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教育统计与测量》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合集下载

奥鹏东师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答案.doc

奥鹏东师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答案.doc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答案一、简答与计算答案1.设计教育测验时要考虑:确定测验的目的;确定测验的属性;明确测验的性质和用途;明确测验对象;分析测验目标。

2. 学生的情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层次?如何测量?根据按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估价、组织和性格化五个层次。

第一,学生的情感目标很难用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描述;第二,情感目标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态度”、“兴趣”、“习惯”、“价值观”等概念来表达;第三,测量情感目标的试题答案无严格意义上的正误之分,常以量表或问卷的方式进行; 3.双尾检验,122/92.9724.691/0--=--=n S X t μ=-1.29, )21(2/05.0t =2.08,t =1.29<2.08,P>0.05,所以保留原假设,该校六年级英语平均成绩是与全市英语平均成绩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4. 对于此题区分度的分析,采用点二列相关法。

pb r =0.45,假设检验结果为与ρ=0差异显著,相关系数有意义,即这道题的区分度为0.45,是一道质量不错的试题。

5.1000300P =0.3,0.5-0.3=0.2,Z=0.52,=70+0.528=74.2(分)6.测验题目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测验的目的、性质和题目的形成。

如果测验是为了了解被试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只要认为是重要的内容就可以选用。

如果测验目的是为了选拔,测验的平均难度就应该和选拔率大致相同。

一般情况下,测验的平均难度应保持在0.5左右并且各项目间应有一个合理的难度梯度。

7. 第一,所空出的应是关键字词,且与上下文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空白处不要太多,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

第三,尽量将空白放在句子的后面或中间。

第四,所有空白的线段长度要一致。

第五,若答案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确程度。

第六,题意要明确、限定要严密,使空白处答案唯一。

8.解:60分以下的人数比例为0.3707,60—70分的人数比例为0.2586,70—80分的人数比例为0.21204,8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为0.15866。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考试试卷试卷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考试试卷试卷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考试试卷一、简答与计算(每小题10分,共60分)1.简述客观性测验的优势。

2.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的主要区别及其应用时机。

答:(1)目的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一般用来测量学生相对的等第,它着重于个人之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而目标参照测验则用来测量学生能完成和不能完成哪些作业,主要用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测量,用于诊断和个别指导。

(2)理论假定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的理论假设为:在某个团体中,大多数人完成的作业处于中等水平,处于两个极端水平的人是少数,测验的分数分布为正态分布;目标参照测验的理论依据是:学习成绩应以学习的数量和程度来表示,而学习的数量和程度只有同预先规定的某种标准相比较才具有确定的意义。

要拉大距离,充分显示个别差异。

要求试题难易适中,具有很强的鉴别力;目标参照测验的试题必须正确反映教学目标,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

它所关心的是试题是否从数量上、质量上同要测定的内容和范围一致,即是否能正确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是这些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鉴别力。

(4)评价标准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测验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学生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目标参照测验是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标准,看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而不是比较个人之间的差异。

3.从某实验学校从三年级中随机抽取47名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

训练前进行一次测验,测验结果的平均成绩为71分,标准差为8.2分。

训练两个月后,又采用等值测验进行测试,平均成绩为76分,标准差为9.6分,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53。

问阅读能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24人,丙类10人,问该班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正态分布?5. 下表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次数分布,试计算数学成绩的算数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和四分差。

某班数学考试成绩次数分布表6.家庭经济状况属于上、中、下的高三毕业生,对于是否愿意报考师范大学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其人数分布如下表。

东师教育统计与测量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46870

东师教育统计与测量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46870

(单选题)1: 编制客观性试题时,试题题干的陈述要尽可能采用的方式为()。

A: 疑问陈述
B: 正面陈述
C: 否定陈述
D: 似真性陈述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标准差增大,正态分布曲线发生的变化是()。

A: 向左移
B: 向右移
C: 变陡峭
D: 变平缓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一份测量学生的职业兴趣的自陈量表分别在3月末和4月末施测了两次。

编制者想分析经过四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的职业兴趣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种信度是()。

A: 复本信度
B: 同质性信度
C: 重测信度
D: 分半信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数据按不同标志分类,检验各分类标志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常用的方法是()。

A: Z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D: 卡方检验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根据测验题目答案的范围和评分是否客观,测验题目分为()。

A: 论文题和操作题
B: 选择题和填空题
C: 选择题和供答题
D: 客观题和主观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将某班每个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都增加10分,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

A: 平均数不变,标准差不变
B: 平均数和标准差都增加10分
C: 平均数增加10分,标准差不变
D: 平均数不变,标准差增加10分
正确答案: C。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差异量中属于绝对差异量的是()。

A.差异系数B.标准差C.四分差D.全距2.计数数据大都是精确数。

()A.错误B.正确3.曲线图常用来描绘统计事项总体指标的动态变化,常用于连续性数据资料。

()A.错误B.正确4.假设检验中,如果犯第一类错误的损失不大,可以适当增加显著性水平的值。

()A.错误B.正确5.编制填空题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所空出的应是关键字词B.空白处要多C.所有空白的线段长度要一致D.空白处答案要唯一E.空白位置放在前面6.相关系数r的正负号表明两变量间变化的方向,有大小意义。

()A.错误B.正确7.试题包含信息量的多少影响题目的难度,但题目结构与难度无关。

()A.错误B.正确8.差异量数中,对数据变化反应最为灵敏性的是()。

A.全距B.四分差C.标准差D.差异系数9.假设检验中,做出接受或拒绝原假设结论的依据是()。

A.正态分布理论B.t分布理论C.F分布理论D.小概率事件10.假设检验中的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是两个对立的假设。

()A.错误B.正确11.编制教育测验时,任何试题都要遵循的编制原则是()。

A.每道试题测量的是重要的学习结果B.文字表述力求简短C.答案要简短具体D.慎重使用描述目的的行为动词12.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测验是终结性测验。

()A.错误B.正确13.两个独立样本方差间差异的检验,宜采用()。

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卡方检验14.学生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的测量属于一般能力测验。

()A.错误B.正确15.提高测验效度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A.控制系统误差B.关注测验内容C.适当增加测验长度D.提高测验难度E.控制测验实施过程中的因素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学生做10道是非判断题,凭猜测做错5道的概率为()。

A.0.24609B.0.623C.0.20501D.0.32232.教育统计与测量侧重从数量角度分析和研究教育现象的特征与规律。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答案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考试卷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测量是( )A.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B.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C.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D.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2.下列数据中,运算结果只是反映位次顺序关系的是(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 )A.离散性B.顺序性C.变异性D.规律性4.某校某班学生的家庭出身统计情况是:农民32%,工人28%,干部30%,其他10%。

若要直观描述这组统计数据宜采用(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D.圆形图5.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体重为25千克,标准差为千克,平均身高为110厘米,标准差为厘米,那么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的关系是( )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 )A.百分等级常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误差可以避免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8.高考属于( )A.标准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形成性测验9.选择题的优点是( )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10.小概率事件是指( )< <> >11.下列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是( )A.流畅性B.变通性C.突发性D.独特性12.在次数分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 )A.[,]B.[,C.,]D.,13.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 )A.测验难度B.测验效度C.测验信度D.测验区分度[14.对两独立总体大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采用( )检验检验 C.χ2检验检验1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区分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关键在于( )A.样本的分布B.临界值的确定C.检验的目的D.总体参数是否已知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推断统计!17.离中趋势18.抽样分布型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统计与测量》在线作业1-0002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统计与测量》在线作业1-0002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线作业1-0002
下列选项中,属于比率变量是()。

A:邮编130022
B:身高1.80米
C:成绩90分
D:班级第9名
参考选项:B
假设检验中,做出接受或拒绝原假设结论的依据是()。

A:正态分布理论
B:t分布理论
C:F分布理论
D:小概率事件
参考选项:D
下列选项中,属于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的是()。

A:总体t分布
B:各总体方差齐性
C:样本容量相等
D:样本小于30
参考选项:B
按测量数据实限的规定,组限81~85代表的范围是()。

A:开区间
B:闭区间
C:左开右闭区间
D:左闭右开区间
参考选项:D
学生做10道是非判断题,凭猜测做错5道的概率为()。

A:0.24609
B:0.623
C:0.20501
D:0.3223
参考选项:A
编制测验时,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时间和分配比例来确定测验内容的()。

A:难度
B:目标
C:权重
D:材料
参考选项:B
1。

东师《教育统计与测量》20春在线作业1答案6

东师《教育统计与测量》20春在线作业1答案6

(单选题)1: 比率的抽样分布服从()。

A: t分布
B: 正态分布
C: F分布
D: 二项分布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教学开始前,要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个别差异以及对新学习的准备情况,教师常进行()。

A: 形成性测验
B: 终结性测验
C: 准备性测验
D: 标准化测验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参照规定的教学目标,核对学生的测验得分,评定其是否达标及达标程度的测验s ().
A: 心理测验
B: 常模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终结性测验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确定测验内容要目的主要依据是()。

A: 学校实际和教学大纲
B: 测验题型和测验目标
C: 测验目标与用途
D: 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关于原假设的说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零假设
B: 无差异假设
C: 研究假设
D: 与备择假设对立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编制教育测验时,编制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 测验属性
B: 测验目的
C: 测验用途
D: 测验对象
正确答案: B。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n m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一、 名词解释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

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

教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17. 同质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统计与测量
网考参考试题汇总
标准答案
(1)参数假设检验中,如果研究者只关心两总体参数间是否存在差异而不关心其差异方向,宜采用的检验是()。

A双尾检验
B单尾检验
CF检验
DZ检验
正确答案:A
(2)在一次考试中,某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性别分为两类,同时以60为标准,又将学生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类。

分析学生成绩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宜用()。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C点二列相关
D系数
正确答案:D
(3)双向细目表的两个维度是()。

A测验内容和试验题型
B测验题型与测验分值
C测验内容和测验目标
D测验题型和测验目标
正确答案:C
(4)下列不属于测量要素的是()。

A参照点
B测量工具
C测量原理
D测量单位
正确答案:C
(5)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不同之处在于()。

A对称性
B曲线下面积为1
C与横轴永不相交
D随自由度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D
(6)下面假设检验的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A检验
B检验
C检验
D符号检验
正确答案:D
(7)把“植树小组种下了一百多棵小树苗”这句话改为“把”字句,测量的目标是()。

A动作技能
B分析能力
C理解水平
D写作技能
正确答案:C
(8)如果= 0.76,= -0.7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互为相反数
B的相关程高于的相关程度
C和的相关程度相同
D二者都是正相关
正确答案:C
(9)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9,每一数据都扩大3倍,新得的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9
B27
C3
D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B
(10)两列变量是连续变量,但样本容量较少,非正态分布,描述这两列变量之间的相关宜用()。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C点二列相关
D系数
正确答案:A
1. 参数假设检验中,如果研究者只关心两总体参数间是否存在差异而不关心其差异方向,宜采用的检验是()。

A. 双尾检验
B. 单尾检验
C. F检验
D. Z检验
【答案】A
2. 在一次考试中,某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性别分为两类,同时以60为标准,又将学生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类。

分析学生成绩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宜用()。

A. 等级相关
B. 积差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