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8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东师2018年秋季《教育学(高起专)》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教育学(高起专)》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东北师范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教育决定社会发展。

【答案】错误,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但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不能说明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的。

2、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答案】错误,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决不是无能的,但人的发展受制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

因此不能说“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3、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答案】错误,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不是人。

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4、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答案】正确,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5、“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答案】错误。

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

“减负”的实质不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减负”要取得实效,也并不是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二、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1、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东师2018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期末作业考核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小学数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1.发现法【答案】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答案】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答案】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2)儿童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

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东师2018年秋季《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Ⅰ、Single-choice questionSelect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of the questions, and there is only one correc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每题2分共40分)A.Literature reviewB. QuestionnaireC. Action researchD. Classroom observation2. ___________ relates to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data.A. ValidityB. ReliabilityC. SubjectD. Object3. Which one is not the area of the institution ___________.A. restrictionsB. time, length, frequencyC.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D. syllabus4. In the following, which metho d is not appropriate when you try to act against the students’ indiscipline ___________.A. deal with it quietlyB. giving linesC. don’t take things personallyD. don’t use threats5. When you are reading an article, your purpose is to find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article. Then which reading strategy will you employ ? ___________A. scanningB. skimmingC. identifying attitudes and making inferencesD. ident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argument6. Among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which belongs to the listening activity? ___________A. describing and arrangingB. skimming for the main ideaC. picture dictationD. brainstorming7. Factor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student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clude all the options l isted below except ___________.A. the country’s language policyB. society’ attitudes toward the target languageC. social-cultural factorsD. students’ cooking skills8. English is described as foreign language in all of the countries except ___________.A. FranceB. JapanC. ChinaD. Australia9. As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becomes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it is accessible to more and more EFL learners who communicate with different people on a ___________ level.A.highB. lowC. globalD. certain10. Learners will discover on the Internet that they can use ___________ as a means of learning about and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those who are not native speakers.A.ChineseB. EnglishC. GermanD. French。

东师2018年秋季《教师专题讲座》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教师专题讲座》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2018年秋季学期网络教育
《教师专题讲座》------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及调节策略
学生姓名:XX 学科专业:XX 年级:XX 学号:XX 学习中心:XX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及调节策略
所谓的教师职业倦怠从字面理解即是教师们厌倦了该行业,并在该行业的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懈怠的情绪。

我就个人工作倦怠的实际情况,谈谈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听了专题讲座后可采取的有效调节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教师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要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而且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热情消失,消极应付工作,产生厌教心理,缺乏敬业精神,教学工作得过且过,教学方法简单、落后。

2、教学兴趣转移:往往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教师职业自豪感。

3、降低成就感:低成就感,再加上情绪衰竭和性格改变,就会在生活和事业方面表现出失败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环境的原因。

1、个人原因:单调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面临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按绩取酬、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在情绪和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

2、环境原因: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教育学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答:正确2、智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

答:错误因为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

3、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答:正确4、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答:错误因为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答:错误因为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答: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

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3、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答: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4、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答: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

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

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

东师2018年秋季《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期末考核标准答案期末作业考核《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满分100分一、简述下列各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语文教材概念的内涵。

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所有可用于语文教学的材料,如语文教科书、语文读本、讲授提纲、教学辅导书、研究手册、研究报刊、字帖、教师的板书、教师在学生语文作业中的改笔和评语、学生的作文集、图表、卡片、字典、辞典、音像带、影视片、电脑软件等。

如果整个社会、自然界和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语文研究,那么这些地方也就都有可以用作语文研究的材料,也就是语文教材。

狭义的语文教材则专指语文教科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课本。

它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语文研究内容的载体。

2.依据语文能力训练区分的语文教材类型。

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区分语文教材,可有如下三种:1)阅读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阅读教学为主,主要体现阅读能力训练的体系。

以前的大部分语文教材都属于这一类,也有的就直接名为《阅读》。

2)作文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作文教学内容为主体,主要体现作文能力训练的体系,这类教材也有的名为《写作》。

3)口语交际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说话、听话教学内容为主体,主要体现听、说能力训练的体系。

在幼儿教育、幼师教育、中师教育中较多使用。

3.如何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层次。

记叙文的结构安排应该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在文章中通过一定的手段或形式形成较明晰的时空概念。

分析结构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根据时间的发展变化来分析结构。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析文章的结构是较常见的一种结构分析方法,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事件发展进程,因此文章结构也较容易把握。

2)根据事件的发展过程来分析结构。

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开端、发展、、结局,可以根据这四部分发展过程来分析文章结构。

3)根据事件的地点变换来分析结构。

同一件事情可能会在空间的领域里发生发展,因此,地点的转移可以是把握文章结构的一种依据。

4)根据对象的描述角度来分析结构。

东师2018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8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8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答:错。

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是依赖罗列教学要点的指令方式,并不对内容目标的实施和操作提供具体指导、安排具体机会。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东师2018年秋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奥鹏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奥鹏答案]

【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论
【解析答案】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
【解析答案】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
【解析答案】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
【解析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物理学的特点。

【解析答案】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斯坦豪斯不否认行为目标的价值,但却认为生成性目标更为根本。

答:错。

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人们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它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方法。

过程模式课程是根据过程原则详细说明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但不预先规定教学目标,因为许多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预先能够详细规定的。

课程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并不包括在目标中,而是建立在必须探究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不是扮演专家的角色,扮演的是一种高级学习者的角色,他要向共同学习的低级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东西。

在过程模式中,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的。

因此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应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结果。

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力,这一目的有两层含义。

其一,发展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力,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其二,把理解力作为目的是因为它是不能获得的,只能不断深入下去。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