素B.麦考酚吗乙酯C.硫唑嘌呤D.甲泼尼龙E.布雷迪宁11. 若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应停用的药物是A.环孢素B.麦考酚吗乙酯C.硫唑嘌呤D.甲泼尼龙E.布雷迪宁12. 若患者服药时间为早晨8:00,晚8:00。

国考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真题及答案

国考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题干】可渗透过甲板用于角化增厚型的抗真菌药是( )。

【选项】A.联苯苄唑B.益康唑C.特比萘芬D.克霉唑E.环吡酮胺【答案】E【解析】【考点】2.【题干】关于唑吡坦作用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A.唑吡坦属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激动剂B.唑吡坦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抗焦虑作用C.口服唑吡坦后消化道吸收迅速D.唑吡坦血浆蛋白结合率第E.唑吡坦经肝代谢、肾排泄【答案】B【解析】唑吡坦仅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无抗焦虑作用。

【考点】3.【题干】适应症仅应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是( )。

【选项】A.地西泮B.佐匹克隆C.苯巴比妥D.氟西汀【答案】B【解析】【考点】4.【题干】阿片药物分为强阿片和弱阿片类,下列药物属于弱阿片类药物的是( )。

【选项】A.吗啡B.哌替啶C.羟考酮D.舒芬太尼E.可待因【答案】E【解析】可待因与双氢可待因属于弱阿片类,其余四项均为强阿片类。

【考点】5.【题干】镇痛药的合理用药原则不包括( )。

【选项】A.尽可能选口服给药B.“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C.按阶梯给药对于轻度疼痛者首选弱阿片类药物D.用药剂量个体化,根据患者需要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E.阿片类药物剂量一般不存在“天花板”效应【答案】C【解析】按阶梯给药对于轻度疼痛者首选非甾体抗炎药。

【考点】6.【题干】因抑制血管内皮的前列腺素的生成,使血管内的前列腺素和血小板中的血栓素动态平衡失调而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非甾体抗炎药是( )。

【选项】A.阿司匹林B.双氯芬酸D.吲哚美辛E.布洛芬【答案】C【解析】塞来昔布只抑制COX-2,不抑制COX-1,所以导致血管内的前列腺素和血小板中的血栓素动态平衡失调而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考点】7.【题干】属于外周性镇咳药的是( )。

【选项】A.右美沙芬B.喷托维林C.福尔可定D.可待因E.苯丙哌林【答案】E【解析】【考点】8.【题干】碳酸钙用于肾衰竭患者降低血磷时,适宜的服药时间是( )。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附答案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附答案
咪达唑仑:用于睡眠障碍,失眠、特别适用于入睡困难者、手术或诊断性操作前给药。
第 4 题
单选题 阿片药物按作用强度分为强阿片和弱阿片类,下列药物属于弱阿片类的药物是( ) A. 吗啡 B. 哌替啶 C. 羟考酮 D. 舒芬太尼 E. 可待因 答案 E 解析 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双氢可待因,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和癌性疼痛的治疗;强阿片类药如吗
色甘酸钠为过敏活性
物阻释剂。
第 17 题
单选题 关于乙酰半胱氨酸的说法,错误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A. 乙酰半胱氨酸能裂解脓痰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使浓痰易于咳出 B. 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解救 C. 乙酰半胱氨酸能减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D. 对痰液较多的患者,乙酰半胱氨酸可与中枢性镇咳药合用增强疗效 E. 因胃黏膜分泌的黏液糖蛋白肽链中具有二硫键,故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慎用乙酰半胱氨酸 答案 D 解析 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避免与镇咳药不应同时服用,因为镇咳药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支
啡、哌替啶、芬太尼主要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术后止痛以及中到重度癌性疼痛、慢性疼痛 的治疗 。
第 5 题
单选题 镇痛药的合理用药原则,不包括( ) A. 尽可能选口服给药 B. “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 C. 按阶梯给药,对于轻度疼痛者首选弱阿片类药物 D. 用药剂量个体化,根据患者需要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 E. 阿片类药物剂量一般不存在“天花板”效应 答案 C 解析 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用2%酚甘油滴耳治疗 答案 D 解析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应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及使
用减鼻充血剂。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使用2%酚甘油滴耳;鼓膜穿孔后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 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再以无耳毒性的抗生素滴耳剂滴耳。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试题(二).doc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试题(二).doc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试题(二) 2018年主管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试题(二)1.对蛲虫感染无效的药物是A、噻嘧啶B、扑蛲灵C、哌嗪D、阿苯哒唑E、吡喹酮答案:E2.毒性最大的抗阿米巴病药是A、氯碘喹啉B、巴龙霉素C、双碘喹啉D、氯喹E、依米丁答案:E3.可导致胎儿永久性耳聋及肾脏损害的药物是A、氯喹B、他巴唑C、氨基糖苷类药物D、噻嗪类药物E、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答案:C4.临床对地高辛进行血浓监测,主要原因为A、治疗指数低,毒性大B、药动学呈非线性特征C、地高辛血浓与剂量不成比例关系D、心电图不能显示中毒症状E、依从性不好答案:A5.可引起婴儿视神经损害,智力障碍和惊厥的药物是A、氯喹B、他巴唑C、氨基糖苷类药物D、噻嗪类药物E、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答案:A6.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的药物是A、氯喹B、他巴唑C、氨基糖苷类药物D、噻嗪类药物E、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答案:D7.哪一种青霉素在5%~10%葡萄糖液中性质不稳定,溶解后即部分分解A、氨苄西林钠B、苯唑西林钠C、氯唑西林钠D、阿莫西林钠E、以上都是答案:A8.两性霉素B滴注给药,将药物先用灭菌注射用水化开,可加到哪一种输液剂中A、5%葡萄糖注射液B、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C、等渗氯化钠注射液D、复方氯化钠注射液E、乳酸钠林格氏液答案:A9.不因尿液pH变化而发生排泄量改变的药物是A、呋喃妥因B、氯霉素C、庆大霉素D、青霉素E、磺胺嘧啶答案:B10.不影响茶碱代谢,对茶碱血浓度无明显影响的药物是A、环丙沙星B、红霉素C、庆大霉素D、酮康唑E、甲硝唑答案:C。

执业药师的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真题答案.doc

执业药师的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真题答案.doc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题回忆+答案1.具有抑制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作用,用于难治性抑郁症且疗效明显的搞抑郁药是A.马普替林B.阿米替林C.西酞普林D.文拉法辛E.吗氯贝胺答案:D2.可抑制r-氨基丁酸(GABA)降解或促进期合成的抗癫痫药是A.卡马西平B.苯妥英钠C.地西泮D.苯巴比妥E.丙戊酸钠答案:E3.长期应用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而且可加速其他合用药物代谢的肝药酶诱导剂是A.苯巴比妥B.地西泮C.唑吡坦D.佐匹克隆E.阿普唑仑答案:A4.12岁以下儿童禁用的非甾体搞炎药是A.尼美舒利B.阿司匹林C.双氯芬酸E.美洛昔康答案:A5.对血小板聚集及凝血机制无影响的药品是A.罗非昔布B.对乙酰氨基酚C.吲哚美辛D.阿司匹林E.美洛昔康答案:B6.痛风缓解期(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为控制血尿酸水平,应选用的药品是A.秋水仙碱B.别嘌醇C.布洛芬D.泼尼松龙E.聚乙二醇尿酸酶答案:B7.哮喘急性发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短效B2受体激动制B.白三烯受体阻断剂C.吸入性糖皮质激素D.磷酸二酯酶抑制剂E.M胆碱受体阻断剂答案:A8.应用高剂量的B2受体激动剂可导致的严重典型不良反应是A.低镁血症B.低钙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钙血症E.高钾血症9.氯吡格雷应避免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因为两者竞争共同的肝药酶,该肝药酶是A.CYP2B6B.CYP2C19C.CYP2D6D.CYP2E1E.CYP1A2答案:B10组胺H2受体阻断的抑酸作用强度比较,正确的是A.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B.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C.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D.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E.法莫替丁>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答案:A11.2岁以下儿童腹泻,禁用的药品是A.双八面体蒙脱石散B.双歧三联活菌胶囊C.洛哌丁胺片D.地衣芽孢杆菌胶囊E.口服补液盐答案:C12.易发生持续性干咳不良反应的药品是A.氢氯噻嗪B.硝苯地平C.福辛普利D.硝酸甘油E.利血平答案:C13.监测他汀类药所致肌毒性的临床指标是A.乳酸脱氢酶B.尿淀粉酶C.碱性磷酸酶D.肌酸激酶E.Y-谷氨酰转移酶答案:D14.治疗指数窄,使用过程中应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将期稳定控制在2.0~3.0的药品是A.华法林B.肝素C.依诺肝素D.氯吡格雷E.达比加群酯答案:A15.鱼精蛋白可用于救治A.肝素过量导致的出血B.吗啡过量导致的呼吸抵制C.华法林过量导致的出血D.异烟肼中毒导致的神经毒性答案:AE。

2018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2018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E.利尿通淋
答案:D
解析:合欢皮功能是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25.治肝阳火盛所致的目赤肿痛、眼缘溃烂、畏光怕风,眼角涩痒,某眼科医师在给患者处以相立的汤剂内服外,常配以八宝眼药散点眼以增强疗效。此因该成药除消肿止痛外。又能(A)
A.退翳明目
B.清热散风
C.燥湿明目
D.平肝明目
E.泻火明目
答案:A
解析:八宝眼药散功能是消肿止痛,退翳明目。
答案:B
解析:钩藤功能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9.鸡内金味甘,性平,除治疗小儿疳积外,有可用于(B)
A.食积便秘
B.遗精遗尿
C.虫积便秘
D.乳房胀痛
E.泻痢腹痛
答案:B
解析:鸡内金功效: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主治(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小儿疳积。(2)遗尿,遗精。(3)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
10.某男,50岁患眼疾5年,出现目赤翳障,烂弦风眼,治当明目去翳,收湿生肌,医师准备为该患者配制点眼剂,宜选用的药是(C)
又能(B)
A.平肝安神
B.止痉安神
C.潜阳安神
D.通络安神
E.养心安神
答案:B
解析:紫雪散功能主治清热开窍,止痉安神。
34某女,43岁。患慢性盆腔炎3年,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宜选用得到成药是(A)
A.妇科千金片
B.白带丸
C.花红颗粒
D.千金止带丸
E.妇炎平胶囊
37.理中丸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其处方的君药是()
A.党参
B.炮姜
C.饴糖
D.土白术
E.炙甘草
答案:B
解析:理中丸处方组成为炮姜、党参、土白术、炙甘草,其中炮姜为君药,土白术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

2018年卫生资格《初级药师》考试实践试题及答案(二)

2018年卫生资格《初级药师》考试实践试题及答案(二)

2018年卫生资格《初级药师》考试实践试题及答案(二)1.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采用的粉碎方法A.单独粉碎B.混合粉碎C.串研D.干法粉碎E.湿法粉碎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此题重点考查药材的粉碎方法。

对于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和便于劳动保护,应单独粉碎。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

2.包衣其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是A.溶出原理B.扩散原理C.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D.渗透泵原理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重点考查缓控释制剂释药的原理。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释作用的方法有包衣、制成微囊、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制成乳剂和植入剂等。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B。

3.下列关于半合成脂肪酸脂作为栓剂的基质的叙述不正确是A.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B.系由脂肪酸经部分氢化再与甘油酯化而得的三酯、二酯、一酯的混合物C.化学性质稳定D.具有适宜的熔点,易酸败E.国内已投产的有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桐油酯等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半合成脂肪酸脂基质的特点及性质。

半合成脂肪酸酯系由脂肪酸经部分氢化再与甘油酯化而得的三酯、二酯、一酯的混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适宜的熔点,不易酸败,目前为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4.选择性α受体阻断剂是A.哌唑嗪B.育亨宾C.酚苄明D.酚妥拉明E.阿替洛尔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酚妥拉明和酚苄明为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对α和α受体均有阻断作用,哌唑嗪为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育享宾为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为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故选B。

5.最适pH最低的消化酶是A.胰蛋白酶B.糜蛋白酶C.胃蛋白酶D.胰淀粉酶E.辅脂酶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点是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胃蛋白酶原在pH<5.0的酸性环境下激活为胃蛋白酶,其最适pH为2~3。

6.以下有关不可见配伍变化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不可见配伍变化可以预知B.不可见配伍变化可以避免C.不可见配伍变化难以预知D.不可见配伍变化潜在地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E.不可见配伍变化包括水解反应、效价下降以及产生50μm以上的微粒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不可见配伍变化潜在地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叙述最正确。

主管药师大纲实践2018

主管药师大纲实践2018
(4)急性期的药物治疗
熟练掌握
(5)恢复期的药物治疗
掌握
2.出血性脑血管病
(1)治疗原则
了解
(2)治疗药物的选择
掌握
3.癫痫
(1)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了解
(2)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注意事项
掌握
4.帕金森病
(1)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了解
(2)治疗药物的选择
掌握
5.老年痴呆
(1)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了解
(2)治疗药物的选择
(1)治疗原则
了解
(2)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选择
掌握
4.痛风
(1)治疗原则
掌握
(2)痛风急性期和发作间期治疗药物的选择
掌握
十二、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1.急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
(2)药物治疗原则
掌握
(3)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的选择
掌握
2.慢性肾小球肾炎
(1)药物治疗机制
掌握
(2)常用抗高血压药的类别和代表药物
熟练掌握
(3)代谢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熟练掌握
(4)排泄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熟练掌握
2.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作用于同一部位或受体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掌握
(2)作用于不同部位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了解
(3)对作用部位的增敏作用
了解
五、特殊人群用药
1.妊娠妇女用药
(1)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掌握
(2)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
掌握
(3)提供关于药品使用、贮存、运输、携带包装的方便性的信息
掌握
6.药物信息中心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课前导入---考情分析科目特点复习指导——网络时代复习备考新模式面宽点多抓考点——下载讲义临床内容做了解——听懂即可综合技能强应用——得有基础记练结合多做题——配套练习加油!!!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安全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二、有效性→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

只有利大于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才有实际意义。

三、经济性→以最低的药物成本,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

要考虑治疗的总成本,而不是单一的药费。

四、规范性→“指南”给予了药物治疗的规范。

既要考虑指南的严肃性,又要注意个体化的灵活性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便性: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二、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基本原则及方法(一)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则(二)制定给药方案的方法1.制定给药方案的一般策略2.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3.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治疗方案(三)调整给药方案的方法(一)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则适度有效经济比较记忆“一堆原则”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规范性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便性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则适度有效经济规范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要考虑的方面:1.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改善生活方式。

2.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药物:“消除疾病、去除诱因、预防发病、控制症状、治疗并发症,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或增加其他疗法的疗效”。

3.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强调早治疗。

4.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

5.选择合理配伍用药。

6.确定合适的疗程。

7.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药物治疗方案〗(二)制定给药方案的方法给药方案——就是为治疗提供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的一种计划表。

1.制定给药方案的一般策略(1)获取患者的个体数据(体重、烟酒嗜好、肝肾疾病史等);(2)按群体参数计算初始剂量方案,并用此方案进行治疗;(3)患者评估:个体药效学(疗效、不良反应)和药动学(血药浓度);(4)必要时,按个体数据重新计算剂量方案。

〖制定给药方案的一般策略〗2.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1)定给药剂量:首先: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目标血药浓度范围来源:*一般为文献报道的安全有效范围*特殊患者可根据临床观察的药物有效性或毒性反应来确定。

其次:明确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来源:药物手册和说明书中推荐的(群体模型化方案)(2)定给药间隔:Ⅰ.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Ⅱ.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Ⅰ.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①半衰期小于30分钟(消除太快,超短效)②半衰期在30分钟~8小时(消除快,短/中效)③半衰期在8~24小时(消除慢,长效)④半衰期大于24小时(消除特别慢,超长效)给药间隔时间越短,C ss波动越小;给药间隔时间越长,C ss波动越大。

①半衰期小于30分钟(消除太快,超短效)特点: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

给药方案: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一般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也可分次给药,但维持量要随给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②半衰期在30分钟~8小时(消除快,短/中效)特点: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

给药方案: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也可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可每1-3个半衰期给药1次。

③半衰期在8~24小时(消除慢,长效)给药方案: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稳态,可首剂加倍。

④半衰期大于24小时(消除特别慢,超长效)给药方案:每天给药1次较为方便,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如果需要立即达到治疗浓度,可首剂加倍。

Ⅱ.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即通过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达到所需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方法1:通常是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和给药间隔而确定给药剂量。

式中,K-消除速率常数,V d-表观分布容积,Cl-清除率,F-生物利用度,D-给药剂量,τ-给药间隔时间。

☆方法2:制定给药方案是还需要考虑有效血药浓度的范围。

如果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半衰期短,为了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可增加给药次数。

(三)调整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1.调整时机:治疗过程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应对标准给药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行个体化治疗:①治疗窗改变;②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改变(包括整体降低或升高,或大幅波动而超出治疗窗);③治疗窗和药时曲线均改变。

2.调整给药方案的途径:——包括改变每日剂量、改变给药间隔或两者同时改变。

每日剂量——决定药时曲线水平位置的高低给药间隔——影响药时曲线上下波动的程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常考)1.基本知识(1)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分型(2)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

副作用、过度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变态反应、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继发反应、撤药反应(3)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包括药物因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与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非药物因素:病人的内在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外在因素(如环境)(4)预防原则药物不良反应2.监测(1)监测的目的和掌握(2)监测的方法如自愿报告系统、医院集中监测系统,对重点药品进行监测(3)程度分级标准:轻度、中度、重度(4)因果关系评价原则: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5)报告范围:新药、老药3.信息(1)来源(2)种类4.药源性疾病(1)药源性疾病的概念(2)常用药品的主要不良反应与常用药物致常见药源性疾病发生原因、临床特点、防治原则5.药物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实施应用的价值一、基本知识(常考内容)(一)不良反应(ADR)的定义及分型1.定义: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合格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不良反应的分类:【病因学分类】(1)A型(量变性异常)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为固有药理作用增强和持续所致。

A型不良反应特点:①与药物的常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②剂量相关③具有可预见性④发生率高,死亡率低⑤时间关系较明确,可重复。

A型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撤药反应(2)B型(质变型异常)B类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者体质相关,具以下特点:①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无关,用常规毒理学方法不能发现,难以预测②与剂量无关③发生率低,死亡率高④非预期⑤时间关系明确。

B型不良反应包括:①变态反应②特异质反应(3)C型: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机制不清。

特点:背景发生率高;非特异性(指药物);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不可重现;例如:妇女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子代女婴至青春期后患阴道腺癌。

【按发生机制分型】1)A类(augmented)反应:即扩大的反应2)B类(bugs)反应:即药物导致某些微生物生长引起的不良反应。

3)C类(chemical)反应:即化学的反应4)D类(delivery)反应:即是给药反应5)E类(exit)反应:即撤药反应6)F类(familial)反应:即家庭性反应7)G类(gene-totoxcity)反应:即基因毒性反应8)H类(hypersensitivity)反应:即过敏反应9)U类(unclassified)反应:为机制不明的反应A(augmented)类反应——即扩大的反应最常见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作用于人体引起。

是药物对人体呈剂量相关的反应,可预知停药或剂量减少时则可部分或完全改善。

B(bugs)类反应:▲药物导致机体携带的微生物生长所致▲在药理学上可预测▲与A类反应不同,因为其直接的和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针对微生物体而不是人体。

例如:含糖药物引起的龋齿;抗生素引起的肠道内耐药菌群的过度生长;广谱抗生素引起的鹅口疮;过度使用某种可产生耐药菌的药物而使之再次使用时无效。

应注意,药物致免疫抑制而产生的感染不属于B类反应。

C(chemical)类反应:◎即化学的反应,药物的化学刺激引起◎取决于药物或赋形剂的化学性质(化学刺激)而不是药理学性质。

◎严重程度主要与药物的浓度而不是剂量有关。

◎不是药理学可预知的,但了解起因药物的生理化学特性还是可以预测的。

例如:外渗物反应静脉炎药物或赋形剂刺激而致的注射部位疼痛酸碱灼烧接触性(“刺激物”)皮炎以及局部刺激引起的胃肠黏膜损伤。

D(delivery)类反应:※给药方式引起,即是给药反应,是因药物特定的给药方式而引起的。

※如果改变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即可停止发生。

例如:植入药物周围的炎症或纤维化;注射液中微粒引起的血栓形成的血管栓塞;片剂停留在咽喉部、用干粉吸入剂后的咳嗽,注射液经微生物污染引起的感染。

◎应注意,与注射相关的感染属D类,不是B类。

E(exit)类反应:☆即撤药反应,是生理依赖的表现。

☆它们只发生在停止给药或剂量突然减少后。

☆再次使用时,可使症状得到改善。

☆反应的可能性更多与给药时程而不是剂量有关。

例如:常见的可引起撤药反应的药物有阿片类、苯二氮(艹卓)类、三环类抗抑郁药、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定等。

F(familial)类反应:(遗传决定)﹡即家庭性反应,某些不良反应仅发生在那些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代谢障碍的敏感个体中。

例如:苯丙酮酸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C1酯酶抑制剂缺陷,卟啉症和镰状细胞性贫血。

G(gene toxicity)类反应:即基因毒性反应;H(hypersensitivity)类反应:◆即过敏反应。

◆不是药理学上可预测的,也不是剂量相关的。

◆减少剂量通常不会改善症状,必须停药。

例如: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光敏性皮炎、急性血管性水肿。

U(unclassified)类反应:即未分类反应,为发生机制不明的反应。

例如:药源性味觉障碍;辛伐他汀所致的肌痛、横纹肌溶解症等;气体全麻药引起的恶心、呕吐。

(二)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临床特征①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

②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

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

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③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

例如: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

④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

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特点:过敏体质容易发生;首次用药很少发生;过敏性终生不退;结构相似药物有交叉过敏。

⑤特异质反应定义: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