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名词解释

创新思维名词解释
创新思维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2、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3、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越,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1、知识: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2、思维主体知识结构:是指思维主体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和组合方式。

3、最佳优化知识结构:适合创新思维活动的需要,极大促进创新思维功能发挥,各种门类知识配置合理的知识结构。

4、科学语言:在自然语言中加入了精确定义的术语、符号、公式和图表,描述科学活动的过程,表达和存储科学成果的语

言。

5、实践能力:是一种日常

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很

少得到主流承认,但又是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

在的智慧。

6、缄默认知:是以行为为

导向的认知,这种行动导

向认知和人的目标实现相

关,获得这种认知一般不

需要别人的帮助。

7、自然语言:是人们在长

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约定

俗成,也就是自然形成的。

1、问题:是某种事态在人

头脑中的反映,这种事态

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满

意,但对这种事态,又没

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去改

变,该事态挑战我们的智

能。

2、论题:是一种观念性的

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这种观念性事态挑战我们

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

间的争辩。

3、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

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

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

好奇心。

4、观察:是一种有目的地

进行感知和描述地活动。

5、问题定位:就是初步确

定问题属于什么类型,是

界定明确的问题,还是未

界定明确的问题是境况问

题还是价值问题想要有效

地解决问题,境况问题和

价值问题地区分是很重要

的,因为问题地类型不同,

解决的思路会是不同的。

1、方法:是任何特殊领域

中,思维主体利用一定的

工具来控制对象的程序。

2、创新思维方法:是用超

越性的智慧组织协调思维

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

3、要素整合法:即把思维

要素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

要,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

连接和组合,可以产生许

多新东西。

4、信息交合法:是把思考

对象所有的信息要素,按

照不同的标准分成若干类

别,每一个类别作为一条

坐标轴,然后根据需要,

将各种坐标点有机结合起

来,从各种信息的交合点

入手来进行创新的一种思

维方法。

5、删繁就简思维方法:简

称删繁就简法,即思维主

体对思维对象无从下手的

时候,首先把对象分成若

干部分,然后去掉那些多

余的东西,使思维对象的

问题简单化,进而解决问

题。

6、关联思维法:是思维主

体从事物之间的关联中寻

求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

进行创新发明的思维方

法。

7、协同思维法:即创新思

维的整体性原理还表现在

系统思维方法、控制论思

维方法、混沌思维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思维方法、

超循环方法等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上。

8、逆向思维法:是指思维

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

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

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

或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逆

向思考,从而实现创新的

思维方法。

9、极限思维法:是一种假

设思维方法,它是把所思

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

想化的极限假设,在这种

理想化极限假设的条件

下,常常可以找到解决问

题的恰当办法,从而实现

创新。

1、逻辑思维方法是演绎、

归纳和类比方法的总称。

2、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

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

理方法。

3、真值表:任何一个命题

都是或者真或者假的基本

假定,对于逻辑联结词完

全可以在这个假定的基础

上定义出来,真值表就是

这样一种定义逻辑联结词

的精确方法。

4、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

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

题。

5、周延性:主谓项外延被

断定的情况,就是直言命

题中主谓项的周延性问

题。

6、命题逻辑:对命题的整

个分析自始至终都是以命

题维单元进行的,在此意

义上,这一逻辑学分支被

定义为“命题逻辑”。

1、归纳推理:是一种扩展

性推理,它是以个别的知

识为前提推出一般知识为

结论的推理模式。它是一

种或然性推理。

2、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

或两类对象在部分属性上

的相同,推断出他们在其

他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思

维方式。

3、科学:是客观的,科学

是可以用事实和实验来验

证的,这样一种解释,就

是理解科学概念的基础。

4、假说:在形成科学理论

的过程中,开始构建理论

雏形的那个阶段的设想。

5、差异法:是用来寻求在

特定的场合下,被研究对

象的充分条件。

6、契合法:是用来寻找被

研究现象的必要条件。

7、共变法:是从被研究对

象变化的数量和程度来判

明因果相关的。

1、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

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

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

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

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

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

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

2、收敛性思维:是从众多

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

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式。

3、提问法:是使用一个条

件疑问句,或是使用大量

的条件句来进行提问,即

用如果,那么句式来进行

提问,以激发大量的设想

和主意的方法。

4、语词运算法:是对表述

问题的语词进行组合运

算,求得问题解决的思维

方法。

5、相关联想法:把问题解

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

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

的多样化设想的思维方

法。

1、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

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

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

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

法。

2、灵感:在思维的过程中,

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

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

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即

灵感。

3、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

1、头脑风暴法: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来集中起来讨论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大量解决特定问题的主意,以谋求问题解决最合适方案的创新技法。

2、奥斯本检表法:就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策划创造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一个个地审核、讨论和研究,从而促进产生新的决策方案、产品或发明的一种创造技法。

3、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地答案空间地问题,对这个问题地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地,没有现成地标准答案。

4、封闭性问题:有现成的、固定的、标准答案的问题。

5、戈登法:以抽象主体寻

求卓越设想。

6、635笔写法:也称笔写

式头脑风暴法,每次会议

由6个人参加,每5分钟

轮流一次,每人在5分钟

内提3个设想。

7、图画刺激法:是以图片

形象刺激想象力的发挥。

8、超级主人公法:通过发

现不同的主人公,也就是

不同的超级角色所具有的

特点,来启发人们看问题

的多种角度。

9、川喜田法: 以卡片方式

获得创意方案综合。

10、特性列举法:不同特

性可以引发不同创意。

11、逆头脑风暴法:又称

对演法,借助评价批判使

设想完善。

12、三菱式风暴法:是以

笔写和讨论的结合激发创

意。

13、七乘七法:用数量的

限定来提升设想的质量。

14、片方法:巧用书写环

境寻求最佳方案。

1、智商:智商[IQ]=[心

理年龄(MA)/实足年龄

(CA)]*100。

2、实足年龄:依据被试者

的实际出生日,依据被试

者接受测试的时间,按照

规定的计算步骤,所获得

的被试者年龄的数据。

3、心理年龄:是在智力测

试中,根据被试者的测试

中的回答结果,在确定基

底年龄的基础上,按照规

定的计算步骤所获得的数

据。

4、智商临界说:一个人的

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之间

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形,在

一定的智商等级中,智商

和他的创新能力是有正相

关的,但就各个等级的智

商总体来看智商和创造力

的关系,则没有这种正相

关。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题

1.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过渡结构,其承上启下作用。基础分为浅 基础和深基础。当地基由两层以上土层组成时,通常将直接与基础接触的土层称持力层,其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2工程上把受建筑物影响其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可感变化的那一部分土层称为地基。地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3.浅基础:埋深小于5M的基础。 4浅基础类型: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 5确定地基埋置深度要考虑的因素: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 6浅基础类型: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 7无筋扩展基础(或刚性基础)由素混凝土、砖、毛石、灰土和三合土等抗压性能好、而抗弯抗剪性能差的材料砌筑而成,通常由台阶的容许宽高比或刚性角控制设计。 8筏形基础:是指柱下或墙下连续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亦称片筏基础或满堂红基础 9箱型基础:由顶、底板与内外墙等组成、并有钢筋混凝土整浇而成空间整体结构; 10扩展基础一般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11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或松散地基中设置由散体材料或弱胶结材料构成的加 固桩柱体,与桩间土一起共同承受外荷载,这种由两种不同强度的介质组成的人工地基,称为复合地基。 12倾斜:倾斜是指独立基础在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以‰ 表示。 13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 比值。 14沉降差:两相邻独立基础中心点沉降量之差,Δs=s1-s2。框架结构和地基 不均匀、有相邻荷载影响的高耸结构基础,变形由沉降量控制。

《创新思维学》复习题

《创新思维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 1、一般情况下,对一个人的“死亡”定论是() A. 没有脉搏 B.停止呼吸 C.大脑死亡 D. 心脏停止跳动 参考答案:D 2、形成或掌握概念的前提是思维的() A. 广阔性 B.间接性 C. 概括性 D.问题性 参考答案:C 3、思维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特征是具有() A.问题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概括性 参考答案:A 4、在学习记忆上起着桥梁作用的是() A. 脑回 B.海马回沟 C. 海马 D.扣带回 参考答案:C 5、居里夫人发现镭,运用了归纳推理的() A.共变法 B.求异法 C.求同法 D. 剩余法 参考答案:D 6、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我国有石油不是贫油国,得出这结论采用的是() A.类比法 B.演绎推理 C.间接推理 D.剩余法 参考答案:A 7、预测思维的灵魂是() A. 创新意识 B. 超前意识 C.市场意识 D.社会意识 参考答案:B 8、要解决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需要具备() A. 预测思维 B. 战略性思维 C.社会思维 D.决策思维 参考答案:B 9、大公司、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项目牵头进行联合,在战略性思维中称做() A. 凝聚力 B.粘合力 C. 整合力 D.聚合力 参考答案:C 10、“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充分体现了() A. 决策思维 B.预测思维 C.社会思维 D. 战略性思维 参考答案:D 11、大大解放和拓展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是() 1 / 8

A. 宽带网络技术 B.社会生产力 C.通讯卫星技术 D. 现代技术的创新 参考答案:D 12、“真诚到永远”、“顾客第一”等理念都是属于() A.企业文化 B.高校文化 C.校园文化 D.现代文化 参考答案:A 13、比尔·盖茨的身上有一种大企业家的魄力,那就是他在做任何事,敢于冒险,认准了就毫不犹豫地去干,这正映射出他的() A. 求实精神 B. 创新精神 C.勇敢精神 D.开发精神 参考答案:A 14、“十月怀胎”和“非一日之寒”都是指思维的() A. 加工阶段 B. 摄取阶段 C.创造阶段 D.运用阶段 参考答案:B 15、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教育的高度计划性、一致性、统一性不属于( D ) A.静态思维 B.直观思维 C.集中思维 D.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D 16、“九十九件事是成功的,就一件事没有成功”,最后的结论就是“失败”,这种追求完美的现象限制了人们的() A.个人成长 B.文化发展 C.个人进步 D. 创新思维 参考答案:D 17、揭开“怪洞之谜”所用的思维方法是采用() A. 共变法 B.求异法 C. 求同法 D.剩余法 参考答案:C 18、生物学家用鸡做营养学实验的思维方法属于() A.求异法 B.求同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参考答案:A 19、“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指的是() A. 想象 B.联想 C.直觉 D. 灵感 参考答案:D 20、在系统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A. 物质 B. 人力 C.资金 D.环境 参考答案:B 21、科学假说是一种典型的预测思维,它在科学发现中具有() A. 战略作用 B.创新作用 C. 先导作用 D.决策作用 参考答案:C 1 / 8

建筑结构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史上最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注明:红色部分为重点) 1、建筑结构 保持建筑物的外部形态并行成内部空间的骨架。 2、设计基准期 建筑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荷载统计参数、和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都需要一个时间参数。 3、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在规定条件下不需要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4、结构上的作用 是指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总和.作用效应:内力(N、M、Q、T)和变形(挠度、转角和裂缝等) 5、荷载 凡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属于直接作用,称为荷载,如恒载、活载。 6、荷载 凡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属于间接作用,如基础沉降、地震作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焊接等。 7、结构抗力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8、结构可靠性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9、结构可靠度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10、荷载标准值 在结构使用期间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包括永久荷载标准值和可变荷载标准值。 11、可变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组合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与该作用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时的作用值。 频遇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小部分的作用值。 准永久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半时的作用值。 12、立方体抗压强度 规定以边长为150mn的立方体在( 20土3 °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N/mm2)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用f表示cu 13、混凝土的变形 受力变形: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荷载长期作用和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 体积变形:由于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及温度和湿度变化产生的变形。

宪法名词解释

1.宪法:在我国,宪法单纯指《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包括历次的修正案。 2.宪法渊源:①宪法的渊源指的是宪法的表示形式。指宪法的效力来源,同时它又可以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制宪主体、制宪权限、制宪程序和制宪方式等内容要素。②世界渊源: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宪法其他渊源。③本国宪法渊源:从根本法意义上说,我国目前只有包括历次通过的修正案在内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宪法的渊源。 3.宪法惯例:宪法惯例指不是由宪法明文规定,而是由传统和习惯构成但经过国家承认或默认了的宪法行为方式。 4.宪法的基本原则:①保障基本人权原则②人民主权与有限政府原则③法治原则 5.人民主权原则:指国家没有任何固有的权力,国家机关的全部权力归根到底都源于人民的委托,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6.基本人权原则:人权即人之作为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基本人权原则的内容就是承认和保障基本人权。 7.分权制衡原则:所谓分权制衡,是指将权力按一定标准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由相应的机关分别依法掌握和运用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使权力不致因过分集中而危害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一种制度化措施。

8.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容,表现在它调整的三个方面的关系中:一是人民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二是国家机构内的横向权力配置关系,三是国家机构内的纵向权力配置关系。 9.法权:法权是通过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权利 10.法治:法治是由人民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制定的法的统治,且法律权威与掌权者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法律权威高于掌权者意志。 11.人治:当法律权威与掌权者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掌权者意志高于法律权威的就是人治。 12.制宪权:①制宪权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合理性,源于人民的本源性权利,他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任何法律做依据。②制宪主体:1)人民或国民的代表2)人民与君主3)君王 13.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是由民主制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宪法条文的内在本质。 14.宪法意识:所谓宪法意识就是指一般公民对于宪法现象的知识、感情、态度等心理认识的总称。 15.宪政:以宪法为依据,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宗旨,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进行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形式。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 地基净反力:仅由基础顶面的荷载所产生的地基反力,称为地基净反力 上部结构刚度:整个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或挠曲的抵抗能力,称为上部结构刚度 架越作用: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这种现象称为基础的“架越作用” 静定分析法:静定分析法假定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假定基底反力呈线性分布,求得基底净反力,基础上所有的作用力都已确定并按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出任意截面上的剪力V及弯距M 倒梁法:倒梁法假定上部结构绝对刚性,是将柱下条形基础假设为以柱脚为固定铰支座的倒置连续梁,以直性分布的基底净反力作为荷载,用弯矩分配法或查表法求解倒置连续梁的内力 基床反力系数: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量s成正比,这个比例系数就是基床反力系数。k=p/s 端承型桩:端承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 摩擦型桩:摩擦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称为摩擦桩 群桩效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群桩基础中的一根桩单独受荷时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的同样独立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 负摩阻力:桩侧土体因某种原因而下沉且下沉量大于桩的沉降(即桩侧土体相对于桩向下位移),土对桩产生的向下作用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 中性点:土层竖向位移曲线和桩的截面位移曲线的交点为桩土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截面位置,称为中性点。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选择题及名词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政治领域)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领导力) 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 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人本思想) 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具有(权变理论色彩) 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 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智能激发) 11、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神权说)外…… 12、在(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 13、(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14、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的 15、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16、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二八律)为宜 17、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18、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 19、(矩阵式)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20、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领导者……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 21、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领导体制划分为(层次制与职能制) 22、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 23、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24、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 25、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26、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科学性原则) 27、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序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28、文化本质上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29、文化的(非自然的指向)主要用来说明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及其历史性成果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名词解释: 1结构的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徐变: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5 剪跨比 m : 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0Vh M m = 来表示,此处M 和V 分别为剪压 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6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7弯矩包络图: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9预应力度 λ: 《公路桥规》将预应力度 定义为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0M 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s M 的比值。 10消压弯矩: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抗裂边缘预压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 11钢筋的锚固长度: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 12超筋梁:是指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在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前,压区混凝土就会压坏,表现为没有明显预兆的混凝土受压脆性破坏的特征。 13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数。 14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15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16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比。 17换算截面:是指将物理性能与混凝土明显不同的钢筋按力学等效的原则通过弹性模量比值的折换,将钢筋换算为同一混凝土材料而得到的截面。 18正常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能。 19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 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 c f 表示。 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 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u f 表示。 21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2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 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 ts F F f A ==πA 23张拉控制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Np,con 除以预应力筋面积Ap 得到的钢筋应力值。 2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硬结后通过建立预加应力的构件。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预应力筋回缩量与初始预应力的函数。 25配筋率: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26斜拉破坏: m >3 时发生。斜裂缝一出现就很快发展到梁顶,将梁劈拉成两半,最后由于混凝土拉裂而破坏 27剪压破坏:1≤m≤3时发生。斜裂缝出现以后荷载仍可有一定的增长,最后,斜裂缝上端集中荷载附近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8斜压破坏: m <1时发生。在集中荷载与支座之间的梁腹混凝土犹如一斜向的受压短柱,由于梁腹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9适筋梁破坏: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渐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 30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受压:混凝土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31束界:按照最小外荷载和最不利荷载绘制的两条ep 的限值线E1和E2即为预应力筋的束界。 32预应力损失: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当钢筋混凝土梁界限破坏时,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开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1b=2b*h0,2b 即称为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34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35最大配筋率 m ax ρ: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 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 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6最小配筋率 min ρ:当配筋率减少,混凝 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7钢筋松弛:钢筋在一定应力值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反应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38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3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的结构。 40T 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 41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42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42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但其长边2l 与 短边1l 的比值2/12 ≤l l 时,称双向 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44抗弯效率指标: u b K K h ρ+= , u K 为上核心距,b K 为下核心距, h 为梁得全截面高度。 45第一类T 型截面:受压高度在翼缘板厚度内,x < /f h 的T 型截面。 46持久状况:桥涵建成以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47截面的有效高度:受拉钢筋的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即h 0=h -a s 。h 为截面的高度,a s 为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截面的重心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48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9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容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λ≥1。 5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 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51预拱度:钢筋混凝土产生受弯构件考虑消除结构自重引起的变形,预先设置的反拱。

宪法名词解释

宪法名词解释 第一章宪法序论 1.宪法: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的宪法。凡是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及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一种法典的形式公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就是成文宪法。划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标准是看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成文宪在一国法律体系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不成文宪法:是指一国的宪法渊源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存在于习惯之中,或者散见于若干宪法性文件,或者判例之中。不成文宪法不是绝对没有文字,而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如英国宪法就是不成文宪法。 4.刚性宪法:依据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凡效力高于一般法律、宪法修改须经过比一般法律更为复杂和严格的程序的宪法,就叫做刚性宪法。 5.柔性宪法:柔性宪法,凡效力与一般法律相同,宪法的修改程序亦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就叫做柔性宪法。英国宪法就被称为柔性宪法。英国实行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并不认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钦定宪法:根据制定宪法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凡由君主制定和颁布的宪法,就称为钦定宪法。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即为钦定宪法。 7.协定宪示:协定宪法,凡由君主和国民议会协议而制定的宪法称为协定宪法。法国君主路易?菲利浦与国会协定而产生的1830宪法即为协定宪法。 8.民定宪法:民定宪法,凡由国民代表机关、制宪机关或者由“全国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称为民定宪法。美国宪法、法国现行宪法等都是民定宪法。 9.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是调整有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0.宪法关系:宪法关系,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叫做宪法关系。 11.原始宪法:又叫生成宪法,是指在本国的革命运动或者宪政运动中产生的宪法。 12.派生宪法:派生宪法又称合成宪法,是指从国外移植进来或模仿外国的宪法。 13.事先审查:事先审查是宪法监督方式的一种形式,又称预防性审查,是指在法律、法规生效前有关机关审查其合宪性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在法律和其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由专门的机关审查其合宪性,如果发现其违宪,可以立即修改、纠正,以避免其在制定并生效之后产生不良的后果。事先审查可以保证一国法律体系内部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14.事后审查:事后审查是宪法监督方式的一种,是指特定机关对已经生效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或在适用过程中,因对它的合宪性产生怀疑而予以审查,或者因特定的单位和特定的人就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宪法提出请求时,才予以审查。审查的结果是宣布该法律、法规无效。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事后审查。 15.附带性审查:宪法监督方式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在监督法律、法规的合宪性过程中有无诉讼或纠纷而进

创新思维与方法习题

习 题 (一)创新思维 1. 用发散思维提出杯子的功用,越多越好。 2. 用发散思维请列举硬币的用途,越多越好。 3. 列举出钉子的几种变形。 4. “Y ”仅仅是英文字母吗?想一想会有更多的表示吧! 5. 用联想的思维方式提出情境,将下列词语连起来,如: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原子弹三个字。 (1)粉笔-----原子弹;(2)奖状-----皮带;(3)花-----月亮;(4)油泵-----台灯;(5)水龙头-----电脑 6.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7. 怎样用 9 根火柴组成4个正三角形,用 6 根火柴能组成4个正三角形。 8. (1)如何填符号使 6 6 6 6 = 1 成立? (2)如何填符号使 6 6 6 6 = 5 成立? (3)八分之七, 打一成语 ( ) (4)1 2 3 4 5 6 0 9 打一成语 ( ) (5)找规律: 11, 13, 17, 25, 32, ( )…… (6)一个人用600元买了一匹马,以700元卖了出去,又用800元买了回来,以900元卖了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 9. 将下列词汇描写的事物具体化,每词写出三个对应事物,如:红色----红领巾、警报灯、激情。 (1)蓝色;(2)高声;(3)芳香;(4)闪光 10. 用发散思维提出五个未来生活的五个产品。 11. 用发散思维写出纸的用途,越多越好。 12. 用拟向思维针对以下信息提出设想。 (1)跑步锻炼;(2)人上楼梯;(3)为防尘进室内时拖鞋;(4)水龙头 13. 观察图中前两个算式,发现规律,在待选的图形中选择一个填到第三个等式右边 。 13题图 14题图 14. 观察图示的9种容器,从上向下倒水时,哪个容器盛水量随水面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图A 和图B 曲线相符。 15. 列举自己曾使过的笔的种类,谈谈笔的进化过 程,并提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笔。 16. 绘制自行车功能结构图。 17. 右图中的三角形里排满了三角形和圆圈,观察 有什么规律,按此规律将右面的图形填满。 18. 用“A 能控制B ”列举。如:闸门能控制水流。 用联想思维写出另外5种A 和B 。 6题图

宪法名词解释

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不成文宪法:是指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柔性宪法:是指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议会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 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近代宪法:是指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实行的宪法。 现代宪法:是指20世纪初以来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 平时宪法:是指正常时期或者和平时期适用的宪法。 战时宪法:是指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者战争时期适用的宪法。 君主宪法:是指规定君主独揽国家统治权的宪法。 共和宪法:是指规定由民选的国家机关掌握国家权力的宪法。 原始宪法:又称创制性宪法,是指在宪法内容上具有创制性的宪法。 派生宪法:又称模仿性宪法,是指模仿其他国家宪法中所规定的制度而制定的宪法。 规范宪法:是指宪法上的各种规范支配着政治过程,权力过程适应和服从宪法规范的宪法。 名义宪法:是指宪法规范只是作为法的形式起作用。 语义宪法:是指在政治生活上可能得以运用,但往往被作为掌握权力的一种宣言手段或点缀物的宪法。 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又称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是指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确认资产阶级民主的宪法。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又称无产阶级类型的宪法,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确认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 法定的宪法:又称成文的宪法,是指统治阶级通过法定程序制成的书面形式的宪法。 现实的宪法:又称事实的宪法或真正的宪法,是指一个国家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以及现实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考试必备)

浅基础:埋置深度不大、施工简单的基础 深基础:对于浅层土质不良,需要利用深层良好底层,施工较复杂的基础 刚性基础: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当基础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低级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基础内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作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箱形基础:为增大基础刚度,可将基础做成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及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它的敢赌远大于筏板基础,而且基础顶板和底板间的空间常可利用坐地下室。 打入桩:是通过锤击将各种预先制好的桩(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实心桩或者管桩,也有木桩或者钢桩)打入地基内所需要的深度 摩擦桩:桩穿过并支承在各种压缩土层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擦阻力为主时,称为摩擦桩。1.当桩端无坚实持力层且不扩底2.当桩的长径比,即使桩端置于坚实持力层上,由于桩身直接压缩量过大,传递到桩端的负荷较小时3.当预制沉桩过程由于桩距小、桩数多、沉桩速度快、使已沉入桩上涌,桩端阻力明显降低时。 群桩效应:由于承台、桩及土的相互作用使得群桩中基桩的工作性状(承载能力与沉降)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计方法的单桩有显著差别的现象 组合沉井:当采用低桩承台而围水挖基浇注承台由困难时,当沉井刃脚遇到倾斜较大的岩层或在沉井范围内地基软硬不均而水深较大,采用的上面是沉井而下面是桩基的混合式基础,称为组合式沉井。真空预压法:实质上是以大气压作为预压荷重的一种预压固结法 复合地基:是指两种不同刚度或模量的材料所组成,两者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地基 地基:建筑物修建后,使土体中一定范围内应力状态发生变化的图层 基础:建筑物与地基接触的部分,它将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及荷载传递给基础 负摩阻力:当桩周体因某种原因下沉,其沉降变形大于桩身沉降变形时,在桩侧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面积上将出现向下作用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 中性点:正、负摩阻力变换处的位置,称为中性点 地基系数:单位面积的土体在弹性限度产生单位变形时所能承受的力换土垫层法:将土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换填工程性质良好的材料,并予以充分压实 单桩单排桩:与水平外力作用面垂直的平面上,由单根或多根组成的单根(排)桩基础 多排桩:在水平外力的作用平面内有一根以上的桩的桩基础 土的弹性抗力:桩身水平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体必然给桩一横向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基础的作用 刚性桩:桩长小于H/2a,周围土体较弱,桩土相对刚度较大,破坏发生于庄周土中,桩转动 弹性桩:桩长大于H/2a,桩土相对强度较大,桩身发生绕曲变形,桩嵌在土中不能转动 刚性角: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地边缘的联线的最大夹角 单桩承载力:单桩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性都可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之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的最大荷载 软弱下卧层:指容许承载能力小于持力层容许承载能力的图层

创新思维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2、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3、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越,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1、知识: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2、思维主体知识结构:是指思维主体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和组合方式。 3、最佳优化知识结构:适合创新思维活动的需要,极大促进创新思维功能发挥,各种门类知识配置合理的知识结构。 4、科学语言:在自然语言中加入了精确定义的术语、符号、公式和图表,描述科学活动的过程,表达和存储科学成果的语 言。 5、实践能力:是一种日常 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很 少得到主流承认,但又是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 在的智慧。 6、缄默认知:是以行为为 导向的认知,这种行动导 向认知和人的目标实现相 关,获得这种认知一般不 需要别人的帮助。 7、自然语言:是人们在长 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约定 俗成,也就是自然形成的。 1、问题:是某种事态在人 头脑中的反映,这种事态 令人困惑或者令人不满 意,但对这种事态,又没 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去改 变,该事态挑战我们的智 能。 2、论题:是一种观念性的 事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这种观念性事态挑战我们 的智能,引起不同人群之 间的争辩。 3、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 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 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 好奇心。 4、观察:是一种有目的地 进行感知和描述地活动。 5、问题定位:就是初步确 定问题属于什么类型,是 界定明确的问题,还是未 界定明确的问题是境况问 题还是价值问题想要有效 地解决问题,境况问题和 价值问题地区分是很重要 的,因为问题地类型不同, 解决的思路会是不同的。 1、方法:是任何特殊领域 中,思维主体利用一定的 工具来控制对象的程序。 2、创新思维方法:是用超 越性的智慧组织协调思维 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 3、要素整合法:即把思维 要素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 要,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 连接和组合,可以产生许 多新东西。 4、信息交合法:是把思考 对象所有的信息要素,按 照不同的标准分成若干类 别,每一个类别作为一条 坐标轴,然后根据需要, 将各种坐标点有机结合起 来,从各种信息的交合点 入手来进行创新的一种思 维方法。 5、删繁就简思维方法:简 称删繁就简法,即思维主 体对思维对象无从下手的 时候,首先把对象分成若 干部分,然后去掉那些多 余的东西,使思维对象的 问题简单化,进而解决问 题。 6、关联思维法:是思维主 体从事物之间的关联中寻 求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 进行创新发明的思维方 法。 7、协同思维法:即创新思 维的整体性原理还表现在 系统思维方法、控制论思 维方法、混沌思维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思维方法、 超循环方法等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上。 8、逆向思维法:是指思维 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 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 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 或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逆 向思考,从而实现创新的 思维方法。 9、极限思维法:是一种假 设思维方法,它是把所思 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 想化的极限假设,在这种 理想化极限假设的条件 下,常常可以找到解决问 题的恰当办法,从而实现 创新。 1、逻辑思维方法是演绎、 归纳和类比方法的总称。 2、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 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 理方法。 3、真值表:任何一个命题 都是或者真或者假的基本 假定,对于逻辑联结词完 全可以在这个假定的基础 上定义出来,真值表就是 这样一种定义逻辑联结词 的精确方法。 4、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 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 题。 5、周延性:主谓项外延被 断定的情况,就是直言命 题中主谓项的周延性问 题。 6、命题逻辑:对命题的整 个分析自始至终都是以命 题维单元进行的,在此意 义上,这一逻辑学分支被 定义为“命题逻辑”。 1、归纳推理:是一种扩展 性推理,它是以个别的知 识为前提推出一般知识为 结论的推理模式。它是一 种或然性推理。 2、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 或两类对象在部分属性上 的相同,推断出他们在其 他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思 维方式。 3、科学:是客观的,科学 是可以用事实和实验来验 证的,这样一种解释,就 是理解科学概念的基础。 4、假说:在形成科学理论 的过程中,开始构建理论 雏形的那个阶段的设想。 5、差异法:是用来寻求在 特定的场合下,被研究对 象的充分条件。 6、契合法:是用来寻找被 研究现象的必要条件。 7、共变法:是从被研究对 象变化的数量和程度来判 明因果相关的。 1、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 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 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 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 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 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 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 2、收敛性思维:是从众多 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 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式。 3、提问法:是使用一个条 件疑问句,或是使用大量 的条件句来进行提问,即 用如果,那么句式来进行 提问,以激发大量的设想 和主意的方法。 4、语词运算法:是对表述 问题的语词进行组合运 算,求得问题解决的思维 方法。 5、相关联想法:把问题解 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 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 的多样化设想的思维方 法。 1、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 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 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 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 法。 2、灵感:在思维的过程中, 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 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 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即 灵感。

宪法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宪法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制度安排的角度看,在传统的政治领域,行政权得以扩大行政权干预立法权紧急命令权委托立法权;随着国家权力进入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域,宪法对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规定越来越多并且在宪法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如果说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那么这种对公民权利的和自由的保障,则是民主最直接的表现,或者说是民主事实的必然结果。 2、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 的国家根本法 3、宪法的本质是一国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制国家过程中各 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4、宪法分类的意义 1)宪法分类是人们认识、了解宪法特征、本质的有效途径 2)宪法分类是对宪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3)对于立宪和行宪具有重要意义 5、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 6、不成文宪法:是指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而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虽然各种法律文件并未冠以宪法之名,但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 7、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 8、柔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 9、宪法产生的条件 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 10、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 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宪法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色彩 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特色 4)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成为主要形式 5)虽然亚洲的日本等国也出现了宪法,但在整个近代,宪法基本上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局限于西方文化圈的范围内 11、宪法的发展趋势如何? 1)宪法发展呈现出两方面的发展趋势:从宪法对近代社会进行 中形成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2)宪法越来越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3)宪法保障得以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成为一种潮流 4)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5)宪法形式上的发展趋势:宪法渊源呈多样化;宪法修改频繁 12、我国宪法的发展趋势 政府行政权力在客观上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以人民法院审判权为核心的司法权将得到扩大与加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宪政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公民基本权利也将得到重大发展宪法监督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13、宪法制定权(制宪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 14、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特征: 普遍性;特殊性;最高性;抽象性;稳定性 15、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宏观指导作用,由于宪法基本原则是从宏观角度和全局角度对各种宪法现象和宪法规范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因此从本质上讲,宪法基本原则决定着宪法的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必然会从整体上对立宪、行宪和护宪提供明确的思想指导 2)整合和协调作用, 3)补充作用 16、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 17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1.地基:承受建筑物各种作用的地层 2.天然地基:开挖基坑后可以直接修筑基础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3.人工地基:那些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事先进行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4.持力层: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5.软弱下卧层:位于持力层下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 6.基坑工程:在建造埋置深度较大的基础或地下工程,往往需要进行较深的土方开挖,这类工程称为基坑工程。 7.基础:建筑物的各种作用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物 3.浅基础:通常把埋置深度不大(小于或相当于基础底面宽度,一般认为小于5m)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4.深基础: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 5. 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6.基础工程设计包括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 7.基础的功能决定了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强度要求(2)变形要求(3)上部结构的其他要求 8.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 9. 浅基础根据结构型式可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等 10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底面至天然地面的距离 1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1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13.地基变形按其特征可分4种: 沉降量——独立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值或整栋建筑物基础的平均沉降值;沉降差——相邻两个柱基的沉降之差;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米内距离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14.砌体承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是很敏感的,其主要损坏是由于墙体绕曲引起局部出现斜裂缝,故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变形由局部倾斜控制 15.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主要因相邻柱基的沉降差使构件受剪扭曲二损坏,因此其地基变形由沉降差控制 16.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刚度很大,可近似视为刚性结构,其地基变形应由建筑物的整体倾斜控制,必要时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17.联合基础的设计通常做如下规定:(1)基础是刚性的,一般认为,当基础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时,基础可视为刚性;(2)基地压力为线性(平面)分布;(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匀;(4)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18.连续基础:柱下条形基础、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型基础统称为连续基础 19.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 20.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 21.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地下连续墙、沉井等几种类型 22.桩基: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柱形基础构件,其横截面尺寸比长度小得多,它与连接桩顶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深基础,简称桩基。 23.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 端承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摩擦型桩时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侧阻力分担荷24.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根据所用材料不同,预制桩可分为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木桩三类; 预制桩的沉桩方式主要有:锤击法,振动法和静压法。预制桩具有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好,且质量较易保证等优点。 26.群桩效应: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群桩基础中的一根桩单独受荷时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的同样独立单桩有显著差象称为群桩效应 27.负摩阻力:当桩周围的土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下沉,且变形量大于相应深度处桩的下沉量,即桩侧土相对于桩产生向下的位移,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摩阻力,这种摩阻力称力。正负摩阻力分界的地方称之为中性点 28 布置桩位时,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3-4倍桩径,间距太大会增加承台的体积和用料,太小则将使桩基础(摩擦型桩)的沉降增加,给施工增加困难 29.地基处理: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建筑物对地基强度与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时,常采用各种地基加固、补强等类技术措施,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以满足工程要求,称为地基处理 30.垫层法:当建筑物基础下持力土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设计荷载或变形的要求时,常在地基便面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或者把表面部分软弱土层挖去,置换成强度较大等,处理地基表层,这类方法称为垫层法 31.(P265) 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32基础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箱型基础和壳正圆锥壳、M 形组合壳和内球外锥组合壳)。4、根据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可分为无筋基础(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33、重力式挡土墙按墙背的倾斜情况分为仰斜、垂直和俯斜三种。从受力情况分析,仰斜式的主动土压力最小,俯斜式的主动土压力最大。 34.基坑:在建造埋置深度较大的基础或地下工程时,往往需要进行较深的土方开挖。这个由地面向下开挖的地下空间称为基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