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出凝血检查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出凝血功能的监测 ppt课件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其主 要作用是将沉积在血管内外的纤维蛋白 溶解。
ppt课件
8
第三节 出血功能实验室检查的筛选试验
一、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筛选试验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出血时间是指皮肤被刺破后从出血到出血自然 停止的时间。是反映血管壁通透性、脆性和血 小板数量、功能的试验。主要反映血小板能否 粘附和聚集在受损的血管壁,形成微血栓的功 能;也是反映血栓形成初期,血管壁-血小板相 互作用或前列环素I2与血栓烷A2之间平衡的试 验。 正常参考值 ①Duke法:1-3min(不敏感);② Ivy法:0.5—6min(不敏感);③出血时间测定 器法:2-9min(不精确)。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方法 优球蛋白中含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纤溶酶原 激活物等,但不含纤溶酶抑制物。血浆经过离心除去 纤溶抑制物,在优球蛋白沉淀缓冲液中加钙或凝血酶 使其凝固。在37℃下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 加钙法:90-120min;加凝血酶法:88336min。 临床意义 (1)优球蛋出溶解时间缩短: 表明纤溶活性增强。常 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2)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 表明纤溶活性减低。常 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ppt课件 21
五、血小板膜糖蛋白Ib、IIb和IIIa 的定量检测
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异常,导致血小板粘附 和聚集功能改变,因此研究血小板膜糖蛋 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
22
六、血小板代谢活性-血栓烷 B2(Thromboxane B2)检测
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减弱见于在先天性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性 疾病。
出凝血检测PPT课件

(thrombin time, TT),正常人为16~18s,延长3s以上有诊断意义。TT延 长见于血液FDP增多、血浆中肝素或肝素样物质含量增、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 DIC等。 2、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3P test)阳性见于DIC早期,假阳性率较高。 2、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和D-二 聚体检测(D-dimer,D-D) FDP正常值0~6mg/L。FDP≥20mg/L有诊断意义。
1、治疗必须个体化 如果患者并无出血或血栓症状,且诱发因素已去除, 则不需特殊处理。
2、原发病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是DIC治疗的一项根本措施。 3、支持疗法 DIC同时存在缺氧、血容量不足、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可
影响DIC治疗,必须予以纠正。患者如有明显出血,应酌情补允凝血因子、 浓缩血小板悬液或新鲜全血。 4、肝素 关于肝素的使用尚有不同的意见。
通过描记离体血液凝固过程图表来分析血小板与凝血功能, 后者较前者操作简单。
19
--
出凝血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一、出凝血功能的术前评估 (一)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评估 (二)凝血因子评估 二、术中与术后出血分析 (一)麻醉因素 (二)手术因素 (三)大量输血输液 (四)体外循环
20
--
弥散性血管内
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表现为内脏出血和血栓形成; ③血小板功能缺 陷: 3、凝血因子缺乏 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4、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13
--
临床检测
(三)病情动态监测 1、出血部位的监测:皮肤、粘膜、伤口、消化道、泌尿道、
鼻咽部等; 2、凝血功能实验指标监测; 3、生命体征的监测; 4、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1、治疗必须个体化 如果患者并无出血或血栓症状,且诱发因素已去除, 则不需特殊处理。
2、原发病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是DIC治疗的一项根本措施。 3、支持疗法 DIC同时存在缺氧、血容量不足、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可
影响DIC治疗,必须予以纠正。患者如有明显出血,应酌情补允凝血因子、 浓缩血小板悬液或新鲜全血。 4、肝素 关于肝素的使用尚有不同的意见。
通过描记离体血液凝固过程图表来分析血小板与凝血功能, 后者较前者操作简单。
19
--
出凝血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一、出凝血功能的术前评估 (一)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评估 (二)凝血因子评估 二、术中与术后出血分析 (一)麻醉因素 (二)手术因素 (三)大量输血输液 (四)体外循环
20
--
弥散性血管内
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表现为内脏出血和血栓形成; ③血小板功能缺 陷: 3、凝血因子缺乏 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4、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13
--
临床检测
(三)病情动态监测 1、出血部位的监测:皮肤、粘膜、伤口、消化道、泌尿道、
鼻咽部等; 2、凝血功能实验指标监测; 3、生命体征的监测; 4、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出凝血功能检查培训ppt

实验室检验项目
一. 血管壁检测 二. 血小板检测 三. 凝血功能检测 四. 抗凝系统检测 五. 纤溶活性检测
实验室检验项目
血管壁检测
筛检试验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测定 原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主要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影响, 其次受血管壁完整性和收缩功能影响, 凝血因子影响较小
正常抗凝机制
(Mechanism of anticoagulation)
蛋白 C 的抗凝途径
Blood Flow
EPCR Protein C
Thrombin
Thrombus
血管损伤处发生的血栓
Thrombin
APC
Thrombomodulin
损伤处下游的抗凝作用
基础理论
正常抗凝机制
(Mechanism of anticoagulation)
(PGI2的降解产物)
实验室检验项目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测定(vWF:A)
vWD的分型诊断
vWF:Ag、 vWF:A和F VIII:C正常
vWF:Ag、 vWF:A和FVIII:C有一项降低 vWF:A / vWF:Ag和FVIII:C/ vWF:Ag接近1.0
参考值: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template
bleeding time,TBT) 6.9±2.1min, 超过9min为异常
实验室检验项目
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测定(TBT)
实验室检验项目
诊断试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测定(vWF:A)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测定(TM:Ag) 血浆内皮素-1测定(ET-1) 血浆 6-酮-前列腺素 F1测定
试验出凝血检查PPT课件

2021
18
(四)实验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2021
19
1. 许多试验误差都来源于技术的错误。 在实验技术、试剂、温度及pH值上 很微小的变化都会导致试验结果明 显的变化。
2021
20
2. 手工法PT或试管法CT检查时,倾斜 试管动作一定要轻,角度要小,以 减少血液与管壁的接触面积。
2021
21
3. 血液凝固主要是酶催化的反应,所 以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理想的pH 环境和溶液的离子强度。
凝血时间曾用玻片法测定,但由于 毛细血管采血,易混入组织液而使 凝血时间正常,属于淘汰方法。
延长:严重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 子有缺陷;血中抗凝物质增多;肝 素治疗
缩短:高凝状态(DIC早期)
2021
37
凝血酶原时间 PT
2021
38
原理:
在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 和钙离子(钙凝血活酶)后,血浆 发生凝固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PT)。
2021
4
3.取血时病人应松驰,环境温暖,防 止静脉挛缩,止血带的压力要尽可能 小,取血时,拉针栓的速度要慢而均 匀,使血液平稳地进入注射器,防止 气泡的产生。
2021
5
4.一旦取样完毕,立即与抗凝剂充分 混合,一般提倡使用真空采血管。
2021
6
5.用硅化玻璃或塑料注射器采血。考 虑结果的精确性,应将试管刻度的 可能误差控制在既定体积的10%以 内。
2021
10
(二)应用试剂应注意 的问题
2021
11
1.组织凝血活酶工作制剂的国际敏感 指数(ISI),为了使不同敏感性的 组织凝血活酶在检测PT中能得到同 样的结果,必须要制定一个共同的 敏感性指标。
《实验出凝血检查》课件

通过检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状态, 从而协助诊断血栓栓塞性疾病。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关注异常指标
如检查结果有异常指标,应密 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 时就医。
健康生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 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出凝血 功能。
定期复查
对于有出凝血障碍病史的人, 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
时发现并治疗。
05 实验出凝血检查的发展趋势
CHAPTER
自动化检测技术
自动化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 ,减少了人为误差,为临床提供
03
04
禁食要求
为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 查前应避免进食高脂、高糖、 高蛋白食物,以及避免饮酒。
药物影响
如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应提前 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情况
调整检查计划。
生理状态
在检查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状 态,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
资料准备
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医疗记录和 病历,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个
通过检测患者的PT、APTT、Fbg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协助诊断肝脏疾病。
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T、APTT常延长,而Fbg则可能降低。这些检查结果可以 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肝脏功能,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肾脏疾病的诊断
01
肾脏是人体排泄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与凝血功能也有密切 关系。当肾脏受损时,一些与凝血相关的物质的排泄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实验出凝血检查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关注异常指标
如检查结果有异常指标,应密 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 时就医。
健康生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 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出凝血 功能。
定期复查
对于有出凝血障碍病史的人, 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
时发现并治疗。
05 实验出凝血检查的发展趋势
CHAPTER
自动化检测技术
自动化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 ,减少了人为误差,为临床提供
03
04
禁食要求
为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 查前应避免进食高脂、高糖、 高蛋白食物,以及避免饮酒。
药物影响
如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应提前 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情况
调整检查计划。
生理状态
在检查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状 态,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
资料准备
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医疗记录和 病历,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个
通过检测患者的PT、APTT、Fbg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协助诊断肝脏疾病。
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T、APTT常延长,而Fbg则可能降低。这些检查结果可以 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肝脏功能,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肾脏疾病的诊断
01
肾脏是人体排泄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与凝血功能也有密切 关系。当肾脏受损时,一些与凝血相关的物质的排泄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实验出凝血检查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课2:凝血检测51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课2:凝血检测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课2:凝血检测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实验出凝血检查

血小板计数与功能检测
总结词
血小板计数与功能检测是评估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常用方法 。
详细描述
血小板计数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了解血小板数 量是否正常。血小板功能检测是通过一系列试验了解血小板 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是否正常。
04
实验出凝血检查的临床应用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诊断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详细描述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通过在 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以评估内 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
纤维蛋白原测定
总结词
纤维蛋白原测定是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纤维蛋白原测定是通过测定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 是否正常,从而了解血液凝固状态。
发展
目前,实验出凝血检查已经从单一的检测项目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检测体系, 包括血小板功能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等多个项目。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验出凝血检查将更加精准、快速和自动化。
02
实验出凝态转变为凝固态的生 理过程,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 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03
实验出凝血检查的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总结词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评估外源性 凝血途径的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通过在血浆 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以评 估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总结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检测内 源性凝血途径的常用方法。
抗凝治疗的监测
监测华法林抗凝治疗
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评估抗凝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
凝血功能检测课件

3
检测方法
采用自动化凝血分析仪,通过凝固法、发色底物 法等方法测定血液中相关成分的活性或浓度。
02
凝血功能检测的方法
Chapter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01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凝血功能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 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
02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通过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来评估凝血功能。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1-15秒,超过正常值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该检测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对于判断出血倾向和血 栓形成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4
凝血功能检测的注意事项
Chapter
检测前注意事项
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应在检测 前一周停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
凝血功能检测时应确保身体处于 正常生理状态,避免过度疲劳、 剧烈运动等。
饮食要求 药物影响 避免创伤 生理状态
凝血功能检测前应保持正常饮食 ,避免过度进食高脂、高糖食物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预防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 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严重后果,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 及早发现并预防。
凝血功能检测的原理
1 2
血液凝固机制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与凝血相关的 各种成分和酶活性,了解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变化 。
常用凝血功能检测项目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
01
凝血功能检测可以用于监测血栓 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 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 梗死等。
02
在这些疾病中,凝血系统的异常 激活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通过凝 血功能检测可以评估血栓形成的 风险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口服药物治疗监控时以INR报告。
ICSH规定,不再用百分比(活动度) 报告。
APTT以秒报告。
精
26
1987年WHO提出PT值用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国 际标准化比值)作为PT结果报告形式,
并用以作为抗凝治疗监护的指标。
精
27
INR=[病人PT(s)/正常人平均PT (s)]ISI
精
13
3.试剂准备过程中应该使用去离子水。
精
14
4.正常对照血浆通常将多份健康人血 标本混在一起,以弥补个体误差。
精
15
(三)使用实验器材应注意 的问题
精
16
1. 玻璃器皿的要求:贮存和测试时应 选用干净、没有划痕的试管。
精
17
2. 温度的要求:人工测定终点法要求 水浴箱的温度必须保持在(37±1) ℃,并且周围照明设备要好,便于 读取终点。
精
18
(四)实验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精
19
1. 许多试验误差都来源于技术的错误。试验结果明 显的变化。
精
20
2. 手工法PT或试管法CT检查时,倾斜 试管动作一定要轻,角度要小,以 减少血液与管壁的接触面积。
精
21
3. 血液凝固主要是酶催化的反应,所 以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理想的pH 环境和溶液的离子强度。
精
7
6.采血后标本在低温保存且在一定时间范 围内。
精
8
7.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 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CTH)推 荐使用3.2g/dl(含2H2O)或 0.109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因 子检查的抗凝剂。
精
9
8.抗凝剂在血标本的绝对含量可改 变血浆中钙离子浓度,进而影响试 验结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红细胞比 例(Hct)状况随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实验 出凝血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余文红
精
1
(一)血标本的采取应 注意的问题
精
2
1. PT、APTT凝血实验检查均使用静脉 血。采血人员应技术熟练,以防止 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针 管。
精
3
2.一般血液采集,进入容器至进行实 验所用的时间越短,所分析的凝血 因子被保护得越好。从输液三通管 取出血的做法不可取。
精
22
4. 试验结果准确还取决于所用的反应 物的量、加入顺序和不同反应物的 孵育时间。
精
23
5. APTT、PT需乏血小板血浆。
精
24
6. 试验前检查血浆是否有溶血、黄疸、 脂血和出现凝块。
精
25
7. 报告方式:
以PT的秒(s)数报告。
以患者PT(s)/正常对照(s)的比 (PTR)报告。
缩短:高凝状态(DIC早期)
精
37
凝血酶原时间 PT
精
38
原理:
在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组织因 子和钙离子(钙凝血活酶)后,血 浆发生凝固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 间(PT)。
精
39
步骤:
取空腹静脉血1.8ml加入含有 0.2ml109mmol/L枸橼酸钠的试管中 混匀备用。
抗凝血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 血浆
精
42
注意事项:
试管应洁净干燥,抽血应“一针见 血”,抗凝剂与血液比例(1:9) 应准确。取血后4h内完成测定。
钙凝血活酶必须标有国际敏感指数 (ISI),ISI越接近于1.0越敏感。
标本测定前应先测定正常人混合血 浆,其PT值在允许范围内才能测定 样本。
精
43
评价:
血浆凝血酶原是一种筛选试验,是用 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 原和凝血因子V、VII、X的缺陷或相应抑制物 的存在,也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时引起的 凝血酶原和因子VII、X水平的下降。
精
44
实质:
对检测样本(血浆)中存在凝血激 酶时的再钙化反应,这种过程包括了因子 VIIa、组织因子、磷脂、钙离子对凝血酶 原的活化,凝血酶裂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 蛋白单体的聚集交联。
精
32
器材:
6mm直径玻璃试管3支 静脉采血器材 37℃恒温浴箱 秒表
精
33
步骤:3支试管各1ml血,每隔0.5min倾 斜,第一管计时后,立即观察第二、三 管并计时,直至血液凝固。
结果判断:从血液刚进入注射器至第3管 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时间。
精
34
正常参考值:4~12分钟 报告方式:CT X.Xmin(玻璃试管法)
精
10
(二)应用试剂应注意 的问题
精
11
1.组织凝血活酶工作制剂的国际敏感 指数(ISI),为了使不同敏感性的 组织凝血活酶在检测PT中能得到同 样的结果,必须要制定一个共同的 敏感性指标。
精
12
2.凝血活酶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的使 用步骤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通常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混匀试剂, 以使微粒重新均匀悬浮于液体中。
精
4
3.取血时病人应松驰,环境温暖,防 止静脉挛缩,止血带的压力要尽可能 小,取血时,拉针栓的速度要慢而均 匀,使血液平稳地进入注射器,防止 气泡的产生。
精
5
4.一旦取样完毕,立即与抗凝剂充分 混合,一般提倡使用真空采血管。
精
6
5.用硅化玻璃或塑料注射器采血。考 虑结果的精确性,应将试管刻度的 可能误差控制在既定体积的10%以内。
PTR=受检者PT(s)/正常对照PT(s)
INR=PTRISI
ISI:国际敏感指数 (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1~1.9
精
28
CT、PT、APTT、 RT、Fg、TT
精
29
凝血时间测定
CT
精
30
目的:掌握玻璃试管法凝血时 间测定的方法
精
31
原理:
离体静脉血与玻璃表面接触后, 血中XII因子活化并启动内源性凝 血途径,最终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 液凝固所需的时间。
将试剂、正常人混合血浆、待测血 浆与37℃预热5min。
血浆0.1ml加入混匀的试剂0.2ml, 开动秒表计时。
精
40
正常参考值: PT:11~13秒 PTR:1±0.15 INR:0.8~1.5
精
41
报告方式: PT:X.Xs,正常人血浆X.Xs PTR:X.X INR:X.X
精
35
注意事项:
试管应洁净干燥,抽血应“一针见 血”且血液中不含泡沫。
温度恒定为37℃,倾斜试管角度应 在30°左右。
精
36
评价:
凝血时间曾用玻片法测定,但由于 毛细血管采血,易混入组织液而使 凝血时间正常,属于淘汰方法。
延长:严重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 子有缺陷;血中抗凝物质增多;肝 素治疗
ICSH规定,不再用百分比(活动度) 报告。
APTT以秒报告。
精
26
1987年WHO提出PT值用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国 际标准化比值)作为PT结果报告形式,
并用以作为抗凝治疗监护的指标。
精
27
INR=[病人PT(s)/正常人平均PT (s)]ISI
精
13
3.试剂准备过程中应该使用去离子水。
精
14
4.正常对照血浆通常将多份健康人血 标本混在一起,以弥补个体误差。
精
15
(三)使用实验器材应注意 的问题
精
16
1. 玻璃器皿的要求:贮存和测试时应 选用干净、没有划痕的试管。
精
17
2. 温度的要求:人工测定终点法要求 水浴箱的温度必须保持在(37±1) ℃,并且周围照明设备要好,便于 读取终点。
精
18
(四)实验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精
19
1. 许多试验误差都来源于技术的错误。试验结果明 显的变化。
精
20
2. 手工法PT或试管法CT检查时,倾斜 试管动作一定要轻,角度要小,以 减少血液与管壁的接触面积。
精
21
3. 血液凝固主要是酶催化的反应,所 以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理想的pH 环境和溶液的离子强度。
精
7
6.采血后标本在低温保存且在一定时间范 围内。
精
8
7.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 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CTH)推 荐使用3.2g/dl(含2H2O)或 0.109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因 子检查的抗凝剂。
精
9
8.抗凝剂在血标本的绝对含量可改 变血浆中钙离子浓度,进而影响试 验结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红细胞比 例(Hct)状况随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实验 出凝血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余文红
精
1
(一)血标本的采取应 注意的问题
精
2
1. PT、APTT凝血实验检查均使用静脉 血。采血人员应技术熟练,以防止 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针 管。
精
3
2.一般血液采集,进入容器至进行实 验所用的时间越短,所分析的凝血 因子被保护得越好。从输液三通管 取出血的做法不可取。
精
22
4. 试验结果准确还取决于所用的反应 物的量、加入顺序和不同反应物的 孵育时间。
精
23
5. APTT、PT需乏血小板血浆。
精
24
6. 试验前检查血浆是否有溶血、黄疸、 脂血和出现凝块。
精
25
7. 报告方式:
以PT的秒(s)数报告。
以患者PT(s)/正常对照(s)的比 (PTR)报告。
缩短:高凝状态(DIC早期)
精
37
凝血酶原时间 PT
精
38
原理:
在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组织因 子和钙离子(钙凝血活酶)后,血 浆发生凝固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 间(PT)。
精
39
步骤:
取空腹静脉血1.8ml加入含有 0.2ml109mmol/L枸橼酸钠的试管中 混匀备用。
抗凝血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 血浆
精
42
注意事项:
试管应洁净干燥,抽血应“一针见 血”,抗凝剂与血液比例(1:9) 应准确。取血后4h内完成测定。
钙凝血活酶必须标有国际敏感指数 (ISI),ISI越接近于1.0越敏感。
标本测定前应先测定正常人混合血 浆,其PT值在允许范围内才能测定 样本。
精
43
评价:
血浆凝血酶原是一种筛选试验,是用 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 原和凝血因子V、VII、X的缺陷或相应抑制物 的存在,也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时引起的 凝血酶原和因子VII、X水平的下降。
精
44
实质:
对检测样本(血浆)中存在凝血激 酶时的再钙化反应,这种过程包括了因子 VIIa、组织因子、磷脂、钙离子对凝血酶 原的活化,凝血酶裂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 蛋白单体的聚集交联。
精
32
器材:
6mm直径玻璃试管3支 静脉采血器材 37℃恒温浴箱 秒表
精
33
步骤:3支试管各1ml血,每隔0.5min倾 斜,第一管计时后,立即观察第二、三 管并计时,直至血液凝固。
结果判断:从血液刚进入注射器至第3管 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时间。
精
34
正常参考值:4~12分钟 报告方式:CT X.Xmin(玻璃试管法)
精
10
(二)应用试剂应注意 的问题
精
11
1.组织凝血活酶工作制剂的国际敏感 指数(ISI),为了使不同敏感性的 组织凝血活酶在检测PT中能得到同 样的结果,必须要制定一个共同的 敏感性指标。
精
12
2.凝血活酶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的使 用步骤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通常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混匀试剂, 以使微粒重新均匀悬浮于液体中。
精
4
3.取血时病人应松驰,环境温暖,防 止静脉挛缩,止血带的压力要尽可能 小,取血时,拉针栓的速度要慢而均 匀,使血液平稳地进入注射器,防止 气泡的产生。
精
5
4.一旦取样完毕,立即与抗凝剂充分 混合,一般提倡使用真空采血管。
精
6
5.用硅化玻璃或塑料注射器采血。考 虑结果的精确性,应将试管刻度的 可能误差控制在既定体积的10%以内。
PTR=受检者PT(s)/正常对照PT(s)
INR=PTRISI
ISI:国际敏感指数 (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1~1.9
精
28
CT、PT、APTT、 RT、Fg、TT
精
29
凝血时间测定
CT
精
30
目的:掌握玻璃试管法凝血时 间测定的方法
精
31
原理:
离体静脉血与玻璃表面接触后, 血中XII因子活化并启动内源性凝 血途径,最终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 液凝固所需的时间。
将试剂、正常人混合血浆、待测血 浆与37℃预热5min。
血浆0.1ml加入混匀的试剂0.2ml, 开动秒表计时。
精
40
正常参考值: PT:11~13秒 PTR:1±0.15 INR:0.8~1.5
精
41
报告方式: PT:X.Xs,正常人血浆X.Xs PTR:X.X INR:X.X
精
35
注意事项:
试管应洁净干燥,抽血应“一针见 血”且血液中不含泡沫。
温度恒定为37℃,倾斜试管角度应 在30°左右。
精
36
评价:
凝血时间曾用玻片法测定,但由于 毛细血管采血,易混入组织液而使 凝血时间正常,属于淘汰方法。
延长:严重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 子有缺陷;血中抗凝物质增多;肝 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