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特种设备使用等级制度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范围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范围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这些设备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对这些设备实行使用登记制度,有利于加强对这些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内容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表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主要文件,应当包括特种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使用单位、使用地点、使用性质、登记编号、登记日期等内容。

2. 证明文件:使用单位应当提交特种设备的证明文件,包括特种设备产品合格证、监督检验证明、能效证明文件等。

3. 安全技术档案: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检测、事故处理等情况的记录。

4. 安全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程序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申请: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提交使用登记表和相关的证明文件。

2. 审核: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发给使用登记证书。

3. 登记: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书置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并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4. 变更和注销: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变更或者停用时,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和依据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六条、《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的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管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1. 使用登记的范围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包括新设备的使用登记和现有设备的使用登记更新。

2. 使用登记的程序(1)新设备使用登记程序① 设备单位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使用登记申请;② 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③ 向设备单位颁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④ 设备单位根据登记证要求,将设备信息录入使用登记表。

(2)现有设备使用登记更新程序① 设备单位在设备变更、更新或报废后,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更新登记申请;② 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③ 更新原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④ 设备单位根据更新登记后的证件,将设备信息录入使用登记表。

3. 使用登记的要求(1)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2)新设备使用登记申请时,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供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制造厂家、使用地点等相关信息;(3)更新登记申请时,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供变更、更新或报废的设备的详细信息;(4)设备单位在使用登记证上加盖单位公章;(5)设备单位将设备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使用登记表;(6)设备单位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并及时更新登记证。

四、管理措施(1)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使用登记申请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完整;(2)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使用登记证的签发进行监督,确保其合法有效;(3)设备单位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并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设备单位要将设备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使用登记表,定期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报送相关数据;(5)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抽查设备单位的使用登记情况,并及时进行整改通知;(6)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已登记的特种设备进行复查,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有效。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文(4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文(4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运行,制定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明确特种设备的使用责任和义务。

2. 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使用的特种设备。

三、定义1. 特种设备: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身安全及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或者有较高的爆炸性、燃烧性、毒性、放射性等危险性的设备。

2. 使用单位:本单位内使用特种设备的各部门、车间、生产线等。

四、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程序1. 设备采购(1)负责人提出特种设备购置申请,并填写特种设备购置申请表;(2)申请表经上级审批后,负责人根据采购预算进行设备采购;(3)采购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试运行,并取得合格证书。

2.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1)设备到货后,负责人由仓库领取,并组织安装和调试;(2)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负责人将设备信息填写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簿上,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使用部门、使用地点等信息;(3)负责人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簿交由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3. 特种设备使用(1)设备使用前,负责人需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并填写特种设备使用检查表;(2)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特种设备使用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操作人员无证上岗、乱动设备;(3)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特种设备管理部门。

4. 特种设备维护和保养(1)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负责人应配合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2)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定期组织设备维护保养,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五、责任和义务1. 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1)负责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等工作,并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负责组织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设备故障和隐患;(3)负责组织操作人员参加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负责设备的报废处理,并妥善保存相关档案和证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相关推荐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11、承租单位如租用出租单位的特种设备,必须与出租单位签订租赁协议,承租单位一经使用,就确认完好。

2、承租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规定要求,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安全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和年度检验合格证,方可投入使用。

3、承租单位在入驻时,应将有关使用特种设备的情况,如实向出租单位办理登记手续。

4、承租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应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到按月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取得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做到按期复训。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21、特种作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前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岗位需求的审核,报安全环保部备案,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培训考试、取证。

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取得作业资格证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合格,(没有职业禁忌证者)方可参加作业资格培训。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重违章或造成事故者取消作业资格。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持证上岗作业。

5、加强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教育和管理。

安全环保部积极认真地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和体检工作。

复审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6、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不得涂改、转借,资格证书丢失应报主管部门备案、补办。

7、特种作业人员连续六个月不从事本工种作业,作业资格证书作废,需重新培训取得特殊工种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设备管理使用登记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使用登记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使用登记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二、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指需特殊安全措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梯、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1. 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特种设备的登记、检查、维护和培训。

2. 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安全负责人、设备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

四、登记制度1. 新购置或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在安全管理小组进行登记。

2. 登记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使用地点、操作人员等。

3. 所有特种设备应有唯一识别编号,并在设备显眼位置标示。

五、使用规定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在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 严禁违章操作或超负荷使用特种设备。

六、检查与维护1. 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和年检。

2. 检查结果应记录在特种设备管理档案中。

3. 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

七、事故处理1. 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2. 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九、监督检查1. 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并记录在案。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安全管理小组审议通过。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本(3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本(3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和依据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六条、《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的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管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1. 使用登记的范围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包括新设备的使用登记和现有设备的使用登记更新。

2. 使用登记的程序(1)新设备使用登记程序① 设备单位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使用登记申请;② 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③ 向设备单位颁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④ 设备单位根据登记证要求,将设备信息录入使用登记表。

(2)现有设备使用登记更新程序① 设备单位在设备变更、更新或报废后,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更新登记申请;② 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③ 更新原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④ 设备单位根据更新登记后的证件,将设备信息录入使用登记表。

3. 使用登记的要求(1)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2)新设备使用登记申请时,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供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制造厂家、使用地点等相关信息;(3)更新登记申请时,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提供变更、更新或报废的设备的详细信息;(4)设备单位在使用登记证上加盖单位公章;(5)设备单位将设备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使用登记表;(6)设备单位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并及时更新登记证。

四、管理措施(1)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使用登记申请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完整;(2)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使用登记证的签发进行监督,确保其合法有效;(3)设备单位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并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设备单位要将设备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使用登记表,定期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报送相关数据;(5)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抽查设备单位的使用登记情况,并及时进行整改通知;(6)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已登记的特种设备进行复查,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有效。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对整机出厂的特种设备及电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应当在投入使用前办理使用登记。

2、锅炉压力容器气瓶除外,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应当需要按台套向登记机关办理使用。

登记车用气瓶以车为单位进行使用登记。

3、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1)使用单位应当参照本规则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中使用管理的相应规定,对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锅炉,压力容器实施安全管理。

(2)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过程装置中的冷箱内的压力容器。

(3)盛装第二组介质的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4)超高压管式反应器(5)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6)水利自动补气气压给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者气压给水压力罐。

(7)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者过滤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

(8)储能器承压壳体(9)简单压力容器(10)呼吸器用气瓶,非重量充装气瓶(11)D级锅炉4、按台办理使用登记的申请使用单位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应当逐台填写使用登记表,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相应资料,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含有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车用气瓶安装合格证明(4)特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明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前首次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提交使用前的首次检验报告。

(5)机动车行驶证适用于与机动车固定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机动车登记证书适用于与机动车固定的车用气瓶。

(6)锅炉能效证明文件,锅炉房内的分气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锅炉与用热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总长小于或者等于一千米时,压力管道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包含压力容器的撬装式承压设备系统或者机械设备系统中的压力管道,可以随压力容器一同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时另提交分气水缸压力管道元件的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但是不需要单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一、总则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是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操作安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和操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

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机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机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设立,具体名称为“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中心”。

该机构负责特种设备的登记、申报、核查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申报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使用前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中心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单位及操作人员的相关证件和资质。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试验,并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安全措施进行评估,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中心提交申报材料,并进行归档保存。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核实和审查,核准后发放特种设备使用证明。

四、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术和知识,并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证。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和维修检修,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保养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人员的资质。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管理经验,并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证。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日常巡检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检验,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特种设备使用事故处理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生特种设备使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为保证本公司安全生产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日内到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使用登记的有关资料(注册表、使用证等)应及时存放于设备档案内交由档案室保存。

2、使用登记前,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应登记规则要求,填写使用登记相关表格。

3、办理使用登记时,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按特种设备登记部门的规定和相应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向设备登记部门提供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等有关资料,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真实,填报信息正确。

4、设备登记后,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安排人员将使用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相关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注:登记标志为使用登记证或包括使用登记编号信息(使用证号、注册代码)的标签。

5、特种设备发生以下变化时,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填写《特种设备变更备案表》,并按有关使用登记规则的规定,及时到原登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公司名称发生变更;
——公司的特种设备转让或出租;
——公司的特种设备变更使用地点;
——公司的特种设备使用状态发生拟停用一年以上(或停用后重新启用)、报废、
拆除等变更;
——公司的特种设备进行了改造,更改了使用参数。

6、《特种设备变更备案表》内容应包括:设备基本信息(使用单位名称、设备名称、使用证号、注册代码等)、变更项目(单位名称、停用、移装、过户、报废、重新启用、安全状况变化等)、提交的有关资料情况(使用证、注册表、检验报告、其它相关见证资料等)。

经公司总经理万明签字并加盖公司公章。

7、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向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办理注销手续。

8、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在单位内部逐级审批,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除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