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测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标准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标准一、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化妆品中可培养的微生物总数,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来自原料、生产过程、包装材料、运输和贮存等环节。
菌落总数是评价化妆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化妆品受污染的程度。
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真菌,在化妆品中可能污染原料或生产过程中。
霉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会导致产品变质,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检测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耐热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嗜热、不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
在大肠杆菌中,有一种不耐热的“大肠菌群”是食品污染的指示菌。
耐热大肠菌群可以反映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菌。
耐热性较强,对食品和化妆品的污染具有一定危险性。
因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也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等。
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是一种常见的污染菌,对化妆品的卫生质量有一定影响。
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也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化妆品中可培养的细菌总数,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
这些细菌可能来自原料、生产过程、包装材料、运输和贮存等环节。
细菌总数可以反映化妆品受污染的程度。
七、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是指一群能够产气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分布于动物粪便和自然界中。
在化妆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出可能提示产品受到肠道致病菌的污染,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也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儿童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

儿童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化妆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敏感,对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对儿童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化妆品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帮助大家了解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性。
一、总菌落计数总菌落计数是评价儿童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儿童化妆品而言,总菌落计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不得超过10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克或毫升。
二、大肠菌群的检测大肠菌群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其检测是评价儿童化妆品是否可能受粪便污染的重要手段。
儿童化妆品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三、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霉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化妆品污染菌种之一,其生长繁殖会导致儿童化妆品变质并产生异味。
儿童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通常不得超过100个CFU/克或毫升。
四、致病菌的检测致病菌是儿童化妆品中绝对不能存在的微生物。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儿童化妆品中不得检出致病菌。
五、真菌毒素的检测真菌毒素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儿童化妆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要求非常严格,通常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量。
六、防腐剂的使用防腐剂是儿童化妆品中常用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然而,防腐剂的使用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儿童化妆品中所使用的防腐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使用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刺激或过敏反应。
总结起来,儿童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包括总菌落计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真菌毒素以及防腐剂的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指标的严格控制可以保证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减少对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
因此,在购买儿童化妆品时,家长们应该注意查看产品标签,确保所购买的产品符合相关的微生物指标要求,以保障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测

双倍胆盐乳糖
产酸:黄色 产气:气泡
EMB琼脂
镜检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液的 制备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验
菌落总数检验
菌落总数(Aerobic bacterial count):化妆品检样经过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pH值、需氧性质等),1g(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所得 结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规定的条件下生长的嗜中温的需氧性和 兼性厌氧菌落总数.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品的 处理
耐盐分
Baird Parker’s 或血琼脂
增 菌 24±2h 培 36±1℃ 养
分
离 24~48h 纯 36±1℃ 化
镜检
特征菌落
无菌落或无特征菌落
书写检验 记录单
最终结 果判断
革兰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流程图
灰/黑色
问题2
油性样品如何处理
稀释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 是亲水基团,一端是亲油基团,常用作增溶剂和 油/水乳化剂.决定了加入的顺序.
微生物许可检验项目 问题3
检验项目
特殊用途化妆品
非特殊用途 育 化妆品 发 类
染 发 类
烫 发 类
脱 毛 类
谢谢大家
接种阳性菌计算回收率
推荐了解: 人员培训能力掌握的检验重要指标. 有条件可做视具体样品测试结果. 在膏霜类化妆品中,微生物都是吸附或附着于颗粒状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 7918.1~5——87.

一、总则General Principle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样品的采集、保存、供检样品制备。
2 仪器和设备2.1 天平。
2.2 高压灭菌器。
2.3 振荡器。
2.4 三角瓶。
2.5 玻璃珠。
2.6 玻璃棒。
2.7 刻度吸管。
2.8 研钵。
2.9 均质器。
2.10 恒温水浴箱。
2.11 采样用具:不锈钢勺,剪刀,开罐器等。
3 培养基和试剂3.1 生理盐水成分:氯化钠8.5g蒸馏水加至1000 mL溶解后,分装到加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每瓶90mL,103.43kPa(15 lb)20min高压灭菌。
3.2 SCDLP液体培养基成分:酪蛋白胨17g大豆蛋白胨3g氯化钠5g磷酸氢二钾 2.5g葡萄糖 2.5g卵磷脂1g吐温80 7g蒸馏水1000mL制法:先将卵磷脂在少量蒸馏水中加温溶解后,再与其它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pH为7.2~7.3,分装,103.43kPa(15lb)20min高压灭菌。
注意振荡,使沉淀于底层的吐温80充分混合,冷却至25℃左右使用。
注:如无酪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也可用多胨代替。
3.3 灭菌液体石蜡。
3.4灭菌吐温80。
4 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4.1 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视每批化妆品数量大小,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
检验时,应分别从两个包装单位以上的样品中共取10g或10mL。
包装量小于20g的样品,采样量应适量增加,其总量应大于16g。
4.2 供检验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进口产品应为市售包装。
容器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打开,防止样品被污染。
4.3 接到样品后,应立即登记,编写检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尽快检验。
如不能及时检验,样品应放在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
4.4 若只有一份样品而同时需做多种分析,如微生物、毒理、化学等,应先做微生物检验,再将剩余样品做其它分析。
4.5 在检验过程中,从打开包装到全部检验操作结束,均须防止微生物的再污染和扩散,所用采样用具、器皿及材料均应事先灭菌,全部操作应在无菌室内进行,或在相应条件下,按无菌操作规定进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微生物检测

1、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此范围时,即以该 平皿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报告之。(见下图)
2、若有两个稀释度在30-300之间,则应求出两菌落总数的比值来决定,若比值≤2,应报告其平 均数,若>2,则以其中稀释度较低的平皿菌落数报告之。(见下图)
2.1 化妆品采样要求
2.1.3 固体样品
称取10g,加到9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使其分散混悬,静置后,取清液作为供试液。
使用均质器时,则采用灭菌均质袋,将上述水溶性膏、霜、粉剂等 , 称10g样品加入90mL灭菌生理盐水,均质1min~2min; 疏水性膏、霜及眉笔、口红等,称10g样品,加10mL灭菌液体石 蜡, 10mL吐温80,70mL灭菌生理盐水,均质3min~5min。
2.1 化妆品采样要求 01 02 03 04 05
应从不少于2个包装单位的取样 中共取10g或10mL
包装应无破损,检验前不得 打开 样品应置于室温阴凉干燥处,不 要冷藏或冷冻 宜先取岀部分样品做微生物检 验,再将剩余样品做其他分析
所用器皿及材料均应事先灭菌
2.1 化妆品采样要求
微生物项目,若一个样品包装内各部分为独立包装, 应当分别检验 若一个样品包装内各部分为非独立包装,应混合取样检验 若产品为不同类别的彩妆组合,应分别检验。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Baird-Parker平板:圆形,光滑,凸 起,湿润,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 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 在其外层有 一透明带。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似有奶 油树胶的软度。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THANK YOU
演示完毕感谢观看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概述: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是对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和活性进行检测,旨在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标准,包括采样方法、微生物总数测试、致病微生物测试等内容。
一、采样方法采样是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第一步,正确的采样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总体的采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取适当数量和规格的样品,并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2. 使用干净的取样工具,避免污染样品;3. 选择不同生产批次和生产日期的化妆品进行采样,以评估产品的质量稳定性;4. 遵循严格的卫生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采样。
二、微生物总数测试微生物总数测试是对化妆品样品中微生物总数量的测定。
其目的是评估产品的细菌污染程度和是否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以下是常用的微生物总数测试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通过分离、测定化妆品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含量,从而推断微生物总数;2. 膜过滤法:通过将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膜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计数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量;3. 稀释平板计数法:将样品进行系列稀释后,移取适量的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并计数菌落数量;4. 流式细胞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样品中微生物进行计数和鉴定。
三、致病微生物测试致病微生物测试是对化妆品样品中致病微生物含量的检测。
该测试主要关注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以下是常用的致病微生物测试方法:1. 酶免疫分析法(ELISA):通过检测样品中致病菌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来判断样品是否存在致病菌;2. PCR技术:通过引物特异性扩增样品中的致病菌DNA,从而检测样品是否受到致病菌污染;3. 快速培养技术:利用快速培养方法,减少培养周期,快速检测致病菌的存在。
四、标准和参考文献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标准和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国际组织和国家相关机构发布的标准。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标准: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妆品质量规范》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相关标准,如ISO 21149:2020 "Cosmetics -- Microbiology -- Enumeration and detection of aerobic mesophilic bacteria"3.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的相关指导文件,如《微生物检验的尺度适应性》总结: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是保证化妆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化妆品原料微生物检验标准

化妆品原料微生物检验标准一、细菌总数1.目的:评估化妆品原料的细菌污染程度,反映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随机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细菌总数的测定。
3.判定标准:细菌总数小于或等于1000 CFU/g(CFU/ml)为合格,超过此标准为不合格。
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目的:评估化妆品原料的霉菌和酵母菌污染程度,反映原料的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随机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3.判定标准: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小于或等于100 CFU/g(CFU/ml)为合格,超过此标准为不合格。
三、耐热大肠菌群1.目的:检测化妆品原料中是否存在耐热大肠菌群,反映原料的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随机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
3.判定标准:未检出耐热大肠菌群为合格,检出耐热大肠菌群为不合格。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1.目的:检测化妆品原料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采样方法:随机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
3.判定标准: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合格,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不合格。
五、铜绿假单胞菌1.目的:检测化妆品原料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采样方法:随机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测定。
3.判定标准: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为合格,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为不合格。
六、沙门氏菌1.目的:检测化妆品原料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采样方法:随机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沙门氏菌的测定。
3.判定标准:未检出沙门氏菌为合格,检出沙门氏菌为不合格。
七、志贺氏菌1.目的:检测化妆品原料中是否存在志贺氏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采样方法:随机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志贺氏菌的测定。
3.判定标准:未检出志贺氏菌为合格,检出志贺氏菌为不合格。
八、大肠埃希氏菌O157:H71.目的:检测化妆品原料中是否存在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标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标准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掌握指标和检测标准(1)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掌握指标关于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掌握指标,世界上并无统一标准,各国都是根据国内的状况自己制定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
需要说明两点:① 在各国关于化妆品中微生物掌握指标的第一项是细菌总数指标,如我国规定在眼部、口唇、口腔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500个/ml 或500个/8,其他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个/mi 或1000个屯。
它是指在单位容量(m1)(或单位重量(g))中的细菌个数,这里讲的细菌计数单位是个。
而在实际检测化妆品的细菌总数时,活的细菌总数是通过对检测试样处理后,在肯定条件下培育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形式单位(colony—formingunits,以cfu 表示)的个数。
菌落(colony)它是微生物细菌存在的一种特有形式,是指细菌在固体培育基上发育而形成的能被肉眼所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相同细菌聚积而成的,,故又有细菌集落之称。
所以菌落总数是指每g 或每m1化妆品中所含的活菌能于固体培育基上,在肯定条件下培育后所生成的细菌集落的总数。
基于化妆品试样中的细菌细胞是以单个、成双、链状、葡萄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培育基平板上消失的菌落可以来源于细胞块,也可以来源于单个细胞,因此所计得需氧及兼性厌氧菌落的数字不应以细菌总数(或活菌数) “个”表示,而应以单位质量(g)或容量(m1)的菌落形成单位数,即以cfu/8(m1)表示。
而一般仍是以个(m1)表示,只是在实际检测中,检得的事实上是cfu/g(m1)。
② 在各国关于化妆品中微生物的其次项指标是,化妆品中不得含有致病菌。
关于致病菌的定义在微生物学中应是很清晰的,但其内涵所包括的细菌是很广的。
而在化妆品中的微生物这项指标中,所指的致病菌应是特定确实定的细菌。
特定菌(Specia microor—ganism)是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的特定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许可检验项目 问题3
检验项目
特殊用途化妆品
非特殊用途 育 化妆品 发 类
染 发 类
烫 发 类
脱 毛 类
美 乳 类
健 美 类
除 臭 类
祛 斑 类
防 晒 类
菌落总数
SCDLP培养基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液的 制备
十六烷三甲基 溴化铵琼脂
增
菌 18~24h 培 36±1℃ 养
分 离 18~24h 纯 36±1℃ 化
无菌落或无特征菌落
灰白色、扁 平、周围有 水溶性蓝绿 色素
特征菌落
镜检
书写检验 记录单
最终结 果判断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流程图
革兰染色、镜检→ 氧化酶试验 绿脓菌素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验操作流程
未检出2天,检出3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
该列菌,是葡无萄球芽菌中胞对人,类无致病荚力最膜强的,一种能,分能引解起人甘体局露部醇化脓,性病血灶,严重 时浆可凝导致固败血酶症。阳性。
SCDLP培养基或 7.5%NaCl肉汤
外部审核时) • 相互协作; • 测试结果的证明。
• 日常维护: • 设备的计量与保证; • 超净台及时清洁与杀菌(操作前后半
小时); • 检验后材料的及时处理; • 环境卫生(沉降菌的检测每周)。
问题2
油性样品如何处理
稀释液生理盐水-极性溶剂、液体石蜡-非极性溶剂、吐温8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分子一端是亲水基团,一端是亲油基团,常用作增溶剂和油/水乳化剂。决定了加 入的顺序。
• 本方法根据霉菌和酵母菌特有的形态和
革兰氏染色操作流程
保证检验结果正确
• 设备: • 恒温培养设备 • 高压灭菌器(验证) • 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 • 均质器(旋涡混合器) • 天平(0.1g) • 显微镜(可要可不要无硬性要求)
常规洁净工作台设置
目前大部分微生物实验室布局
• 人员操作方面: • 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 一定专业技术或工作经验(招聘与
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44.5℃培 养24h—48h能发酵乳糖产酸并产气。 • 该菌主要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可作 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化妆品的卫生质 量, 推断化妆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
双倍胆盐乳糖
产酸:黄色 产气:气泡
EMB琼脂
镜检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液的 制备
增
菌 44.5±0.5℃ 检查
配培 养基 和稀 释液
供试 品的 处理
耐盐分
Baird Parker’s 或血琼脂
增 菌 24±2h 培 36±1℃ 养
分
离 24~48h 纯 36±1℃ 化
镜检
特征菌落
无菌落或无特征菌落
书写检验 记录单
最终结 果判断
革兰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流程图
灰/黑色
接种阳性菌计算回收率
• 推荐了解: • 人员培训能力掌握的检验重要指标。 • 有条件可做视具体样品测试结果。 • 在膏霜类化妆品中,微生物都是吸附或附着
于颗粒状的原料中,检测时不易洗脱下来,因 此,需要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耐热大肠菌群 检验操作流程
• 未检出2天,检出3-4天
• 耐热大肠菌群 Thermotolerant coliform bacteria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
培 养
24-48h
结果 判断
不产酸不产气
书写检验 记录单
最终结 果判断
★粪大肠菌群检查流程图
分离培养
产酸产气
36±1 ℃
18~24h
蛋白胨水
培养
特
44.5±0.5℃ 24±2h
征 菌
落 靛基质
液面玫瑰红色
紫黑色
结果报告
根据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平 板上有典型菌落,并经证实 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靛基 质试验阳性,则可报告被检 样品中检出耐热大肠菌群。
化妆品微生物五项检验
菌落总数检验
• 菌落总数(Aerobic bacterial count):化妆
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 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 性质等),1g(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规定的条件下生长 的菌嗜落总中数温的的测定需便氧于性判明和样兼品性被细厌菌氧污菌染的落程总度数,是。对样品
Baird Parker’s平板 血浆凝固酶试验
血浆凝块
甘露醇高盐琼脂
液态血浆
结果报告
凡在上述选择平板上有可疑菌落生长,经染 色镜检,证明为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并能 发酵甘露醇产酸,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者, 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霉菌和酵母菌 检验操作流程
• 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Determination of molds and yeast count)化妆品检 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g或1mL化妆 品中所污染的活的霉菌和酵母菌数量, 以判明化妆品被霉菌和酵母菌污染程度 及其一般卫生状况。
铜绿假单胞菌 检验操作流程
• 未检出2天,检出4天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
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 该菌对人菌有致素病。力,此可使外伤处还化脓能,液引起化败血明症等胶。,在自还然界原中分硝布甚酸广盐,空气、 水、土壤为亚硝酸盐,在 42℃±1℃条件下能生长。
进行卫生学总评价的综合依据。
测试液 的制备
混合平板 的制备
细菌的培 养
书写检验 记录单
数据 处理
检查结果、 观察与计数
TTC亦不可多加会抑制菌落生长
• 为便于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与菌落,可在每 100mL 卵磷脂吐温 80 营养琼脂中加入 1mL 0.5%的 TTC 溶液,如有细菌存在,培养后 菌落呈红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无变化。
生化试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 42℃生长试验 明胶液化试验
黄绿色 菌膜
灰白色 湿润
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平板
粉红/ 紫红色
SCDLP培养基
氧化酶试验
盐酸层呈粉紫色 氯仿层呈蓝绿色
绿脓菌素试验
明胶液化 试验
N2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明胶液化 明胶培养基(高层)
结果报告
被检样品经增菌分离培养后,经证实为革兰 氏阴性杆菌,氧化酶及绿脓菌素试验皆为阳 性者,即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 菌;如绿脓菌素试验阴性而液化明胶、硝酸 盐还原产气和42℃生长试验三者皆为阳性时, 仍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