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水文学教学大纲

《工程水文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L265009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学分数: 1 学时数:16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应修基础课程:《水力学》、《高等数学》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
它是一门阐述和运用水文规律、开发和发挥工程效益的学科。
主要介绍在水循环从降水到径流过程中,关于地面径流的形成、观测,以及对土木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运行变化与河川径流的关系,具有分析计算河渠设计流量和确定过水建筑物孔径等的设计知识。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水文学的概念,了解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及水文学的发展。
2、教学内容第一节水文学第二节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水文学的发展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的概念及河流与流域、河流基本特征、径流的形成;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造床流量与河相的关系。
2、教学内容第一节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第二节河流与流域第三节降水第四节土壤水、下渗与地下水第五节蒸散发第六节径流第三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测站与站网的概念,熟悉水位、流量及泥沙观测及水质检测,掌握水文数据处理。
2、教学内容第一节测站与站网第二节水位观测第三节流量测验第四节泥沙测验与计算第五节水质监测第六节水文调查与水文遥感第七节水文数据处理第四章流域产汇流计算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土的成因类型、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土的工程分类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2、教学内容第一节降雨径流要素计算第二节流域产流分析第三节产流计算第四节流域汇流计算第五章水文预报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水文预报在各个不通阶段的预报方法2、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短期洪水预报第三节洪水实时预报方法第四节水文预报精度评定第五节中长期水文预报简介第六节施工水文预报第六章水文模型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水文模型的概念,熟悉水文系统理论模型及水文概念性模型2、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水文系统理论模型第三节水文概念性模型第七章水文统计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水文统计的概念,熟悉随机变量及概率分布,掌握水文统计的方法。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教学大纲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专业基础课,计划课时8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适用于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及相近专业使用。
二、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水利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及要求是:了解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水文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审查的方法;掌握在不同资料情况下,根据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进行年径流、洪水等的计算,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依据;了解中小河流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
三、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⑴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的内容、任务和作用;⑵水文现象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2、教学要求:⑴掌握:主要水文学概念;⑵理解:水文学在水利工程的规划任务和作用;⑶了解:其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中的作用,掌握水文的特性。
3、重难点:认识倒水文现象的随机性、规律性和地区性。
4、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逐步建立水文学及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水文的研究方法,了解水文学的发展史。
5、教学建议:结合动态模型的演示及工程水文多媒体教学录象进行授课。
(二)第二章河川水文(10学时)1、教学内容:⑴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循环规律;⑵河流与流域的概念;⑶降水的形式及量级的划分;⑷蒸发与下渗的物理过程及规律;⑸地面及地下径流运动规律;⑹径流的表示方法和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
2、教学要求:⑴掌握:流域的(F,L,J)等特征值;径流的计算方法,度量单位,以及水量平衡方程;平均流域降水量计算方法;⑵理解:蒸发和入渗的自然规律,熟悉下渗能力曲线;⑶了解:水文循环的概念及其循环机制、径流形成的物理过程以及特点。
3、重难点:水文循环由大、小循环组成,水量平衡方程的应用。
4、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水文要素认识及分析的技能,逐步培养水文资料整理的能力。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 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水文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学习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4.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水文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工程水文学基础:包括水循环、河流径流、降水、蒸发等基本概念。
2. 水文数据分析:介绍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水文数据,如水位、流量、降水等。
3. 水文模型:讲解常用的水文模型,如水箱模型、马斯京根法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4. 洪水预估与防洪工程:学习洪水预估方法和防洪工程的设计。
5. 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讲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工程水文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实验与实践:进行水文数据的观测和分析,以及水文模型的应用实践。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工程水文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考核方式
1. 平时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与工程水文学相关的课程项目,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工程水文学的整体理解和掌握情况。
工程水文学

全球陆地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为 800mm,中国为628mm,其中转换为江 河年径流量的水量折合水深284mm。我 国水资源量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 大、美国及印尼,居世界第六位。但因 为人口众多,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耕地平均分摊水量为世界平均数的3/4。
中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部和东 南平均年降水量大于1600mm;华北和东北 为400~800mm;西北大部分地区 200~400mm;沙漠边缘地区少于100mm; 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小于 25mm。
第一章 绪论
一、水文学 二、水资源 三、工程水文学
一、水文学
大气中的水汽,地上的江河、湖沼、海 洋和地下水等,统称为水体。水文学研究各 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规律,水体的物 理与化学特性,以及水体对环境的作用,包 括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来自 水体海洋水体
水库
二、水资源
地球表层可供入人类利用的水称为水资 源。水资源的特征包括水量、水质、水能、 水域。按水量角度,实用水资源通常指逐年 可以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主要是江河湖 库和浅层地下水水量 ,大气降水是补给源。
地区研究受其影响的某些水文特征值的地区变化规律, 绘制成等值线或建立地区经验公式,利用它们可以求 出资料短缺地区的水文特征值。
3. 水文现象的地区性规律 气候因素的地区性规律对水文现象的影响。例如我国
河川径流量的分布受降雨量分布的影响,呈现出自东 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地区性规律。它综合反 映了确定性和随机性规律。
二、水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1. 成因分析法 利用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规律来解决水文问题。 通过观测资料和实验资料研究,建立水文现象与其影
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水文现象基本分析和水文 预报中应用广泛。
工程水文学 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中文名:工程水文学英文名:Engineering Hydrology2.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3.先修课程水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授课对象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务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5.课程的性质、作用、教学目标《工程水文学》主要是分析流域水文基本规律和实用计算方法,涉及水文数据采集、流域产汇流计算、水文计算等基本内容,属大学本科涉水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员对水文学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掌握水文学基础知识和常用计算方法,为后续涉水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6.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知识要点:水循环;水资源;水灾害;工程水文学内容;工程水文学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观看录像,讨论,答疑第二章流域径流形成过程(6学时)知识要点:流域:流域水量平衡;降水;下渗;蒸发;径流;水位;流量;水位流量关系重点难点:径流形成过程和影响要素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观看录像,提问,讨论,答疑,布置习题第三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8学时)知识要点:水源划分;土壤含水量;降雨径流关系;退水曲线;蓄满产流;下渗曲线;先损后渗;单位线;线性水库;马斯京根法重点难点:蓄满产流模型原理及推导,单位线方法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观看录像,演示实验,提问,讨论,答疑,布置习题第四章水文统计(8学时)知识要点:事件;水文随机变量;水文分布线型;水文统计参数;经验频率公式;重现期;矩法估计;适线法估计;抽样误差重点难点:抽样误差的概念和配线法估计水文分布参数的原理和步骤教学方法:利课前预习,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布置习题,提问,讨论,答疑,阶段测试第五章设计年径流计算(56学时)知识要点:供水保证率;三性审查;长系列法;水文比拟法;等值线图法重点难点:设计代表年法,水文比拟法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答疑,布置习题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5学时)知识要点:设计洪水和设计标准;特大洪水处理;设计值洪峰及设计洪量;设计洪水过程线;设计洪水地区组成重点难点:设计洪水概念;特大洪水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观看录像,提问,讨论,答疑,布置习题第七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6学时)知识要点:设计暴雨;点面关系;设计雨量;设计暴雨时空分布;设计土壤含水量;暴雨公式;推理公式重点难点:直接法推求设计暴雨及设计洪峰流量的推理公式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解,观看录像,提问,讨论,答疑,布置习题2。
工程水文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Ø 内 容:
1.1 水文学及其研究内容 1.2 水文学发展史 1.3 工程水文学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作用 1.4 水文现象的特性及研究方法
Ø 重 点:
✓水文现象的表现形式 ✓水文循环的定义和分类 ✓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水资源储量
96.53 %
0.94%
2.53%
海洋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
水多水少
水是载体和溶剂
Ø 水污染
流动的水具有能量
§1.1 水文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 水文学定义
研究自然界水的存在、分布、运动和循环变化规律,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水圈与大气圈、岩石圈、 生物圈的相互关系
作为水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水资源的 形成、分布、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旱灾害的形成、预 测预报、防治,以及水利工程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的 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水文水利计算技术
最活跃,地球可更 新淡水资源的主要
来源
1.74%
冰川 地下淡水 其他淡水
0.76% 湖泊淡水
土壤水
0.03%
大气水 0.001% 沼泽水
河水
生物水
Ø 水通过降水、下渗、径流、蒸发等水文现 象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所构 成的地球系统中周而复始地运动,维持了 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命形态
但自然或人为的一些原因,使得全球范 围内出现了许多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给 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带来 了极大威胁
工程水文学:研究水文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方 法,为给排水工程或其他有关工程的规划、设计、施 工、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主要包括水文计算、水 文预报和水利计算等内容
按研究对象分:河流、湖泊、冰川、河口、沼泽、 海洋、地下水水文学等;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拟在某河上修筑蓄水工程。
坝址断面水文站内有 1960-2022 年的洪水流量观测资料,如表 1 所 示。
历史洪水洪峰流量调查资料如下: 1878 年为Q =14720m 3/s, 1901 年为Q =22100m 3/s ,为 1901m m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 1942 年为 8400m 3/s 。
1878- 1900 年间其他洪水未能查清。
分析选定的典型 洪水过程如表 2 所示。
表 1 实测历年洪水资料统计表表 2 典型洪水过程14 15 16 17 18 20 24根据以上资料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线。
1960920011030018723019849812115840211570 1961 8500 100020 183600 1985 3248 38830 70148 1962 7512 90110 152990 1986 8421 97810 178650 1963 6524 13048 139820 1987 3264 38650 70024 1964 2100 25200 45360 1988 5671 68500 40326 1965 6325 76216 138620 1989 5421 65420 115980 1966 5412 58340 116800 1990 6487 76840 140020 1967 5486 65600 118490 1991 9120 105420 189683 1968 2400 28560 51840 1992 8845 103110 191020 1969 3241 39000 68950 1993 6124 73450 132180 1970 6245 74230 135620 1994 2456 29400 52850 1971 980 10264 21152 1995 3210 37920 68936 1972 1600 18250 35310 1996 8451 101220 182540 1973 3245 37932 70005 1997 6243 74102 133980 1974 6328 12350 136420 1998 8515 102150 183682 1975 3261 39950 70420 1999 6278 75300 135800 1976 2369 27450 51124 2000 3164 36890 67842 1977 1620 18430 34820 2001 2489 28960 54160 1978 2458 27856 52852 2002 1189 14260 25640 1979 1540 17580 33240 2003 6120 72340 129806 1980 1200 13420 25860 2004 4832 58010 103740 1981 5412 64520 116583 2005 1006 12042 21560 1982 3214 38500 68490 2022 3216 39480 686544890 5634 6572 6310 6150 5648 52604890 4560 4235 3980 3674 3325 30003980 3420 3146 2653 3130 3582 42001240 1652 2430 2880 3832 4430 41000 4 8 12 13 14 1618 20 244 8 10 124 810 12 14 18 249781、分别选取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组成计算样本,计算相应频率,绘制P-Ⅲ频率曲线;2、根据P-Ⅲ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3、频率计算成果合理性检查;4、计算放大倍比;5、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课件

洪水防治
模型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帮助预 测洪水,指导灾害防治。
水文参数与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1
多元回归
多元回归可以确定水文模型的重要参数。
2
贝叶斯方法
贝叶斯方法可以提供参数不确定性和模型预测方差的质量检查。
3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可以帮助确定模型的参数,同时通过遗传算法提高拟合程度。
地表水环境及其管理
1 从源头抓起
了解地表水污染的来源,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污染源。
2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来维持和保护地表水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文调节和水质净化。
3 政策与法规
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地表水生态和水质均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
地面径流及其计算方法
1
径流成因
雨水降落在地表,由于地表条件和地形不同,径流也因此产生差异。
探索工程水文学
欢迎来到我的《工程水文学》课件!本课程将由浅入深地介绍地表水环境、 径流计算方法、概率分布函数及其应用、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等方面的知识。
水文学简介
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形式出现,从 蒸发和降水到深入地下和地表径 流。
水文仪器
使用气象站,水位计和流量计等 仪器来测量和监测水资源。
洪水
洪水是水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涉 及对洪水发生原因和控制方法的 研究。
2
径流计算
确定径流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水量平衡法、单位线方法和机会雨量法。
3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是计算径流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大小和形状常常对多种水文问题产生影 响。
概率分布函数及其应用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常用于描述水文数据的波动,如每日降雨量、河流水位和流量。
伽马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本章计划1学时。
二、课程内容
1-1水文计算的研究内容
了解水文学、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
1-2水文计算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任务
了解水文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用不同阶段的任务。
二、课程内容
5-1概述
了解年径流的特点以及影响年径流、径流年内分配的因素。
5-2具有长期实测资料的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了解水文资料的三性分析的内容,掌握设计年径流的计算。
5-3具有短期实测资料的设计年径流计算
掌握参证变量应具有的条件、如何利用相关法进行资料展延,了解资料展延时应注意的问题。
5-4缺乏实测资料的设计年径流计算
二、课程内容
7-1概述
了解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内容。
7-2暴雨特性分析及暴雨资料的审查
了解暴雨的时空分布特性的表示方法。
7-3设计面暴雨量的推求
掌握直接法和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的步骤。
7-4设计暴雨的时、空分布
掌握典型暴雨选择原则、理解同频率设计暴雨量控制法的思路以及设计暴雨等值线图的推求。
2-6径流的形成过程
理解径流的表示方法和影响径流的因素,重点掌握径流的形成过程。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降雨、蒸发、下渗机理,径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径流的形成过程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2-2、2-3
第三章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位及流量观测的原理与方法。本章计划学时4学时。
6-3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掌握典型洪水过程线选择的原则及采用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步骤。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难点:特大洪水频率的计算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6-1、
第七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运用降雨径流关系图及蓄满产流方法计算径流量。并对下渗产流及超渗产流有所了解。同时掌握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要求学生掌握具有较充分暴雨资料情况下推求设计暴雨以及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本章计划学时6学时时
理论实践合计
1第一章绪论22
2第二章水循环和径流形成44
3第三章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6410
4第四章水文统计的基本方法66
5第五章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86
6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68
7第七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68
8第八章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64
合计44448
掌握直线相关法的步骤,了解曲线相关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矩法皮尔逊Ⅲ型分布参数估计方法、配线法的步骤及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形状的影响。
难点: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理论频率曲线、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4-1、4-2
第五章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资料情况下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本章计划学时4学时。
3-5泥沙测验及计算
了解泥沙测验的内容及断面输沙量的计算。
3-6水文资料收集
了解水文资料收集的途径。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流量测验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流量测验的原理和方法、水位流量关系的建立。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3-1
第四章水文统计的基本方法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适线法及相关分析方法,了解水文计算误差产生原因及分布特点。本章计划学时6学时。
难点:暴雨径流相关图法设计净雨的推求、经验单位线法汇流计算。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7-1、
第八章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特点,掌握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步骤。本章计划学时4学时。
二、课程内容
8-1概述
了解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特点。
8-2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
理解暴雨公式及其参数推求,掌握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暴雨时程分配、设计净雨计算。
7-5设计净雨的推求
了解径流系数法推求设计净雨,流域蓄满产流方式,掌握暴雨径流相关图法、初损后损法推求设计净雨。
7-6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理解等流时线法汇流计算,掌握经验单位线法汇流计算、地下径流汇流计算。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暴雨径流相关图法设计净雨的推求、经验单位线法汇流计算。
二、课程内容
3-1水文测站
一般了解水文测站的任务、水文测站的分类,水文站网的布设,重点了解水文测站的布设。
3-2水位观测
了解水位观测设备,水位观测方法,以及观测成果整理。
3-3流量测验
了解测流仪器,掌握流量测验的原理和方法。
3-4流量资料整编
了解流量资料整编工作的任务,整编成果,掌握建立流量水位关系的原理和方法。
练习:5-1
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设计洪峰及设计洪量的计算,以及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方法。本章计划学时4学时。
二、课程内容
6-1概述
了解设计洪水的概念,我国现行的洪水设计标准。
6-2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
理解洪峰流量频率计算选样方法、资料审查内容,掌握特大洪水频率的计算,统计参数的确定,了解计算成果的抽样误差与安全修正值的关系。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文名称:工程水文学
二、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Hydrology
三、课程编码:ZB0610320
四、课程性质: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水文学》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水文测验技术和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具有不同资料条件下进行水文分析和计算的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2河流和流域
了解河流和流域的有关概念和特征参数的含义。
2-3降水
了解降水的成因和分类,降水观测的仪器、观测方法以及如何描述降雨特征,掌握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2-4蒸发
了解蒸发的物理机制,理解水面蒸发量的确定方法,掌握流域总蒸发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5下渗
了解下渗的物理过程,下渗量的测定方法,掌握霍顿公式。
1-3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文现象的3个特点。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水文计算的任务。
四、思考与练习
无
第二章水循环和径流形成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水文循环及水量平衡方程,掌握河流降水、蒸发、下渗及径流等过程的特点。本章计划3学时。
二、课程内容
2-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了解水文循环、水量平衡方程。
4-4水文频率分布曲线
掌握经验频率曲线、理论频率曲线的概念及其绘制、频率与重现期的概念及其关系。
4-5皮尔逊Ⅲ型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掌握矩法、三点法皮尔逊Ⅲ型分布参数估计方法、了解权函数法皮尔逊Ⅲ型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4-6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配线法
掌握-配线法的步骤及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形状的影响。
4-7相关分析
二、课程内容
4-1概述
了解水文现象的必然性和随机性,针对随机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4-2概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频率和概率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4-3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极其统计参数
掌握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概率分布的概念及其关系,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了解水文频率计算为什么用频率格纸。
了解水文比拟法应用的条件,掌握等值图法推求设计年径流方法。
5-5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
了解设计代表年法、实际代表年法的应用原则,掌握两种方法设计年内分配的计算。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具有长期实测资料的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相关法展延序列
难点:设计代表年选择及年内分配计算
四、思考与练习
8-3设计洪峰流量的推理公式
理解推理公式的基本形式,掌握推理公式试算法推求设计洪峰流量的步骤。
8-4设计洪峰流量的地区经验公式
了解设计洪峰流量的地区经验公式。
8-5设计洪水过程的推求
了解时段综合单位线推求小流域设计洪水的发展。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8-1、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概率论、水力学
后续课程:水利计算
八、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
教材:任树梅、朱仲元:《工程水文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叶守泽:《水文水利计算》,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詹道江、徐向阳、陈元芳:《工程水文学》,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