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可爱的家
湘教版音乐四下《可爱的家》PPT课件

旋律
简单平稳,多使用音阶上下行构成音调,少用大的跳进; 舒缓,优美动人,歌词源于对真实生活的描述,既写实又写意, 同时注重表达作曲家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
音乐
节奏
简单规整;
具有极强的抒情性,情感朴实、真挚、感人。
音 乐 欣 赏
Sweet home
THE END
Back Home
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
歌(或乐)曲多从强拍开始,但也有从弱拍 或次强拍开始的。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 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 (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 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对可爱的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对故土的深切向往
从《可爱的家 》看英国民歌的特点
亨利·罗利·比肖普(Henry Rowley
Bishop,1786.11.13—1856.4.30)英国作曲家、指挥家。
1786年11月18日出生于伦敦。生平未详。在当时是非常有名 望和受人尊敬的作曲家、歌剧指挥家。据说曾创作过120多部 戏剧作品,但俱未能流传。现在仅以他的歌曲《可爱的家乡》 而知名。这首歌的曲调,源于“西西里岛旋律”(Sicilian Air),见于1821年他所编订的《民歌旋律》(National Airs1842年,他被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爵士,是历史上第一位授 勋的音乐家。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音乐教授。1856年4月30 日逝世于伦敦,葬于圣玛丽勒本(Saint Marylebone)公墓。
音 乐 欣 赏
聆听管弦乐《可爱的家》
Sweet home
简介《可合歌词,聆听歌曲《可爱的家》 从 《可爱的家》看英国民歌的特点
主
讲: 左宏春
对温馨的家庭、家人和亲友的思念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可爱的家|湘艺版

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能够完整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当中,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领会歌曲情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教学难点: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四、教学工具:课件、音乐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导入师:请同学们想想,你的家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为什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生:可爱的、热情的、严肃的...师:好的,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关于家庭),同学们来说一下感受。
生:温馨的、甜蜜的...三、新授1.初听歌曲师:请问《可爱的家》这首歌曲的调式和拍号是什么?生:1=D4/4师:那4/4是什么意思呢?生: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师:非常棒!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感受《可爱的家》这首歌曲的情绪。
请听音乐!(感受情绪)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是什么?生:优美师:没错,是优美的、安详的。
2.再听歌曲师:请同学们带着情绪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并小声哼唱。
生:...(小声哼唱)3.师范唱教学师:接下来,老师来唱一句,同学们学唱一句。
...生:...4.重难点讲解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难唱部分是哪里?生:...师:(讲解)5.跟歌曲演唱,跟伴奏演唱。
四、小组合作师:同学们小组合作唱一唱,5分钟之后会邀请小组为大家演唱。
生:...六、小组表演七、小结同学们这首歌曲唱的非常认真,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情绪更深的投入到歌曲中,并且记住歌曲回家之后唱给爸爸妈妈听。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起伏,表现出家的温馨和舒适;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欢快,展现了家的欢乐和活力。
这首歌曲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家园的感情,还锻炼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各异,对“家”的理解和感受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体验和理解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可爱的家》,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和美好,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可爱的家》,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2.原因:歌曲旋律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同时,学生需要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在演唱中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的认识和感受。
2.新课导入:播放《可爱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妙。
3.歌曲学唱:a.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旋律特点。
b.分句教唱,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c.练唱,让学生自主参与,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歌词和生活经历出发,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对家的热爱和珍惜。
5.分组演唱: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和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6.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如改变节奏、添加歌词等,展示自己的创意。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表达了对家的眷恋和热爱。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美好情感表达还不够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乡的美好。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好。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家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内容。
图片内容包括家乡的风景、人物等。
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演唱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学生可自选一首家乡的歌曲进行演唱,或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可爱的家》对家乡的表达。
四年级音乐上册《可爱的家》教案3 湘艺版

《可爱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重点难点:
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学唱歌曲
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4/4 1 2 │ 3 . 4 4 5 │ 5 —3 5 │ 4 . 3 4 2 │ 3 — 0
4/4 1 2 │ 3 . 4 4 5 │ 5 —3 5 │ 4 . 3 4 2 │ 1 — 0
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
5、轻声随琴演唱歌曲。
6、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为歌曲伴奏
1、编配打击乐伴奏。
碰钟:× ― × ― │× ― × ― │
双响筒:× × × × │× × × × │
2、歌表演《可爱的家》。
随笔:通过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家的热爱。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人音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让人感受到家的美好。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体验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同时,这首歌曲也适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易于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演奏。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开始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到情感和故事。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和向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感情演唱《可爱的家》。
2.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的个别音程需要学生正确掌握。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需要学生准确表现。
3.感情: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钢琴伴奏,为学生示范演唱。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音乐活动,增强体验。
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钢琴:用于伴奏和示范演唱。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与家庭有关的图片,如家人、房屋、家具等,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美好。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可爱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和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可爱的家》。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故事。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范唱》是人音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对家的眷恋和热爱。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音高、音准、吐字等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可爱的家-范唱》。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音准、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歌曲。
4.视听结合法:观看相关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视频:与歌曲相关的家庭生活片段。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与家庭有关的歌曲,如《我的家庭我的梦》,让学生谈谈对家庭的感受。
接着引入本节课的歌曲《可爱的家-范唱》。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结构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要领。
对于难点部分,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家庭的歌曲或故事。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舒展,第二乐段节奏紧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理解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可爱的家》,并能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演唱,特别是第二乐段的紧凑节奏。
2.歌曲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美。
4.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家庭场景图片、房屋模型等。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可爱的家》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境。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并对歌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段教授歌曲,让学生反复练习,特别是第二乐段的紧凑节奏。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用适当的情感演唱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演唱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竖笛吹奏此曲;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教学难点:1、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2、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教学准备:学生:音乐课本、文具盒、竖笛;教师:音乐课本、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
(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MTV)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1、导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
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请把音乐书翻到33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
△自学指南: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设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困难句教学。
△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
△生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