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基础开挖施工报告

合集下载

水库大坝坝肩坝基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水库大坝坝肩坝基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水库大坝坝肩坝基开挖支护施工方案目录1项目概况 01.1概述_ 01.2工程地质条件 01.3主要工程量 (1)1.4结构特点 (2)2 准备依据 (3)3 平面图 (3)3.1道路布局 (3)3.2施工送风 (5)3.3施工电源 (5)3.4施工用水 (5)3.5施工排水 (6)3.6施工通风 (7)4 主要施工方法 (7)4.1坝肩开挖_ (7)4.1.1 坝肩开挖划分及施工顺序 (7)4.1.2施工过程 (7)4.1.3 开挖施工方法 (7)4.2坝基开挖 (10)4.2.1 开挖作业流程 (10)4.2.2 施工方法 (10)4.3注浆平孔开挖 (14)4.4施工交通保障 (15)4.5.爆破设计方案 (15)4.5.1 _ _预裂(光面)喷砂 (15)4.5.2缓冲孔爆破 (19)4.6基本处理 (19)4.6.1 孔、槽的加工 (19)4.6.2断层、破碎带或弱夹层的处理 (19)4.7配套工程建设 (20)4.7.1 概述 (20)4.7.2 地脚螺栓施工工艺 (21)4.7.3 锚桩施工 (21)4.7.4 喷射混凝土施工 (22)4.7.5 坡植槽混凝土 (23)4.7.6 预应力锚索 (23)4.7.7防护网施工方法 (29)4.7.8 排水孔施工 (30)5 进度和资源分配 (31)5.1时间表 (31)5.2设备配置 (31)5.3人员配备 (32)6质量保证措施 (33)6.1开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3)6.2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4)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 (36)7.1施工安全措施 (36)7.2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1)7.3不利地质断面开挖安全措施 (41)下库大坝坝肩坝基开挖支护施工方案1项目概况1.1 概述_红坪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坝坝址位于定坑口下游约350m的峡谷中。

坝址区内河流自西向东流,经过坝址后转向东南。

河谷狭窄,轴线两侧坡度均高于左岸标高60-65°,低于185m标高约40°;下库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5 m,坝轴线长181.25 m,河床段坝基高程111.0 m,最大坝高74.5 m。

大坝趾板、引水渠开挖施工-基础处理

大坝趾板、引水渠开挖施工-基础处理

基础处理6.1工程概况本标段基础处理工程包括趾板区的断层、剪切带、溶洞的清挖与回填混凝土,软弱基础面的保护、勘探孔、洞的回填。

主要工程量见表6-1基础处理工程量表表6-11.2 施工准备1.2.1 临建设施为满足本项目施工需要,正式施工前先完成如下临建设施搭建。

(1)砼搅拌站:在12-1#公路临近左岸趾板位置设置2台0.5m3/h 砼搅拌机。

(2)施工用水:采用1台3K-9抽水机从清江中抽水,供砼搅拌、回填灌浆等施工用水,基岩面清洗、砼养护、喷砼施工用水可由业主在2001年底前形成的主供水管上接管引水至施工区。

(3)施工用风:直接从开挖钻孔供风干管接支管至施工点。

(4)施工用电:从施工供电线上引接。

(5)制浆站、水泥仓库、砂石料堆放场:均紧邻砼搅拌机设置。

临建设施具体布置详见第二章“施工总布置”和“大坝左岸趾板开挖施工总布置图”(图号:BAJU-SBY076-01)。

1.2.2 材料准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基础处理工程开始前应事先准备施工所需材料,425#普通硅酸盐水泥、φ28钢材及砂石料等材料提交材质检验报告及进行现场抽样检验,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2.3 施工机具准备为满足基础处理施工需要,配备砼振捣器4台,变频机2台,电焊机1台,以及手风钻3台,胶轮车10台等。

机械设备配置详见第八章表8-1。

1.3施工程序1.3.1 地质缺陷处理(1)断层、剪切带的开挖、清理→基础面清洗→监理验收→锚筋孔打孔→灌砂浆→插锚杆→砼回填(2)趾板区软弱面的清理→清理面监理验收→锚筋孔打孔→灌砂浆→插锚杆→喷砼(3)溶洞开挖、清理→监理验收→砼回填→回填灌浆打孔→监理验收→灌浆→打检查孔、检查、监理验收1.3.2 勘探孔、洞回填(1)勘探平洞清理→监理验收→砼回填→回填灌浆打孔监理验收→灌浆→试验、检查、监理验收;(2)勘探孔清洗→监理验收→M10砂浆回填→监理验收。

1.4 施工方法1.4.1地质缺陷及勘探洞开挖、清理对于断层破碎带、剪切带,根据岩石的破碎程度,采用人工撬挖、1.0m3反铲直接挖除或小炮松动爆破后人工、反铲挖除。

第10章-坝基开挖与支护-正稿

第10章-坝基开挖与支护-正稿

第10章坝基开挖与支护10.1简述xxxx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xx县xx乡xx村附近的粗溪中游,距离xx县城关约50km,田螺坪进口距离xx县城关约49km,丰收出口距离xx县城关约17km,莒溪出口距离莆田城关约30km。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00km2。

枢纽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岸边式溢流道、xx至丰收隧洞和丰收至莒溪隧洞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7.5m,坝顶长381.95m。

坝址位于xx村下游1.2km处,河谷呈“V”型,两岸山体略显不对称。

河流流向北西,河床宽15~28m,河床底高程149~154m,河边弱风化基岩出露。

左岸山体地形较平顺,地表坡度30°左右。

右岸山体受上、下游冲沟切割,地形凌乱,在220m高程以上山体较单薄,地形坡度245m高程以下35~40°,245m以上地形较平缓。

正常蓄水位245m时,河谷自然宽300~385m。

坝址基岩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燕山晚期钾长花岗岩,两种岩性以石拱桥上游北北东方向为分界,接触面呈高倾角,接触较好。

河床发育两条辉绿岩脉,宽0.2~1.0m,与母岩接触较好。

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坡残积含碎石粘土或粉土,一般厚1~4m。

河床有少量冲洪积砂卵砾石,厚度小于2m。

河流右岸石拱桥下游100m以下发育有一级阶地,阶面高出河水面8m。

阶地冲洪积堆积呈二元结构,上部为粉细砂粘土厚4~5m,下部为含卵砾泥质砂土等,厚5m。

趾板沿线地形坡度左岸18~30°,右岸25~35°;地表坡残积含碎石粘土层厚左岸1~2m,右岸1~3m;河床宽约20m,河床最低高程约152m,砂卵石层0.5~1.0m;左岸165m高程以下,右岸170m高程以下地表弱风化基岩出露。

趾板基岩岩性为侏罗系南园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辉绿岩脉βμ1、βμ2宽0.2~1.0m,高倾角与母岩接触良好。

左岸建基面170m高程以上岩体较完整,为Ⅱ~Ⅲ类岩体;左岸170m高程以下,右岸175m高程以下及河床中高倾角一组节理很发育,岩体完整性差,但节理多闭合,嵌合力较好及基本不透水,为Ⅲ类岩体;右岸175m高程以上,弱风化表层岩体中倾角节理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局部岩体破碎,岩体主要为Ⅲ类,局部Ⅳ类。

水利工程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含爆破)

水利工程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含爆破)

一、土石方工程(一)土方开挖工程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包括大坝坡面、上坝公路及各建筑物的基础土方开挖和护坡干砌石拆除,累计工程量7991m3。

1、施工程序:测量放样→表层清理→开挖→出碴或堆放→整坡、修正→验收合格2、开挖工程动工前,必须实测开挖区的原始断面图、或地形图;开挖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收方断面图或地形图,使之符合设计断面;开挖工程结束后,必须实测竣工地形图,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并经设计、地质、监理和业主验收认可,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3、基础开挖应根据设计与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进行测量定线,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及时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

上述测量情况均应整理于《测量复核记录》作为复核依据。

4、土方开挖自上而下进行。

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主要是场地清理,此项内容包括原有设施拆施拆除、植被清理、树根挖除、表土开挖,这部分土方开挖作为弃土处理,用自卸车外运至业主和监理指定的弃土场地;另一部分是开挖利用土,这部分土方经监理认可后用于坝体或其它建筑物填筑。

5、该工程的坝坡大的土方量及基础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坝坡局部小方量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坝上土方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运输,其它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人工修整基底和边坡。

建基面以上预留10~2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同时清除机械开挖之松动部分,以减少对原状基础的扰动,保证建基面的整体性。

6、坝坡、建筑物基础土方开挖结束后,应及时提请业主(监理)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前施工单位应认真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作好自检工作。

(二)石方开挖本工程石方开挖主要包括大坝护坡脚齿槽、溢洪道、上坝公路、隧洞进口、的石方开挖,累计工程量5568.1m3。

1、施工程序:施工时分层分区组织“钻、爆、挖、运”机械化流水作业。

作业程序:爆破设计→测量→布孔→钻孔→装药、爆破→挖运出碴2、开挖工程动工前,必须实测开挖区的原始断面图、地形图,并确定开挖厚度,调查岩石性质,进行爆破设计,报监理审批。

大坝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大坝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6.1 概述本工程土石方工程主要是:拦河大坝的土石方明挖、灌浆平洞石方洞挖、右岸永久上坝公路的开挖、进水口的土石方开挖等。

6。

2土石方开挖施工6。

2.1 开挖区地形、地貌舟坝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舟坝镇下游约0。

5~1。

5km的河段上。

河道由N10°E方向进入坝区转至S60°E方向,在坝址下游急转弯呈N30°W方向经厂区而流出枢纽区,形成向SE凸出的河弯地形。

左岸的河弯山体,有利于引水导流系统的布置。

坝址岩层产状一般N25~30°E/SE<22-28°,河流为横向河谷,断面为基本对称的“V”型,在420m高程以下,两岸为陡缓相间的阶梯状谷坡。

陡坡35—45°,上部谷坡左岸为一N30—40°W方向陡崖,坡度70—80°;右岸为陡缓相间的阶梯状谷坡,陡坡75-85°,缓坡40—50°,平均坡度60-70°。

枯水期河水面高程372。

6m。

水面宽40-60m,水深2-6m;水库正常蓄水位429m时,河面宽约156m。

引水、导流洞布置在左岸横穿向SE凸出的单薄山脊。

厂房位于河湾下游左岸,其后山坡自然坡度约30—40,在石址处地形坡度较缓.6.2.2 开挖原则和有关问题6.2。

2.1 开挖原则(1)开挖遵循分期、分区、分层、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2)开挖施工满足总进度计划要求;(3)开挖顺序和开挖方式与出碴道路和施工作业面协调,并保证施工道路的布置合理,交通通畅;(4)合理利用截流前期开挖左、右岸坝肩,进水口的开挖,缩短基坑开挖直线工期.6。

2。

2。

2 有关规定(1)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外,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的距离。

(2)开挖工程的植被清理,须挖除树根的范围应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的距离。

柏叶口水库大坝基础开挖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

柏叶口水库大坝基础开挖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

此要求 具体爆破控制措施如下 : 1 炮孔不得穿入距水平建 () 基面 1 的范围 ; .m 2 炮孔装药 直径不应大于 4 采用梯段 0mm; 爆破方法 。( ) 2对节理裂 隙不发育 、 较发育 、 发育和坚硬的岩 体, 炮孔不得穿人距 水平建基面 05m的范围; . 对节理裂隙极 发育和软弱的岩体 ,炮孔 不得穿人距 水平建基面 07m的范 . 围。( ) 3 炮孔与水平建基 面的夹角不应大于 6 o炮孔装药 直 o,
次开 挖相结合 的原则 , 同时优化爆 破参数 、 合理地 组织机械 进行施工 , 就能保证又好又快地进行 基础开挖。爆破后石渣 采用挖机装 自卸汽车后 , 能用 于坝体 的填筑料运至临时堆 将 放 区堆放 , 能用 于坝体 的填筑料运至业主指定的弃渣 场。 不 坝基开挖主要机械设 备及人员配置见表 1 :
次堆石填筑基础 区的开挖后 , 紧接 着 就 进 行 次 堆 石 的 填筑 施 工 , 证 了坝 基 开 挖 对 次 堆 石 的 填 筑 施 工 保 进 度 的影 响 减 小 到 最 低 程 度 。2 1 00年 6月 3 t 0 E次
堆 石 填 筑 至 拦 洪 高 程 , 利 地 完 成 了一 期 的 施 工 任 顺
机 械 工 修理工 技 术 人 员 劳 力 工 及 辅 助 人 员
人 人 人 人
3 0 6 6 4 0
机 械 作 业 机 械 维 修 技 术 管 理 和 质 量 控 制 劳 力 活 及 辅 助 作 业
[ 稿 1期 ] 0 10 — 1 [ 回 日期 ] 0 1 0 — 0 收 5 t 2 1- 5 3 修 2 1- 6 2 [ 作者简介 ] 肖冰 , 17 男,9 3年生 ,9 6年 山西省水利 学校毕业 ,0 9年河海大学毕业 , 19 20 助理 工程师 。

大坝基坑开挖及填筑施工方案

大坝基坑开挖及填筑施工方案

黑河宝瓶河大坝枢纽工程协议编号:BPH-T-SN01大坝基坑开挖及填筑工程施工方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黑河宝瓶项目部2023年5月12日1 工程概况宝瓶河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顶高程2528.60m,最大坝高93.60m,坝顶宽8.0m,坝顶长148m,大坝基坑开挖总长约270m,平均宽度50m,河床含漂石砂卵砾石层厚13.6m。

坝体上游坝坡1:1.45,在高程2527.00m接防浪墙,防浪墙断面为“L”型重力式挡墙型式,墙顶高程为2529.80m,高出坝顶1.2m,上游河床段趾板采用砼高趾墙结构形式,高趾墙为重力式,最大高度为11.4m,在其底部进行帷幕灌浆,同左右岸趾板防渗帷幕连接,形成封闭的垂直防渗体系,坝体下游坝坡在高程2497.00m和高程2467.00m处各设立一级2.5m宽的马道,高程2497.00m以上的坝坡为1:1.5,以下的坝坡为1:1.4。

后坝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3D)。

坝体上游侧设水平宽度分别为2.0m和4.0m的垫层料(2A)和过渡料(3A)。

其后为堆石区(3B)。

坝前砼面板采用C30砼,面板底部最大厚度为56cm,顶部最大厚度为30cm;在面板上游侧2480.0m高程以下设立上游铺盖。

坝体底部最大宽度为253.24m。

坝体填筑工程总量117.28万m3(其中上游铺盖6.6万m3,后坝坡护坡干砌石8260 m3)。

重要工程量见表1表1 重要工程量表2编制依据(1)黑河宝瓶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开挖总平面图(GSY-1007-0945-42-2-01);(2)黑河宝瓶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开挖横剖面图(1/7~7/7);(3)黑河宝瓶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开挖纵剖面图(1/5~5/5);(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 49-94);碾压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23);(5)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编制原则(1)充足运用我局现有的机械设备,配备满足施工强度规定的坝料开采、坝料运送、平整碾压、挤压边墙等所需要的施工设备,并考虑设备的备用和有一定的富裕量;(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工艺,满足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3)配备满足现场工艺实验和材料实验的实验仪器、设备,配备相应资质的实验人员,以满足现场实验与质量控制规定。

第06章 主坝坝基开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

第06章  主坝坝基开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

第6章主坝坝基开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6.1概述6.1.1工程概况下水库坝轴线长483.14m,坝轴线自左岸B1点S65°E至谷边C1点,以S20°E折向右岸,坝轴线夹角88°42’。

大坝最大清基宽度约为195m。

心墙齿槽底宽约5~18m,上下游坡比均为1:1,齿槽最大开挖深度约20m。

坝基开挖主要工程量见表6-1。

表6-1 坝基开挖工程表6.1.2地质概况坝址左岸为一EW向的山嘴地形,沿轴线方向地形平缓,坡角约10~20°,该段山体单薄,正常蓄水位处宽65~85m。

高程55m以下为会坞水库,沟谷宽阔,谷底高程44.70~53.0m,坝轴线下游35m处,现为会坞水库挡水土坝,坝顶高程55m,坝顶宽10m。

坝址右岸为一浑圆山脊,走向NE,地形坡度30~35°。

坝基岩性为中厚层岩悄砂岩夹中~薄层状粉砂质泥岩,两岸地层产状与地形基本一致,左岸:N30~60°E,SE∠8~20°,右岸:N30~50°E,NW∠20~38°。

另有多条呈NWW~EW走向的花岗斑岩脉侵入,宽度为10~15m,地表呈褐红色,土状或砂粒状,全风化。

坝址覆盖层分布不均,左岸(60~80m高程)覆盖层浅薄,近坡脚处厚1~3m,主要为残坡积层;60m高程以下缓坡及谷地为下蜀组含砾粘土,自上而下逐渐增厚,厚度 2.77~12.17m不等;右岸基岩裸露。

坝址区为一平缓的向斜构造,左、右两岸地层产状对称,右岸地层倾角陡于左岸。

断裂构造不发育,且多与坝线正交或斜切,断层宽一般为0.25~0.5m,层面节理及陡倾角节理发育,且多为铁锰质渲染。

坝址区岩体风化主要受岩性及岩脉控制。

左坝肩砂岩全风化下限为0~3.66m,强风化下限为6.9~22.44m;谷中全风化下限:砂岩为0~8.5m,花岗斑岩脉为10.36~18.5m,强风化下限:砂岩为 5.1~14.85m,花岗斑岩脉为21.53~38.0m;右坝肩砂岩强风化下限为6.4~9.8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黑河三道湾电站大坝工程(合同编号:SDW-CI-3)大坝基础开挖施工报告浙江省水电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甘肃黑河三道湾水电站枢纽土建工程项目部二00六年四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张掖黑河三道湾水电站工程位于黑河干流上游大峡谷的夹道沟至柳树园河段,主河道长21.035km。

工程以发电为主,装机容量112MW,属三等工程。

工程区属甘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所辖。

距张掖市西南方向约150km。

本标段工程由大坝、泄洪系统、引水发电隧洞进水口等建筑物组成。

水库总库容456万m3,其坝型为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48.7m,坝顶高程2373.7m,坝顶长度105m,泄洪系统布置在右岸山梁上,由正常溢洪洞、非常溢洪洞及泄洪排砂洞组成,溢洪洞为城门洞型断面(Ⅳ类围岩:宽×高=9×12.02m,Ⅲ类围岩:宽×高=8.6×12.02m),导流洞与永久非常溢洪洞以龙抬头的形式相结合;泄洪排砂洞也为城门洞型断面(宽×高=8×12.36m);引水隧洞长9.35km,断面形式为圆形,洞径5.8m。

电站总装机112MW,年发电量3.89亿kwh。

坝趾区为高山峡谷地貌,河谷为深切的“V”字形峡谷,河道弯曲,平面展布呈凸向右岸的“S”型,河水面宽一般为30~40m,两岸地形陡峻。

坝趾区出露的地层岩性有奥陶系的蛇纹岩、片状砾岩、变质砂岩以及第四系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沉(堆)积物。

坝段范围内河床覆盖层厚度18.6~19.25m,为冲洪积成因的块石砂卵砾石,结构松散,含有较多的孤块石,个别粒径可达数米,富水性和透水性极好,渗透系数为100~150m/d。

构成坝基的岩石为蛇纹岩、片状砾岩、变质砂岩,岩性均致密较坚硬。

二、施工程序及施工布置一、施工程序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开挖量大且集中,因此选择自上而下开挖程序,即先开挖岸坡后开挖基坑,其具体步奏如下:1) 2005年5月10日~2005年11月20日进行左右坝肩开挖。

2) 2005年5月10日~2006年4月20日进行左右岸趾板开挖。

3) 2005年11月20日~2006年4月20日进行基坑开挖。

二、施工布置地基开挖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开挖左、右岸坝肩,先坝肩后趾板,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同时上层开挖配合泄洪洞进口明挖及坝头公路的开挖。

截流以后,将河床部位作为第二期进行,开挖时先在坝基上、下游开挖边线外各挖一条集水沟排水,然后按先挖趾板部位覆盖层、后挖其下部岩石及下游覆盖层的顺序进行施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前期岸坡开挖料堆至河床时必须保证河道畅通,防止山洪造成泥石流。

坝基开挖主要是清除建基面上的树木、树根、草皮等杂物及松散砂砾石、粘土夹碎石等松散覆盖层,并挖至设计高程。

同时清除不利于基面上的突出岩块、陡坎和局部反坡等。

趾板开挖为大坝主要的石方开挖,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

开挖前,按设计要求放出开挖边线并测绘原始地形地貌,作为施工和工程量计算的依据。

坡面支护严格执行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在留有足够爆破安全距离前提下,支护紧跟开挖工序,防止基岩变形和风化松弛范围的延伸发展,以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边坡稳定。

施工用水采用高位水池供给,供风集中供给,现场用电有配电室用移动电缆供给。

三、土方开挖(一)、坝肩开挖由于两边岸坡较陡,土方开挖(包括覆盖层、悬孤石开挖)顶部采用人工开挖,形成一定的平台后,中下部方便挖机施工的工作面利用挖掘机临时修建简易施工道路,自上而下一次剥离,经多次翻挖后至基坑,不利于机械挖除的部位全部采用人工清理。

岸坡中的倒悬坡在开挖前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全部清理至基坑。

(二)、河床部分开挖上游围堰形成后,采用推土机集料,1m3挖掘机装15T自卸车运输,运至弃碴场进行堆放。

不能挖除的部位采用浅孔爆破挖除。

(三)、基础处理设计要求处理的断层、岩脉及破碎带部位,需在坝基开挖时一并挖除,必要时采用浅孔爆破处理,并在坝体填筑到该部位或趾板砼施工以前,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处理。

四、坝体石方开挖(一)、开挖前的准备工作1、开挖前应会同监理人对开挖区域地形测绘,并把测会结果上报给监理人;2、开挖时应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不良地质地段采取有效的预防保护性措施。

(二)、一般石方开挖基础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人工装药浅孔爆破。

应注意不同工作面之间协调施工,确保进度、安全。

基础开挖时应规划好出渣道路,以方便车辆运行和对基础开挖影响最小为原则进行布置,同时做好开挖基坑排水工作。

开挖的石渣利用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至弃放场地堆放。

石方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开挖严格按照设计开挖图纸进行。

为减轻爆破振动对基岩的破坏,保证开挖质量,针对不同开挖部位的具体施工条件选用相应的钻爆技术措施如下:1、采用降振爆破技术。

采用微差爆破技术,选择降振效果好的起爆间隔时间;采用不偶合装药、间隔装药等方式,或应用低威力炸药进行爆破;采用斜孔爆破。

2、限制装药量;梯段爆破及预留保护层等。

在距离设计开挖面50cm 左右时,采用小药量密孔距爆破,并预留保护层,利用人工、风镐等进行撬挖,确保建基面不被破坏。

3、当分层开挖有困难时,应先开挖先锋槽创造爆破临空面,然后向两侧扩大开挖。

爆破参数和最大一段起爆药量的选择,应通过试验确定。

4、坝址基础开挖工作面距离现场临时设施较近,因此在爆破作业时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安全施工,严格控制装药量,对爆破区采用炮被覆盖,防止飞石伤人。

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合理选择不同爆破方法、布孔和爆破方式:当施工中钻孔深度大于1.5m时,应采用梯段爆破,可视具体情况布置单排、多排、垂直孔、倾斜孔、水平孔以及向上孔等,在钻孔深度小于1.5m时,则需采用多排孔掏槽顺序爆破,以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

5、拦河坝石方开挖时,开挖料采用反铲挖掘机装车,15T装卸车运输至堆料场,经处理后满足坝体堆石体填筑要求,经处理不符合填筑要求的弃料按业主要求运至弃料场。

(三)、趾板岩石开挖趾板基础岩石开挖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挖至基础设计高程时,清洗干净基岩面,进行断面测量,并将数据提交监理工程师。

如需二次开挖,则按第二次开挖要求施工,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四)、石方开挖结束后在开挖结束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开挖区域进行检查和断面测量,并及时把测量结果上报给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进入下一步施工。

上报资料有:1、提供对边坡和建基面的地质测绘平面图和剖面图;2、提供检查记录表(开挖平面尺寸、高程等);五、拦河坝基础缺陷处理(一)、基础修整当基础按设计高程挖至建基面后,由监理、设计、地质施工人员检查验收。

并对基础轮廓、设计高程进行测量检查,在施测前,把岩石表面散渣基本清除。

开挖后的建基面如出现反坡时,应修整成正坡;遇有局部欠挖或陡坎时,用风镐铲凿,将顶部削成圆滑状;表面完整,石质坚硬,铲凿困难时,采用打小倾角(a=5~10°)浅孔,小抵抗线的爆破方法处理。

用锤击检查受爆破影响而发出哑声的松动岩块、破裂面和受地质面切割呈薄片状岩体,用人工钢钎撬挖和镐铲凿,开挖暴露的裂隙面用钢丝刷刷洗断裂面岩石表面,用凿子和风镐凿毛处理。

(二)、断层破碎带、坑槽等基础缺陷处理基础缺陷处理的原则和要求如下:1)基础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如发现有严重的断层或构造破碎带,须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并按设计修改通知和工程师指令进行必要的缺陷处理。

2)基础中断层处理,一般情况是挖除破碎带及断层夹泥至设计高程,再回填混凝土塞。

3)基础范围勘探期间留下的坑、槽、孔等,按工程师指令进行处理。

基础部位的钻孔,在开挖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堵。

4)断层等缺陷处理结束后,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渗性和排水性,与围岩接触良好。

(三)、主要处理方法1)断层、破碎带的挖除:采用手风钻钻孔,龟裂或预裂爆破;或采用风镐与钢钎锤击进行人工撬挖。

2)坑槽内沉渣用人工清除。

勘探孔采用高压水冲洗,如有石块堵塞则用地质钻机扫孔。

3)回填混凝土采用整体浇筑,浇筑时要引截、排走地面和槽坑底的水流,防止其随混凝土浇筑升高,沿岩壁流淌而带走水泥浆或稀释混凝土。

渗流较大时拟用浅孔固结灌浆堵漏。

4)如需进行固结、接触灌浆,则按钻孔灌浆工艺方法施工。

5)勘探孔采用机械压水泥砂浆封堵回填。

三、安全防护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一)、安全防护措施1.已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并制定了火工器材和爆破作业管理制度及爆破作业操作规程。

2. 爆破作业人员以经过培训,并有操作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对爆破材料的采购、验点入库、提领发放、现场使用及每次爆破后剩余材料入库等进行全面监管和清点登记,防止爆破材料丢失。

4.一般情况下,基础开挖及边坡开挖,均应自上而下进行,禁止采用自下而上、先挖坡脚的开挖方式。

2.对开挖部位设计开口线以外的坡面,若有不安全的因素,必须及时处理或采取防护措施。

3.对开挖深度较大的坡面,每下降5m,进行一次清坡、测量、检查,对断层、裂隙、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加固和防护,避免在形成高边坡后再进行处理。

4.右岸坝肩开挖:为了对工期不造成较大影响,我部在开挖到2375.00m高程后,人工自上而下进行坡面修正,清除悬、危、浮石,并用高压风进行坡面清扫。

同时在预留的两级马道上搭设安全防护拦,以阻挡跌落的小块石及石粉。

坡面支护在大坝沉降期内进行。

5.进行撬挖工作时,严禁站在石块滑落的方向或上下层同时撬挖。

6.在撬挖工作的下方,严禁通行,并有专人监护。

7.在悬崖、陡坡上应系好安全绳,佩带安全带,禁止多人共用一根安全绳,一般应在白天作业。

8.作好爆破安全警戒工作,并及时进行坡面排险。

(二)、质量控制措施:1.边坡开挖前,严格按施工图纸所示检查边坡开挖剖面和测量放样成果,经监理人复核签认后作为工程量计量的依据。

2.按监理人的指示,对边坡开挖区上部的危石清理进行检查,经监理人复核确认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开始边坡开挖。

3.在开挖过程中,定期检查开挖剖面规格和边坡软弱基岩及破碎带等不稳定岩体的处理质量,经监理人复查确认安全后,才能继续向下开挖。

4.特别是开挖临近建基面时,对基础开挖的爆破方法和措施进行严格检查和监控,以确保建基面的开挖质量。

5.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强爆破前测量布孔,监理验收合格后装药,爆破后,按设计要求清理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