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
【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复习课

【关键字】生物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的遗传及其途径。
2.举例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5.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6.理解基因传递的途径和特点。
7.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8.了解变异的现象、原因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章节知识的复习总结,训练学生梳理、总结知识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2.初步形成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1.染色体、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3.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5.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1.染色体、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亲代与后代间的遗传物质的关系。
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导学提纲概念:亲子间的物质基础:显性基因:用表示,控制性状①遗传基因表现②性状③隐性基因:用表示,控制性状相对性状:生亲代:父亲XY 母亲XX物↓↘↙↓的生殖细胞:遗途径传和受精卵:XX XX XY XY变↓ ↓ ↓ ↓异子女:性别:女女男男比例: 2 2概念:间和个体间的差异,变异具有性变异:遗传物质变化变异变异的遗传性变异:环境变化类型变异:有好处生物生存对生存的意义变异:不好处生物生存课时训练:1.下列现象中,能够遗传的是()A.某人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B.不同人种的肤色C.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番茄果实大D.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草鱼的鳞片大,鲢鱼的鳞片小B.豌豆的黄粒与圆粒C.白种人的皮肤白,黑种人的皮肤黑D.番茄果实的红色与茄子的紫色3.我国生物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人血清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细胞中,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母牛产的奶中含有人的血清蛋白,该事实说明()A.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细胞中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核内某些结构之间关系的是( )5.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精子(或卵细胞)内含有()A.23对染色体B.23条染色体C.46条染色体D.46对染色体6.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是不成对存在的()A.肌细胞B.神经细胞C.受精卵D.卵细胞7.下列染色体数目不可能是体细胞的是()A.23条B.46条C.24条D.48条8.关于染色体的数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不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不同的②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不同的③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少了一半④所有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研究的染色体数目为()A.23对B.23条C.24条D.46对10.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色番茄(RR)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rr)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基因组成以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A.Rr、红色B.Rr、黄色C.rr、黄色D.RR、红色11.下列对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分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决定性别B.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C.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与性别决定有关D.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与性别决定无关12.父母双方都正常,却生了一个患有先天愚型病的孩子,这属于()A.遗传现象B.可遗传变异C.有利变异D.不遗传变异13.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C.玉米地中常出现白化苗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14.下图是生物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请画出图中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题(含答案)

第2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1.人体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携带遗传信息的成分依次是()A.DNA和蛋白质、蛋白质B.DNA和蛋白质、DNAC.基因和蛋白质、蛋白质D.基因和蛋白质、基因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②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③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④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⑤染色体是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A.③④⑤B.②⑤C.①②D.①③⑤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金鱼的体色有透明和不透明的B.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C.人的双眼皮大眼睛D.同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色4.如图是某人的染色体组成图解,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人性别为男性B.其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C.受精卵形成时决定此人的性别D.此人的红细胞有23对常染色体5.家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已知家猫体细胞中有38条染色体。
雄性家猫正常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37条+X或37条+Y B.19对+XYC.18条+X或18条+Y D.36条+XY6.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肝脏细胞和精子中Y 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A.2、1 B.0、1 C.1、0 D.1、2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是DNA的载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B.每条DNA分子上都有一对基因C.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凡是变异都可遗传D.遗传和变异通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来完成8.一对直发的夫妇生了一个卷发的女儿,他们再生一个直发儿子的概率是()A.75% B.25% C.37.5% D.12.5%9.遗传病对人类健康和人口素质有严重的影响,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父亲的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儿子,母亲的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女儿B.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10.已知人的有酒窝(A)对无酒窝(a)为显性。
中考生物培优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2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人教通用版)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2)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识图要点】
甲图
乙图
性别
___男___性
_女_____性
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性染色体特点
形态和大小都不同,X染色 体大,Y染色体小
形态和大小都相同
体细胞中染色体 组成
22对+XY(或44条+XY)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3)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发育成女孩;含Y染 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发育成男孩。 3. 性别遗传规律 (1)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为1∶1,所以XX∶XY= 1∶1,即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生男生女取决于精子的类型 。 (3)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一定传给女儿; Y染色体来自父亲,一定传 给儿子。 4.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详见P115实验突破)。
目 录
1 面对面“过”考点 2 常考命题点突破 3 实验突破
考点1
面对面“过”考点
考点 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考点2
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指亲子间的 相似 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考点3
(2)变异:指亲子间及 子代个体 间的差异,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考点4
【特别提醒】 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考点5
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
2. 生物的性状
考点6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 生理特 和 行为方式 等特征的统 称,如人的肤色、血型、惯用手等。 征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_图文

二、变异的意义 1、结果:对个体可能有害也可能有利 2、意义:对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加速进化速度 三、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杂交育种---基因的重新组合 2、诱变育种---基因的结构变化 3、无籽西瓜---染色体数目变化
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一、人类遗传病 1、致病原因:基因、染色体等遗传物质改变 2、特点:可由亲代传给子代,因此具家族性 3、类型:染色体水平—染色体结构或者数目发生变化,如先天性愚型 致病基因---有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如唇裂和血友病 二、优生优育 1、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2、优育
1
2
3
4
相似
差异
形态结构特征
同一
细胞核
DNA
显性
显性
隐性
隐性
生物
母方
父方
精子
卵细胞
受精
受精卵
发育
子代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DNA蛋白质
( )
Bb
相对
25%
不能
课堂小结 明确考点、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总结规律、通过练习、强化知识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染色体 1、易着色:细胞核中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特点:不同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不同;同种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一般相同 3、物质组成: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三、DNA是遗传物质 1、赫尔稀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生物界中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所以DNA的是主要遗传物质 5、概念间的关系: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中有基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相对性状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 兔子的白毛和狗的黑毛是相对性状吗?
• 人的黑发和卷发是相对性状吗?
× 不是同种生物
× 不是同一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1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DNA——双螺旋结构
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先天性、家族性)
1.显性基因遗传病 如:多指、缺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鱼鳞病等
多指
并指
鱼鳞病
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先天性、家族性) 2.隐性基因遗传病 如: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红绿色盲、 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等
生物的变异
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变异的特点:
1.普遍性: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颜色的菊花
丁香花瓣数量的变异
一窝小猫毛色不同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特点:
2.不定向性: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经同样射线照射过的西红柿出现了不同的变异类型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特点:
3.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乙盒中应放入的棋子为_____1_0颗__白__棋_子__,1_0_颗__黑_棋__子________。
(2)白棋子表示______性__染_色__体__为_X_的__生_殖__细__胞___,黑棋子表示______性_染__色_体__为__Y_的_生__殖_细__胞____。
(3)摸取实验一共做10组,每组做10次,实验次数较多的目的是_______避_免__偶_然__性_______。
2015年中考生物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生物的性状 (1) 概念: 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 特征(大小、 颜色、形状等)、 生理特性 特征(血型等) 和 行为方式 特征(惯用右手)等。 【点拨】有些性状用肉眼无法看到,如血型 等。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 如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不同表现 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亲代传给后代的 不是性状,而是 基因 ,子代因为得 到了亲代的基因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点拨】注意区分各种常见疾病类型 1.遗传病:如上所述。 2. 传染病: 病原体引起, 可传染:艾滋病、 肝炎、流感、红眼病、水痘、麻疹等 3.生活方式(现代文明)病:癌症、脑血管病 (脑溢血) 、心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 等 4.营养缺乏症:贫血、坏血病、脚气病、夜盲 症、佝偻病等 5、 激素分泌异常症: 缺少: 侏儒症、 呆小症、 糖尿病等 过多:巨人症、甲亢等
图一: 染色体、 DNA 关系示意图
(1) 染色体由 DNA 和 蛋白质 两部分组成。 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基因 是具有 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遗传的最小单位。生 物的各种性状都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 的。 (2) 染色体、 DNA、 基因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图二:染色体、DNA、基因的大小关系
母题训练 1.(2011 广东)水稻的叶片细胞有 12 对染色 体, 卵细胞和胚芽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 是( B ) A.12 条、12 条 B.12 条、12 对 C.24 条、24 条 D.24 条、 24 对
中考预测 1. 如图为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示意图.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D )
A.①为 DNA,②为蛋白质 B.染色体由①和②组成 C.②中没有遗传信息,数目较多 D.①上的任意一个片段表示一个基因
考点 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的分类 控制的基因 表示方法(用 D、d 表示 成对的基因) 隐性 由 隐性 性状 基因控制 dd 显性 由 显性 性状 基因控制 、 Dd DD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3. 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4. 能够运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
2.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存储在染色体上,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给后代。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表达和功能的改变。
4.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结构的改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遗传病案例,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遗传和变异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讲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使用PPT展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讲解DNA、染色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
3. 讲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别讲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原因和实例。
4.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遗传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遗传方式和变异类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和变异的相关问题,如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等。
6.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复习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遗传病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4. 复习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等内容的课件。
2. 遗传病案例:提供几个典型的遗传病案例,包括病名、遗传方式、变异类型等。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复习课教案

1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重点】
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课堂检测
完成、上交
作业布置
《赢在中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中着重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使之更贴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改变以前的泛泛而谈,仔细认真分析教材,完善教学过程,补充流程图,使过程更明了,利用所学核心概念知识增加思维导图,使知识网络更清晰。尽量结合学生实际和考点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概念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力求最佳教学效果。
图片展示果蝇翅形遗传规律及列表南瓜果皮遗传规律,引导学生解释、书写遗传图解
观察思考问题,说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正确绘制遗传图解
掌握基因的传递规律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指导相关考题的解题思路
完成练习
及时巩固,加深记忆
课堂小结
参照板书画概念图,明确重点概念间的关系,明白章节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展示人类男女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
1人类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2人生殖过程,理解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基因)的变化
4生男生女规律
观察思考,掌握人类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人生男生女遗传规律
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基因的显性、隐性与相对性状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的遗传及其途径。
2.举例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5.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6.理解基因传递的途径和特点。
7.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8.了解变异的现象、原因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章节知识的复习总结,训练学生梳理、总结知识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2.初步形成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案重点:1.染色体、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3.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5.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及其形成原因。
教案难点:1.染色体、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亲代与后代间的遗传物质的关系。
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导学提纲概念:亲子间的物质基础:显性基因:用表示,控制性状①遗传基因表现②性状③隐性基因:用表示,控制性状相对性状:生亲代:父亲XY 母亲XX物↓↘↙↓的生殖细胞:遗途径传和受精卵: XX XX XY XY变↓↓↓↓异子女:性别:女女男男比例: 2 2概念:间和个体间的差异,变异具有性变异:遗传物质变化变异变异的遗传性变异:环境变化类型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对生存的意义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课时训练:1.下列现象中,能够遗传的是()A.某人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B.不同人种的肤色C.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番茄果实大 D.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草鱼的鳞片大,鲢鱼的鳞片小 B.豌豆的黄粒与圆粒C.白种人的皮肤白,黑种人的皮肤黑 D.番茄果实的红色与茄子的紫色3.我国生物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人血清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细胞中,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母牛产的奶中含有人的血清蛋白,该事实说明()A.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细胞中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核内某些结构之间关系的是( )5.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精子(或卵细胞)内含有()A.23对染色体 B.23条染色体 C.46条染色体 D.46对染色体6.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是不成对存在的()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受精卵 D.卵细胞7.下列染色体数目不可能是体细胞的是()A.23条 B.46条 C.24条 D.48条8.关于染色体的数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不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不同的②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不同的③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少了一半④所有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研究的染色体数目为()A.23对 B.23条 C.24条 D.46对10.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色番茄(RR)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rr)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基因组成以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A.Rr、红色 B.Rr、黄色 C.rr、黄色 D.RR、红色11.下列对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分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决定性别B.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C.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与性别决定有关D.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与性别决定无关12.父母双方都正常,却生了一个患有先天愚型病的孩子,这属于()A.遗传现象 B.可遗传变异 C.有利变异 D.不遗传变异13.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C.玉M地中常出现白化苗 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14.下图是生物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请画出图中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
(2)若图为人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是一对性染色体,父方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则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分别为含和含性染色体,母方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含有性染色体。
(3)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过程叫。
(4)从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角度看,决定生男生女的关键是由(生殖细胞)所决定的,从理论上讲,男女比例大致是。
15.如图所示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图中的X表示婚配关系),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请据图回答:(1)控制性状的基因B和b在细胞内位于上。
(2)双亲的基因组成都是Bb,这在正常人群中是不多见的,但在情况下出现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3)若图解中的B代表豌豆的黄色,b代表豌豆的绿色,种植的子代共收获了100粒种子,从理论上推测,绿色种子有粒,黄色种子中基因组成是BB的种子有粒。
(4)假若基因B、b分别代表小麦的高茎和矮茎,将基因组成为BB的小麦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结果长成了矮茎,这种变异(填写“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理由是。
16.某班40名同学进行有关“耳垂遗传”的模拟活动。
老师告诉大家,耳垂有无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
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蓝色、红色卡片各两张,其中蓝色卡片代表父亲,红色卡片代表母亲。
两张蓝色卡片上分别写有A、a,两张红色卡片也分别写有A、a。
然后,让每个同学随机抽取一张蓝色卡片和一张红色卡片进行组合。
请回答下列问题:(1)卡片代表父母体内的。
(2)若抽到两张卡片,一张写有A,另一张写有a,则子代的性状为。
(3)统计全班40名同学的抽取情况,预期子代无耳垂的理论值为。
(4)若某同学有耳垂,则他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5)若某同学的基因组成为Aa,请在如图圆圈中画出其体细胞内A、a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课时作业:1.下列不属于人的性状的是()A.身材的高矮 B.血型 C.人的眨眼反射 D.牙齿的龋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在细胞中是杂乱无章的B.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C.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D.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少一半3. 玉M体细胞内有10对染色体,则其精子、卵细胞、子房壁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A.10,10,10B.10,10,20C.10,20,30D.20,20,204.某动物的下列细胞中,含染色体最少的是()A.肾脏细胞 B.精子 C.口腔上皮细胞 D.受精卵5.染色体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构成()A.DNA和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 B.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单存在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 D.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7.在下列的人体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存在的是()A.心肌细胞 B.卵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白细胞8.人的卵细胞中,在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数目应该是()A.22+X B.44+XX C.44+XY D.44+X9.胎儿性别决定是()A.受精卵形成时 B.胎儿生殖器官形成时 C.胎儿出生时 D.卵细胞形成时10.同卵双胞胎兄弟分别生活在城市和农村。
几年后,生活在农村的哥哥比弟弟肤色黑、体格健壮,这种变异属于()A.可遗传变异 B.不可遗传变异 C.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 D.染色体变化引起的变异11.2008年“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选送的“伏春一号黄瓜”和“伏乐长茄”两个品种共10克种子,也搭载飞船遨游太空。
太空育种的原理是 ( )A.直接使生物的性状改变 B.引起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C.使生物的生活习性改变 D.能大大提高种子的生命力12.据报道,我国已经开发出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抗虫水稻新品种,科学家将一种常见豆类作物的基因移植到水稻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抗虫特性。
由于昆虫不能消化水稻体内形成的一种蛋白质而使消化系统受损后死亡,但人食用该品种大M后却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据此回答:(1)培育该水稻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豆类作物的基因能够使水稻具有抗虫特性说明生物的性状受控制。
(2)请分析人食用这种大M不会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
(3)简述推广种植该品种水稻的意义。
(4)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是一对相对性状,人们常以传统的育种方式通过高秆(Aa)水稻培育抗倒伏的矮秆水稻,请用遗传图解写出矮秆水稻的培育过程。
13.下图为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____是男性染色体的组成;你判断的依据是:。
(2)男性在生殖过程中,形成决定男性后代的精子里,染色体组成是___;产生这种精子的器官是____,这个器官还具有____功能。
(3)图乙中A染色体由____和____组成。
14请问答下列问题:(1)根据第____组的数据,你判断眼皮的显性性状是____。
(2)在第②组中,父母的性状相同,但子女中出现了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如果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____。
(4)如果第1组中的一位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假设她再生育一个女儿,其女儿具有双眼皮的可能性(机会)为____。
15.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中带有甜味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细胞结构的中,营养丰富的果肉属于组织。
(2)西瓜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发育来的。
利用果实里的繁殖后代,这属于有性生殖。
(3)西瓜的性状形形色色。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 B.大个西瓜和小个西瓜C.西瓜皮的有条纹和无条纹 D.甜西瓜和薄皮西瓜(4)有人将幼小西瓜套上方形筐,培育出了方型西瓜,这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原因。
答案部分:课时训练:1.B 2.C 3.B 4.D 5.B 6.D 7.A 8.D 9.C 10.B11.B 12.B 13.D14.(1)如下图:(2)X Y XX X (3)受精(4)精子 1:115.(1)染色体(2)近亲结婚(3)25 25(4)不能单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16.(1)生殖细胞(或染色体)(2)有耳垂(3)10 (4)AA或Aa(5)如图所示课时作业:1.D 2.D 3.B 4.B 5.A 6.D 7.C 8.A 9.A 10.B11.B12.(1)转基因技术基因(2)人的蛋白酶能将这种蛋白质消化分解(3)提高产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利于环境保护(合理即可得分)(4)亲代 Aa(高秆)×Aa(高秆)生殖细胞(配子) A a A a子代基因型 AA Aa Aa aa表现型高秆高秆高秆矮秆13.(1)甲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上差别很大,有明显区别(或第23对染色体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 染色体组成)(2)22+Y(或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性染色体)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或分泌性激素)(3)蛋白质 DNA(顺序可变)14.(1)②双眼皮(2)要点: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能够遗传(或父母基因组成中都含有隐性基因并能够传给后代) (3)DD或Dd (4)0(或无)15.(1)液泡营养(2)子房种子(3) D(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