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院规划交通设计

合集下载

解放军总医院地下通廊建设

解放军总医院地下通廊建设

解放军总医院地下通廊建设一、建设概况解放军总医院的地下综合管廊、地下人行通廊全长1522m,东、西院汽车通道全长338m,总投入1.73亿元,竣工投入使用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其中,综合管廊工程(图1)位于医院外科大楼南侧的道路下方,西起医院西门,东至洗衣房,然后向南至垃圾站,全长510m,断面尺寸为宽7m、高6.25m,分为高压电力通廊和综合通廊两部分,所有新建医疗建筑及院区的各种管线均通过通廊内的综合管线连通,包括电力电缆、热力管道、给水管道、医用管线等,其余空间用以铺设满足医院特殊使用要求的污衣、被服清洗输送管道和垃圾输送管道。

其优点在于地下综合管廊将各类管线综合到一起,统一规划,节约空间,也避免了各类管线在地上、地下杂乱交错的状态,更有利于日常的管理和维护。

人行通廊全长674m,包括内科大楼东侧、内外科大楼北侧、外科大楼西侧三面连通(图2),保证内科大楼、外科大楼、肿瘤大楼、医疗楼及新建门急诊综合楼地下连通,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通行,使地上、地下协调发展,构成现代化医疗的立体交通。

汽车通廊(图3)全长338m,横穿西四环路,连接东、西两院区,是在原有人行通廊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改造。

原有通廊断面形式为:南侧为宽1.8m的热力管沟、中间为宽3m的人行通道、北侧为宽1.5m的电力沟。

改造后断面形式为:南侧为宽1m的热力管沟、中间为宽4.5m的单向行车通道及人行通道、北侧为宽1.2m的电力沟。

二、建设方法随着院内医疗建筑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根据建设规划,通廊工程从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分3期建成,并对东、西院区的汽车通道进行了同步改扩建。

其中,一期建设综合管廊和外科楼大楼西侧人行通道;二期建设内科大楼东侧人行通道;三期建设内、外科大楼北侧人行通道。

(一)综合通廊及人行通廊建设综合通廊及人行通廊的结构形式为平顶直墙矩形箱体结构,因通廊沿线周边医疗建筑物密集(外科大楼、内科大楼、医疗楼、门急诊综合楼、总配电室、肿瘤大楼、洗衣房、锅炉房和临时制剂楼等),地下管线复杂(热力管、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电信和电力管等),且管线的覆土厚度为0.1m~2m 不等,如采用明挖法施工,全院的交通将处于基本瘫痪状态。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一、概述综合医院作为一个大型医疗机构,每天接待大量的患者和来访人员,因此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就医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二、交通组织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患者、来访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是交通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

医院周边道路应保持畅通,交通标志和标线应清晰可见,且有明确的行车和行人通行规则。

2. 便捷性原则:确保患者和来访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进入医院。

医院应设立足够的停车位,合理规划停车场的位置,与医院各个门诊楼和大楼之间的距离尽量缩短,方便患者和来访人员的步行。

3. 有序性原则:确保医院交通有序,避免交通拥堵和混乱。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交通岗位,指挥交通流量,确保车辆和行人的有序通行。

4. 环保性原则:鼓励患者和来访人员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

医院应提供充分的自行车停车位,并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方便人们选择环保出行方式。

三、交通组织设计方案1. 医院周边道路规划医院周边道路应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宽度进行合理规划。

主要道路应设立交通信号灯,确保交通流畅。

同时,在医院周边设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便捷的步行和骑行通道。

2. 停车场规划医院应根据医院规模和日均门诊量合理规划停车位数量。

停车场应分为不同区域,包括医生停车区、员工停车区、患者停车区和来访人员停车区。

每一个区域应设立明显的标识,方便停车者找到合适的停车位。

同时,应设立残疾人停车位和孕妇停车位,为特殊人群提供便利。

3. 医院内部交通组织医院内部应设立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指示患者和来访人员前往各个门诊楼和大楼。

医院内部道路应宽敞,方便车辆通行。

同时,应设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步行和骑行的人员。

4. 交通岗位设置医院应设立交通岗位,由专人负责指挥交通流量。

交通岗位应设立在医院主要门口和交通繁忙的路口,确保交通有序和安全。

交通岗位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良好的交通指挥能力。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背景介绍综合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医生和工作人员进出。

为了确保医院内外交通的安全和顺畅,需要进行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综合医院交通组织设计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交通组织设计的目标1.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通道,确保患者、医生和工作人员的出行便利。

2. 保证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流畅度。

3. 合理规划停车区域,提供足够的停车位,方便患者和来访者的停车需求。

4. 考虑到紧急情况的发生,确保救护车和其他紧急车辆的畅通。

三、交通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1. 主要交通通道设计a. 主要道路:医院周边主要道路宽度应满足交通量需求,道路两侧应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b. 主要入口:医院的主要入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便于患者和来访者的找到。

入口处应设立候诊区,方便患者等候。

c. 主要出口:医院的主要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便于患者和来访者的离开。

出口处应设立出租车候客区,方便乘坐出租车的人员等候。

2. 停车区域设计a. 室内停车场:医院应设立室内停车场,提供足够的停车位,并设有电子导引系统,方便患者和来访者快速找到空余车位。

b. 室外停车场:医院周边应设立室外停车场,提供额外的停车位,同时设置明显的指示牌,引导车辆进入停车场。

c. 停车位分配:在停车场内应合理划分停车位,设置专门的残疾人停车位和孕妇停车位,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

3. 交通标识和标线设置a. 交通标识:医院周边和内部应设置明显的交通标识,包括禁止停车、禁止通行、限速等标志,以提醒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

b. 交通标线:医院内部道路应设置合适的交通标线,包括车道分隔线、停车位标线等,以保证车辆有序行驶。

4. 紧急车辆通行通道设计a. 救护车通道:医院应设置专门的救护车通道,保证救护车能够快速进入医院,并设立明显的标识,防止其他车辆妨碍。

b. 紧急车辆优先通行:在医院周边道路上,应设置紧急车辆优先通行标志和标线,确保紧急车辆畅通无阻。

363医院犀浦院区总体规划设计

363医院犀浦院区总体规划设计

363医院犀浦院区总体规划设计发表时间:2016-08-10T15:55:45.43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作者:曾佳[导读] 以全新的医疗功能格局和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为中航工业在西南地区的健康发展与当地民众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曾佳(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摘要】本文从医院定位、设计理念及原则、总体规划与设计全面介绍了中航工业363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关键词】医院定位;设计理念及原则;总体规划与设计一、医院定位中航工业363医院是一座具有先进医疗技术水平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医院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区,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综合全面且具有专科特色的医疗格局。

基于医院的未来发展战略,363医院开设犀浦新院区。

在继承现有医疗优势的基础上,新医院的规划建设将采用超前的设计理念和适宜的建筑技术,力求将医院建成为先进医疗科技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医院。

二、设计理念及原则新建363医院定位于2000床规模的区域医疗中心,在服务中航企业西南地区的同时,面向成都市西郊地区,并辐射至周边省市。

因此,医院的医疗服务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医疗需求,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在此前提下,我们对医院的规划设计提出了以下几条理念和原则:1.水平生长的有机医院根据规划要求及地形环境的特点,总体布局通过点、线、面不同形体的组合,将医院建筑水平延展,构成东西向发展主轴,合理规划医疗功能结构,做到合理分期建设、持续良性发展。

2.组合灵活的模块化体系“大综合、强专科”的医疗功能结构。

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能够在保持基本医疗结构的基础上灵活转换诊疗模式,开展新兴专科,提供多种医疗模式的可行性。

3.注重使用感受的医疗环境开敞通透的空间环境使患者更加贴近自然,使患者体验轻松自在的就医过程和细致周到的诊疗服务,专设的医生交流休息区给医护人员提供了缓解压力、加强沟通的平台,能够提升医生工作效率,使医患和谐共处。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引言概述:综合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其交通组织设计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就医体验至关重要。

良好的交通组织设计能够提高医院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升患者的就医便利性和满意度。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正文内容:1. 医院内部交通组织设计1.1 医院内部道路规划:医院内部道路的规划应合理布局,确保各个科室之间的交通流畅,避免拥堵和交通冲突。

1.2 停车场设计:医院应设立足够的停车位,并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停车位,如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孕妇停车位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1.3 交通导向系统:医院内应设置清晰的交通导向标志和标线,方便患者和访客准确找到目的地,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2. 医院周边交通组织设计2.1 道路连接设计:医院周边道路的设计应考虑到医院的交通流量,确保道路连接顺畅,减少交通阻塞。

2.2 公共交通设施:医院周边应有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如公交车站、地铁站等,以方便患者和访客的出行。

2.3 步行和自行车通道:医院周边应设置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通道,鼓励患者和访客采用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交通压力。

3. 医院门诊部交通组织设计3.1 门诊部入口设计:门诊部的入口应宽敞璀璨,方便患者进出,同时应设置无障碍设施,以满足残疾人患者的需求。

3.2 排队区域设置:门诊部应设置合理的排队区域,避免患者拥堵和混乱,提高就医效率。

3.3 候诊区设计:门诊部的候诊区应舒适宽敞,提供足够的坐位和良好的通风,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4. 医院急诊科交通组织设计4.1 急诊科通道设置:急诊科应设置独立的通道,确保急诊患者的迅速就医,避免与其他科室交通冲突。

4.2 救护车通道:医院应设置专用的救护车通道,确保救护车能够快速进出医院,提高急救效率。

4.3 急诊科候诊区:急诊科的候诊区应紧邻急诊科通道,方便患者就医,同时应设置足够的坐位和医疗设备,以满足急救需求。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背景介绍综合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场所,其交通组织设计对于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安全和便利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标准,包括车辆通行流线、停车场布局、交通信号灯设置等方面的要求。

二、车辆通行流线设计1. 主要道路:综合医院应设立主要道路,通行流线应顺应周边道路交通流向,方便车辆进出医院。

2. 分道设置:根据医院内部不同功能区域的需要,合理设置分道,如急诊通道、门诊通道等。

3. 车道宽度:主要道路应设置不少于3.5米的车道宽度,分道宽度不少于3米,以保证车辆的通行安全和顺畅。

4. 车道标线:在主要道路和分道上设置明确的车道标线,包括实线和虚线,以引导车辆行驶方向。

三、停车场布局设计1. 停车位数量:根据医院的规模和日均就诊人数,合理确定停车位数量,以满足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停车需求。

2. 停车位标准:停车位宽度不少于2.5米,长度不少于5米,保证车辆的停放和开门空间。

3. 停车位分布:根据医院的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划分停车位,如设立急诊停车位、门诊停车位等,方便患者就医。

4. 停车场通道:停车场通道宽度不少于6米,以保证车辆的进出顺畅。

四、交通信号灯设置1. 信号灯数量:根据医院的交通流量和道路交叉口的数量,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保证交叉口的交通安全。

2. 信号灯位置:信号灯应设置在交叉口的适当位置,以便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信号灯的指示。

3. 信号灯控制方式:信号灯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定时控制或感应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交通的流畅性。

五、其他交通设施1. 交通标志标线:在医院内部设置适当的交通标志标线,如停车标志、行人过街标志等,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2. 行人通道:为行人设置专门的通道,保证行人的安全通行,如人行天桥、人行横道等。

3. 交通管制设备: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交通管制设备,如闸机、卡口等,控制车辆进出医院。

六、总结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对于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安全和便利至关重要。

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规划及单体设计思考

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规划及单体设计思考
3.1.1 传承地域徽派建筑文化:宣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人 才辈出,是“徽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 文化,地域特色显著;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医疗建 筑应当合理的展现这样的地域特色;首先从医疗建筑的功能合 理性出发,结合建筑的层数和进深等特点,巧妙的借鉴徽派建 筑的尺度感;其次从医疗疗养建筑的环境特点出发,结合徽派 建筑的内合院,设计营造亲切的院落活动空间。
3.1.2 积极适应地域气候特点:宣城市地处皖南,属于江南 气候区,当地常年雨量丰沛,气候湿润宜人;同时随着节能环 保的时代要求,可持续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为时代必然;本着适 应环境的观点,规划设计特气候特点结合在建筑和室外空间组 织中。首先是徽派建筑的坡屋顶有利于雨水的排除和保温隔热 节能;其次,规划设计尽力营造成片的附属绿地,使得雨水下 渗而不是径流的加大,减少城市管网压力。
4 单体设计 本工程主要门急医技术楼、病房楼、后勤服务楼组成。 门急诊楼为四层建筑,首层中部为二层通高的门诊大堂,
视觉导向明确,开敞明亮。首层西侧为挂号、收费,南侧为门 诊药房,正对门厅南侧设置电梯,方便病人通过电梯到二层各 科室就诊。二、三层为各科室诊室,包括失眠专家门诊、精神 专家门诊、儿童心理门诊等诊室,为保证病人就诊的私密性, 在名科室外侧另设置二次候诊室,以满足就诊需求。四层为行 政办公楼层,内设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办公用房,办公 楼入口单独设置。急诊位于门急楼西侧,急救车可直接将病人 运至门口,再将病人送至急救室,可缩短抢救路线,节约抢救 病人的时间。
图1 总体鸟瞰图 参考文献
[1] 黄锡璆.中国医院建筑指南[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2:114. [2] 周颖,孙耀南.精神病医院建筑的相关基础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 科学(中国科学出版社),2010,40(9):1001-1013. [3] 张洛先,徐更,谭劲松,等.新时代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导则[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215. [4] 巴志强,林晓萍,郭启勇,等.医院公共空间环境对病人心理的影响 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48.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医院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背景介绍综合医院作为一个大型医疗机构,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进出。

为了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

二、目标1. 提供便利的交通接入,方便患者和访客前往医院。

2. 保障医院内外交通的顺畅,减少交通拥堵。

3. 提供安全的交通环境,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三、设计原则1. 人性化原则:考虑到患者、访客和医护人员的需求,设计方案应尽量简化交通流程,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

2. 安全原则:确保交通组织设计能够保证患者、访客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效率原则: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四、设计方案1. 入口设计:a. 设立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主要入口应位于医院主要道路的便利位置,次要入口可设置在医院周边的次要道路。

b. 入口处应设立指示牌和标志,明确标识出医院的名称和各个科室的位置,方便患者和访客快速找到目的地。

c. 入口处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方便患者和访客停车。

2. 出入口流量控制:a. 根据医院的日均流量和高峰期流量,合理设置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以确保交通流畅。

b. 在高峰期,可以设置专门的进出口通道,分流车辆和行人,减少拥堵。

3. 车辆停车设计:a. 设立专门的停车场,根据医院规模和日均车辆流量,合理规划停车位数量。

b. 停车场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指示车辆快速找到停车位。

c. 为了方便患者和访客,可以设置专门的残疾人停车位和孕妇停车位。

4. 医护人员通行设计:a. 为医护人员设置专用通道,确保他们能够快速进出医院。

b. 在医院内部设置便捷的行人通道,方便医护人员在不同科室之间的挪移。

5. 公共交通接驳设计:a. 与公共交通部门合作,确保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能够顺畅接驳到医院附近。

b. 在医院周边设置公交站点,并提供足够的候车设施,方便患者和访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 交通信号灯和标志设计:a. 根据医院周边的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和标志,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Ø 医院北侧桃园路出租车上落客站设置不合理,受护栏阻隔影响,使用率极低, 大量出租车在医院出入口违章停靠上落客,对进院、周边交通运行干扰大
桃园路
妇幼保 健院
停车场
停车场
门诊楼
行政楼
急诊科
住院楼
南山区人民医院
停车场
公寓楼 家属楼
感染科
进院 车辆 排队 车道
南 山 大 道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可划分为三类,分别为 就诊、探望、通勤
工作日7:30~8:30、14:00~15:00
工作日7:30~8:30、14:00~15:00
空间分布特性
综合门诊、急诊服务于周边,就医出行距离较短 特色优势专科服务范围广,就医出行距离较长
主要服务范围为南山区周边临近地 区,就医出行距离总体较短
出行方式分担
Ø 医院东侧南山大道出入口周边 缺少出租车及社会车辆上落客站,导致大量出租车、 社会车辆违章占道停靠,对正常交通运行干扰大
桃园路
妇幼保 健院
停车场
停车场
门诊楼
急诊科
行政楼
南山区人民医院
住院楼
停车场 公寓楼
家属楼
感染科
进院 车辆 排队 车道
南 山 大 道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问题一:停车设施供需失衡,高峰期进院车辆长排队 问题二:医院配套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问题三:周边片区交通承载力不足,交通服务及环境需提升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n 妇幼保健院
Ø 出租车上落客站设置不合理(距正门约80米),导致出租车占用公 交停靠站,整体服务水平较低
Ø 高峰期车辆进医院困难,车辆将占 用道路排队等候,造成医院门前路 段交通拥堵
笋岗路
144pcu/h 23
人流穿行和出租车随意停
靠上、下客,进一步加剧了医 院主出入口处的交通拥堵
华 27643 富 路
4 0 米
泥 岗 西 路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n 中医院
Ø 出租车接驳设施不完善 院内上落客点使用率低, 医院出入口处出租车违章占道停车严重,对周边 城市交通干扰大
Ø 医院机动车出入口不足,且与外围道路衔接有待进一步优化 Ø 受出医院入口布局限制,院内外整体交通组织不合理,不同交通冲
突严重,高峰期红荔路交通肠梗阻严重,整体交通运行稳定性差
妇幼保健院
车行 人行 公公交交站站
出出租租车车站 站
燕 南 路
1.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高峰期红荔路(医院段)道路交通 肠梗阻 严重
公交及步行35%; 公交及步行40%; 公交及步行50%;
公共交通及步行60%;社会车辆25%;
社会车辆43%; 社会车辆43%; 社会车辆35%;
出租车15%
出租车22%
出租车占17%
出租车15%
现状问题分析
在开展详细的现场交通调研基础上,对几所医院 及周边现状存在的共性、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如下:
Ø 医院东侧南山大道掉头口设置不合理,高峰期大量进院车辆排队,一方面对南 山大道主线交通运行干扰大;另一方面,掉头车辆频繁插队,易引发事故
桃园路
妇幼保 健院
停车场
停车场
进院车辆 排门诊队楼车道
行政楼
急诊科
住院楼
南山区人民医院
停车场 公寓楼
家属楼



感染科

主线车流
进院车流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上 步 路 妇幼保健院
早高峰设置临时活动护栏,公交车不进站,利用外侧车道上落客
公交停靠站
公交车停靠区
1车道
出租车站
红荔路
2车道
3车道
早高峰期间,红荔路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已长排队至上步路口,亟需改善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n 第二人民医院
Ø 公交停靠站距离医院较远(约 400米),就医出行不方便
妇幼保健院 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院 南山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
日门诊量(人次)
需求 总量 及构

日住院量(人次)
高峰进出医院流量 (pcu/h)
需求构成
时间6053
1200
1300
750
1188
进:207 出:83
进:247 出:213
进:389 出:259
进:448 出:136
医疗资源分布问题 区域交通问题 门诊、挂号制度问题 配建停车问题 停车收费问题
案例分析
深圳案例概况
南山区人民医院
深圳中医院
深圳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妇幼保健院
南山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 中医院
第二人民医院 妇幼保健院
现状问题分析
需求总量大、出行时间集中、小汽车比例高
n 日门诊量:4000-7000人次/天 住院病人:750-1300人/天
大型综合医院总体规划与 交通体系规划设计
引子
引子
引子
国外医院规划 中交通用地与 建筑用地比例
50%甚至以上 都是交通用地 渠化道路系统
背景
背景
规划与设计以外所导致交通问题主要原因:
n 医疗资源分布失衡,过度集中于城市大型综合医院 n 城市中心区交通系统承载力不足,难以适应和满足大型
医院交通发展诉求 n 医院现行的门诊、挂号制度导致高峰期交通问题恶化 n 医院配建停车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就医交通需求 n 医院低廉的停车收费进一步加剧了停车供需不足的矛盾
Ø 出租车上落客站设置不合理,违 章占道下客现象严重,对道路通 行能力和交通安全影响较大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n 第二人民医院
就医交通与通过交通冲突严重
Ø 笋岗路西行、东行方向以及华富路 方向进医院车流与立交匝道车流交 织严重,现状交织段长度不足(仅40m、 规范70m),整体通行能力低
整体交通组织尚需进一步完善 Ø 高峰期主出入口进院车辆长排队,对华强南路
正常城市交通干扰大 Ø 南侧到达就诊交通进院不便,部分车辆利用南
侧掉头口违章横穿道路,存在安全隐患;未设 置救护车紧急通道,紧急医疗服务难以保障
1. 配套接驳设施、交通组织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n 南山区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
n 早高峰 7:30 - 8:30、14:00-15:00,以进院车辆为主,约占55%-72%
n 以就诊交通为主,小汽车、出租车出行比例高,约占40%-65%
n 据统计,妇幼保健院周边早高峰进入医院的非就医交通需求约 60pcu/h
南 山 区 人 民 医 院
妇 幼 保 健 院
现状问题分析
交通需求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