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动物习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英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5篇范例)

英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5篇范例)

英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英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本次的实践活动我们班完成的十分好。

我们在看英文电影的时候,不仅看到了精美的画面,同时也学到了不少。

我认为看英文电影可以补充中国没有英语教学中缺失的基本模式A)中国人是通常是按“音词句”的顺序模式学习英语,总认为把音学好了,词一定能学好,进一步就可以把句子学好了。

但这与自然语言学习的过程明显不同,而且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英语学习必须是“双管齐下”,即把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结合起来,而且要把后者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即从句子的角度学习词,从词的角度学习音,所以,接触“非教学”状态下的英语正是中国人学习英语中最缺少的内容。

B)语言中的一切词与句,特别是最常用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词句光靠死记硬背是不管用的,而且与汉语有着细腻的差别,只有通过更多的体验,特别是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的真实体验,包括通过电影的场面的体验,我们才可能学会词句,我们同时也会发现原来最简单的词句并不是最简单的,而是英语中最难学的,它们意思很多、细腻、对语境的依赖性极强。

更主要的是,通过对“简单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英语中更难的部分也会变得容易很多。

C)语言的能力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力属于下意义的反应能力,即不需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就能够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包括对意思的理解,对语言结构的认识,做出应答等等。

快速反应能力的最好培养方式是在基本理解语言现象后,尽早进入实战性的训练,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良好的故事情节给我们的帮助不只是语言的A)电影中的语言真实具体,更多的是语言的文化、戏剧化的场面,从艺术的角度让我们体会到了英语的文化。

学好一门语言光有语言本身功夫是不够的,这些东西绝不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就能学会的,实际上中国的老师本身对英语文化了解得也不够,而且也很难讲明白。

另外,文化这种东西更多的是需要体验和感悟的,间接的东西几乎是没有用的。

B)西方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具有强势,只要你接触,你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对语言的学习有好处,而且对你的思想、价值观、知识面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结题报告趣味英语(培训学习)

结题报告趣味英语(培训学习)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题目:趣味英语指导老师:廖赐仰执笔组长:陈远红趣味英语课题研究到今天为止已经大功告成。

在整个探讨,搜集整理到最后的结题过程中,我们组三个同学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工作不斤斤计较,合作非常的愉快。

首先,在知识的积累方面。

趣味英语其实很多,但是在我们的日常英语学习中难得接触这类的知识,甚至有的时候真用到的时候还不能合理应用,牛头不对马嘴,啼笑皆非。

为何出现此类现象?因为我们对英美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太了解,各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而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语言的运用。

比如说英语中的很多动物生肖都可以用来喻指类似的人。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有关龙的词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

如“龙跃凤鸣”“l龙骧虎步”等。

在外国语言中,赞扬龙的词语很少,且含有贬义。

如“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等。

以组成的词语也多含有贬义。

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魔鬼。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浸透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习语作为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反映出所对应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风俗习惯。

英语习语的产生及发展离不开英美文化这一背景环境,同时又体现着英美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即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中的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英语习语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最为敏感的部分.英语习语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习语更显得纷繁浩瀚,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交织着其他民族的影响,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示出英语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从探索语言与文化、习语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英语习语与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等几个主要文化侧面的关系。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的起源与发展,广泛收集各类习语,按各个文化侧面进行分类,每条习语辅以简洁准确的例句,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的了解来提高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高二英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1)

高二英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1)

英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研究题目: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完成时间:2012年10月放方法的研究课题组组长:莫镇境指导老师:课题组成员:组织分工:一、终期研究报告大家都知道,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掌握一门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英语。

如何学好英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前很多中学生困惑的问题。

其实,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

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就看它能否完美地与个人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一套方法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话,以后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

可能我们都见过类似的情况:有的人整日埋头书案,学得很辛苦,但成绩仍不理想:有的人则懂得“有张有弛”,学得很轻松,而且名列前茅。

学好英语的另一个关键是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产生学习的动力。

那如何产生学习的兴趣呢?当然你必须要学会英语、懂得英语、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你所学习的英语知识。

你懂得越多你的兴趣就会越浓。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激发英语学习兴趣2、提高英语阅读水平3、提高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得分率4、提高英语素质活动步骤: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布置与动员↓个人选择题目↓教师初审,合并相近题目↓确定研究题目,写出研究方案↓举行开题报告会,评审研究方案↓小组独立实施,教师监控、指导↓形成课题成果,个人、小组总结↓成果展示,同学评议↓学生成绩评定↓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情况总结二、附录材料:要求提供原始记录,如:1、增加词汇量词汇量偏低是制约学生阅读速度的瓶颈。

据统计,去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超出考纲的词汇多达59个,如果考生只满足于记住课本以内的词汇和用法,甚至连课本上的词汇都要大打折扣,怎么能适应大容量、快节奏的高考阅读要求?因此,扩大常用词汇必须成为我们英语教学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扩充词汇主要有三个渠道:精读、泛读、构词。

在课本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词汇的考查,要通过听写、替换、造句等手段,促使学生首先记住课本上的基本词汇。

英语中的动物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英语中的动物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英语中的动物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年级:2006级高二年二、指导教师:许瑞莲三、课题背景:一同汉语一样,英语作为一种外族语,自然反映一种外族文化,动物名称是这种外族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有大量业已存在以动物名称为喻体的习语。

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容易产生直接的意象效果,由此可使人联想到其内在的文化喻义。

如下列习语:(1)as mad as a March hare像三月的野兔疯狂;(2)like a red rag to a bull肯定会使人生气;(3)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一只教堂的老鼠;(4)very like a whale很像一条白鲸;(5)like a bat out of the hell像冲出地狱的蝙蝠似的;(6)mad as a hatter像帽商一样疯疯癫癫。

以上习语的比喻…四、研究目的意义:随着英语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英语不应该再仅仅是学习它的语言表达,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更多的应该侧重其语言所涵盖所体现的文化内容。

通过研究中英语中的动物文化,使得语言学习更生活化、真实化,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活动,增强学习主体意识,自主自发地去发掘体会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异同点,熟悉并尊重文化差异有助于其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扩展其文化知识的范围。

并且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强课堂凝聚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达到寓知识于活动之中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五、活动步骤:1.成立课题小组,学生支持讨论,准备开题报告:在教师指导下,成立课题小组,召开学生活动方案设计讨论会,和学生一起讨论课题背景、研究任务、研究方式、研究计划,准备开题报告,确定小组研究的内容。

2.小组成员分工,整理资料:小组成员上网、到图书馆查询资料、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小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

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学习研究

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学习研究

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学习研究作者:卢燕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8期作者简介:卢燕(1975.6-)女,回族,云南个旧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学历,获文学学士学位,云南省个旧市个旧中学初中英语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德育教育。

摘要:英语学习简单中见复杂,习语的学习就是最好的解答,看似简单的动物词汇,在习语中却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果能加强习语的学习,对于听力、阅读理解将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研究了常见动物习语的学习。

关键词:习语;动物;英语学习英语学习简单中见复杂,习语的学习就是最好的解答,看似简单的动物词汇,在习语中却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果能加强习语的学习,对于听力、阅读理解将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通常包括俚语、俗语、谚语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说外国语时使用习语的人,人们会记住不忘!因为一个好的习语比几十个普通词汇更令人难以忘记!而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语言,有着种类繁多的习语,在英语的许多习语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动物词汇在里面,如:狗、猫等。

在了解英语习语的同时也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那么就从我最喜欢的“狗”来开始我们的“动物之旅”吧!1、dog——狗狗是所谓的“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西方人拒绝进食,所以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哀怜的情感,在很多习语中也用dog来表达: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

2、cat——猫猫在中国人眼里总是跟温顺可爱联系在一起。

在西方国家,猫有了多种喻义:邪恶、自由、生命力等。

英语动物习语研究性学习报告

英语动物习语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一、课题名称:《英语动物习语》二、课题组成员:倪志伟三、课题指导师:张炳兴四、课题研究得目得与意义动物谚语就是纷繁多姿得英语中得一朵奇葩,富有独特得语言艺术魅力.学习、熟记一些英语动物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深刻了解英语得句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学会许多地道得表达方式,对提高我们得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可加深我们对英语国家、英语民族得社会、历史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得了解,促进国家之间得交往与文化得交流.谚语英语国家文化英语谚语就是民间文学得一种重要形式,反映着最普遍大众得智慧,思想与情感,就是英语国家、英语民族语言与文化得高度浓溶与集中表现。

它内容广泛,言简意赅,生动隽永,蕴涵着丰富深刻得人生哲理。

谚语来源于生活,更贴近民众,而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得动物,也成为谚语得素材。

英语谚语中与动物相关得例子不胜枚举,现撷取几条与大家共赏。

五、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1、课题目标①培养收集、查阅与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与发表见解得能力.②学会基本得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技巧等。

③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误解与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④适应时代需求,培养社会调查研究得能力.六、研究成果一、引言谚语就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得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得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与态度及其丰富得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语言,谚语得独特魅力在于它就是民族文化得精邃.比如,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得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捕鱼捉虾;而游牧民族得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与豺狼。

谚语就是民间流传得至理名言,措辞简练,便于记忆;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而具有广泛得感染力。

正如培根所说:“谚语就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与精神得体现。

”二、研究方法成员分工以网络及图书馆书籍查找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筛选、加工,成员根据其结果讨论分析。

语中也有很多与动物有关得谚语,表面得意思与实际得意义往往相差很大,但十分有趣。

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学习研究word资料6页

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学习研究word资料6页

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学习研究英语学习简单中见复杂,习语的学习就是最好的解答,看似简单的动物词汇,在习语中却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果能加强习语的学习,对于听力、阅读理解将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通常包括俚语、俗语、谚语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说外国语时使用习语的人,人们会记住不忘!因为一个好的习语比几十个普通词汇更令人难以忘记!而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语言,有着种类繁多的习语,在英语的许多习语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动物词汇在里面,如:狗、猫等。

在了解英语习语的同时也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那么就从我最喜欢的“狗”来开始我们的“动物之旅”吧!1、dog――狗狗是所谓的“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西方人拒绝进食,所以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哀怜的情感,在很多习语中也用dog来表达: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

2、cat――猫猫在中国人眼里总是跟温顺可爱联系在一起。

在西方国家,猫有了多种喻义:邪恶、自由、生命力等。

同样的,猫在英语习语里也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如谚语:cat out of the bag.泄漏天机,The cat shuts its eyeswhen stealing.掩耳盗铃;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3、鸟鸟对人类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

而在英语习语中,“鸟”这个词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的几个常见的习语就说明了这一点: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人要衣装,马要鞍;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捷足先登;其他一些用bird来表达的习惯用语还有:eat like a bird食量小;a home bird 喜欢呆在家里的人;Songbird女歌唱家等等。

英语中动物习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英语中动物习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英语中动物习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一)活动背景英语世界是一个万花筒,也是一个迷宫,它在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展示了其奥妙所在。

英语习语是英语这个庞大家族的一个分支,在这个分支里活跃着许多不可或缺的动物习语,它们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更让人头疼的是,英语学习者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们的确某种程度上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的反映,不同的意象在各民族的语言中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意义,英语也不例外。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它们是词的一种固定组合,像词一样是语言中现成的词汇材料,并被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重复使用。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习语,一种语言也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它将会是枯燥而乏味的。

语言归根到底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动物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会大量反映在语言中,反映在习语这一语言材料的特殊形式中,给语言增添形象性和生动性。

深入了解这方面的习语,不仅能提高我们对习语和语言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正确掌握习语的意义,并为习语的实际运用铺平道路。

(二)活动过程导师:汶红娟课题组长:曹休休组员:吴平,汤泽磊,任雪峰,徐瑛琪,谢江阳,马杰,卞梦鑫,葛苏叶,耿丽,赵凯楠,曹休休,张露,丁忆,徐一波,杨恒晋主导课程英语课程语文,历史任务分工以下可以涉及工作有:负责打印(誊抄)查找资料联系组织访问收集资料网上查找实验分析实地考察成果发言人等等组织协调:曹休休负责打印(誊抄):张露,丁忆查找资料:谢江阳,马杰,卞梦鑫,赵凯楠,徐一波,杨恒晋分析:吴平,汤泽磊,任雪峰成果发言人:徐瑛琪记录:葛苏叶,耿丽物质准备第一次活动确定研究课题第二次活动撰写开题报告、制定活动计划第三次活动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第四次活动分析研究第五次活动汇总整理第六次活动讨论并写总结第七次活动完成结题报告第八次活动成果交流(三)活动总结1. 任何语言都要植根于文化环境才能够生存,所有文化都要借助于自然语言结构才能延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中动物习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一)活动背景英语世界是一个万花筒,也是一个迷宫,它在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展示了其奥妙所在。

英语习语是英语这个庞大家族的一个分支,在这个分支里活跃着许多不可或缺的动物习语,它们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更让人头疼的是,英语学习者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们的确某种程度上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的反映,不同的意象在各民族的语言中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意义,英语也不例外。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它们是词的一种固定组合,像词一样是语言中现成的词汇材料,并被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重复使用。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习语,一种语言也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它将会是枯燥而乏味的。

语言归根到底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动物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会大量反映在语言中,反映在习语这一语言材料的特殊形式中,给语言增添形象性和生动性。

深入了解这方面的习语,不仅能提高我们对习语和语言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正确掌握习语的意义,并为习语的实际运用铺平道路。

(二)活动过程导师:汶红娟课题组长:曹休休组员:吴平,汤泽磊,任雪峰,徐瑛琪,谢江阳,马杰,卞梦鑫,葛苏叶,耿丽,赵凯楠,曹休休,张露,丁忆,徐一波,杨恒晋主导课程英语课程语文,历史任务分工以下可以涉及工作有:负责打印(誊抄)查找资料联系组织访问收集资料网上查找实验分析实地考察成果发言人等等组织协调:曹休休负责打印(誊抄):张露,丁忆查找资料:谢江阳,马杰,卞梦鑫,赵凯楠,徐一波,杨恒晋分析:吴平,汤泽磊,任雪峰成果发言人:徐瑛琪记录:葛苏叶,耿丽物质准备第一次活动确定研究课题第二次活动撰写开题报告、制定活动计划第三次活动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第四次活动分析研究第五次活动汇总整理第六次活动讨论并写总结第七次活动完成结题报告第八次活动成果交流(三)活动总结1. 任何语言都要植根于文化环境才能够生存,所有文化都要借助于自然语言结构才能延续。

因此,文化是肌体,语言是心脏。

二者相互作用。

而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表达完整意义、结构定型的短句,是多种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段的集中表现。

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用文化之眼看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2.养成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意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能力,从而使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共享;培养了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也让我们从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合作与分享。

3.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图书馆、阅览室,上互联网,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四)附件1.常用习语集锦go to the dogs 堕落The poor man went to the dogs after he lost his job.那可怜的人失业之后就堕落了。

make a pig of oneself 猛吃猛喝He always makes a pig of himself.他总是暴饮暴食。

smell a rat 感到不妙(rat老鼠)When he saw the policemen walking to him,he smelt arat.当他看到警察朝他走来时,就感到不妙。

hold one’s horses 耐心Hold your horses,we still have some time left.耐心点,我们仍然有时间。

get one’s goat 令某人生气/发火The students got his goat because they didn’t do theirhomework.学生们因为没有做家庭作业使他很生气。

do the donkeywork 做呆板的例行工作(donkey驴)He had to do the donkeywork.他不得不做那些呆板的工作。

put one’s monkey up 使某人生气Your last word put his monkey up.你最后一句话使他很生气。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举两得He killed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by shopping and seeing thefilm.他既买了东西又看了电影,真是一举两得。

rise up with the lark 早起(lark云雀)Every day my mother rises up with the lark.我母亲每天都早起。

have a bee in one’s head 神经不正常、胡思乱想It seems that the woman has a bee in her head.那妇女看起来神经有点不正常。

have other fish to fry 有要紧的事要干i have no time now.I have other fish to fry.我现在没有时间,我有要紧的事要干。

like a duck to water 轻而易举He worked out the problem like a duck to water.他轻而易举地做出了这道题。

2.填空(1).To teach a_________to swim.(2).Love me , love my _____.(3).I'm so hungry, I could eat a ____.(4).A ___ in the way.(5).One _____doesn't make a summer.(6).A ____ in sheep's clothing .(7).You can't make a _____walk straight.(8).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______(9).It rains ____and _____.(10).In like a lion ,out a ____答案:(1).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班门弄斧(2).Love me ,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3).I'm so hungry, I could eat a horse.我饿极了,能吃得下一匹马了(4).A lion in the way. 强虎拦路(5).One swallow doesn't make a summer.不可凭个别现象而断然下结论(6).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 伪君子(7).You can't make a crab walk straight. 螃蟹横行,秉性难移(8).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先得虫;捷足先登(9).It rains cats and dogs. 倾盆大雨(10).In like a lion ,out like a lamb(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三月天,来似雄狮,去似羔羊))3.英汉习语中动物喻体的文化差异由于英汉习语的来源不同,所以,一方面英汉民族在用相同的动物来打比方的时候,往往引发出不同的联想,从而赋予习语不同的喻义。

另一方面,英汉民族在表达同一概念,意味相同所指时,在他们内心世界里产生相似联想意义的却是不同的动物。

所有这些,实质上是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反映。

(1)、相同的动物喻体产生不同的喻义,承载不同的文化在英汉习语中,英汉民族用相同的动物设喻,引发出不同的联想,从而赋予习语不同的喻义的例子很多。

试看:例1、cricket(蟋蟀)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

但用来作比时,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在英语文化中,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蟋蟀大多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甚至幸福的感觉,它是个merry little cricket(愉快的小蛐蛐)。

如莎士比亚的名剧《亨利四世》中就有“as merry as a cricket”(像蟋蟀一样快活)表达式,随后英国人就一直沿用。

狄更斯在A Cricket on the Hearth(《炉台上的蟋蟀》)中塑造了一个小仙灵的蟋蟀形象,而且它似乎还对书中的女主人公“充满了希望和鼓励”。

而在中国文化里,蟋蟀能激起一种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感觉。

如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蛩”即蟋蟀)。

杜牧的《寝夜》中的“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的诗句。

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写到:“切切秋虫万古情。

”汉诗中的这些表达,证明了蟋蟀叫声所引发的忧伤的确是汉文化中世代流传下来的一致形象感。

例2、phoenix(凤凰)英语中的phoenix和汉语中的凤凰是传说中的同一种动物。

但它给予英汉民族的联想也是不一样的。

在英语文化中,phoenix与复活、再生有关。

根据希腊传说,凤能活许多年——有一种说法是500年。

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凤筑一巢,唱支挽歌,拍着翅膀扇起火来,把巢烧掉,凤烧成灰烬,灰烬中又飞出一只新凤,由此得到再生。

因此,英美人视之为从毁灭中再生、复活的象征,也就产生了习语“rise like a phoenix from its ashes”。

而在汉语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奇动物,雄性称“凤”,雌性称”凰”,与龙、龟、麒麟合称四灵。

它被汉民族视为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

如古人认为,凤是时代呈祥,国家兴旺的吉兆。

《淮南子》曰:“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渗,草木不摇。

”凤又被视为鸟中之王,因而有百鸟朝凤的说法,是高贵的象征。

《史记》云:“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它“出于东方君子之国”,“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凤代表皇后,常与皇帝(龙)相配,于是就有“龙凤呈祥”之说,喻指幸福。

此外,“凤”字还常用于中国女性名字之中,如“凤莲”、“金凤”。

凤凰还喻指罕见之物,如“凤毛麟角”。

②除此之外,owl(猫头鹰)、bat(蝙蝠)、dragon(龙)、dog (狗)、peacock(孔雀)、petrel(海燕)等动物的喻义在英汉习语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不同的动物喻体表达相同的所指(或概念),承载不同的文化在英汉习语中,英汉民族在表达同一概念,意味相同所指时,在他们内心里产生类似联想意义的却是不同的动物。

这种情况也不乏其例。

如:例3、Lion(狮)、tiger(虎)由于生态环境和物产的影响,英汉民族往往用不同的参照物反映同一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