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规则代码
(新安全生产)安全规则代码

(新安全生产)安全规则代码细解释如下:化学品容器上粘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这些标志含有以下意义:符号说明E易爆T有毒O氧化剂Xn有害F++极易燃Xi刺激F+很易燃C腐蚀F易燃N危害环境T+极毒化学品数据表含有标志某种“危险信息”的代码,比如R23、R45等。
这些危险信息代码有以下意义:R1干燥时易爆。
R2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爆炸危险。
R3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极端爆炸危险。
R4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属化合物。
R5加热会引起爆炸。
R6接触空气或者未接触空气会爆炸。
R7会导致起火。
R8遇到易燃物会导致起火。
R9与易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易燃。
R11非常易燃。
R12极端易燃。
R13极端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遇水会猛烈反应。
R15遇水会释放出极端易燃的气体。
R16与氧化物质混合会爆炸。
R17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R18使用时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可能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质。
R20吸入有害。
R21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吞咽有害。
R23吸入有毒。
R24与皮肤接触有毒。
R25吞咽有毒。
R26吸入极毒。
R27与皮肤接触极毒。
R28吞咽极毒。
R29遇水释放出有毒气体。
R30使用时可能转化为高度易燃物质。
R31与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R32与酸接触释放出毒性很高的气体。
R33有累积作用的危险。
R34会导致灼伤。
R35会导致严重灼伤。
R36刺激眼睛。
R37刺激呼吸道。
R38刺激皮肤。
R39有非常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40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
R41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
R42吸入会产生过敏反应。
R43皮肤接触会产生过敏反应。
R44密封下加热有爆炸危险。
R45可能致癌。
R46可能引起遗传基因损害。
R47可能引起生殖缺陷。
R48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
R49吸入会致癌。
R50对水生生物极毒。
R51对水生生物有毒。
R52对水生生物有害。
R53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作用。
2023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必背题库及答案(共89题)

2023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必背题库及答案(共89题)1、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从业人员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6、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8、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1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12、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6、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17、发生事故后应当立即如实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2020年(安全生产)不安全行为规则

(安全生产)不安全行为规则神华宁夏煤业集团X公司安全行为管理规则第壹条为了贯彻“安全第壹,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神华宁夏煤业集团X公司(以下简称集团X公司)员工安全行为,防止和减少因行为不规范而导致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集团X公司所属各单位的从业人员(煤化工执行其自行规定)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安全行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劳动纪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犯劳动纪律。
第四条根据不安全行为情节以及产生或可能产生后果的轻重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
A类是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特别严重的不安全行为;B类是严重不安全行为,即情节或后果仅次于A类的不安全行为;C类是壹般不安全行为,即情节较轻的不安全行为。
第五条对于A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处分。
第六条对于B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根据情节和后果轻重,分别给予下列处分(罚):(壹)造成他人死亡、他人或自己重伤的,解除劳动合同;(二)没有产生人员伤亡后果的,第壹次给予红牌警告,罚款300—1000元,12个月内再次出现的,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对于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根据后果轻重分别给予下列处分(罚):(壹)造成他人死亡、他人或自己重伤的,解除劳动合同;(二)没有产生人员伤亡后果的,第壹次给予黄牌警告,罚款50—300元;12个月内第二次出现红牌警告,罚款1000元;第三次解除劳动合同;第八条A、B、C类不安全行为人员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条不安全行为罚款列入处罚单位(部门)的安全奖励基金。
第十条集团X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详细记录违章情况,分类(在册人员、外包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统计不安全行为人数。
第十壹条对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处罚程序按集团X公司有关劳动纪律的相关规定执行。
(安全生产)202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台账(2015年)公司二〇一五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各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等法律法规,恪守职责,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六个为零,四个达标。
六个为零:a)死亡和重伤事故为零;b)重大火灾事故为零;c)重大设备事故为零;d)重大责任事故为零;e)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f)职工职业发病率为零。
四个达标:a)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为100%;b)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为100%;c)发现事故隐患后整改率为100%;d)工作场所环境达标率为100%。
公司二〇一五年一月三日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表办公室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监测表2015年6月30日生产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监测表2015年6月30日财务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监测表2015年6月30日质检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监测表2015年6月30日销售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监测表2015年6月30日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表公司关于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任命兼职安全员的通知为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日常具体工作由副组长负责。
肖安然为兼职安全员。
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如下:组长:肖瑞生副组长:肖安松成员:郝雨才许传金李风明孔令升赵国枞肖安然公司2015年1月3日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会议纪要会议时间:2015年1月10日会议地点:会议室参加会议人员:全体员工会议内容: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为了全面贯彻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要求,加强基础工作,改进监控方式,依法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度。
并结合2014年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此召开201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会议,会议主要有以下内容: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注2: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录(AQ标准2020版)

80 AQ1087-2011 煤矿堵水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条件 81 AQ1088-2011 煤矿喷涂堵漏风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条件 82 AQ1089-2011 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 83 AQ1090-2011 煤矿充填密闭用高分子发泡材料 84 AQ1091-2011 煤矿瓦斯抽采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 85 AQ1092-2011 煤矿防突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 86 AQT1093-2011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87 AQ1094-2011 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 88 AQ1095-2014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施细则 89 AQ1096-2014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实施细则 90 AQ1097-2014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 91 AQ1098-2014 露天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 92 AQT1099-2014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93 AQ1100-2014 煤矿许用炸药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94 AQ1101-2014 煤矿用炸药抗爆燃性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95 AQ1102-2014 煤矿用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量测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96 AQ1103-2014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97 AQT1104-2014 煤矿低浓度瓦斯气水二相流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 98 AQT1105-2014 矿山救援防护服装 99 AQT1106-2014 矿山救护队队旗 100 AQT1107-2014 矿山救护队队徽 101 AQ1108-2014 煤矿井下静态破碎技术规范 102 AQ1109-2014 煤矿带式输送机用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安全检验规范 103 AQ1110-2014 煤矿带式输送机用盘式制动装置安全检验规范 104 AQ1111-2014 矿灯使用管理规范 105 AQ1112-2014 煤矿在用窄轨车辆连接链检验规范 106 AQ1113-2014 煤矿在用窄轨车辆连接插销检验规范
2020(安全生产)2020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附件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深入推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持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合法的生产煤矿。
第三条考核定级标准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以下简称《评分方法》)。
第四条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煤矿必须同时具备《评分方法》设定的基本条件,有任一条基本条件不能满足的,不得参与考核定级。
第五条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次,所应达到的标准为: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90分以上(含,以下同),井工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正常工作时单班入井人数不超过1000人、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单班入井人数不超过100人;露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钻孔、爆破、边坡、采装、运输、排土、机电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
二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80分以上,井工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露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钻孔、爆破、边坡、采装、运输、排土、机电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
三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70分以上,井工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60分;露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钻孔、爆破、边坡、采装、运输、排土、机电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60分。
2020年(安全生产)中国籍国内航行海船安全检查缺陷处理指导原则

(安全生产)中国籍国内航行海船安全检查缺陷处理指导原则船舶安全检查缺陷处理指导原则(船旗国监督检查部分)为规范船旗国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和帮助船舶安全检查员提高船舶安全检查缺陷处理能力,制定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安全检查缺陷处理的一般原则,不影响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也不妨碍船舶安全检查员的现场专业判断。
一、缺陷处理一般原则(一)船舶安全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检查员应告之陪同船员和船长。
对缺陷进行处理时,检查人员应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公约,运用良好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判断,根据缺陷的性质,并结合港口修理、供应的能力,纠正的难易程度、船舶装载情况、气象海况及各海事部门予以跟踪检查的可能程度,正确、合理地提出处理意见,在保证安全和防污染的前提下,并酌情考虑有关方面的意见。
(二)船舶安全检查中发现船舶存在缺陷,涉嫌违反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则在作出纠正的处理意见时,应考虑下一步行政调查。
(三)在检查中所发现船舶存在严重影响水上人命、财产安全或者可能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缺陷和隐患的,应依据本原则所规定的滞留原则作出处理。
(四)船舶安全检查员应认识到任何的设备都可能会失灵,而备件或替换部件又不一定随时得到。
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检查员判定船舶采取了替代措施,且通过专业判断,认为替代措施安全、有效,则不应造成对船舶的不适当的延误。
(五)在可预见时间内无离港计划的船舶,缺陷行动代号应避免选择开航前纠正(17),现场检查员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给予具体纠正时间限制(其它-文字说明)。
(六)复查或跟踪检查时,对检查港作出的处理意见有疑问时,应与检查港先行进行沟通。
如复查港或跟踪检查港也没有条件纠正缺陷,或情况发生变化,可根据本指导原则重新做出处理意见。
(七)当船舶装卸货物行为危及水上安全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时,必要时可对船舶立即采取“限制船舶作业”措施以控制、减轻、消除安全隐患。
(八)当船舶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际公约规定,对港口安全,水域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危险时,可以对船舶采取“责令船舶驶向指定区域”或“驱逐出港”措施。
2020年(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

(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第155号公约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召集,于壹九八壹年六月三日于日内瓦举行其第六十七届会议且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六项关于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的某些提议,且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形式,于壹九八壹年六月二十二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得称之为壹九八壹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
目录第壹部分范围和定义第二部分国家政策的原则第三部分国家壹级的行动第四部分企业壹级的行动第五部分最后条款第壹部分范围和定义第1条1.本公约适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
2.凡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经和有关的、有代表性的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于尽可能最早阶段进行协商后,对于其经济活动的某些特殊部门于应用中会出现实质性特殊问题者,诸如海运或捕鱼,得部分或全部免除其应用本公约。
3.凡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应于其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第22条的规定提交的关于实施本公约的第壹次方案中,列举按照本条第2款的规定予以豁免的部门,陈明豁免的理由,描述于已获豁免的部门中为适当保护工人而采取的措施,且于以后的方案中说明于扩大公约的适用面方面所取得的任何进展。
第2条1.本公约适用于所覆盖的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中的壹切工人。
2.凡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经和有关的、有代表性的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于尽可能最早阶段进行协商后,对应用本公约确有特殊困难的少数类别的工人,得部分或全部免除其应用本公约。
3.凡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应于其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第22条的规定提交的关于实施本公约的第壹次方案中,列举按照本条第2款的规定予以豁免的少数类别的工人,陈述豁免的理由,且于以后的方案中说明于扩大公约的适用面方面所取得的任何进展。
第3条就本公约而言:(a)“经济活动部门”壹词覆盖雇用工人的壹切部门,包括公共机构;(b)“工人”壹词覆盖壹切受雇人员,包括公务人员;(c)“工作场所”壹词覆盖工人因工作而需于场或前往,且于雇主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的壹切地点;(d)“条例”壹词覆盖所有由壹个或几个主管当局赋予法律效力的规定;(e)和工作有关的“健康”壹词,不仅指没有疾病或且非体弱,也包括对于和工作安全和卫生直接有关的影响健康的身心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安全规则代码
细解释如下:
化学品容器上粘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这些标志含有以下意义:
符号说明
E易爆
T有毒
O氧化剂
Xn有害
F++极易燃
Xi刺激
F+很易燃
C腐蚀
F易燃
N危害环境
T+极毒
化学品数据表含有标志某种“危险信息”的代码,比如R23、R45等。
这些危险信息代码有以下意义:
R1干燥时易爆。
R2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爆炸危险。
R3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极端爆炸危险。
R4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属化合物。
R5加热会引起爆炸。
R6接触空气或者未接触空气会爆炸。
R7会导致起火。
R8遇到易燃物会导致起火。
R9和易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易燃。
R11非常易燃。
R12极端易燃。
R13极端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遇水会猛烈反应。
R15遇水会释放出极端易燃的气体。
R16和氧化物质混合会爆炸。
R17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R18使用时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可能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质。
R20吸入有害。
R21和皮肤接触有害。
R22吞咽有害。
R23吸入有毒。
R24和皮肤接触有毒。
R25吞咽有毒。
R26吸入极毒。
R27和皮肤接触极毒。
R28吞咽极毒。
R29遇水释放出有毒气体。
R30使用时可能转化为高度易燃物质。
R31和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R32和酸接触释放出毒性很高的气体。
R33有累积作用的危险。
R34会导致灼伤。
R35会导致严重灼伤。
R36刺激眼睛。
R37刺激呼吸道。
R38刺激皮肤。
R39有非常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40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
R41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
R42吸入会产生过敏反应。
R43皮肤接触会产生过敏反应。
R44密封下加热有爆炸危险。
R45可能致癌。
R46可能引起遗传基因损害。
R47可能引起生殖缺陷。
R48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
R49吸入会致癌。
R50对水生生物极毒。
R51对水生生物有毒。
R52对水生生物有害。
R53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作用。
R54对植物有毒。
R55对动物有毒。
R56对土壤生物有毒。
R57对蜜蜂有毒。
R58对环境可能导致长期有害的作用。
R59对臭氧层有危害。
R60可能降低生殖能力。
R61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导致伤害。
R62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
R63可能危害未出生婴儿。
R64可能导致伤害脯乳期婴儿。
R65若吞咽可能伤害肺部器官。
R66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皴裂。
R67蒸汽可能导致嗜睡和昏厥。
R68可能有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20/21:吸入及和皮肤接触有害。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R20/22:吸入和不慎吞咽有害。
R21/22: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R23/24/25: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毒。
R23/25:吸入和不慎吞咽有毒。
R26/27/28: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极毒。
R26/28:吸入和不慎吞咽极毒。
R36/37: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37/38: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42/43:吸入和皮肤接触会导致过敏。
R48/22:长期接触或不慎吞咽会严重损害健康。
R50/53:对水生生物极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R52/53: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安全代码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化学品数据资料里面被普遍使用。
这些代码意义如下:
S1保持封闭。
S2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S3存放在凉爽的地方。
S4存放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
S5保存在...中(壹种液体的名称)。
S6保存在...气氛下(壹种惰性气体的名字)。
S7保持容器紧密封闭。
S8保持容器干燥。
S9保持容器在壹个有良好通风放的场所。
S12不要将容器封死。
S13远离食品、饮料和动物饲料。
S14远离...(列出不相容的物质)。
S15远离热源。
S16远离火源。
S17远离可燃物质。
S18搬运及打开容器时要当心。
S20使用时,不得同时饮食。
S21使用时不得吸烟。
S22不要吸入粉尘。
S23不要吸入蒸汽。
S24避免接触皮肤。
S25避免接触眼睛。
S26万壹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且送医诊治。
S27立刻除去所有污染衣物。
S28接触皮肤之后,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涤。
S29不要将残余物倾入排水口。
S30千万不可将水加入此产品。
S33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静电发生。
S35本物质残余以及它的容器必须用安全方式处置。
S36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
S37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
S38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39佩戴眼/面防护装置。
S40清理被该物质污染的地面和物体,使用(合适的清洁材料名称)。
S41当发生火灾和/或爆炸时,不要吸入烟雾。
S42灭火时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43灭火时使用...(某种合适的灭火装置名称)。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46万壹发生不慎吞咽,立刻寻求医生的建议(展示产品容器或者标签)。
S47保持温度不要超过...。
S48用…保持其湿润(壹种物质的名称)。
S49只能保存在原来的容器当中。
S50不要和...混合。
S51只能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
S52不建议在大面积内部空间使用。
S53避免暴露——使用前先阅读专门的说明。
S56在专门指定的废物收集点丢弃该残余物及包装容器。
S57使用合适容器避免环境被污染。
S59回收时参考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的信息。
S60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
参考专门的说明/安全数据表。
S62如果不慎吞咽,不要催吐;立刻找医生诊治且出示产品容器或标签。
S1/2:保持密封,保存在远离儿童的地点。
S24/25: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
S36/37: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且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S37/39:使用合适的手套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