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球与地图》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球与地图》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球与地图》(2024·全国新课标)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等值线图判断聚落分布特征)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024·福建)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

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A.①B.②C.③D.④(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

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

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

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等值线图判读/水文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透明度B.流量C.营养盐D.流向4.(等值线图判读/水文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A.底泥扰动上浮B.水位涨落携带C.表层水流汇集D.河川径流输入(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

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

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

.
30
原理: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
两点的
大圆的劣。弧长

判断图中各点之

间是否为最短距
离:
A
B
• AB
• CD • 甲乙
CD
.
31
原理: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
两点的
大圆的劣。弧长
甲 图中甲乙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
32
2.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
归纳要点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
.
9
特殊经线
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 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 东。经
20°W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 为西半球
160°E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 西半球,以西 为 东半球
.
10
[巩固练习]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30°W20°W10° W
ⅰ 往东时: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由Q到M) ⅱ 往西时: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由M到Q)
N
Q
M
F
S
.
36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C )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
度(0°经线) 作 西经(W) 西半球的分界线
纬度(0赤°道纬线)作向 北189南各00°向分°
北纬(N) 南纬(S)

中考地理复习 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1.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中考地理复习 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1.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160°E经线和20°W
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南纬都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
半球的划 分
在南半球,北纬都在北半球。具体 见下图
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 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 半球。具体见下图
考点2 地球仪和经纬网(重点)
考点3 地球的运动(重点)
拓展延伸
正确演示地球公转
1.确保所演示的“地球”和表示太阳的光源在同一平面,且“太阳光

可以照向四周。 2.所演示的“地球”公转的轨道为圆或椭圆,公转时地轴始终与轨道
面呈66.5°的倾角。 3.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考点3 地球的运动(重点)
(2)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日影长短及朝向 的变化。
应用
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 有广泛的用途
考点2 地球仪和经纬网(重点)
提分技法
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
1.方格状经纬网图
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①东经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向西度 数增大;②北纬向北度数增大,南纬向南度数增大。例如,下图中①点 的经纬度是(40°N,90°W),②点的经纬度是(10°S,60°E)。
圈(除南、北极点外)
一个经线圈
长度
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变短
每一条经线长度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 方向
南北 方向
关系 互相平行
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考点2 地球仪和经纬网(重点)
3.纬度与经度
纬度
图示
经度
起始线
赤道 (0°纬线)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一:地球和地图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一:地球和地图

再见
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 线,
节气为 冬至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 线,
此时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 北极圈以内出现 极昼 现象
D 北半球昼 短 夜 长 。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现象
9、10、11月 为北半球秋季
C
C: 9 月 23 日, 12、1、2月为
节气为 秋分
, 北半球冬季
太阳直射在 赤道 ,
此时全球 昼夜平分 。
经线
形状
圆圈
半圆
长度特点 指示方向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缩短
东西方向
等长 南北方向
度数划分 赤道为0°,向北、 向南各划分90°
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 向西各划分180°
字母代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赤道 东西半球:20°W和160°E
纬线和纬度
60° N 30° N 0° 30°S
五带的划分
学习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你能够总结出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A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还是断开的? 闭合 B 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海拔高度还是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 C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数值是否相等? 相等 D 在图中相邻等高线高度差是否一致,一致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A
昼夜平分
极昼
B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C
极夜
昼短夜长 D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的判断:
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夏至(6.22)后到冬至(12.22)
春分(3.21)后到秋分(9.23)前, 前,昼变短,夜变长;

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

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2 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E、 F、G、H八点的经纬度坐标: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 F________ ; G________;H________。 (2)若图丙中自转方向与现在 相反,则E、F两点的经纬度坐 标 : E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 │ 知识框图
知识框图
第1讲 │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 考纲考向 考纲考向
【考纲概览】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考向定位】 1.以经纬网图切入,考查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 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 2.以区域经纬网图切入,考查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 征。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 5 [2010· 长 春 模 拟 ] 2010· 长 春 模 拟 从 甲 地 (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 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一直向东北走
第1讲 │ 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与范围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 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AB 。若 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 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 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千米 (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较全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较全

14
(1)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 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
2021/7/17
15
(2)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 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 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 北极点逐渐增大。
27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

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点

方向。
解析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定位置、划分半球是解题的
关键。
答案 (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E)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 米(或千米)
B
A
C
2021/7/17
左图中A和B同在一经线 圈上,A到C同在一纬线圈 上 A到B、A到C的最近距 离的方向分别是:
A到C的最近距离的方向 应该是先向东北,再向东, 最后向东南
பைடு நூலகம்35
3、最短距离:其它的情况(难点)
A
B A、B两点都位于北半球
且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2021/7/17
A点到B的最短距离是: 先东北,再东南
10
(3).特殊纬线
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 低中纬度分界线。
60°: 高、中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
90°: 南北极点。
23°26′: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太
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地球和地图(共39张PPT)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地球和地图(共39张PPT)

稀疏

的是__________。
从C到A
考点聚焦
┃地形图的判读
(3)判断地表形态
示意图
等高线图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降低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___升__高___
地形判断
山峰
________
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
___山_脊____
考点聚焦
┃地形图的判读
和西经的__1_80_°__是重合的
半球 划分
___赤__道___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赤道以北为___北___半球,以南为
_南___半球
__2_0_°__W__和1_6_0_°__E_的经线圈是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20°W向______东__至
160°E为东半球,20°W向______至 西 160°E为西半球
答 案 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最南和最北的纬线; 南北极圈: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度数最低的纬线; 0°经线和18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和160°E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考点聚焦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考点聚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着__地__轴____的旋转运动。 2.方向:_自__西__向__东_____;面对北极看为逆__时__针____, 面对南极看为___顺__时_针____。
纬度 ___赤__道___(0°纬线)
经度 _本__初__子_午____线(0°经线)
度数 划分 和符号 表示
从称赤为北道9北极0向°纬和N北(南_、_极_向_都)南9和0为各°南_分纬__S为(___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复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复习题(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 自西南向东北B. 自东北向西南(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水源充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

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河流由南向北流B. 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 村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答案】 B【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河流既有自北向南流,也有自西向东流;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北高南低,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3.地球的形状是()A. 正球体B. 不规则球体C. 圆形D. 椭圆形【答案】 B【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一、考点透析与典型例题< 一>、地理空间定位及经纬网知识的应用重要纬线及其穿过的地方100° E青海湖中部、横断山区105° E四川盆地中部、家古中部120° E中西伯利亚咼原东部、内家古咼原东北部、大兴安岭、渤海湾中部、山东半岛西部、台湾岛西侧水面、澳大利亚西部地区90° W北美中部(穿过苏比利尔湖中部、密西西比河入海口附近)、尤卡坦半岛西部60° W南美中部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重要国家纬度范围经度范围位置特征4° N (南部大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中国陆21 ° N)—74° E—135° E纬度地带的东半球54° N印度8° N—33° N72° E—97° E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日本(四大岛)31° N—46° N130°E —145° 30' E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德国48°30'N —55° N 6°E—15° E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俄罗斯43° N—78° N28° E—170° W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美国(本土)25° N—49° N125° W—73°W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巴西34° S —5°30'N74° W—42°W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埃及21 ° 30'N —31 ° 30'N25° E—35° 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澳大利41 °S —113° 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亚10°30'S153°30'E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附:我国南/北极科考站地理位置长城站(66°13'S, 58°58'W 位于乔治王岛上,中山站(69°22'S, 76°22'1 位于拉兹曼丘陵,黄河站(78 ° 55'N, 11 ° 56'E)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经纬网知识的应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经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如右图,为南半球,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则,A在西,B在东,B在A的东方。

典型例题例一、读图,判断A在B的____________ 方向。

170°W 170° E分析:因为A在170° W——• ----------------------- 20°NTZ----- ---------- •—10°SI B •例二、读材料回答有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 W 40° N)起飞,以每小时1110Km勺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飞行一周。

因故在中国四川内江市( 29.5 ° N)降落。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江市的经度是。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飞机是沿经线圈在飞行,即费城和内江市各自所在的经线就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两经线数字之合为180。

又因为飞机是沿经线在飞行,所以遵循每飞过1°对应的实际距离是111Km故本题得解。

答案:(1)、105° E(2)、时间t =(50+60.5) *111/1110 〜11 小时(3)、俄罗斯、蒙古<二>、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其比例值愈大,比例尺愈大。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面积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在经纬网地图上,可利用纬度差来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再求算比例尺。

一般说来,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 _______________ 、飞机飞行了小时。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机途径的国家高凸谷低凸脊缓坡稀陡坡密陡崖密成线一条,鞍部两山头好似眼镜桥。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绘制方法:⑴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⑵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纵坐标;(3)量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交各点距离,并平移到坐标图上;(4)用平滑曲线连结各点。

判读方法:(1)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2)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3)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反映。

4、典型例题例一、读下面地形图、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种类是判断理由是:海拔高度在—米以上,以下;相对高度在米以下。

(2)、河流的大致流向为图中A、B两点的距离是1厘米,地面实际距为—米三处在处建坝工程量最小,估计坝高不超过米。

分析: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

第一问要通过判读海拔高度和估算相对高度判定该等高线图表示的是丘陵地形,其海拔最高低于500米(3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70米。

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

注意河流的南段所在河段是从南向北下降 (等高线向高程更高的地方弯曲表示出谷)。

A、B两点的图上距离1厘米,则实际距离是1除1 収厘米,即400米。

第三问有关水库坝址的选择,关键是要选择地4000 —形最峡窄的河谷、同时上游有较大范围流域的集水区域,故应选择D点最适合。

坝高的估测应考虑整个上游流域最低点和最高点的海拔,以及坝址处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海拔。

坝过高则溢水,坝过低则库容不充分。

此坝高不应超过20米,主要是D处东南面海拔高度的限制。

例二、读图A,完成下列要求图B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3)、图示流域降水丰富,计划修建一个小水电站。

仅此地形考虑,比较C、D E图A (1)在图A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米。

(2)在图B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 N 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

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取取信息判断地形起伏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第(1)主要考查等高线数值的判断。

图中有四个较大的山头,以300米等高线为基线,数一数它到四个山顶间相隔几条等高线,相差最多的地势最高。

第(2)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一般步骤是:①在绘制地形剖面图的长方形方框左侧作高度表;②把AB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转绘在地形剖面图的基线上并画出相应的对应点;③在地形剖面图上把各垂直对应点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绘图。

第(3)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了解。

根据地形坡度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案,地势陡峭处宜植树造林,坡度较大处宜种植经济林,平缓处宜发展种植业。

从等高线图上可以看出350米和250米是较为明显的分界线。

第(4)具体考查水库坝址的选择,选址的基本要求是:工程量尽可能小,库容量尽可能大。

【答案】(1)H位置见图C, 600 —649(2)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正确(见图D)(3)M 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见图D)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

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

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4)见图C 例三、读断崖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断崖E的高度是。

(2)、断崖顶部的高度为。

分析:本题的两个问题很容易混淆,要认真区分。

断崖E的高度是指崖顶到崖底的相对高度,断崖顶部高度是指海拔高度,但都是一个取值范围,不是固定数值。

断崖的高度可以根据公式“(n-1 H<(n+1)进行计算,其中n指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指等高线间距。

断崖顶部的高度是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等高线到下一个较大数值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答案:(1)、150WA HV 250(2)、250<h v300<三>、时间计算图C 图D的的d”⑴、地方时定义:地方时是把当地当天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00),并以此为标准的时间**注意: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晚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②、地方时的换算关系是:1h/15 ° ;4m/1°; 4s/1 '。

“东加西减”③、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 日期相应退一天。

④、根据经度差计算地方时时为了减少计算失误,常常采用回避180°经线的办法,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计算:最晚⑶典型例题:已知10° W勺地方时为5:00,贝U 75° E的地方时为分析:从上图可知10° W的时间晚,75° E的时间早。

只要要求出两地间距,再根据“地方时换算关系”换算就可以得到两地的时间差,即:(10+75)°X 4m/1°=时间差,再把这个结果加在10° W勺时间上就得到答案。

所以,答案为:5:00+[(10+75) °x 4m/1°] = 10:40。

区时(1)、时区的划分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