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一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一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五、目的、目标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任务、职责、作用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一)列举成就方面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2024年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1500字)1. 国家与社会-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行政机构组成的统一整体。
- 国家的三个基本要素:领土、人民和主权。
- 国家的职能:保护国家的领土、维护国家的主权、管理国家的事务、保障国民的权益。
- 国家的权力来源: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和公民参与来行使权力。
2. 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产生、形式与性质,以及国家权力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都以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并通过公民的平等参与和民主表决来决定国家事务。
- 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少数人或个人垄断,人民没有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或个人手中。
-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共产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状况下,最终实现物质财富公有化、消除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制度。
3. 国家的分工与合作- 国家的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相互独立。
- 行政机关的职责: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的事务、保障国民的权益。
- 立法机关的职责:立法机关负责制定法律、修订法律、监督行政机关的法律执行情况。
- 司法机关的职责:司法机关负责审判案件、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民的合法权益。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等。
-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法律、选举和决定国家的各级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监督和审查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等。
5.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初一下册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1. 共和国的诞生什么是民主的标志?•选举权•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民主决策•参与政治如何评价《共和国之春》这部电影?评价:•突破审查、勇敢呈现未被触及的敏感话题。
•呈现现实,反映社会进步与不足。
•反映对公民意识与权利的认识起到了教化作用。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经济建设•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发展体育事业,增加人民健康水平•维护世界和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是什么?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3.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什么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性?中国特色先进性是指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制定出科学的理论和具体的行动方案,实现中国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重视素质教育•发展终身教育,提高人民终身基本素质水平4.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什么是自由和平等?自由和平等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价值,包括了人的个性自由和机会平等。
人生的价值应该体现哪些方面?•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什么是人格的形成?人格的形成包括了家庭、社会、教育、工作、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地理、人文、哲学思想、民间智慧与技术的积淀。
什么是礼?礼是一种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的统一体,可以涵盖人与人之间任何相互关系。
怎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扶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
•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参与度,学以致用。
初一下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下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一下学期的政治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政治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我们了解国家政治、发展历程以及国际关系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政治的定义和意义政治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关系到人们的权益、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国家的发展。
政治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家的制度、政治体系、政党与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二、国家的定义和特征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由人民、领土和主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领土完整、人民共同体、主权独立和政权合法等。
三、国家的发展历程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个阶段。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先锋组织。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展开的斗争。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经济和社会的特定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种社会主义制度。
六、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在对外政策方面,中国秉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
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公民,我们拥有言论、信仰、人身自由、财产等多个方面的权利,同时也有守法、纳税、尊重他人权利等多个方面的义务。
公民应当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初一下政治学习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的定义和意义,国家的特征和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024年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是中国特定国情和实际需要的社会主义道路。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1.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3. 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4. 国家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
5. 国家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权、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的机关。
6. 人民法院是独立的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维护法律的公正实施。
7. 人民检察院是独立的检察机关,负责检察刑事案件和依法实施其他检察职能。
三、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 我国实行的选举制度是平等、直接、秘密的选举制度。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1. 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 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初一的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的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一的下学期政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政治的知识,涉及到了国家机构、国际关系、公民权利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国家机构1. 国家的组成:国家由公民、领土和主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2. 国家机关:国家机关是国家行使权力的组织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等。
3. 国家权力三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4. 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立法权。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日常的立法权。
二、国际关系1. 国际关系的特点:国际关系具有平等性、合作性、互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2. 主权国家:主权国家是指独立享有完全的国家主权的国家,国际关系中主权平等是重要原则。
3.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国家根据共同利益和需要自愿建立的协作机构,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提出的国家间发展和解决争端的基本原则,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5. 友好合作:国家间应本着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进行友好合作,推动各方共同发展。
三、公民权利1. 公民的权利:公民拥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自由等各种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公民的义务。
2. 人权保障:人权是每个人普遍享有的权利,由国家予以保护。
3. 人权教育:人权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尊重人权的教育,包括尊重他人、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
4. 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
总结:初一下学期的政治课程,我们主要学习了国家机构、国际关系和公民权利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了国家政治体系、国际间的交往方式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
七年级下册政治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政治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政治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下册政治的重要知识点:
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
强制执行力。
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公民享有基本
的人权,如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等。
同时,公民也有义务遵守国家的法律和规定,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3.犯罪与刑罚:犯罪是指违反法律并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刑罚是对
犯罪的惩罚,目的是纠正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4.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
务关系。
民事法律事实包括民事法律行为、事件和民事行为等。
5.诉讼与非诉讼:诉讼是指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的方式,包括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等。
非诉讼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的方式。
6.宪法与国家机构: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
国家机构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的各种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和促进民族团结。
初一必修思想政治知识点梳理

初一必修思想政治知识点梳理1. 国家与国家政权-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具有主权的统一整体。
- 国家的基本特征:人民、领土、主权。
- 国家政权的构成:政权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国家权力的集中体现,包括国家的领导机关和法定机构。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限制,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的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现象。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己探索出来的一种社会主义道路,其基本特征是中国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任务。
4.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共产主义是无阶级社会,实现了人类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
-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阶段,共产主义是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7. 中国梦-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方面的愿景和追求。
8. 中国的性质、纲领和任务- 中国的性质: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 中国的纲领和任务:中国的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其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政治知识点归纳(一)
1、青春期生理变化:①性机能发育成熟。
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①应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
②应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
③青少年应追求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3、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
青春期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等)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
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调控好心理矛盾。
4、弹奏好青春协奏曲(解决青春期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的方法)?
①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②当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通过自我暗示、目标转移、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③不断完善丰富自我。
5、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
①男女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②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
③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增进对异性同学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
6、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性。
①男女同学一起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②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③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纯洁健康的友谊。
7、男女同学交往需要掌握的原则。
①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适度,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
②与异性同学交往要尊重、真诚,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③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应该和更多的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初一下政治知识点归纳(二)
1.人们最常见的情绪有哪几大类?其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⑴人们最常见的情绪有喜、怒、哀、惧。
⑵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人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兴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事与愿违时,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忧愁、愤怒等。
2、情绪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①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对人的影响也不相同。
积极的情绪能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经历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
而当人们的情绪消极时,情况则相反。
②情绪对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3、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①理智调控法②注意力转移法③幽默化解法④自我暗示法
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绪? ①哭泣宣泄②倾诉宣泄③运动宣泄④书写宣泄
初一下政治知识点归纳(三)
1、男女同学间交往与友谊
必要性:男女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
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增强对异性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
重要性:①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②通过交往,男女同学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2、怎样以正确态度,恰当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
1)自然、适度。
"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
2)尊重真诚。
尊重、真诚是交往的前提。
3)广泛交往
初一下政治知识点归纳(四)
正确认识自己有何益处?
(1)有助于我们明己之长,知己之短,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2)有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塑造崭新的自我。
怎样做到正确认识自己?
(1)想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看待自己。
(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抓紧时间弥补昨天的遗憾,改正今天的不足,去实现明天的自我。
(3)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①通过自我观察、反省自己。
②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③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中学生追星要注意:
(1)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2)不盲目追星,不疯狂追星,不迷失自我,学会悦纳他人心中的明星。
我们应如何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
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
如何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目标?
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重在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
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们要养成自省、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材P57)
(或:提高道德修养,学会奉献;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我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
为什么要认识自我的潜能
(1)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我们要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
(3)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