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基于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工况不同要求温度的变化,设计了一种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反馈的实际温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ID算法进行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温度控制系统;PID控制;控制性能;稳定性1.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温度控制在很多工业和生活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

2.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负责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反馈的实际温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操作,调节系统的温度。

3.PID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参数调节,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PID算法主要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部分,通过对每一部分的权值调节,可以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

4.实验设计为了验证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组温度控制实验。

首先,我们将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值,然后通过传感器对实际温度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并计算控制信号。

最后,我们通过执行器对系统的温度进行调节,使系统的温度尽量接近目标温度。

5.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ID控制算法,我们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设定目标温度值为40℃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5℃,响应时间为2秒。

在不同工况下,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6.结论本文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第一章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2)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3)第三章硬件 (5)3.1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5)3.2 温度控制电路 (6)3.3 A/D转换电路 (7)3.4 报警电路 (8)3.5 看门狗电路 (8)3.6 显示电路 (10)3.7 电源电路 (12)第四章软件设计 (14)4.1软件实现方法 (14)4.2总体程序流程图 (15)4.3程序清单 (19)第五章设计感想 (29)第六章参考文献 (30)第七章附录 (31)7.1硬件清单 (31)7.2硬件布线图 (31)第一章设计背景及研究意义机械制造行业中,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

现有企业多采用常规仪表加接触器的断续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类设备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控温精度外,对温度上升速度及下降速度也提出了可控要求,显而易见常规控制难于满足这些工艺要求。

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的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炉已成为现实。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控制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温度控制器毕业论文

温度控制器毕业论文

题目: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机电工程学院李小草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个温度自动控制器。

本设计以单片机(8031)为控制核心,外加硬件电路,将温度显示和数字控制集和于一体,实现智能温度控制。

并采取软件程序实现升温的调节,能对加热炉的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严格控制。

单片机控制系统由微处理器和工业生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

本文是通过热敏电阻和单片机等,来实现对工程上一些系统的温度进行范围控制的过程。

关键词:测温;PID算法;单片机;温度控制器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前言 (1)1.1 概述 (2)1.2 课题分析 (2)1.3 设计思路 (2)第2章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3)2.1 系统的基本组成 (3)2.2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3)第3章测温电路的选择及设计 (5)3.1热电偶测温电路 (5)3.1.1 热电偶 (5)3.1.2 毫伏变送器 (6)3.2热敏电阻测温电路 (6)3.2.1 热敏电阻 (6)3.2.2 关于铂电阻的特性 (7)3.2.3 温度丈量电路 (7)第4章芯片组的电路设计 (8)4.1A D C0809与8031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8)4.28155与8031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9)4.2.1 8155芯片的结构 (9)4.2.28155与8031接口电路 (9)4.32732E P R O M的工作原理及硬件接口设计 (11)第5章掉电呵护功能电路 (14)第6章温度控制电路 (15)6.1温度控制电路 (15)6.2控制规律的选择 (16)第7章系统程序设计 (18)7.1系统控制主程序 (18)T中断服务程 7.20序 (20)7.3采样程序及其流程图 (24)7.4数字滤波子程序及其流程图 (25)总结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附录 (30)第1章前言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收集控制(即温度控制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实现的水温控制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实现的水温控制

基于PLC实现的水温控制XXX(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自动化专业,2007级2班,陕西汉中723003)指导教师:XXX[摘要]针对工农业生产中现有的水温控制系统可靠性低、控制精度差、成本高等缺点。

我们利用三菱FX0N60-MR型PLC构建了一个水温控制系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整个控制系统中以电阻炉作为被控对象,以水温为被控变量,以三菱FX0N60-MR型PLC为控制器,输入部分外加光电耦合器,并用按键和数码管构建了人机接口设置目标温度;控制算法的选择经过对模糊控制和PID算法的实验对比,最终选择采用PID。

PLC程序利用梯形图编程语言进行编写。

在系统搭建完成后我们利用试凑法,通过大量实验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进过测试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具有硬件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廉、控制器参数易于调试等优点。

能够利用小型PLC实现对水温较高精度的控制。

[关键词]PLC 温度控制PIDPLC-based temperature control to achieveLiao zhong lin(Grade 07,Class2,Major Automation,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Shaanxi)Tutor: Liu pei[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reliability, low cost, high control precision poor shortcomings. We use mitsubishi FX0N60-MR type PLC has constructed a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this problem is studied. In the whole control system to resistance furnace as controlled object to water temperature as controlled variables, the mitsubishi FX0N60-MR type PLC as the controller, input part plus photoelectric couplers, buttons and digital tube and constructing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set target temperature; The choice of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control and PID algorithm experimental, finally choosing PID. PLC program use ladder diagram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writ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structures in the system we use trail-and-error,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of PID controller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the test system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Besides this system also has the hardware structure is simple, system reliability high, production cost is low, and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is easy to debug, etc. Can use small PLC to control the water temperature higher accuracy.[Key words] PLC temperature control PID目录绪论 (1)1.设计方案的论证 (2)1.1PLC的选型 (2)1.1.1常用PLC的特点比较 (2)1.1.2本设计PLC的选型 (3)1.2控制方案的选择 (3)1.2.1采用模糊控制的温度控制 (3)1.2.2采用PID算法的温度控制 (3)1.2.3 控制方案的选择 (4)2.硬件电路的设计 (5)2.1PLC硬件资源分配设计 (5)2.2温度传感器 (8)2.2.1 利用温度变送器采集 (8)2.2.2 利用DS18B20采集 (8)2.3输入部分电路设计 (10)2.3.1 设置输入部分电路设计 (10)2.3.2 AD转换结果输入部分电路设计 (10)2.4输出部分电路设计 (10)3.系统软件的设计 (13)3.1PLC编程语言简介 (13)3.2输入部分程序设计 (15)3.3显示部分程序 (15)3.4PID运算部分程序设计 (15)4.系统的调试 (19)4.1硬件调试 (19)4.2软件调试 (19)4.1软硬件联合调试 (19)4.3实验数据 (19)参考文献 (20)英语科技文献翻译 (21)附录 (34)附录A:源程序 (34)附录B:元器件清单 (37)附录C:电路总图 (38)附录D:实物图 (39)致谢 (40)绪论温度控制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温度控制专业电气自动化班次 **姓名 **指导老师 **成都工业学院二0**年六月目录摘要 (2)PLC概述 (4)第一章系统规划 (6)1.1 控制目的 (6)1.2 对系统的分析 (6)1.3 主要部件的选择 (6)1.3.1 PLC的选择 (6)1.3.2 模块的选择 (7)1.4 流程图 (14)第二章硬件设计 (15)2.1 元件清单 (15)2.2 热电偶传感器 (16)2.2.1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6)2.2.2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 (17)2.3 加热器 (20)2.4按钮开关 (20)2.5 声光报警指示灯 (21)2.6 系统正常指示灯 (21)2.7外部接线图 (22)第三章软件设计 (23)3.1 I\O地址分配表 (23)3.2 梯形图 (24)3.3 指令表 (28)总结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 (34)摘要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通用产品。

国际电工委员会将PLC定义如下:“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执行运算逻辑、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温度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任何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都与温度有关,它约占生产过程中全部过程参数的50%左右。

本系统控制的温度范围在50度—60度之间,采用三菱FX1S-10MR基本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FX2N-2LC进行控制。

当温度测量值不符合设定值时,会自动调节温度到设定范围。

若3分钟后仍不符合设定值,则系统会发出报警,以减小损失。

关键词:PLC;温度;FX1S-10MR;FX2N-2LC;调节AbstractProgrammable controller, referred to as PLC, is applied to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industrial control area by general products.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will be defined as follows: "PLC PLC is a kind of digital electronic systems, computational operation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for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t USES programmable memory, to perform operation in its internal logical sequence control, timing, counting and arithmetic operation instruction, and through digital and analog input and output, the control of various types of machinery or production process.Temperature is the most comm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basic parameters. Any chemical reactions and physical changes with temperature, which accounted for production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50%. This system control temperature range 50-60 degrees in between, mitsubishi FX1S - 10MR basic modules and temperature measuring control module. When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value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set value, will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temperature to set limits. If you still don't conform to 3 minutes after setting, alarm system, to decrease the loss.Keywords: temperature, 10MR; FX1S - 2LC; FX2N - adjustPLC概述PLC的历史与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老式的继电器系统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巨大障碍。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助理指导教师: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二〇一五年五月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农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农业生产设备越来越趋向于自动控制控制乃至于智能控制,人们的日常用品也越趋于智能化和自动化,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自动控制水温报警系统能应用于许多日常生活和工农业,所以本文的设计也应运而生。

本设计就通过51 系列单片机做出一个自动控制水温报警系统的模型。

本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传感器电路、驱动执行报警电路、数码管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处理器采用51 系列单片机AT89C51。

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

软件部分可以归划成以下几个模块:数据采集、按键控制、蜂鸣器报警、外接温度控制设备和显示等子函数模块。

本设计实现自动控制水温功能,即实时感测当前系统工作区的温度信息,温度信息通过数码管显示屏直观的显示出来,我们再根据自己对水温的实用需求,通过按键可以设置一个温度的控制范围,当温度值小于或者超出我们设定的范围时,本系统可以自动执行相应的加热和制冷工作,并接通蜂鸣器使其报警。

关键词:AT89c51 单片机,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AT24C02,DS18B20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ABSTRACTAs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eopleliving standard rise, demand for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quipment is more and more tend to automaticcontrol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People's Daily supplies are more tend to be more intelligent and automation, aiming a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tomatic control water temperature alarm system can be applied to a lot of daily life and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so the design of this article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This design by 51 serie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make a model of automatic control temperature alarm system. This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wo parts. Hardware part include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circuit, sensor circuit, driver execution alarm circuit, digital tube control circuit and other parts. The processor with 51 series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The whole system is the system software work under control. Software part can be as the following several modules: data collection, button control, buzzer alarm, external temperature control equipment and display DengZi function module.This design to realize automatic control water temperature function,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sensing the current system of information, the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through digital tube display intuitive display, we agai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demand for water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buttons can set a temperature control rang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less than or beyond the scope of we set,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perform the corresponding heating and cooling, and turn on the buzzer alarm.Key words:AT89c51, button control, digital tube display, AT24C02,DS18B20,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1绪论 (2)1.1课题背景 (2)1.2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水平 (2)1.3本课题的发展趋势 (3)2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 (4)2.1设计要求 (4)2.2系统基本方案选择和论证 (4)2.2.1单片机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 (4)2.2.2温度传感器设计方案论证 (5)2.2.3掉电保持方案论证 (5)2.3电路设计最终方案决定 (5)3系统的硬件设计 (7)3.1AT89C51 介绍 (7)3.1.1................................................................................................................. AT89C51 主要功能及 PDIP封装 (7)3.1.2............................................................................................................... A T89C51 引脚介绍 (7)3.1.3单片机最小系统 (8)3.2DS18B20 传感器介绍 (9)3.2.1............................................................................................................... D S18B20 概述 (9)3.2.2............................................................................................................. D S18B20 的内部结构 (10)3.3数码管介绍 (11)3.4AT24C02 简介 (11)4系统的软件设计 (14)4.1软件设计架构 (14)4.2主控制程序 (15)4.3DS18B20 的程序流程图 (16)5系统仿真 (17)5.1仿真软件 Proteus 的简介 (17)5.2keil uVision2 ..................................................... 编程开发工具的简介175.3仿真设计的预期目标 (17)5.3.1仿真设计的实现 (17)5.3.2最终仿真图 (18)6PCB 画图及实物制作 (19)6.1制作过程理论实践概述 (19)6.2设计原理图 (19)6.3印制电路板制作流程 (21)6.4最终实物图 (22)7组装与调试 (24)7.1系统组装 (24)7.2硬件调试 (24)7.3软件调试 (25)7.4硬件软件联合调试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附录 A 电路仿真图 (29)附录 B 实物展示 (30)附录 C C 语言程序 (31)附录 D PCB原理图 (43)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增强安全意识,在锅炉房大型工厂和学校越来越多关注工作环境是否是安全的, 所以水温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因此, 本文的设计也应运而生。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相关推荐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摘要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检测及控制时常显得极其重要。

因此,对数字显示温度计的设计有着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温度只能控制及显示方案。

本毕业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对高精度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继而实现对对象的测温。

测温系数主要包括供电电源,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报警电路,继电器控制,按键电路,单片机主板电路。

高精度数字温度计的测温过程,由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所测对象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单片机,最终由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值。

该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精度误差在±0.5℃以内,然后通过LED数码管直接显示出温度值。

数字温度计完全可代替传统的水银温度计,可以在家庭以及工业中都可以应用,实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LED显示:数字温度.AbstractIn our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the temperature,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 wide rangeof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grammer which use a microcontroller toachieve and display the right temperature by intelligent control .This programmermainly consists by temperature control sensors, MCU, LED display modules circuit.The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and thenrealize the obje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includes power supply,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buzzer alarm circuit, keypad circuit,board with a microcontroller circuit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system. The temperatureprocess of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from coll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object by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temperature transmit ted to themicrocontroller, and ultimately display temperature by the LED. The digitalthermometer requires the high degree is positive 125and the low degree is negative 55,the error is less than 0.5, LED can read the number. This digital thermometer could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ercurial thermometer, can be used in family or industrial andproduction, it has a great value.Key words: MCU: DS18B20 : LED display: Digital thermometer。

nbiot毕业设计

nbiot毕业设计

NB-IoT毕业设计1. 简介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低功耗宽带物联网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低功耗设备连接。

本篇文章将讨论关于NB-IoT的毕业设计方案。

2. 毕业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NB-IoT的智能家居系统。

该系统将包括以下功能:1.远程监控:通过NB-IoT连接,用户可以远程监控家中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如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2.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控制家中的设备,如灯光、空调等。

3.安全警报:系统将具备安全警报功能,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发送警报信息给用户。

3. 设计方案3.1 硬件设计为了实现智能家居系统,需要以下硬件组件:1.NB-IoT模块:用于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并传输传感器数据和接收远程控制指令。

2.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环境数据。

3.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调光器等,用于远程控制家中的设备。

4.安全警报模块:包括门窗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异常情况。

3.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端程序: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通过NB-IoT模块发送到云服务器。

同时接收云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2.云服务器程序:负责接收设备端发送的数据,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同时接收用户端的请求,并将相应数据发送给用户端。

3.用户端手机应用程序:提供用户界面,允许用户查看传感器数据、远程控制设备、接收安全警报信息。

3.3 系统架构整个系统的架构如下图所示:4. 实施计划本毕业设计将按照以下计划来实施:1.第一周:调研NB-IoT技术和相关硬件组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第二周:进行硬件组装和连接测试,确保各个硬件组件能够正常工作。

3.第三周:设计并实现设备端程序,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和NB-IoT通信功能。

4.第四周:设计并实现云服务器程序,包括数据接收、存储和处理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被控参数之一。

从食品生产到化工生产,从燃料生产到钢铁生产等等,无不涉及到对温度的控制,可见,温度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对温度控制的速度和精度也会越来越高。

近年来,温度控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控制不再局限于近距离或者直接的控制,而是需要进行远距离的控制,这就产生了远程温度控制。

远程温度控制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如通过网络,无线电等等。

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利用无线电通信,方便、灵活,而且经济。

它不需要像网络控制耗费巨大的通信资源,也不受网络速度的影响。

在温度控制的方法上,传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在处理具有非线形或不精确特性的被控对象时十分困难。

而温度系统为大滞后系统,较大的纯滞后可引起系统不稳定。

在温度采集方法上,通常是利用热电偶把热化为电信号,再通过A/D转换得到温度值。

这种方法速度慢,而且精度不是很高。

综合上面的考虑以及自己的爱好,设计了基于无线电通信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等,希望它能给初级电子制作爱好者带来一些无线电通信和温度控制的基本常识,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1、温度控制的发展及意义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等行业,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现代工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温度控制,早期温度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厂中,例如钢铁的水溶温度,不同等级的钢铁要通过不同温度的铁水来实现,这样就可能有效的利用温度控制来掌握所需要的产品了。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酒店厂房及家庭生活中都会见到温度控制的影子,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 总体设计与可行性分析2.1 设计任务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电烤箱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温度信号检测方案自行确定,用单片机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实时控制,静态误差1度,超调量〈2.5%,系统温度调节时间ts〈4分钟。

控制输出采用脉冲移相触发可控硅来调节加热有效功率。

控制温度范围室温--125℃,用十进制数码显示箱内的温度。

2、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实时控制,并显示温度实际值。

3、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4、实现无线发送、接收,编码、解码校验。

实现超限报警;5、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实现满足指标要求的控制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1)温度控制误差:≤±0.5℃;(2)发射频率:≥300MHZ(3)发射距离:≥500m(4)误码率:≤10-62.2 总体设计框图及概述述图 2.0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图 2.1 键盘控制面示意图如图2.1所示,键盘控制面采用2*4式键盘,K0,K1的功能分别是左移一位和右移一位;K4,K5的功能分别是加1和减1;K2,K3,K6分别是向从系统00,01,10发送温度设定值的功能键。

K7为清楚报警鸣声且熄灭报警提示红绿灯。

编码解码部分采用通用编解芯片PT2262/PT2272。

PT2262/PT2272工作电压低,可进行地址编码,地址码多达531441种,数据最多可达6位。

发射接收部分采用F05T,J04T模块,发射接收频率为433M,工作电压3—12V,频率稳定度为0.00001。

温度传感器采用“一线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DS18B20测量范围为-55℃—125℃,测量精度为±0.5℃。

2.3 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采用典型的反馈式温度控制系统,如图2.2所示。

图2.2 温度采集系统框图2.4 数字PID控制数字PID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是一种最普遍采用的控制方法,在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下面简单介绍PID控制的基本原理、数字PID控制算法及其改进和PID的参数整定及其发展。

2.4.1PID控制原理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

PID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r(t)与实际输出值c(t)构成控制偏差e(t)=r(t)-c(t)。

将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通过线形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故称PID控制器。

其控制规律为:u(t)=Kp[e(t)+1/Ti∫e(t)dt+Tdde(t)/dt] (1)或写成传递函数形式G(S)=U(S)/E(S)=Kp(1+1/TiS+TdS) (2)式中 Kp是比例系数,Ti是积分时间常数,Td是微分时间常数。

简单地说,PID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1)比例环节:及时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t),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积分作用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能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

2.4.2数字PID控制算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是数字PID控制器,数字PID控制算法通常又分为位置式和增量式控制算法。

由于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因此模拟式中的积分和微分项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

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代表连续时间t,以和式代替积分,以增量代替微分,作近似变换。

采样周期足够短,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度。

(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由于计算机输出的u(k)直接去控制执行机构,u(k)的值和执行机构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通常称u(k)=Kp{e(k)+T/Ti∑e(j)+Td/T[e(k)-e(k-1)]}} (3)为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这种算法的缺点是:由于全量输出,所以每次输出均与过去的状态有关,计算时要对e(k)进行累加,计算机运算工作量大。

而且,因为计算机输出的u(k)对应的是执行机构的时间位置,如计算机出现故障,u(k)大幅度变化,会引起执行机构位置的大幅度变化,这种情况往往是生产实践中不允许的,在某些场合,还可能造成重大的生产事故,因而产生了增量式PID控制的控制算法。

(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所谓增量式PID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只是控制量的增量。

△u(k)=Ae(k)-Be(k-1)+Ce(k-2) (4)式中 A=Kp(1+T/Ti+Td/T)B=Kp(1+2Td/T)C=KpKd/T采用增量式算法时,计算机输出的控制增量对应的是本次执行机构位置的增量。

对应阀门实际位置的控制量,即控制量的积累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例如用有累积作用的元件来实现;而目前较多的是利用算式通过执行软件来完成。

增量式控制虽然只是算法上作了一点改进,却带来了不少优点:①由于计算机输出增量,所以误动作时影响小,必要时可用逻辑判断的方法去掉。

②手动/自动切换时冲击小,便于实现无扰动切换。

此外,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由于输出通道或执行装置具有信号的锁存作用,故仍能保持原值。

③算式中不需要累加。

控制增量的确定,仅与最近K次的采样值有关,所以较容易通过加权处理而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效果。

但增量式控制也有其不足之处:积分截断效应大,有静态误差;益出的影响大。

因此,在选择时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认为在以晶闸管作为执行器或在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系统中,可采用位置算法,而在以步进电机或电动阀门作为执行器的系统中,则可采用增量控制算法。

2.4.3 改进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是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因此它的灵活性很大。

一些原来在模拟PID控制器中无法实现的问题,在引入计算机以后,就可以得到解决,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改进算法: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和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等。

(1)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在普通的PID数字控制器中引入积分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静差、提高精度。

但在过程的启动、结束或大幅度增减的设定值时,短时间内系统输出有很大的偏差,会造成PID运算的积分积累,致使算得的控制量超过执行机构困难最大的动作范围对应的极限控制量,最终引起系统较大的超调,甚至引起系统的振荡,这是某些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的。

引进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既保持了积分作用,又减小了超调量,使得控制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其具体实现如下:①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一阀值q>0。

②当|e(k)|>q时,也即偏差值|e(k)|比较大时,采用PD控制,可避免过大的超调,又使系统有较快的响应。

③当|e(k)|<=q时,也即偏差值|e(k)|比较小时,采用PID控制,可保证系统控制精度。

(2)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在开始时不积分,而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则正好与之相反,一开始就积分,进入限制范围后即停止积分。

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控制进入饱和区以后,便不再进行积分项的累加,而只执行削弱积分的运算。

因而,在计算u(k)时,先判断u(k-1)是否已超出限制值。

若u(k-1)>umax,则只累加负偏差;若u(k-1)<umax,则累加正偏差。

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可以避免控制量长时间停留在饱和区。

(3)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微分环节的引入,改善了系统的动态特性,但对于干扰特别敏感。

在误差扰动突变时微分项有不足之处。

即微分项仅在第一个周期有输出,且幅值为KD=KP×TD/T,以后均为零。

该输出的特点为:①微分项的输出仅在第一个周期起激励作用,对于时间常数较大的系统,其调节作用很小,不能达到超前控制误差的目的。

②幅值一般比较大,容易造成计算机中数据溢出。

克服上述缺点的方法之一是,在PID算法中加一个一阶惯性环节(低通滤波器),既可构成不完全微分PID控制。

可以将低通滤波器直接加在微分环节上,也可将低通滤波器加在整个PID控制器之后。

引入不完全微分后,微分输出在第一个采用周期内的脉冲高度下降,之后又逐渐衰减。

所以不完全微分具有较理想的控制特性。

尽管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比普通PID 控制算法要复杂些,但由于其良好的控制特性,近些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4)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微分先行PID控制的特点是只对输出量c(t)进行微分,而对给定值r(t)不作微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