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辅导练习七十八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辅导练习七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 )。
A、锐不可当(dǎng阻挡、抵挡)B、馈退(kuì馈败)C、歼灭(jiān消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荻港(dí)阻遏(è)溃退(kuì)B、逃窜(cuān)要塞(sài)督战(dū)C、芜湖(wú)歼灭(qiān)泄气(xiè)D、区域(yù)绥靖(suì)阌乡(wén)【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① 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②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③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④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A、“24小时内即已”强调时间之短,我军进军之神速。
B、“至发电时止”表明了确切的时间概念,暗含渡江胜利的豪迈之情。
C、“较为顽强”说明敌军拼命死守,负隅顽抗。
D、“百万”是实指,“横渡”指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由江北打到江南。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B、这个消息骇人听闻,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C、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我的良师益友。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B、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配套(pèi tào)练习参考答案21《桃花源记(táo huā yuán jì)》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B2. (1)咸全、都(2)缘沿着(3)寻随即,不久(4)规计划(jìhuà)3.(1)“要”通“邀”邀请(2)“止”通“只”只有。
4. C5.(1)交通:古意(ɡǔ yì)为交错(jiāocuò)相通;今意为交通运输。
(2)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儿女;今意专指男人的配偶。
绝境:古意为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意为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如此:古意为像这样;今意为这样。
(4)无论:古意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意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6.(1)C(2)C(3)A(4)C7. (1)问/所从来(2)后/遂无/问津者(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 B9.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先世避秦时乱二、(一)1.东晋陶渊明2.(1)通“邀”邀请(2)又(3)做标记(4)原来的,从前的3.表现出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外面的人从来没到过桃源,桃源人对外面时代的变化、战乱的频繁也一无所知。
4.表现了那里美丽祥和,安宁和平。
,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快乐。
5.可以从向往安宁和平的美好生活,厌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等方面回答。
(二)1.(1)春天收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2)荒草遮蔽了与外界的交通,鸡鸣狗吠互相唱和。
2.与“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
3.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转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境。
22《短文两篇》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 xīn (2) tái (3) rú(4) dú (5) fán (6) yū (7) zhuó (8) xiè2.(1)有名(2)灵异(3)这(4)香气(5)形体、身体(6)应当(7)隐居的人(8)亲近而不庄重3.略4. D5. C6.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一)1.(1)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1*10)子猷.病笃.索舆.奔.丧好.琴掷.琴恸.绝亦卒.不调.了.不悲二、解释加点字(1*25)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便索舆...来奔丧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掷.地云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语.时了.不悲子敬素好..琴三、填空(1*7)1、本文选自,是记载的笔记小说。
作者,人,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表现了。
四、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8)1、因恸绝良久2、月余亦卒3、子敬素好琴4、便径入坐灵床上5、便索舆来奔丧6、此已丧矣7、何以都不闻消息8、都不哭五、翻译下列句子(2*7)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语时了不悲。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六、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1*3)1、何以都不闻()消息?2、()便径入坐灵床上。
3、()月余亦卒。
七、问答:1、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2)2、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2)3、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2)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4)5、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3)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2)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3)9、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3)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2)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4)诗句:谚语:12、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4)附:答案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1*10)子猷.yóu病笃.dǔ索舆.yù奔.丧bēn好.琴hào掷.琴zhì恸.绝tòng亦卒.zǘ不调.tióo了.不悲liǒo二、解释加点字(1*25)俱.病笃.都(病)重而.子敬先亡表承接。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练习辅导题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练习辅导题(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2、(2分)(1)[乙]文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甲文中有具体的描绘,这一句话是:。
(2)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13、读了[乙]文以后想一想,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是不是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2分)14、仿照例句结构,再写一个句子(2分)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二)苏州园林(15分)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⑤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5.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
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16.第一段□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A、布局配合映衬层次B、布局映衬配合层次C、层次配合映衬布局D、布局层次配合映衬17.用∥线为第一段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2分)18.第一段第②句中的“似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19.“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什么?(2分)20.作者在说明池沼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2分)21.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1分)22.这两个文段采取说明顺序,它们之间是关系。
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一)中国石拱桥一、1、(1)B(2)A (3)B(4) A(5) B(6)A2、B3、略4、(1)B B A(2)A A B(3)B(4)B5、(1)事物赵州桥卢沟桥特点及光辉成就(2)一般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时间6、A二、(一)1、因为赵州桥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建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老的石桥。
2、示例:如第四个特点。
因为一座桥的建造,追求技术上的高超不足为奇,更难能可贵的是具有艺术价值,这两方面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1)“左右”是估计的时间,并不确切,如果去掉就成为确切的了,不符合实际情况。
(2)如果去掉“完全”“更是”,程度上减弱,没有了强调之意。
4、构造的奇特形式优美5、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对技术人才的尊重(二)1、略2、跨度大,桥拱低。
3、是为说明赵州桥面坡度平缓,车马和行人上上下下非常省劲。
4、不可以,因为“在当时”是表示时间的副词,如果去掉了,就会让人产生疑问:是过去,还是现在?表意就不准确了。
5、突出三方面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语言简明而富有感染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二)桥之美一、1、(1)chāi 摧(2)xiān 销(3)颐(4)dào2、询——寻雀——鹊型——形启——起3、(1)停在脚步。
(2)支配,操纵。
4、(1)打比方(2)列数字(3)引用,作诠释(4)摹状貌二、(一)1、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所以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会碰见桥。
2、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3、想寻找与桥身的直线相衬托、呼应、引申的点、线、面。
4、多描写性语言、形象、生动。
《中国石拱桥》的语言平实、准确。
5、略(二)1、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人教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人教版(4)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修改下列病句。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10、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
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塑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
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练习集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练习集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练习集锦内容预览:八上人教版课课练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作业一课前热身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取缔()对峙()要塞()2.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 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 B.人民解放军情况人所皆知,故可略过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说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四、秋天,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课下作业10、中国开始研制原子弹前,对于要不要接受外国技术的支援发生了争论。
A派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相当落后,无法独立完成核弹研究,必须首先接受技术支援,然后自己再发展;B派认为,要搞就自己独立搞,不要别人的支援。
两种意见最后拿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毛主席看后,大笔一挥,写了这么一个批语:先练好楷书,再练草书。
聪明的你认为毛主席支持哪种意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关系复杂的长句,会使语意晦涩难懂。
读下面一句译文,完成⑴⑵两题。
(分)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惊人的让步。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渡荆门送别》练习题

《渡荆门送别》练习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记叙。
地点、目的2、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
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3、不同。
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
“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
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拟人的修辞手法。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
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辅导练习题人教版(4)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修改下列病句。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10、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
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塑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
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
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
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画线部分搭配不当的词语是,应改为。
(2)第③句画线部分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应改为。
(3)第⑤句画线部分应补出的词语是,应放在。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句的后面。
修辞与表达方式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4)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5)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6)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7)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2指出下列句中描写长妈妈时所用的描写方法。
(1)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2)“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 )(3)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3)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4)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5)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6)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4、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B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对于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他)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
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3)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
A拟人比喻反问B拟人反复设问C排比反复比喻设问D排比反复设问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4)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A外貌神态动作语言B外貌心理动作语言C外貌心理神态语言D外貌动作神态语言7、下列句中的对偶句有(多项)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下列四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石拱桥的桥洞成一张半弓,又像虹。
B像这种各拱相连的桥,我们叫联拱桥。
C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河上。
D园子里的花竞相开放,成了一幅最明艳的画。
9、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对比) B月色入户。
(拟人)C庭下如积水空明。
(比喻)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反问)10、请简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3)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衔接与排序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1)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说全冻实牢了。
(2)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3)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作丈夫生命的代价,。
A.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B.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C.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D.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都不相信只有这一点点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
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舅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3、按照课文,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②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
③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
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④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x疆调来宋希濂。
⑤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
4、下列一首古诗顺序被打乱,请按照其思想内涵重新排列顺序。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确的顺序是: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
②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之中缠绕着,无声无息。
③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④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
A③①④②B③④②①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6、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象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语言运用1、给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1)圆明园是一座了不起的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2)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3)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了。
(4)这部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2、凭借语感,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啊,友情!人间怎能没有你?愿你像和煦的阳光,常常照耀着我们的胸怀;愿你像清新的空气,时时输向我们的心房;使每个人是健康的,美好的,愉快的,坦荡的,文明的,一往无前的……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
水是有灵魂的。
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如。
4、仿写,注意画线的语句,恰当运用数量词表现情景。
例句: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仿句:5、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答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向“等待父亲凯旋的女儿”吴悠伸出橄榄枝。
22日,人大招生办正式承诺,如果吴悠高考能达到人大录取线,学校将按照有关政策,尽可能满足她到人大深造的愿望。
同时,人大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如果与吴悠一样品学兼优”,这一承诺也适用于所有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
4月17日,一封“爸爸,女儿等待你凯旋”的信件感动了很多人。
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吴悠和她在佑安医院传染科工作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父亲迅速为人熟知。
新闻背景介绍:2003年春,自中国内地发现“非典”病例后,许多战斗在非典前沿的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甚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截至2003年4月25日,仅广东省就有4位战斗在非典前沿的医护人员因感染非典而长眠不醒。
(1)给这则新闻取一个标题。
(字数控制在15字以内)(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所报道的内容。
6、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湖南日报5月27日讯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
自此从长沙乘坐南航班机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旅客,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