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消能
水力学: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

1
12
H1 ht z
z
vt2
2 g12
v12
2g
vt
q ht
v1
q hc02
z
q2 2g
1
1ht
2
( hc02 )2
❖ ③ 临界水跃的跃后水深hc02 ❖ 根据挖池后的收缩断面水深hc0用水跃共轭水
深的公式求得。用试算法求解。
z
q2 2g
1
1ht
2
( hc02 )2
d hc02 ht z
H
a1
v02
2g
hc0
vc20
2g
vc20 2g
❖
令H
a1
v02
2g
T , 2Tvg02为 有T0 效水头,T0为有效总水头,
则
T0
hc0
(
)
vc20 2g
1
1
2
T0
hc0
vc20
2g 2
vc0
Q Ac0
T0
hc0
Q2
2g 2 Ac20
一、收缩断面水深的计算
T0
hc0
Q2
2g 2 Ac20
综合式消力池:适用范围较广
(一)消力池的水力计算
❖ (1) 池深d的计算
❖ 计算原则:使消力池中形成稍有淹没的水跃,
要求池末水深
h2 , 一hc02般取
,1.h05c02
为池中发生临界水跃时的跃后水深。
h2 hc02 ht d z
d hc02 ht z
(一)消力池的水力计算
面流式消能:将下泄的高速水流导向 下游水流的上层,主流与河床被巨大 的底部旋滚隔开。余能主要通过水舌 扩散,流速分布调整及底部旋滚与主 流的相互作用而消除。
川大水力学教学课件9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

‹#1›9
No Image
挑流射程的计算
1、射程 L0 的计算公式
L0
u12
sin cos
g
1
1
2g
a
ht u12 sin
h1 cos
2
2
式中:a为坎高,即下游河床至挑坎 ht为冲刷坑后的下游水深;h1为1-1断面
‹#2›4
No
Image 采用较多的是连续式挑坎。
(1) 挑坎高程 挑坎高程愈低,出口断面流速愈大
(2) 反弧半r0 径 反弧半径愈小,离心力愈大,挑坎内水
大,动r能0 减小,射程也减小。为保证有较好 反(3弧) 半挑挑径角角愈( 大至45少 )应大于反弧,最射低程点水L0深愈h大 入水角 也增大,入水角增大后,冲刷坑
hT d ht z
‹#1›6
No Image
确定消能池深度 d 的计算公式
d jhc1 (ht z)
略去z
hc1
代替
z
q2 2g
1
(
ht
)
2
(
1 j hc1)2
,并用护坦降低前收缩断面hc水 深的
。可得到粗略估算池深的近似公式
d jhc ht
‹#1›7
No
Image (2)消能池长度LK的计算
‹#2›5
q 80m3/s m
上下游水位差
N gqE 980080 60
47000kN m/s 47000kW
‹#›5
No Image
常采用的衔接与消能措施,大致有下列三
1、底流式消能
水力学 第9章-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

8
2、挑流消能
常 用 的 水 流 衔 接 与 消 能 方 式
利用下泄水流本身的动能,在建筑物的出流部位采 用挑流鼻坎,将下射的水流挑射到远离坝址,以确保建 筑物的安全。
挑流水舌
两个消能过程: 空中消能
(主要) 水垫消能
急流
漩 滚
漩滚
挑流鼻坎
应用:
坝 址
水垫
下游地质条件较好的中高水头泄水建筑物。
c f1 (0 )
c f 2 (c )
0.32
2.3
5.8
15
例题 9-1 某分洪闸如图所示,底坎为曲线型低堰,泄 洪单宽流量 qc=11m3/s· m ,流速系数 φ=0.90 。计算其下游 收缩断面处的水深hc。
2 0 v0
2g
34.00
H0 v0
H 30.00 29.00 P hc c c ht
3
例如,对于某溢流坝,设其单宽流量 q = 80 m3/s•m, ∆Z =Z1-Z2=60m 则单位宽度河床上每秒应消耗能量: N=γq∆E=9 800N/m3×80m2/s×60m=47 000 KN· m/s
1
1v12
v 2g
2 1
?E E1 v1 E2 h 2
Z1
2 v 2 2 2
P
29.0 0
c hc c 27.0 0
30.0 0 ht
qc 11 1.571m P H 25
取α0≈1,则
1.5712 E0 P H 25 7.126m (高堰,不考虑速度水头) 2g 2 9.8
已知φ =0.90,故有
112 7.622 7.126 hc h c 2 9.8 0.90 2 hc2 hc2
石大水力学实验指导13消能池实验

(十三)消能池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消能池模型试验的实验技能。
2.观察坝下游设置消能工前后的水流衔接型式,并检验设置消能池的必要性。
3.通过实验检验消能池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二、实验设备实验基本设备如图11.1所示,图中宽顶堰更换成WES 实用堰。
更换后的局部装置如图13.1所示。
图13.11.水槽底;2.WES 堰模型;3.活动模块;4.下游河床;5.坝下衔接底板本实验装置在堰下游渠底设有可拆装的活动板块3与4,以提供下列三种实验条件:①3和4均设,演示坝后未开挖消力池时原渠槽流态;②拆3设4,形成消力池流态;③3和4均拆,量测坝下游为池底高程时的临界水跃共轭水深coh '和co h ''。
本模型设计上游堰高15cm ,消能池深2.0cm ,长45cm ,但因安装误差,实验时均以实测为准。
三、实验原理图13.2 消能池量测计算示意图1.已知参数 给定实验参数如表13.1所列,包括池深与池长的设计流量Q d 1与Q d 2、渠宽b 、下游水深h t 、池长L B 、坝面与池末的流速系数ϕ与ϕ'、池中水跃淹没度设计值σ,另有实验常数▽0、▽2、▽4、▽6,需实验前由学生测定。
2.消能池水力设计【池深s 的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2222cocoo o h g q h s T T '+'=+'=ϕ (13.1))181(232-'+'='coco t h g q h h σ (13.2) 2222222t t h g q h g q z '-'=∆ϕ (13.3) z h h s t t ∆--'= (13.4)式中各量定义参图13.2。
【池深L B 的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j B L L )8.0~7.0(= (13.5)coj h L ''=1.6 (13.6) 各计算结果汇总于表13.2,表中0T ''是设消能池前的计算值,由下式确定:0.5)(m )()]2/([603/20可取-∇∇+='g mb Q T (13.7)式13.1~13.4是多元隐函数方程组。
第九章 消能(zhu,2013)

综合式消力池
消力墩
§9.5 挑流型衔接与消能(ski-jump energy dissipation)
挑流消能的水力计算
主要任务是:挑坎型式,确定挑坎高程、反弧半径 和挑射角,计算挑流射程和下游冲刷坑深度。
一、挑流消能水力计算 1)挑流射程的计算 2)冲坑深度的计算 3)挑坎的设计
一、挑流射程的计算
hT 4.27 1.05 hc1 4.07
池中水跃的淹没程度 j
满足要求
确定池深d的步骤:
取1.05~1.1
初估池深:
ht 1、根据设计流量Q设,初估一个初始值d1; d1 j hc
2、计算 E0 E0 d1 3、根据 E0 确定 hc1 和 hc1 ; 4、计算 z1 ; 5、计算 d 2 ;
主要内容: 1、确定坎高c; 2、确定池长Lk;
特点: E0保持不变; 坎后水流的衔接;
1、坎高c的设计 1) 满足的条件: 消能要求:
hT j hc
几何要求:
hT c H1
出池水流看成折线型实用堰堰流,堰上水头
1 v12 1q 2 q 2 /3 H10 H1 H1 ( ) 2g s m1 2 g 2 g( j hc ) 2
hc ht 3.05m
故溢流坝下游将发生远离式水跃衔接
控制水跃位置的工程措施
当建筑物下游产生远离(驱)式或临界式水跃衔接时,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衔接形式,必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
施,加大建筑物下游水深。
C C
ht
ht
降低护坦高程, 在下游形成消能池
C C
ht
ht
在护坦末端修建消 能坎来壅高水位,使 坎前形成消能池
底流消能PPT

底流消能的工作原理:在坝址下游设消力池,
消力坎等,促使水流在限定范围内产生水跃, 通过水流的内部摩擦,掺气和撞击消耗能量。
11
Li
底流消能
底流消能
水跃的基本流态 对平底、无辅助消能设 施的二维自由水跃,其流态随跃 首断面 弗劳德数而改变,随着Frl的不同,水跃 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底流消能
1)当ht=h’ c时,产生临界水跃 2)当ht<h’ c时,产生远驱水跃 3)当ht<h’ c时, 产生淹没水跃
在工程中一般希望水跃能在较小的淹没水 跃下运行。
底流消能
运用底流消能的工程
太平湾水电站是中朝两国联合开发鸭绿江干流的梯级电站 之一。该工程的水力特点是低水头大流量,最大单宽流量 为120.5m3/(s· m),佛氏数低,消能困难,本 工程采用消力池内加设辅助消能工
①弱水跃。相应于Frl=1.7~2.5。消能效率 不高
②颤动水跃。相应于Frl=2.5~4.5。水跃消 能效率 约为18%~45% ③稳定水跃。相应于Frl=4.5~9 。 消能效率 约为45% ~ 70% ④强水跃。相应于Frl>9。消能效率大于70%
底流消能
底流消能中的辅助消能工
消力池是底流消能的主
贵州省遵义市鱼塘水电站岸坡式溢洪道底流水跃消能工设 计中,比较了各种型式的消力墩、消力坎的作用及布置和常 用的消力池型式
要消能工
辅助消能工主要有: (1)趾墩 (2)前墩 (3)后墩
(4)尾槛
底流消能
底流消能的下游局部冲刷与防冲措施
海漫与防冲槽是水跃种衔接形式
底流消能就是借助于一定的工程措施控制水跃的位置,水 跃的位置决定于坝址收缩断面水深hc的共轭水深h’c与下游 水深ht的相对大小,可能出现下列三种衔接形式:
第十章 消能-2013

10.2 底流式衔接与消能
• 10.2.1 水跃发生的位置和水跃的形式
ht hc02, 临界水跃
ht hc02, 远离水跃
ht hc02, 淹没水跃
淹没系数 ' ht / hc02表示淹没程度 。
设计时,一般要求 ' 1.05 1.1
• 10.2.2收缩断面水深的计算
2.挑流消能
在泄水建筑物下游端修建一挑流鼻坎,将下泄水流 向空中挑射至远离建筑物的下游。
3、面流式消能
在泄水建筑物末端设置一较小挑角的垂直鼻坎,将下泄的 滚消能 。
高速水流引向下游水流的上层,主流在水面,坎后底部旋
4.消力戽
水利工程中有时需结合具体工程的需要,将三
种消能方式结合应用。上图采用消能戽就是一种底流 和面流结合应用的实例。
例10.1 图10.7所示为一修筑于矩形断面河道中的溢流 坝,坝顶高程为110.0 m,溢流面长度中等,河床高程为 100.00 m,上游水位为112.96 m,下游水位为104.00 m,通 过溢流坝的单宽流量q = 11.3 m2/s。试判别坝下游是否要做 消能工。如要做消能工,则进行消力池的水力计算。
(2)用试算法计算消力池池深
' hc02
q2 q2 d ht 2 2 g ( ' hc02 ) 2 g (1ht ) 2
' hc02
q2 q2 d ht 2 g ( ' hc02 )2 2 g (1ht ) 2
设几个hc0值计算相应的f(d),计算结果列于表10.3。
试算法求d。
• 试算法求d。
在实际试算时往往不直接假设d,而是先假 设hc0,利用收缩断面水深计算公式 算出
水力学 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与消能

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a ht
2S1 sin 2
ts ht
tan 2
a ht 2S1 cos2
冲刷坑深度估算用经验公式
坎型尺寸的选择:常用连续式挑坎,挑 坎尺寸包括挑角、反弧半径、及挑坎高 程,使用合理时可在同样的水力条件下 射程最大,冲刷坑深度较浅
9.3 面流及消能戽简介
主流在表面,旋涡在下游,对河床的冲 刷轻,有利于漂木、泄冰
应严格控制水下游水深,便其稳定并保 持在相应范围内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可比较准确确定尺寸
消能戽是结合底流面流的一种综合消能 方式
与底流比较:不需专门的消能池、工程 量小
与面流比较:适应水深变化范围广,流 态稳定
缺点:戽面戽端易被水流磨损,下游尾 水波动大,冲刷岸坡
Ch9 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 消能
泄水建筑物下泄的高速水流对建筑物及 河道的破坏大,需要消能
衔接与消能措施大致有三种:
底流式消能、挑流式消能、面流式消能, 可结合使用或单独使用
9.1 底流消能的水力计算
应用面广,基本的消能型式
其水深计算公式从应用能量方程推导得
E0
hc
Q2
2gAc2 2
一般用试算法求解,也可借助于一些专 门的图表来简化计算
2、在护坦末端修建消能坎的消能池坎高 的计算
3、辅助消能工
4、护坦下游的河床保护
9.2 挑流消能的水力计算
优点是可以节省下游护坦,构造简单, 便于维修,缺点是雾气大,尾水波动大
水力计算内容:按已知的水力条件选定 适宜的挑坎型式、反弧半径、挑射角、 挑流射程及下游冲刷坑深度
挑流射程:
L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出池落差△z :
以下游河底0—0为基准面,对消力池出口处的上游断面 1及下游断面2列能量方程,其中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vt2 ,则有 为 hj 2g
vt2 H1 ht hj ht ( ) 2g 2g 2g
2 vt2 v1 H1 ht ( ) 2g 2g
挑流鼻坎型式
• 挑流鼻坎型式有连续式和差动式两种。
连续式鼻坎设施简单,不易气蚀,在相同水力条件下, 挑距比差动式稍远,但水舌较集中,空中扩散较差,对河 床冲刷较深。 在挑流鼻坎内设置通气孔主要是为了避免挑流时高水 流带走水舌下面的空气而形成真空,影响挑射距离。
挑流鼻坎为什么容易被破坏?
泄水建筑在泄洪时,挑流鼻坎表面要承 受高速水流的冲刷,磨损很大。而许多工 程因施工等原因,挑流鼻坎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强度及耐磨达不到设计要求,经常 造成鼻坎表面混凝土脱落,钢筋裸露,影 响工程正常运行。
10.2 底流式衔接与消能
10.2.1 泄水建筑物下游收缩断面水深的计算
列坝前断面0-0及收缩断面c-c的能量方程: v02 vc0 2 vc0 2 H a1 hc0
2g 2g 2g
令,T为有效水头,T0称为有效总水头,则有
H a1
v02
2g
T
v02
(3) 临界水跃的跃后水深hc02 hc0和hc02都与池深d有关
d ' hc02
q2 ht 2g
1 (1ht )2 ( ' hco 2 ) 2
将与d有关的项放在等式左边,已知项放在等式右边,可得
' hc02
q2 q2 d ht 2 2 g ( ' hc02 ) 2 g (1ht ) 2
消能方式结合应用。下图采用消能戽就是一种底流和面 流结合应用的实例。
新安江水库
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为建设新安江发电站而 造成的大型水库,也是杭州市面积最大的水体。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 库,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
富春江水利枢纽
富春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桐庐县钱塘江上游富 春江上,坝址在七里垅峡口故又称七里垅水电站。 上距新安江水电站约60公里,下距杭州市110余公 里。地理位置优越,又有新安江大型水库进行调 节,两电站联合运行,为华东电网提供了大量的 电力。水库为日调节,总库容9.2亿米3。电站以 发电为主,并可改善航运,发展灌溉及养殖事业 等综合效益。
f(d)= A
试算法求d。 在实际试算时往往不直接假设d,而是先假设hc0,利用共 轭水深关系式求得hc02,算得池深d,再将算得的池深d代 入上式算得方程的左边,若等于式右边已知的数值A,则 此时的d为所求,若不等,再重新假设hc0进行试算,直到 相等为止。
2 消能池长度的计算 消能池长度必须保证水跃不越出池外。由于消能池末端对水 流产生反作用力,减小水跃长度,因此消能池内的水跃长度 仅为平底明渠中自由水跃的70-80%。
第10章 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 衔接与消能
10.1 概述
天然河道中的水流一般多属于缓流,水流流 量沿 河宽方向的分布较均匀。但河道中修建 了闸、坝等泄水建筑物后,水流条件必然会发 生较大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水力学问题。
下泄水流的特点如下: 1.建坝后的水头也增加,下泄水流(比未建坝前的水流) 流速增大,即流速高; 2. 建坝时,为节省工程造价,使泄水建筑物的泄水宽 度比原河床宽度小,使泄水时的单宽流量加大,即水流 集中。 泄水时形成的高速集中水流,破坏性大,对下游河床 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 挑流消能
• 面流消能
优点:主流在表面,底部流速小,不易冲刷河 床,有利于漂木、漂冰和宣泄其他漂浮物。 缺点:水流衔接形式复杂多变,不易控制。下游 水面波动很大,两岸易遭冲刷,有碍航运及水轮机工作。
简单的水跃式消力池适用于超过10m或者是水 头差在 30m到50m之间的情况 在10到30m水头差范围,消力墩将会增强水跃,造成一 个较小的消力池,从而节约了建筑造价。 超过30m的水头差后,空化和剥蚀的破坏就会变得显著起来。 超过50m以后,很多简单的消力池已经失去作用,而一些自 由射流或挑流鼻坎的布置或许比较好。
5.7583514 2.4177465 3.7586244 5.7106151 2.0161214 4.1123106 5.6637875 1.631528 4.4499315
5.6178378 1.2630394 4.7723818
(2)用试算法计算消力池池深
' hc02
q2 q2 d ht 2 2 g ( ' hc02 ) 2 g (1ht ) 2
j
的淹没水跃
10.2.2
消能工的水力计算
当泄水建筑物下游出现远离式水跃时,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 施,通过增加下游水深,使之形成稍有淹没的淹没式水跃,从 而达到缩短护坦的长度,在较短距离内消除余能的目的。为此, 可采用下列工程措施消力池,消力墙,综合式消力池。
1. 池深d的计算
0 图中0—0线为原河床底面线,'0' 线为挖深d后的护坦底 面线。当池中形成淹没水跃后,水流出池时水面跌落为 △z,然后与下游水面相衔接,其水流现象与宽顶堰的 水流相似。
v12
vt2
H1 ht z
1
12
• 上式可改写为
vt2 v12 z 2 2 g1 2g
• 以
vt
q q ,v1 ht ' hc02
代入上式得
q2 z 2g
1 2 (1ht ) ( ' hco 2 ) 2
溢洪道有闸控制和无闸控制,各有 什么优缺点?
• 对于蓄水工程来说,溢洪道可设闸门,也可以不设闸门。 一般情况下,小型工程溢洪道常不设置闸门,大、中型工 程溢洪道设置闸门的较多。溢流堰上不设闸门时,堰顶高 程就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设置闸门时,溢流堰顶高程低 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闸门控制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而定, 而在汛期提前开闸放水,则有利于降低洪水位,减小库区 的临时淹没和大坝及其他非溢流建筑物的高度,并可削减 下泄的洪峰流量。但设置闸门却要增加闸门及启闭设备的 投资。由于溢流堰的堰顶高程降低,则就要增加其开挖量, 并且汛期还必须加强管理。
对于矩形断面河渠
q2 T0 hc0 2 g 2 hc0 2
泄水建筑物的流速系数值
q2 T0 hc0 2 g 2 hc0 2
试算法求解:
已知T0,Q及河渠断面形状,在选定 值后,可假定一个hc0 值,则由上式右端可以算得某一数值,若恰好等于已知的T0, 则所设的hc0即为所求,若不等,再假定hc0值进行试算,直到 相等为止。 注意:上式为一个三次方程,可以有三个根,而符合实际情 况的是小于临界水深hc的那一个hc0值,因此,代入试算的hc 应小于同一流量的临界水深。
2g
T0
vc02 T0 hc0 ( ) 2g 1 令流速系数
c
则有
1
2
vc0 2 T0 hc0 2 g 2
vc0 2 T0 hc0 2 g 2
Q 将 vc0 (Ac0为收缩断面面积)代入上式 Ac0
Q2 T0 hc0 2 g 2 Ac0 2
设几个hc0值计算相应的f(d),计算结果列于表10.3。 当f(d)= A = 4.45 m时,d = 1.63 m。
hc0(m) 0.7 0.71 0.72 0.73 hc02(m) d(m) f(d)(m) lj(m) 34.90262 34.50424 34.11213 33.72608 l(m) 27.9221 27.6034 27.28971 26.9
k
j
L
为平底明渠中自由水跃长度
j
例10.1 图10.7所示为一修筑于矩形断面河道中的溢流 坝,坝顶高程为110.0 m,溢流面长度中等,河床高程为 100.00 m,上游水位为112.96 m,下游水位为104.00 m,通 过溢流坝的单宽流量q = 11.3 m2/s。试判别坝下游是否要做 消能工。如要做消能工,则进行消力池的水力计算。
计算的原则是使消力池中形成稍有淹没的水跃,要求池末 水深 h2 ' hc02
h2 ' hc02 ht d z
d ' hc02 ht z
(1)下游河床水深ht:
取决于流量和河床的水力特性,如有实测的水文资料
(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等),则可根据给定的流量查得, 否则可近似地按明渠均匀流求正常水深的方法计算
挑流、底流、面流消能的优缺点
• 工程实际中,消能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 结合具体工程,兼顾水力、地形、地质及应用条件进行综合 分析选定。上述三种消能型式的优缺点如下:
• 底流消能
优点:水跃稳定,安全可靠,消能效果好,下 游水面波动小。 缺点:消力地的工程量大,增加工程造价。
优点:节约护坦工程,可降低造价,消能效果好。 缺点:空中雾气大,尾水波动大,要求下游河床 抗冲能力强。
3、面流式消能
当下游水深较大而且比较稳定时,可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 将下泄的高速水流导向下游水流的上层,主流与河床之间由巨大
的底部旋滚隔开,可避免高速主流对河床的冲刷。余能主要通过
水舌扩散,流速分布调整及底部旋滚与主流的相互作用而消除 (富春江水库) 。
水利工程中有时需结合具体工程的需要,将三种
拱坝坝身挑流消能(二滩原型)
工程中常采用的衔接与消能方式
按照泄出水流与尾水及河床的相对位置,可
以将常见的衔接消能方式分为如下三种基本形式。
1、底流式消能
就是在建筑物下游采取
一定的工程措施,控制水跃
发生的位置,通过水跃产生 的表面旋滚和强烈的紊动以 达到消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